很有必要讓大家弄明白什麽叫出世入世。
出世和入世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分別指脫離社會束縛和投身社會。出世(chu shi)在佛教中指的是脫離人世的束縛,超脫塵世的煩惱。在漢語中,出世也可以指人的出生或出仕做官,立身成名。入世(ru shi)則是指步入社會,投身於社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在佛教中,入世是與出世相對的概念,指的是生於世上,投身於世俗生活。
在哲學和宗教方麵,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在道家和佛家中有不同的體現。道家雖然強調“無為”,但最終目的是實現“有為”,道家的思想可以被視為一種入世的思想。而佛家的出世思想則是悲不棄世,智不墮世,盡管認識到世界的無常苦空、虛幻不實的本質,但仍然需要有大慈大悲之心,濟世度眾。
在現實生活中,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社會中保持內心的平衡和自我實現。出世的思想提醒人們在麵對世俗的誘惑和壓力時,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超脫;而入世的思想則鼓勵人們在社會中積極進取,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蘇雲清是一個麵冷心熱的姑娘,其實沒什麽心機,一凡沒有問她在扶蘇門的身份是什麽,但一凡有感覺,估計地位不低。
蘇雲清告訴一凡,現在中國境內的隱世門派都蠢蠢欲動,並派出了先遣人員來到世俗世界,到底是為了什麽,她也說不清,因為她所在門派是後來再次組建的,底蘊不厚,沒有砥柱的老古董,很多秘辛都不得而知...
她還告訴一凡,這次古派入世,並且中國的四大古武世家張、王、李,西門世家都派出了家族子弟或依附的世俗代表,她隻所以問一凡是不是荒嵐門的人,就是因為荒嵐門派出了親似弟子,她所得到的資料信息顯示,該弟子的畫像跟他長得很像,也背了一個像他這樣的背包...一凡苦笑了一下,告訴蘇姑娘,他這背包是沒打開的降落傘...
一凡把迴國的事由簡單地跟蘇姑娘介紹了一遍。蘇姑娘用心地聽著,長長的睫毛下,眼睛忽閃忽閃地,非常可愛。
一凡問道:“蘇小妹,你背後的長劍是古劍嗎?”
蘇姑娘點了點頭,說是初代門主留下來的,名字叫流嵐劍,因為長劍舞動的時候似流嵐一般,虛實不一...一凡仿佛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腦海裏的世界都是如蘇姑娘一般,持冷兵器,掌握著仙法,騰雲駕霧般地行於天地間....他努力地搖了幾下腦袋,把這些仿若不合實際的事趕出腦海。
“喬大哥,你是一個禦靈師嗎?怎麽身上有一隻小靈獸?”蘇姑娘忽然問道。
一凡搖了一下頭,告訴了她這隻叫靈兒的銀貂的來曆。蘇姑娘張大了嘴巴,表示很吃驚的樣子。“天啊,你這是上天的寵兒啊,這樣的銀貂我雖未親眼近看,但在華夏境內幾乎是不存在的...”
兩人又聊了很多其他方麵的事情,一旦互不設防,兩人都表現得很輕鬆,一邊品茶,一邊暢言著。
若有旁人看到如此情景,估計也會覺得二人是一對戀人或兄妹。一凡還把靈兒放出來交給蘇姑娘手中,靈兒倒是不怕,還用毛茸茸的尾巴掃了一下蘇姑娘的麵頰。然後還是跳到了一凡的懷中。仿佛在向蘇姑娘示威:這個男人是我的,他的愛不能分給你...
一凡並沒有冒昧地要觀賞對方的古劍,古劍有靈,唯主不尊。正如現在的靈兒,隻聽一凡一人的指示。
其實一凡知道,在中國的國家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同樣是一把古劍,名叫軒轅劍。
一凡告訴蘇姑娘現在國外的情況表麵上看還算穩定,但也不確定是否同樣是暗潮湧動。國內如此,國外怎麽可能無動於衷?看來,世道變了,可這些所謂的修煉士還是太武斷了,當今世的科技實力絕對超乎他們的想像,不是一個武道世家或隱世家族可以挑釁的。不過,事無絕對,誰知道國家機器裏是否有其安插的內鬼呢,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
當然所謂的古武門派並非一凡心目中的真正古人。而真正的古人是中國的脊梁。
古人的智慧體現在對自然的敬畏與洞察、思想的自由與爭鳴、實踐的積累與精進以及對道德的堅守與追求。古人對自然的深刻洞察讓他們掌握了天時地利的規律,並在農耕、航海、建築等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思想方麵,諸子百家競相綻放,形成了中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思想盛宴,他們對宇宙、人生、社會等根本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論體係。古人在實踐中注重精益求精,無論是農耕技術的革新、手工藝品的精湛,還是醫學理論的完善,都離不開他們長期的實踐積累和不懈追求。此外,古人的智慧體係中道德倫理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不僅塑造了古代社會的風貌,更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石。
還有中國傳統的古人流傳下來的十大智慧箴言警句,例如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出自《道德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宋代蘇軾在《賀歐陽少帥致仕啟》裏也說過:“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麵上看好像愚笨。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若愚”,已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還需要“守愚”,“守”就是修行,也就是功夫。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翦奉命出征。出發前他向秦王請求賜給良田房屋。
秦王說:“將軍放心出征,何必擔心呢?”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最終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此機會,鬥膽請求大王賜給我田園,作為我子孫後代的家業。”
秦王大笑,答應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關,又派使者迴朝請求良田,秦王倒是爽快地應允了。王翦手下心腹勸告王翦,不可如此貪婪,惹怒大王。
王翦不動聲色地支開左右,這才對手下心腹坦誠相告:“我並非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現在他把全國的部隊交給我一人指揮,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賞賜田產,名為子孫計,實為安秦王之心。這樣他就不會懷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厚積薄發,以柔克剛
厚積薄發源於“君子厚積而薄發”一句。意思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蘇軾嚐在《稼說送張琥》中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做學問、做事業都是極艱難之事,需要長時間的準備、積累,等待時機,還要經受失敗、挫折的一次次的打擊,所以沒有充分的積累,貿然妄動,結果隻能是失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就是要遍覽天下事物,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這就是要“厚”;
第二境界就是要深入鑽研事物之理,所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就是要“積”;
隻有“厚積”了才會有第三境界的“驀然迴首”,即“薄發”。
以柔克剛的態度是用柔軟的去克製剛強的,暗合道家主張的學說,順其自然,萬物相生相克,剛勁的東西不一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
海納百川,包容涵藏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讚》:“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
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學以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
大的文明體係都是包容、融合眾多子文明形成的。
中華文明的初期的“諸夏”與“夷狄”,農業文明不停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碰撞、融合,後來佛教傳入,古印度文明的一部分逐漸融入中華文明;
西方文明本就是兩希文明,即古希臘文明和古希伯來文明的結晶,融合了古希臘的理性、科學精神、民主傳統,猶太宗教,還有古羅馬的法治傳統。
這兩大文明之所以大,並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正是因為它們“海納百川”。
涵養心性,誠敬存之
道家的涵養心性,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態度,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使生命返複到始初的狀態。因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
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欲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
儒家在涵養心性方麵下功夫,用誠用敬,宋代大儒程頤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己。”
“體仁”就不是一個純思辨的問題了,需要“踐履”,需要“在事上打磨”,也就是要實踐,途徑就是“存誠”和“居敬”。
存誠,就是對事物長期永恆的激情,居敬則是對事物要有發自內心的敬畏,激情和敬畏結合,才能有學習鑽研的動力,以這樣的精神,才能格萬物而知天理。
對待事情淺嚐輒止,敷衍了事,是一生碌碌無為的行為表現,瞄準應該達到的目標,然後借助實實在在的路徑,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並且對過程存誠存敬,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不冒進,不退縮,並且又不失激情。
天地之事固然迷人,但是先事人而後事天,先渡己而後渡人,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大道至簡,淳樸自然
大道至簡,是中國哲學重要命題。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表示終極真理。
《易》之“三義”包括:簡易、不易、變易。這“三義”概括起來就是“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人往往追逐過多的外部欲望,忘卻了自己其實不需要那麽多東西,“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其實生活是簡單的。
《莊子?天地篇》中講了一個故事:
孔子的學生子貢到南邊的楚國遊曆,返迴晉國,經過漢水的南沿,見一老丈正在菜園裏抱著水甕澆水灌地,用力很多而功效很少。
子貢對他說:“有一種機械可以讓你省力氣,用木料加工成機械,後麵重而前麵輕,提水就像從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猶如沸騰的水向外溢出一樣,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古代的杠杆工具)。”
種菜的老人變了臉色譏笑著說:“我從我的老師那裏聽到這樣的話,有了機械之類的東西必定會出現機巧之類的事,有了機巧之類的事必定會出現機變之類的心思。
機變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麽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純潔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齊備;純潔空明的心境不完備,那麽精神就不會專一安定;精神不能專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會充實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說的辦法,隻不過感到羞辱而不願那樣做罷了。”
上善若水,處下不爭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
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在道家學說裏,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曾國藩九江一戰,被石達開打得大敗,苦心經營的水師全軍覆滅,傷心之下,投湖自殺,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親去世,曾國藩迴家守孝,鬱鬱寡歡。
他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麽自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卻不能見容於湘贛官場?為什麽對皇上忠心耿耿,卻招來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連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為什麽處處遵循國法、事事秉公辦理,實際上卻常常行不通?
他心裏充滿著委屈,心情鬱結不解,日積月累,終於釀成大病。一天他的弟弟告訴他,有個老和尚看病很準,不妨一試。
老和尚聽說來人是曾國藩,連麵都沒見,寫了一張紙條給他。曾國藩打開一看:“黃老治心病”。曾國藩心想:“盡管《道德經》我都會背誦,也不妨再好好研究一下”。
曾國藩一邊反複閱讀《道德經》,一邊不停反思自己出山五年來的挫折,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通過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終於探得了這部道家經典的奧秘。
這部貌似出世的書,其實全是談的入世的道理。
隻不過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則主張以迂迴的方式去達到目的;申韓崇尚以強製強,老子則認為“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江河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這句話說得多麽深刻!老子真是個把天下競爭之術揣摩得最為深透的大智者。
曾國藩想起在長沙與綠營的齟齬鬥法,與湖南官場的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與陳啟邁、惲光宸的爭強鬥勝,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強權的方式。
結果呢?表麵上勝利了,實則埋下了更大的隱患。又如參清德、參陳啟邁,越俎代庖、包攬幹預種種情事,辦理之時,固然痛快幹脆,卻沒有想到鋒芒畢露、剛烈太甚,傷害了清德、陳啟邁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無形中給自己設置了許多障礙。
這些隱患與障礙,如果不是自己親身體驗過,在書齋裏,在六部簽押房裏是無論如何也設想不到的,它們對事業的損害,大大地超過了一時的風光和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強對強的手法有時不能行得通,而迂迴的、間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達到目的,戰勝強者,且不至於留下隱患,為什麽不采用呢?
後來大徹大悟的曾國藩,展現於世人麵前的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桀驁不馴、兇神惡煞的“曾剃頭”了。
為使自己的學生李鴻章更好地發揮才幹,曾國藩寧願讓出自己的位置;為聯絡曠世奇才左宗棠,曾國藩情願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國藩是用“心”一舉打敗了洪秀全。打敗洪秀全以後,曾國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經營的軍隊。
後人都非常推崇曾國藩,推崇的正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
道家崇尚“水”,崇尚“不爭”,崇尚“柔弱”、崇尚“無為”,崇尚“無私”。聽起來很深奧,從道學演變出來的“武學”,諸如“太極”、“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沒有哪一種是進攻的,全部是防守。
在防守中尋找對方的弱點,再借攻擊者的力量來攻擊其弱點,以守為攻才是其奧妙所在。
無論處人還是處事,要想把防守做到家,沒有“上善若水”的心態,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說:道家是修煉心境的。
當然,華夏的智慧不隻這些,這些僅僅是冰山一角罷了。
聊得差不多了,二人走出茶室,當一凡正要掏出手機付賬時,最初接待二人的那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走到收銀台,告訴一凡,茶錢不用了,茶館的老板說認識你,這頓茶算是他請客,聊表謝意。一凡也沒有太堅持,隻是心想這家茶館的老板何許人也?蘇姑娘好奇地盯著一凡,眼睛裏充滿了好奇。喬一凡,喬一凡?她突然驚叫了一聲,然後馬上用手捂住了性感的小口,東張西望著。
一凡心想,她估計是聽說過自己的事跡,隻是之前沒能把人物形象等聯係到一塊吧。做為中國的當代民族英雄,第一位紫金勳章獲得者,中國能有幾人不知,幾人不識?
通過接觸,一凡知道蘇姑娘的心性很是不錯,於是提出:“蘇小妹,你是否願意跟我和有幾個朋友進一步深入了解一下?畢竟出門在外,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出路,群策群力強於孤軍奮戰。中國有句諺語‘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
蘇雲清盯著一凡的臉看了一會兒,仿佛體會到了他的真誠,點頭同意了。
兩人走出茶館。一“老”一“少”,一劍一獸。
外麵風輕雲淡,陽光正好。
出世和入世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分別指脫離社會束縛和投身社會。出世(chu shi)在佛教中指的是脫離人世的束縛,超脫塵世的煩惱。在漢語中,出世也可以指人的出生或出仕做官,立身成名。入世(ru shi)則是指步入社會,投身於社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在佛教中,入世是與出世相對的概念,指的是生於世上,投身於世俗生活。
在哲學和宗教方麵,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在道家和佛家中有不同的體現。道家雖然強調“無為”,但最終目的是實現“有為”,道家的思想可以被視為一種入世的思想。而佛家的出世思想則是悲不棄世,智不墮世,盡管認識到世界的無常苦空、虛幻不實的本質,但仍然需要有大慈大悲之心,濟世度眾。
在現實生活中,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社會中保持內心的平衡和自我實現。出世的思想提醒人們在麵對世俗的誘惑和壓力時,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超脫;而入世的思想則鼓勵人們在社會中積極進取,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蘇雲清是一個麵冷心熱的姑娘,其實沒什麽心機,一凡沒有問她在扶蘇門的身份是什麽,但一凡有感覺,估計地位不低。
蘇雲清告訴一凡,現在中國境內的隱世門派都蠢蠢欲動,並派出了先遣人員來到世俗世界,到底是為了什麽,她也說不清,因為她所在門派是後來再次組建的,底蘊不厚,沒有砥柱的老古董,很多秘辛都不得而知...
她還告訴一凡,這次古派入世,並且中國的四大古武世家張、王、李,西門世家都派出了家族子弟或依附的世俗代表,她隻所以問一凡是不是荒嵐門的人,就是因為荒嵐門派出了親似弟子,她所得到的資料信息顯示,該弟子的畫像跟他長得很像,也背了一個像他這樣的背包...一凡苦笑了一下,告訴蘇姑娘,他這背包是沒打開的降落傘...
一凡把迴國的事由簡單地跟蘇姑娘介紹了一遍。蘇姑娘用心地聽著,長長的睫毛下,眼睛忽閃忽閃地,非常可愛。
一凡問道:“蘇小妹,你背後的長劍是古劍嗎?”
蘇姑娘點了點頭,說是初代門主留下來的,名字叫流嵐劍,因為長劍舞動的時候似流嵐一般,虛實不一...一凡仿佛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腦海裏的世界都是如蘇姑娘一般,持冷兵器,掌握著仙法,騰雲駕霧般地行於天地間....他努力地搖了幾下腦袋,把這些仿若不合實際的事趕出腦海。
“喬大哥,你是一個禦靈師嗎?怎麽身上有一隻小靈獸?”蘇姑娘忽然問道。
一凡搖了一下頭,告訴了她這隻叫靈兒的銀貂的來曆。蘇姑娘張大了嘴巴,表示很吃驚的樣子。“天啊,你這是上天的寵兒啊,這樣的銀貂我雖未親眼近看,但在華夏境內幾乎是不存在的...”
兩人又聊了很多其他方麵的事情,一旦互不設防,兩人都表現得很輕鬆,一邊品茶,一邊暢言著。
若有旁人看到如此情景,估計也會覺得二人是一對戀人或兄妹。一凡還把靈兒放出來交給蘇姑娘手中,靈兒倒是不怕,還用毛茸茸的尾巴掃了一下蘇姑娘的麵頰。然後還是跳到了一凡的懷中。仿佛在向蘇姑娘示威:這個男人是我的,他的愛不能分給你...
一凡並沒有冒昧地要觀賞對方的古劍,古劍有靈,唯主不尊。正如現在的靈兒,隻聽一凡一人的指示。
其實一凡知道,在中國的國家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同樣是一把古劍,名叫軒轅劍。
一凡告訴蘇姑娘現在國外的情況表麵上看還算穩定,但也不確定是否同樣是暗潮湧動。國內如此,國外怎麽可能無動於衷?看來,世道變了,可這些所謂的修煉士還是太武斷了,當今世的科技實力絕對超乎他們的想像,不是一個武道世家或隱世家族可以挑釁的。不過,事無絕對,誰知道國家機器裏是否有其安插的內鬼呢,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
當然所謂的古武門派並非一凡心目中的真正古人。而真正的古人是中國的脊梁。
古人的智慧體現在對自然的敬畏與洞察、思想的自由與爭鳴、實踐的積累與精進以及對道德的堅守與追求。古人對自然的深刻洞察讓他們掌握了天時地利的規律,並在農耕、航海、建築等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思想方麵,諸子百家競相綻放,形成了中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思想盛宴,他們對宇宙、人生、社會等根本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論體係。古人在實踐中注重精益求精,無論是農耕技術的革新、手工藝品的精湛,還是醫學理論的完善,都離不開他們長期的實踐積累和不懈追求。此外,古人的智慧體係中道德倫理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不僅塑造了古代社會的風貌,更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石。
還有中國傳統的古人流傳下來的十大智慧箴言警句,例如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出自《道德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宋代蘇軾在《賀歐陽少帥致仕啟》裏也說過:“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麵上看好像愚笨。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若愚”,已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還需要“守愚”,“守”就是修行,也就是功夫。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翦奉命出征。出發前他向秦王請求賜給良田房屋。
秦王說:“將軍放心出征,何必擔心呢?”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最終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此機會,鬥膽請求大王賜給我田園,作為我子孫後代的家業。”
秦王大笑,答應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關,又派使者迴朝請求良田,秦王倒是爽快地應允了。王翦手下心腹勸告王翦,不可如此貪婪,惹怒大王。
王翦不動聲色地支開左右,這才對手下心腹坦誠相告:“我並非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現在他把全國的部隊交給我一人指揮,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賞賜田產,名為子孫計,實為安秦王之心。這樣他就不會懷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厚積薄發,以柔克剛
厚積薄發源於“君子厚積而薄發”一句。意思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蘇軾嚐在《稼說送張琥》中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做學問、做事業都是極艱難之事,需要長時間的準備、積累,等待時機,還要經受失敗、挫折的一次次的打擊,所以沒有充分的積累,貿然妄動,結果隻能是失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就是要遍覽天下事物,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這就是要“厚”;
第二境界就是要深入鑽研事物之理,所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就是要“積”;
隻有“厚積”了才會有第三境界的“驀然迴首”,即“薄發”。
以柔克剛的態度是用柔軟的去克製剛強的,暗合道家主張的學說,順其自然,萬物相生相克,剛勁的東西不一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
海納百川,包容涵藏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讚》:“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
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學以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
大的文明體係都是包容、融合眾多子文明形成的。
中華文明的初期的“諸夏”與“夷狄”,農業文明不停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碰撞、融合,後來佛教傳入,古印度文明的一部分逐漸融入中華文明;
西方文明本就是兩希文明,即古希臘文明和古希伯來文明的結晶,融合了古希臘的理性、科學精神、民主傳統,猶太宗教,還有古羅馬的法治傳統。
這兩大文明之所以大,並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正是因為它們“海納百川”。
涵養心性,誠敬存之
道家的涵養心性,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態度,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使生命返複到始初的狀態。因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
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欲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
儒家在涵養心性方麵下功夫,用誠用敬,宋代大儒程頤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己。”
“體仁”就不是一個純思辨的問題了,需要“踐履”,需要“在事上打磨”,也就是要實踐,途徑就是“存誠”和“居敬”。
存誠,就是對事物長期永恆的激情,居敬則是對事物要有發自內心的敬畏,激情和敬畏結合,才能有學習鑽研的動力,以這樣的精神,才能格萬物而知天理。
對待事情淺嚐輒止,敷衍了事,是一生碌碌無為的行為表現,瞄準應該達到的目標,然後借助實實在在的路徑,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並且對過程存誠存敬,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不冒進,不退縮,並且又不失激情。
天地之事固然迷人,但是先事人而後事天,先渡己而後渡人,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大道至簡,淳樸自然
大道至簡,是中國哲學重要命題。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表示終極真理。
《易》之“三義”包括:簡易、不易、變易。這“三義”概括起來就是“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人往往追逐過多的外部欲望,忘卻了自己其實不需要那麽多東西,“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其實生活是簡單的。
《莊子?天地篇》中講了一個故事:
孔子的學生子貢到南邊的楚國遊曆,返迴晉國,經過漢水的南沿,見一老丈正在菜園裏抱著水甕澆水灌地,用力很多而功效很少。
子貢對他說:“有一種機械可以讓你省力氣,用木料加工成機械,後麵重而前麵輕,提水就像從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猶如沸騰的水向外溢出一樣,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古代的杠杆工具)。”
種菜的老人變了臉色譏笑著說:“我從我的老師那裏聽到這樣的話,有了機械之類的東西必定會出現機巧之類的事,有了機巧之類的事必定會出現機變之類的心思。
機變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麽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純潔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齊備;純潔空明的心境不完備,那麽精神就不會專一安定;精神不能專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會充實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說的辦法,隻不過感到羞辱而不願那樣做罷了。”
上善若水,處下不爭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
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在道家學說裏,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曾國藩九江一戰,被石達開打得大敗,苦心經營的水師全軍覆滅,傷心之下,投湖自殺,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親去世,曾國藩迴家守孝,鬱鬱寡歡。
他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麽自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卻不能見容於湘贛官場?為什麽對皇上忠心耿耿,卻招來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連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為什麽處處遵循國法、事事秉公辦理,實際上卻常常行不通?
他心裏充滿著委屈,心情鬱結不解,日積月累,終於釀成大病。一天他的弟弟告訴他,有個老和尚看病很準,不妨一試。
老和尚聽說來人是曾國藩,連麵都沒見,寫了一張紙條給他。曾國藩打開一看:“黃老治心病”。曾國藩心想:“盡管《道德經》我都會背誦,也不妨再好好研究一下”。
曾國藩一邊反複閱讀《道德經》,一邊不停反思自己出山五年來的挫折,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通過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終於探得了這部道家經典的奧秘。
這部貌似出世的書,其實全是談的入世的道理。
隻不過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則主張以迂迴的方式去達到目的;申韓崇尚以強製強,老子則認為“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江河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這句話說得多麽深刻!老子真是個把天下競爭之術揣摩得最為深透的大智者。
曾國藩想起在長沙與綠營的齟齬鬥法,與湖南官場的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與陳啟邁、惲光宸的爭強鬥勝,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強權的方式。
結果呢?表麵上勝利了,實則埋下了更大的隱患。又如參清德、參陳啟邁,越俎代庖、包攬幹預種種情事,辦理之時,固然痛快幹脆,卻沒有想到鋒芒畢露、剛烈太甚,傷害了清德、陳啟邁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無形中給自己設置了許多障礙。
這些隱患與障礙,如果不是自己親身體驗過,在書齋裏,在六部簽押房裏是無論如何也設想不到的,它們對事業的損害,大大地超過了一時的風光和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強對強的手法有時不能行得通,而迂迴的、間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達到目的,戰勝強者,且不至於留下隱患,為什麽不采用呢?
後來大徹大悟的曾國藩,展現於世人麵前的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桀驁不馴、兇神惡煞的“曾剃頭”了。
為使自己的學生李鴻章更好地發揮才幹,曾國藩寧願讓出自己的位置;為聯絡曠世奇才左宗棠,曾國藩情願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國藩是用“心”一舉打敗了洪秀全。打敗洪秀全以後,曾國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經營的軍隊。
後人都非常推崇曾國藩,推崇的正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
道家崇尚“水”,崇尚“不爭”,崇尚“柔弱”、崇尚“無為”,崇尚“無私”。聽起來很深奧,從道學演變出來的“武學”,諸如“太極”、“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沒有哪一種是進攻的,全部是防守。
在防守中尋找對方的弱點,再借攻擊者的力量來攻擊其弱點,以守為攻才是其奧妙所在。
無論處人還是處事,要想把防守做到家,沒有“上善若水”的心態,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說:道家是修煉心境的。
當然,華夏的智慧不隻這些,這些僅僅是冰山一角罷了。
聊得差不多了,二人走出茶室,當一凡正要掏出手機付賬時,最初接待二人的那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走到收銀台,告訴一凡,茶錢不用了,茶館的老板說認識你,這頓茶算是他請客,聊表謝意。一凡也沒有太堅持,隻是心想這家茶館的老板何許人也?蘇姑娘好奇地盯著一凡,眼睛裏充滿了好奇。喬一凡,喬一凡?她突然驚叫了一聲,然後馬上用手捂住了性感的小口,東張西望著。
一凡心想,她估計是聽說過自己的事跡,隻是之前沒能把人物形象等聯係到一塊吧。做為中國的當代民族英雄,第一位紫金勳章獲得者,中國能有幾人不知,幾人不識?
通過接觸,一凡知道蘇姑娘的心性很是不錯,於是提出:“蘇小妹,你是否願意跟我和有幾個朋友進一步深入了解一下?畢竟出門在外,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出路,群策群力強於孤軍奮戰。中國有句諺語‘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
蘇雲清盯著一凡的臉看了一會兒,仿佛體會到了他的真誠,點頭同意了。
兩人走出茶館。一“老”一“少”,一劍一獸。
外麵風輕雲淡,陽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