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婚禮上見到了名叫小苛的新娘子,一個挺有靈性的女孩,看麵相有種親近感。


    同樣是行三拜之禮,拜天拜地拜父母。當新娘子敬茶改口叫了六姨娘和姨夫“爸爸媽媽”後,六姨娘送出了一個厚厚的紅包,裏麵是元。


    改口費,男方父母送出的紅包麵額是有說法的。


    1. 在中原,改口費的金額沒有固定的標準,它通常受到家庭經濟狀況和當地習俗的影響。


    2. 在農村地區,改口費通常較低,一般在幾百元左右,而在城市地區,這個數字則更加靈活,通常由新郎單獨決定,他會考慮到雙方家庭的經濟背景和傳統禮儀來確定一個合適的數額。


    3. 常見的改口費數額包括1001元,這個數字象征著“千裏挑一”;以及999元,代表著“天長地久”。


    4. 有時,人們也會選擇更大的數額,如元,意味著“萬裏挑一”,或者9999元,寓意“長長久久”。


    5. 因此,中原地區給女方的改口費具體數額,應根據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和雙方協商的結果來確定。


    婚禮在喧鬧的鞭炮聲和喜慶的嗩呐和鳴聲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歡喜。真心替小表弟感到高興,終於修成了正果,從此將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了,我如是地想到。


    觀禮台下方就是一排排地婚宴坐席。很自然地我和幾個除了因故未至的老表坐在了一起,有大舅家的二老表天發、三老表天欣;小舅家的大老表天中、小老表天海、小表妹天菊;六姨娘家的大老表彥貞和大高個表妹彥秋;七姨娘家的小表弟張帥、小表妹張萍。十個人擠在一個餐桌四周,一邊觀禮一邊吹牛打屁,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在中原乃至全國,老表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舊社會和新中國解放之初的六七十年代,在農村如果沒有幾個老表,你最好在村裏老實點為好,別太放肆,否則會被兄弟多老表不少的村民教育你老實做人的道理。總之一個字,不服就打,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在民風彪悍的地區,更是以男丁的多寡樹立在村子裏的威信。你試想啊,如果兩家村民爭執,為壯聲威,一方忽然唿啦啦地站出來十來個老表,啥也不用說,隻用往那裏一杵,就問你發怵不發怵吧。


    婚禮完畢,沒有多餘的環節,就是上菜上酒,這個環節才是重頭戲,老表們吆五喝六、五馬長槍、摩拳擦掌,敬酒的敬酒上煙的上煙,特別是我這個常年在外的遊子,更是重點關照的對象,不過,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酒王”的稱號是白撿的嗎?以靜致動,再到主動出擊,所謂“棍掃一大片,槍挑一條線。身輕好似雲中燕,酒氣衝雲天”酒壯慫人膽,酒品看人品。還能有誰說咱人品不行?來來來,酒中見真章。殺敵一千,自損為一。哈哈哈...展示!


    在中原人的酒桌上,如果有初次見麵的人,“認識酒”是必不可少的。認識酒一般是“敬一個、端一個”,也就是最少也要喝兩次。第一杯敬你父母,你要喝,第二杯敬夫妻和諧,你要喝,第三杯孩子有個好前途,喝嗎? 四季順利,你喝嗎?


    每當外地的朋友來到中原,最怕的就是喝酒。尤其是南方來的同學,大多以黃酒為主,幾乎很少喝白酒,每次來中原,都是醉倒一片。中原人酒文化還是很深的,而且中原人勸酒真是厲害,而且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隻敬酒,自己不喝,讓客人喝。朋友當時很納悶,也沒好意思問我。後來朋友自己琢磨了一下,可能是因為中原是個農業大省,經濟一直比較落後,酒是糧食釀造的自然也就比較珍貴,珍貴的東西拿來敬遠方來客是最好不過,所以逐漸演變成了隻敬不喝的規律……


    勸酒是個技術活,我酒量不太好,但能把別人喝醉自己不醉,而且還讓他心甘情願的喝,喝的舒舒服服,沒點東西真的別上我大中原的酒桌。


    有些人誤解中原,說中原人喝酒耍賴,你喝他不喝,這是不了解曆史,過去窮,酒是奢侈品,隻能讓客人先喝好,主人才舍得喝,於是就傳了下來,所以,如果中原人說讓你喝三杯他再喝,別太在意,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待客禮儀,你叫他陪著你喝就行了。


    中原喝酒最怕打通關,如果你是重要的客人,一個酒桌五六個每個人都要跟你碰一杯,就是通關。酒量不好的,一圈下來,就倒了。如果不能喝酒,千萬要記好,不要動酒杯,一點都不要喝。如果你忍不住勸,喝了一小口,那你就做好醉的準備吧。


    勸酒講技巧,還要會討彩頭,把你說的感覺不喝都不好意思的那種。不是人人都會勸酒的。但是會勸酒的人,一般都會來事。也有眼力勁,能說會道。


    中原人的酒都是自己沒事時候不舍得喝,一定要等最尊貴的客人來到以後才能讓人家喝,客人來了不讓喝夠怕人家覺得自己小氣!說到底是因為酒比較金貴,畢竟全省都餓過肚子,實在不舍的糟蹋糧食!


    以前物質缺乏的年代,酒可是稀罕物,所以勸客人多喝一些,久而久之,勸酒就成了習俗。


    中原的夜市大排檔往往是這樣開始的:


    真激八巧,來,整點?


    不中不中了,今兒不想整。


    來吧,少整點。


    真不整,真不整


    弄啥哩,膈應球,你不整俺們都不喝了 。


    那...少整點?


    哎,信球,這才對嘛!


    中!達那個蛋,開整!


    ......


    如果月兒在這裏,一定會說:“it is still the original form,and it is still the familiar smell。”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大舅家三老表是個楞頭青,天不怕地不怕,打架就是下得去死手,千萬別惹他,否則會被他打得滿地找牙。小學的時候,我倆還坐過同桌。


    在小學一年級一次中午下課後,那是冬季的一天。李老師把所有人留下來,背誦課文《日月潭》,背過了走人,不會背者留下,直到會背誦為止。個別調皮搗蛋的,還會被李老師這個中年女性班主任用樹條為教鞭抽得上躥下跳。


    當年的農村可不像現在,孩子是寶貝蛋子。那時候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父母都有交待,要老師“好好管教,不聽話就往死裏打”,如果你在學校被老師打了,千萬別讓你的父母知道,否則還會有一場狂風暴雨式的“男女混打”為你接風洗塵,為你壓驚避邪、為你開天辟地,流淚中的魅力充滿著朝氣...


    接著說小學課文《日月潭》吧,我的記憶力本就超群,現在還能完整背誦,當年更是不在話下。


    日月潭


    作者:吳壯達


    日月潭是我國台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台灣省中部的山區。那裏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


    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麵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輪到我了,輕鬆地過關。可我沒有閃人,就立在教室外麵看熱鬧,因為我知道三表弟這個楞頭青這個學渣是不會背誦的,平時一個打架不要命、偷雞摸狗拔蒜苗(這是李老師的原話)的主兒,他要是能背誦全文,太陽都打西邊出來了。


    果不其然,輪到三老表天欣(三老表比我大一歲)背誦了。估計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其口中說的是什麽東東,李老師教鞭一杵,上去就是一戳兒拐(大巴掌)“掌擊術”,三老表頭上戴著的我大舅的大蓋帽被扇飛了,扇飛了,咕咕嚕嚕地滾出了教室,同時還有三老表本人,上躥下跳地嗷嗷叫著衝出了教室...


    這家夥衝出教室看我在教室門外立著,就要追著我打幾下出氣。結果李老師跳起來就是一從天而降的大招兒“如來神掌”...


    於是乎,我悠哉悠哉地哼唱著當年流行的歌曲《迴娘家》一蹦一跳地走遠了...


    迴憶著童年趣事,我不由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快哉快哉!


    (今天還有一更或兩更,敬請期待)


    (以後如無特殊情況,均為早晚各一更,日更5000字左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琳琅視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名視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名視角並收藏琳琅視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