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民國二十六年的歲末兩月,恐怕真是讓中國人感覺恥辱的兩個月。


    剛過了立冬,在太原一帶,雖然前有閻錫山積極組織太原會戰,後有傅作義率領晉綏軍殊死保衛太原城,加以八路軍積極配合抗日,無奈中國軍隊還是難以抵擋日軍第五、第二十和第一〇九師團的進攻,太原城陷落。消息傳來後,此前還沉浸在“平型關大捷”的喜悅中的人們,瞬間便又迴到了冷酷的現實。


    怎奈禍不單行,僅過了三天,在南方淞滬戰場又傳來一噩耗-曆時三個月之久的“淞滬會戰”落下了帷幕:雖然民眾抗戰熱情高漲,中國軍人也前赴後繼、英勇抵抗,上海、蘇州等地最終還是相繼落入了日本人之手。自此,國民政府首都南京門戶洞開,直接暴露於日本軍隊的刀鋒之下。


    八天之後,國民政府發表了《遷都宣言》:“......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更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以其熱血與土地凝結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離,外得國際之同情,內有民眾之團結,繼續抵抗,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特此宣言,惟共勉之。”隨即,正式遷都重慶。


    消息傳來之後,石柱第一感覺即是國民政府居然棄首都於不顧,豈不等於將南京拱手讓與日寇麽!


    和石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在穀圩老家的張半仙,他聽了這個消息後更是義憤填膺,忍不住罵道:“蔣中正這個窩囊廢,枉為國家元首、三軍統帥,竟棄國都西逃而去,留萬千子民於水火之中。說的好聽,遷都是為了統籌全局、長期抗戰,實際上這與當年慈禧攜光緒皇帝逃離北京城有何區別?真乃中華民族的千古敗類!想當年中山先生毅然舉旗推翻了滿清,那是何等的氣魄,誰知道先生才走了沒多少年,怎到了蔣中正這裏,民國竟落得如此地步?枉我覺得此人可以一統天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誰知連區區的東洋彈丸小國他都敵不過,真是豈有此理!看樣老百姓又要遭殃了!”罵到激動之處,張半仙咳嗽了好幾聲。


    他的小兒媳婦張祝氏見公公這般氣憤,便端了碗茶過來,說:“他老爹,看把你給氣的,上上個月你不是還誇國軍在那平什麽關的地方打得好麽,今天怎麽又罵開了?都五十幾歲的人了,你操這些心幹嘛啊?南京城離咱這麽遠,咱也管不了!把自己氣出個毛病來,那就不劃算了!趕緊喝口茶歇歇吧!”


    這位張祝氏也是祝莊人,和石柱母親是平輩,算起來兩家還有點親戚,隻是關係稍遠些而已。都是嫁到了穀圩村來,關係雖遠,既能敘得上,也就是親戚了,所以平常裏石柱看見張祝氏都管她叫小姨。張祝氏平日裏對公婆比較孝順,張半仙非常喜歡自己這個小兒媳婦,因而但凡張祝氏說的話,張半仙多半是會聽進去的。


    喝了口茶後張半仙便說:“好了,廣抒,我不說了,不說了!我這咳嗽是老毛病了,一到天冷就這樣,不礙事的,咳幾天就好了......”


    當然,並不是村裏所有人都和張半仙一樣對遷都這事如此義憤填膺,比如張祝氏八歲的兒子大毛和他的好朋友大黃狗,以及村裏聽不見話的王大聾子,他們覺得這個世道似乎並未改變過什麽,他們過的還是原先的日子。


    大毛聽到爺爺在屋裏罵罵咧咧的,便跑過來問:“俺老爹,啥是遷都啊?南京城大不大?我去過板浦,那塅可大了,南京城有咱縣城大麽?”


    張半仙聽自己孫子這麽一問,一口茶差一點沒笑噴出來,一邊咳嗽一邊說:“大毛啊,遷都就是把首都遷到別的地方。南京城太大了,比咱們的縣城板浦不知道要大多少倍呢。你現在還小,等長大了就知道了,現在隻管好好上學就行!”


    大毛似懂非懂地應了聲“噢!”然後又跑出去撩他的大黃狗玩了。


    而在部隊上,石柱常聽到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在談到遷都時,一些軍銜大一點的人就會說:遷都這事是政府老早就商議了的,並不是臨時抱佛腳,被迫遷都那也是無稽之談!遷都都是為了抗戰大局著想嘛,總是要有所犧牲才行。至於國軍屢屢戰敗,那是中國國力常年羸弱而致,從大清沒亡時就如此,並非元首一人之過。即便遷都了,我們還是會誓死保衛南京城的,相信隻要全國上下眾誌成城,我們一定會將日本人趕出中國的!


    軍人在戰場上縱然能奮勇殺敵,但是勝利不是靠口號取得的,最終,中國軍隊這迴還是沒能擋住日本人的鐵騎,南京沒能避免淪陷的命運。至於南京城裏究竟發生了什麽,外人很難得知,石柱後來也是從羅二薺家親戚那裏才聽到了一些消息。


    那張半仙知道南京淪陷後依然在罵:“國都都不保了,他蔣中正以為換個地方就能有用麽?”至於遷都到底有沒有用,其實誰也不知道。不過大家所知道的是,既然南京已然不是民國政府的首都了,那麽在民眾看來,它的淪陷似乎就跟沈陽、太原、上海這些地方一樣,隻是另一個城市又淪陷了而已,那些高高在上的當權者,誰又真正在乎南京這座“普通”的城市裏老百姓的死活?


    在南京淪陷後的第四天,祝廣連帶石柱去看了他新置的宅子。在這之後再過幾天,就到了冬至時節。石柱這才想起來他從中秋過後離家已有三個月之久,即便是上中學時候,他也從來沒有離開過奶奶這麽長時間,心裏著實有些想念她了。


    按照灌雲的習俗,冬至時候要給去世的親人燒些紙錢,而且是要過小冬,也就是要在冬至的前一天燒紙。石柱打小就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因此雖然他不信這些鬼神之類的,但是除了清明、忌日、過年之外,每年小冬時候他還是會陪老奶給他老爹燒些紙錢。這天正好無事,石柱便騎了祝廣連的大馬趕迴老家。


    這時石裕氏正在家裏用黃紙疊“金元寶”,見石柱迴來了,她心裏也非常高興,好幾個月時間沒有見著自己的孫子,心裏頭還真是想得慌。


    這時石柱注意到石裕氏左手大拇指上纏著布條,便心疼地問:“俺老奶,你手怎麽了?”


    石裕氏說:“不礙事,前天砍柴時候不小心被鐮刀砍到的,現在都快好了!”


    雖然石裕氏這麽說,石柱心裏頭知道這一刀肯定劃得很深,因為他看到石裕氏疊“金元寶”時候明顯沒那麽順手了,於是石柱就幫著他老奶一起疊起來。


    “俺老奶,你說俺們燒的這些元寶,怎麽知道是俺們燒給俺老爹的呢?”石柱不信鬼神,但是他心裏一直有這個疑問。


    “你看,疊元寶時候都要吹口氣把元寶撐鼓起來,就憑這口氣,閻王老爺派小鬼來收紙錢時候就能知道是哪家的子孫燒的了。還有,你在嘴裏麵念叨念叨燒給誰,那些小鬼就會在那邊把紙錢帶給誰的。在外麵燒紙時候,一定要畫個圈在裏麵燒,不然人家就不知道是誰燒的亡紙了!”石柱雖然不迷信,但看石裕氏說得有板有眼的,他也沒有必要反駁他老奶,畢竟給老人家留點念想也是好的,而且幾千年來的迷信思想根深蒂固,豈是他一兩句話就能轉變得了的!


    石柱這次迴來的時間很短,也就隻先去看了看張半仙,張半仙還是一如既往地跟他講著收到的各種最新消息。之後,石柱又到羅老四家去找羅二薺玩。


    到了羅二薺家,石柱正巧碰到他家來了幾個親戚。這幾個人雖然顯得有些狼狽,但卻很洋氣,衣著花花綠綠、首飾光彩奪目,並不似鄉下人這般死板。石柱從二薺母親羅王氏口中得知,這幾個是二薺的大姨家人,住在蘇州城裏。二薺剛出生那會,他大姨掐著預產期來的,曾經在這裏住過一段日子,當時她還帶了些蘇州當地有名的菩薺過來。令人驚奇的是,剛出生沒幾天的二薺居然伸手抓了兩個菩薺,就因為這個,羅老四給自己這個兒子取名叫羅二薺。


    羅二薺的大姨娘名叫王鳳嬌,頗有幾分姿色,嫁的是蘇州當地人吳林舒。這次王、吳夫妻二人帶著十四歲的小兒子來羅家走親戚-與其說是來走親戚,不如說是逃難來的。


    談及來這裏的原因,王鳳嬌便似打開了話匣子般,她說道:“我們一家原本在蘇州城裏住得好好的,怎奈日本人打上海那會,隔三差五的就到城裏扔幾個炸彈,死傷不少人,我們心裏害怕,就到南京去避一避。那時候我大兒子和閨女都在南京那邊做事,互相還能有個依靠。後來政府突然要遷往重慶,我家勝兒和娟子都隨他們走了,但是沒法一塊堆帶我們三個去。勝兒臨走前托人找了關係,說要是遇到緊急情況讓我們去找一個美國傳教士。我們當時尋思著南京城好歹也是民國多年的首都,總不至於落入日本人手裏吧,可沒曾想日本人打來時,我們在城裏隻聽到零零散散的槍聲,好像根本沒有什麽抵抗,隻幾天時間,南京就被日本人給占領了。日本人占領了中華門後,我們就知道要完了,趕緊帶著隨身衣物去找那個美國傳教士,要不是這個美國人真有些本事,把我們送出了城,恐怕這會我們早都死在南京了!我們仨算是撿了條命,不過城裏幾十萬人真是遭殃了!”


    說到這裏,王鳳嬌便邊哭邊說:“現在南京城恐怕都變成一座死城了,我們去找那個美國人時,日本的飛機還在扔炸彈,街上到處都是死人,房子倒的倒、塌的塌。等到第二天,我們聽說日本鬼子見人就殺,見姑娘就糟蹋。那個美國人悄悄送我們過江時候,我們看到很多路上、巷子裏躺了不知多少屍首,電線杆上、樹上到處都掛著人頭。江邊上死的人更多,都是成排成排的,江水都變成了血水,看上去都能把長江給堵了。那情形簡直是慘不忍睹,你看我家小宇子到現在每晚還都在做噩夢!”


    再看看二薺的表弟吳宇,也在旁邊跟著他母親哭了起來。吳林舒還好一些,一直在安慰著娘倆。而石柱幾個人則都靜靜地聽著,誰都沒有發出任何的聲響,他們不知道這個時候該說什麽,但他們又都知道。


    王鳳嬌擦了擦眼淚,鼻子抽搐了幾下,繼續說:“鳳霞啊,這次我們來投靠你來了,到你這裏先安頓一下,估計要暫時住上幾天。我們會想辦法從徐州去重慶找勝兒和閨女,等有了著落了我們就離開。這次你可一定得幫我們呀,不然我們非凍死在路上不可!”


    這時羅老四站了出來,對那三口人說:“他大姨,看你說哪去了,咱不都是自家人麽,還說什麽投靠不投靠的!隻要不嫌我們鄉下又窮又邋雜,你們想住幾天就住幾天......”


    冬至時節晝短夜長,一晃天快要黑了,石柱也就沒有再繼續聽二薺的大姨講下去,要迴家去陪陪他老奶。後來石柱聽二薺講,他大姨一家三口在這邊住了大半個月時間,隨後到新浦坐火車經過徐州、鄭州、西安,輾轉三千多裏路,在過年前終於到了重慶。


    出了門,石柱望了望即將被黑暗籠罩的天空,心裏想著,黎明要是能像這天一樣,一宿之後就到了該有多好!


    黑夜過後,第二天就是冬至日。按照習俗,這裏的人中午時候都會包餃子吃,不過石柱上午就要趕迴去送物資,所以還沒等天亮時候,石裕氏就起來和麵、剁餡、擀餃皮、包餃子了。等石柱起來時,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已經端到了桌子上。石柱在家最喜歡吃他老奶包的餃子,平時在商行早飯吃得很少的他,今天竟然吃了三大碗餃子。石裕氏看著自己孫子吃了這麽多,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等石柱吃飽之後,她還在一旁不住地說著“再多吃點,多吃點......”。


    石柱擦了下嘴巴,笑著對石裕氏說:“俺老奶,要不是真吃飽了,我也還想再多吃點。今天有事情,我還要去俺小舅那邊,一定要早點走才行!”石裕氏這才依依不舍地給石柱圍了個圍巾,目送自己孫子上馬離開。她一麵和石柱揮手,一麵囑咐石柱路上小心,沒事時候就經常迴來看看。


    “俺老奶,估計要等過年時候我再迴家幾天!”說完後,石柱便抖動韁繩飛奔而走。


    石柱一路上不敢耽擱,隻聽得西北風在耳邊唿唿刮過,等他趕到墟溝時候,那匹馬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從鼻子裏冒出的一股股白煙把馬頭都快擋住看不見了。幾個夥計此時剛把物資裝上馬車,於是石柱便和他們一起去老君堂,基本沒有耽誤當天的事情。


    海州地區四季分明,年底這些天天氣愈發冷起來,西北風也刮得更厲害。石柱還是一如既往地帶著幾個夥計送物資,一切都順順利利的,從未出過差錯。


    到了陽曆年這天,祝廣連照例把幾個跑貨的夥計、櫃台店員和附近平時在他這裏幹些零活的人都請了來,他知道到了過年時候大夥事情多,那時候請人家的話很難湊齊,不如乘著陽曆年時候大家一起過來熱鬧熱鬧。


    這天祝廣連的女人沈月雲也親自下廚炒了幾個時令小菜,硬菜則由廚娘胡媽掌勺,丫鬟春桃和祝、沈兩家的幾個親戚就在一旁打打下手。幾人忙活了個把時辰後,一桌豐盛的飯菜也就做好了-皮蛋、糖醃紅蘿卜心、油炸花生米、冷嗆海蜇絲、豬頭肉、春卷、火腿、茶聊雞、風鵝、冰糖肘子、五花肉、大肉坨子、紅燒鯉魚、大白菜燒牛肉、小魚鍋貼、幹煸四季豆、芹菜炒小卷、清炒木耳、麻婆豆腐、冬瓜排骨湯,還有蝦、蟹、貝類等各式海鮮等,看得人一直從眼裏饞到心裏。祝廣連親自搬出了兩壇“洋河大曲”,這是他專門托人從宿遷帶來的特供酒,隻有在重要場合才舍得拿出來喝。


    等酒菜擺好、各人按序坐定之後,外麵已是漆黑一片,不見一絲月光。屋裏人則支起了蠟燭、掌起了馬燈,到處都被照得通亮。


    祝廣連率先站起來,端起酒杯對大家說:“今天是民國二十七年第一天!感謝在座的各位去年一整年的努力,大家辛苦了!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裏事事順利、人人發財。我廣連商行雖規模不大,但是能有今天的成績,全仰仗在座的各位,我祝某在此謝過大家。來,我先敬各位一杯!”


    說完,祝廣連便將杯中酒幹了。眾夥計及家丁此時也都站了起來端起酒杯,而小孩還有不喝酒的人則端起了汽水,皆一飲而盡。


    隨後,大掌櫃沈從汧站了起來,他是沈月雲的親大伯,大清沒亡時就在縣衙裏當賬房先生,深得縣令的賞識。祝廣連初創公司時特意去請了幾趟,最近,他才看在侄女的份上同意過來幫忙,自打就職以來,把廣連商行上上下下、裏裏外外打理得井然有序。


    沈從汧端起酒杯說道:“諸位,我們一塊堆來迴敬東家一杯。現在到處都在打仗,這世道裏我們能在廣連商行有一席之地,全賴東家厚愛。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大家繼續好好幹,等過年了請東家給我們發紅包!”


    “好,好,好......”眾人一起歡唿著,而後又一起端起了酒杯。兩杯酒下肚後,沈月雲就一直不住地招唿大家吃菜,不要客氣,吃好、喝好。於是酒桌上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幾輪過後,透過屋裏的光線,大家看到外麵突然就下起了鵝毛大雪。此時祝廣連更高興了,連連說道:“瑞雪兆豐年啦!相信今年我們會更好!”


    吃完酒席,東家人把大夥送走、安頓好後,幾個女人便把桌子收拾了,一直到最後才睡下。


    在酒桌上,所有人的願望自然都是美好的,不過酒杯裏喝不出現實,現實有時候總是那麽的現實。他們似乎忘記了一些事:商行要想發展,首先國家得安定,否則一切都是空談。但是他們似乎又知道這些事,但是即使知道了,他們又能怎樣呢?倒不如就這樣,今晚有酒今晚醉吧!


    其實對於連雲港而言,戰爭才剛剛要開始,彼時山東已淪陷大半,蘇南等地也紛紛落入了日本人之手,夾在南北之間的這個小小的海州城已是兇多吉少。


    到了第二天清早,石柱和幾個夥計幾乎都帶些宿醉,不過事情還得要做,他們依然一如既往地認真幹起活來,昨晚的大雪也阻擋不了他們前行的步伐,隻是雪天路滑,在一些地方他們還得時不時地推下馬車,著實把他們累的不輕。


    過了差不多有十天,也就是剛喝完臘八粥沒兩天,石柱他們一連幾天時間都看到有一些部隊往港口方向開進,或跑步過來,或坐著卡車過來,人數著實不少。雖然大夥剛開始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他們都清楚,港口的戰爭已經是離得越來越近了。後來石柱打聽了下,原來是日本陸軍板垣師團強占了青島,他們正在逐步往魯南方向推進,現在已經直逼日照和贛榆地區,恐怕隨時都可能繼續南犯海州。


    彼時駐紮在海州新浦的曾錫珪司令部接到李宗仁的急令,令其率一個師的兵力協同五十七軍駐防連雲港前線,這幾天陸陸續續開來的部隊,便是這些人。


    實際上,在淞滬大戰結束之後,李宗仁就意識到日本人將會進攻徐州一帶,進而打通隴海鐵路東段,以圖西進。因此在稍早前,他便把淞滬戰場上敗退下來的鹽警總團將士陸續送抵海州,由曾錫珪統一指揮,並且將這些人和曾部原先的兩淮稅警武裝改編為了遊擊第八軍,下轄六個總隊,曾錫珪任軍長。現在連雲港一線就由第八軍一部和原先的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七軍一部共同防守,而曾錫珪仍然還是名義上的連雲港防守司令。


    這天晚上石柱找了祝廣連,他說:“俺小舅,你看國軍現在正在向港口增兵,恐怕日本人隨時都會打來了,不曉得俺們這物資還能送幾天!”


    “是啊!按照剛開始談的,港口這邊要是增兵的話,我們的業務可能會更多了,不過現在生意倒是次要的,隻希望國軍能守住,否則老百姓必然會遭殃,我們的生意不要說增加了,就連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祝廣連一邊喝茶一邊若有所思地說著。


    而後祝廣連又說:“要是部隊要增加物資運送的話,我估計就這兩天他們就會找我們談談的,到時候我們人手就不夠了,安排這些站櫃台的去跑貨,恐怕不得勁!”


    “那俺們就看看情況,到時候再找幾個人吧!”石柱說。


    “嗯,我正有此意。”祝廣連說。


    祝懷慶聽完他們的講話後,在一旁插上一句:“俺小爺,你說,這仗要是打起來能撐得了三天麽?東北那麽大的地盤,被小日本三個月就占了,太原、上海這些重兵把守的城市也是兩三個月就垮了,咱們海州城就巴掌大點地方,估計被日本人一打也就垮了,咱還是想想怎麽撤吧!”


    這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周圍死一般的寂靜,隻有燈芯上的點點火光還在閃閃爍爍。其實他們也都有這樣的疑慮,隻是不忍心說出來而已。


    片刻過後,還是祝廣連打破了沉默:“懷慶呐,咱還是把眼前事情做好吧,能送幾天就送幾天,絕不能因為要打仗了而有絲毫鬆懈,其他的事情真到了那個時候再說。不過最近些天你們路上都要小心點,一定要注意安全......”


    又過了兩天,果如祝廣連所料的,師部派人來請祝廣連過去協商。大抵還是同剛一開始所說的那樣,需要增加物資的運送量,特別是送往墟溝和孫家山兩個前線地方的物資量。隻是現在曾司令員和師部的一些高級軍官都到了前線,廣連商行送物資時候務必要更加小心,絕不能出什麽意外,以免給他們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師部的人還說等到打起來時,一些軍火、武器可能還需要廣連商行協助搬運。


    確認了這一消息後,祝廣連當天就找來了大掌櫃沈從汧和石柱。他說:“不管這仗什麽時候打,能打幾天,咱還是先招幾個人再說吧。”隨後他就讓沈從汧貼幾份招工啟事,又讓石柱協助沈從汧麵試,三天後確定人選。畢竟招來的人是歸石柱管,由石柱選定即可,隻需向祝廣連匯報最終結果。


    啟事貼出之後,馬上就有很多人前來應聘。沈從汧也是個博學之人,他和石柱這一老一少商定,除了看應聘者的體格條件外,還擬了三個問題:說一說你對“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理解、你怎麽理解“存在即是合理”、炮彈打來時你先選擇保護自己還是保護貨??


    其實兩人也知道,來應聘做苦力的基本都是赤腳幫不識字的人,因此他們提這三個問題並不是真要看麵試人有多少知識,隻是想看看這些人除了體格健壯之外,反應能力如何而已。經過一番麵試後,兩人選定了三個人-張允升、李寶、尚大腳,這三人早些年前大浦港還沒衰落的時候都在那裏做過碼頭搬運工,跑貨經驗豐富。待石柱將三人情況報給祝廣連時,祝廣連也很滿意。


    時間甚緊,選定了三人後,商行隔天後便讓他們過來上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州庶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彳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彳戌並收藏海州庶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