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項目名字敲定
重生2010之從大學畢業開始 作者:一天一杯冰咖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犧牲了一點日照,但這個江景卻能被我們完全利用起來,基本3層以上的所有房子隻要在靠西麵陽台上往那一站,就能完全俯瞰錢江,這會給我們項目加很多分。”
方羽說完這一點,目光也同時掃過現場的眾人,設計院的設計師正低頭沉思,考慮方羽建議的可行性。
朱葉葉卻是完全相反,聽完後直接就是雙眼放光,一瞬間就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從銷售的角度來說,就隻是簡單的像這樣換一個朝向排布,整個項目的平均價格至少能往上提200塊錢,兩萬方就是四百萬,這可是純利潤啊!
方羽看沒人出聲反對,又繼續說道:
“第二,我們現在計劃采用的外立麵做法和市麵上現有的產品基本屬於大同小異,並沒有我們自己的產品特點。
這一點我建議也做一個優化:取消黃色外立麵噴塗,變成銀灰色噴塗+鋁合金線條組合。這樣看去會更有線條感也更有高級感。
隻是換個顏色增加點鋁合金線條成本相對也增加不了多少,但會讓整個小區整體檔次提升很多。”
方羽說完第二點也沒提停,繼續接著說道:
“第三,地下停車場配比我是反對按照1:1的配比去做的。
未來私家車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還按照1:1的車位配比去設計,後麵肯定會造成整個小區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到時候停車難的問題很有可能最後會引起群訴。
所以我希望在接下來的調整中,盡量的充分優化底下空間,增加合理的車位配比。至少也要達到1:1.2,甚至是1:1.5,如果空間不夠,我們甚至可以考慮修建地下二層,多出來的車位我們即使按照5萬一個賣也能完全覆蓋我們增加的成本,你們覺得呢?”
底下一眾設計師此時已經完全摒棄了剛開始對朱葉葉和方羽的輕視。
雖然方羽他們是甲方,但搞設計的人往往情商也會比較低一點。
初見朱葉葉和方羽的時候看他們都如此的年輕,不自覺的心裏就存了幾分輕視。
隻不過現在方羽才剛講了三點修改方向,一眾設計師就已經對他刮目相看。
此時一個個設計師就像小學生聽老師上課一樣,都低著頭拚命的在做著筆記。
“第四,園林景觀,我建議增加中央景觀帶......”
方羽林林總總提了七八條修改建議,而且每條建議都明確給了調整方向。
在座的設計師都是專業的建築設計師,方羽又如此詳細的給了調整建議,基本都能在腦中按照方羽描述的樣子形成一個調整後的立體三維圖。
等方羽全部說完重新落座後,幾個設計師都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樣子。
很顯然對方羽的幾條修改建議都很滿意。每個出自他們手裏的設計方案對於設計師來說都是一個產品,能讓他們的產品更加的漂亮,更加的完美,這才是他們的追求。
如果還能因這個項目再得個魯班獎或其他的建築大獎,那對於他們設計師的品牌加成才是無形的財富。
項目的成本增加,那是甲方的事,關他們屁事。
他們就隻管設計,用不用那是你們甲方的事,反正我隻管做出一個完美的設計方案。
不是說方羽的設計能力就比在座的設計師強,而是方羽有著領先這個時代十幾年的設計理念,雖然自己不會動手設計,但是前世經手的優秀設計案例卻是多如牛毛。
在這個時候把領先十幾年的設計理念在他們麵前描述給他們,確實是讓這些設計師們都眼前一亮。
整個設計方案溝通會結束後,設計院的設計負責人也上前緊緊的握著方羽的手不肯放開,口中也不停的感歎方羽的專業:
“方總不愧是年少有為,竟然對建築設計的理解如此的深刻。隻是隨便提了幾點建議就讓我們這些從事了這麽多年的專業建築設計師自歎不如了。”
方羽連忙對著他擺擺手謙虛的說道:“您抬舉了,我隻是紙上談兵,多看了些資料而已。你們才是這方麵真正的專家。”
倆人又相互恭維一陣,方羽這才和朱葉葉以及項目設計離開設計院返迴東方華庭。
*******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已到9月底。
9月底的日頭已經開始慢慢變短,明明前幾天下班時還能看到豔陽高照的太陽,這幾天下班時天色已經微暗。
早晚溫差也開始大起來。早上起床光穿一件短袖已經有點涼涼的,不小心很容易被凍感冒。
因為馬上就要國慶放假,所以趕著放假前方羽和朱葉葉正在辦公室裏對廣告公司提上來的幾個案名進行篩選。
想趁放假前先內部確定掉新項目名字,然後趕緊報去給地名辦審批。這樣節後迴來,就可以馬上啟動。
如果再碰到其他審批意外,那年前土地凝結凍住,設備都不一定能正常施工。那整個工程節奏都得拖到年後開春解凍之後去了。
對於他們這種掛靠在集團的,而且還是靠借款維持建設的小小分公司來說,早一日開動就能早一日開啟預售也能早一日開始迴款,對於財務成本也能省不少錢。
所以方羽和朱葉葉倆人這半個多月以來都忙著跑設計院查看和確認方案。
又帶著圖紙跑規劃,跑住建等等部門申報開工許可證。
給倆人忙的是暈頭轉向!
朱葉葉剛來東方華庭的時候根本沒經曆過這些,審批手續都由開發和設計去跑。
她隻要負責坐鎮銷售中心這一攤,帶著一幫銷售賣房就行,其他都不聽她管。
現在既然又拿了新項目而且她還是以後分公司鐵定的一把手,那去了解項目前期的一些規劃審批步驟就必不可少。
倆人根據廣告公司提上來的案名方案討論了許久,最終圈定了新項目的案名叫《錦繡江南》。
確定案名以後,又一起帶著新案名去了趟地名辦提交了案名申請,又被告知需要等待查重結果,時間大概需要3-5個工作日。
方羽說完這一點,目光也同時掃過現場的眾人,設計院的設計師正低頭沉思,考慮方羽建議的可行性。
朱葉葉卻是完全相反,聽完後直接就是雙眼放光,一瞬間就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從銷售的角度來說,就隻是簡單的像這樣換一個朝向排布,整個項目的平均價格至少能往上提200塊錢,兩萬方就是四百萬,這可是純利潤啊!
方羽看沒人出聲反對,又繼續說道:
“第二,我們現在計劃采用的外立麵做法和市麵上現有的產品基本屬於大同小異,並沒有我們自己的產品特點。
這一點我建議也做一個優化:取消黃色外立麵噴塗,變成銀灰色噴塗+鋁合金線條組合。這樣看去會更有線條感也更有高級感。
隻是換個顏色增加點鋁合金線條成本相對也增加不了多少,但會讓整個小區整體檔次提升很多。”
方羽說完第二點也沒提停,繼續接著說道:
“第三,地下停車場配比我是反對按照1:1的配比去做的。
未來私家車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還按照1:1的車位配比去設計,後麵肯定會造成整個小區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到時候停車難的問題很有可能最後會引起群訴。
所以我希望在接下來的調整中,盡量的充分優化底下空間,增加合理的車位配比。至少也要達到1:1.2,甚至是1:1.5,如果空間不夠,我們甚至可以考慮修建地下二層,多出來的車位我們即使按照5萬一個賣也能完全覆蓋我們增加的成本,你們覺得呢?”
底下一眾設計師此時已經完全摒棄了剛開始對朱葉葉和方羽的輕視。
雖然方羽他們是甲方,但搞設計的人往往情商也會比較低一點。
初見朱葉葉和方羽的時候看他們都如此的年輕,不自覺的心裏就存了幾分輕視。
隻不過現在方羽才剛講了三點修改方向,一眾設計師就已經對他刮目相看。
此時一個個設計師就像小學生聽老師上課一樣,都低著頭拚命的在做著筆記。
“第四,園林景觀,我建議增加中央景觀帶......”
方羽林林總總提了七八條修改建議,而且每條建議都明確給了調整方向。
在座的設計師都是專業的建築設計師,方羽又如此詳細的給了調整建議,基本都能在腦中按照方羽描述的樣子形成一個調整後的立體三維圖。
等方羽全部說完重新落座後,幾個設計師都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樣子。
很顯然對方羽的幾條修改建議都很滿意。每個出自他們手裏的設計方案對於設計師來說都是一個產品,能讓他們的產品更加的漂亮,更加的完美,這才是他們的追求。
如果還能因這個項目再得個魯班獎或其他的建築大獎,那對於他們設計師的品牌加成才是無形的財富。
項目的成本增加,那是甲方的事,關他們屁事。
他們就隻管設計,用不用那是你們甲方的事,反正我隻管做出一個完美的設計方案。
不是說方羽的設計能力就比在座的設計師強,而是方羽有著領先這個時代十幾年的設計理念,雖然自己不會動手設計,但是前世經手的優秀設計案例卻是多如牛毛。
在這個時候把領先十幾年的設計理念在他們麵前描述給他們,確實是讓這些設計師們都眼前一亮。
整個設計方案溝通會結束後,設計院的設計負責人也上前緊緊的握著方羽的手不肯放開,口中也不停的感歎方羽的專業:
“方總不愧是年少有為,竟然對建築設計的理解如此的深刻。隻是隨便提了幾點建議就讓我們這些從事了這麽多年的專業建築設計師自歎不如了。”
方羽連忙對著他擺擺手謙虛的說道:“您抬舉了,我隻是紙上談兵,多看了些資料而已。你們才是這方麵真正的專家。”
倆人又相互恭維一陣,方羽這才和朱葉葉以及項目設計離開設計院返迴東方華庭。
*******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已到9月底。
9月底的日頭已經開始慢慢變短,明明前幾天下班時還能看到豔陽高照的太陽,這幾天下班時天色已經微暗。
早晚溫差也開始大起來。早上起床光穿一件短袖已經有點涼涼的,不小心很容易被凍感冒。
因為馬上就要國慶放假,所以趕著放假前方羽和朱葉葉正在辦公室裏對廣告公司提上來的幾個案名進行篩選。
想趁放假前先內部確定掉新項目名字,然後趕緊報去給地名辦審批。這樣節後迴來,就可以馬上啟動。
如果再碰到其他審批意外,那年前土地凝結凍住,設備都不一定能正常施工。那整個工程節奏都得拖到年後開春解凍之後去了。
對於他們這種掛靠在集團的,而且還是靠借款維持建設的小小分公司來說,早一日開動就能早一日開啟預售也能早一日開始迴款,對於財務成本也能省不少錢。
所以方羽和朱葉葉倆人這半個多月以來都忙著跑設計院查看和確認方案。
又帶著圖紙跑規劃,跑住建等等部門申報開工許可證。
給倆人忙的是暈頭轉向!
朱葉葉剛來東方華庭的時候根本沒經曆過這些,審批手續都由開發和設計去跑。
她隻要負責坐鎮銷售中心這一攤,帶著一幫銷售賣房就行,其他都不聽她管。
現在既然又拿了新項目而且她還是以後分公司鐵定的一把手,那去了解項目前期的一些規劃審批步驟就必不可少。
倆人根據廣告公司提上來的案名方案討論了許久,最終圈定了新項目的案名叫《錦繡江南》。
確定案名以後,又一起帶著新案名去了趟地名辦提交了案名申請,又被告知需要等待查重結果,時間大概需要3-5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