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言被陳知府這雷厲風行的樣子嚇了一跳,這行動力確實很強。
寧遠侯對她弄的這個“口罩”倒是很有興趣,拿起其中一個比劃起來,連番讚歎道:“這兩條繩子便是這樣掛在耳後的?果真稀奇啊。你是如何想到的?沒想到你一介女子,竟有這樣的本事!”
寧遠侯這番瞪大眼睛的摸樣著實有些好笑。
這麽想著,辛言也還就笑出了聲。
眼角彎彎,身上冷清的氣息被驅散不少,有著這個年歲的活力。
“大人若是有興趣,以後有時間我便慢慢說與您聽。”
寧遠侯老臉一紅,對著一個小姑娘他這番追問確實有失風度,經過剛剛的相處,他也把她當作小輩,自然就沒有端著官架子,隻是此時一想,他們還有要緊的時,眼下確實不是說話的好時候。
言語期間,他們已經來到了一處房屋前,青磚石瓦,大堂被收拾得井井有條,不似剛進城時所看到那般雜亂不堪,臭氣熏人。
大堂裏撐著各種架子,橫七豎八躺著人,四處彌漫著藥味,辛言忍不住皺眉。
就在她觀察這大堂時,寧遠侯後退半步,與宋銘對上視線,而後者則不動聲色地迴應他,然後寧遠侯便和沒事人一樣,重新將注意力放在前麵地那個少女身上。
堂上的人注意到寧遠侯一行人,診治的太醫大夫們都隔著老遠向他行禮,便又專心地醫治眼前的病人。
其中也有很多人注意到了這幾個打扮奇特的人,他們臉上都蒙著布,形狀怪異,可穿著看起來也不是平常人家,難道是又派人過來了?
隻是,這些人歲數不會太年輕了?
寧遠侯在不遠處站定,揮手招來一個人,道:“這位是陸醫官,你有什麽問題可以直接問他。”
原本辛言是提議自己去看看病人的,然而寧遠侯看她這瘦弱身板的樣子,還是找來一個熟悉的人給她介紹。畢竟她身後還跟著那麽一位主子。
盡管在剛剛來的路上心情已經沒有那麽激動,也平靜下來了。也是,他怎麽就真的覺得這個女子真的有醫治瘟疫的法子呢。
辛言則是打量起這位醫官,從剛剛進來她便注意道這個在角落裏的男子。
他穿著醫袍,對著病人神情溫和,沒有一點不耐煩,會細心詢問病人的身體狀況,安撫病人,且診治手法嫻熟,比這在場的大部分大夫都強,她原本還以為他會是太醫院的太醫,沒想到隻是一位醫官。
醫官,與太醫不同,其關係就如同教書先生與學生,乃師生關係,基本是太醫的徒弟,平常就是打理打理藥材,幫助太醫院的太醫料理瑣事。
其地位,也如書童一般,並不高。
但太醫院每年都有招生考試,不限年齡,隻要能力出眾者,便可報名,當然太醫院裏的醫官便是這招生考中的“常客”。他們有優先錄取的資格,這便是許多窮苦人家拚命將孩子送往的原因之一。
陸醫官長得眉清目秀,鼻梁俊挺,嘴唇飽滿,瓜子臉,身材瘦弱,看著倒像是個文弱書生,不像是個醫者。
“姑娘有禮。”
這話一出,辛言還真覺得他的眼光不錯,這妥妥的就是話本中的書生秀才嘛。
甩開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辛言直接進入了正題:“醫官客氣了,我們找個安靜點的地方吧,我想知道病人的情況,事無巨細,越清楚越好。”
陸醫官將他們引到一處空房,此處位於大堂的後院,鮮少有人,倒也是僻靜。
雖少有人來,可這屋中卻也稱得上幹淨二字。
“這裏是平常一些放儲備藥材地方,我有時會過來打理,所以也算幹淨,姑娘請坐。”
這位陸醫官算是酷愛幹淨之人,就連剛剛醫治完病人也會抽個空去清洗下手,這在醫官中也是少有,要知道醫者更應該注重幹淨。
辛言也不推辭就直接坐下,宋銘走上前來坐在她的左邊,因為辛言右邊的椅子上放著一點雜物,陸醫官便隻能坐在了辛言得正對麵。
天權對主子這麽個小動作無語,主子什麽時候這麽的,幼稚了!?
衛小淳和天權就各自站在自家主人的身後,而寧遠侯早在他們過來前就因有要事先走一步,並未前來。
此時不大的房中就隻有五位年輕的人兒,稀疏的聲音打破平常寂靜的氛圍。
陸醫官雖然此時還是對眼前的人抱有疑慮,但因為是寧遠侯的命令,他便壓下心中的困惑,詢問道:“姑娘想要從哪裏先知道?”
“你便於我說說這瘟疫的症狀,以及你們日常醫治的方子。”談起正事,辛言便收起眉間那若有若無的慵懶。
陸醫官從剛剛就以為辛言不過是好奇,隻是沒想到一開口便想知道這瘟疫的一直方法,倒像是煞有其事。
不過他也不是拖拉之人,在腦中思索一會,重新組織一下語言,道:“這裏的病人情況不一,輕者低燒咳嗽,重者高燒昏迷,其症狀略似風寒,脈象虛浮無力,早期症狀頭痛,發燒,四肢疼痛,全身無力且厭食和嘔吐等反應,而後皮膚上會呈現血斑,牙齒和鼻孔會出血,皮膚變黑患者意思模糊,不能視物,唿吸困難還會有咯血的症狀。且患者一旦出現咳血的症狀,不過一二日即死,我們的方子也隻能醫治那些症狀較輕,且感染不久的,對於那些嚴重的病人,並無一點效果。”
辛言從他的話中已經可以知道,這瘟疫有很大的可能是“鼠疫”,感染者吃下老鼠後,老鼠體內的病毒轉移到了人的身上,從而導致病發,雖然在她那個時代,鼠疫早就可以醫治,但是現在這個朝代,鼠疫還是“不治之症”,隻能根據人們的身體情況硬挺過來。
陸醫官說完後,場上頓時陷入了寂靜。
辛言輕聲道:“我知道,多謝陸醫官告知。”
“無妨,我隻是聽命行事,姑娘客氣了。”陸醫官連忙擺手。
此時,宋銘在一旁突然出聲道:“難道太醫院的太醫也找不出根治之法?”
陸醫官的臉可見一斑的微紅,不自然地咳嗽了一聲:“說來很慚愧,太醫們並沒有想到如何醫治之法。”
辛言和宋銘心中了然,看來這些太醫應當是不怎麽被受重用,否則也不會被派來,想來那太醫院也是個藏汙納垢之地,盡生些貪生怕死之徒,實在難登太醫之名。
陸醫官犯苦,此次前來也不是他的本意,原先要來的名額是他那好拍馬屁的師兄,隻是他那師兄平常就好吃懶做,關於醫術方麵不知進取,盡弄些旁門左道,但他的師傅偏偏就吃他這一套,在他一番作為下,這名額自然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他捫心自問,每次功課從未落下,不懂之處細心詢問,他可斷言,他的醫術絕不僅止於醫官,然而每次醫考卻總是落榜,他早已疑心是他那師兄從中搞鬼,奈何並無證據,師傅也偏向於他,無奈之下,他才一直頂著這醫官的名號。
得知要來的這段時日他他鬱悶過,傷心過,氣憤過,想找師傅說理,他也是這麽做了,然而換來的,隻是一頓謾罵,奚落。
那顆心,早就被這麽多年的不公,不平之事磨平,沒有了棱角,如光滑的玉石,卻是最廉價,沒有絲毫的光澤。
也看透了這周遭的事務,貧寒之人,真想出人頭地,又談何容易。
被委派過來的太醫們,何嚐不是。
要不就是不受重用,要不就是不夠圓滑,要不就是平庸之才,連他自己都覺得,他們是被拋棄的一方。
就算他之前抱有僥幸,在看到這滿堂的病人,卻也將他最後的一道防線盡數摧毀,燃燒殆盡。
他們用盡了一切的辦法,一切所能行的主意,每每試藥,換來的也是一次次失望的眼神。
他隻能與其他人,在安慰病人的空隙中,也向上天祈求。
一個行醫救人的醫者,卻連人都救不了,甚至要向老天爺祈求,祈求他不要那麽快將他們的命收走,真是多麽的諷刺啊。
衛小淳瞥見陸醫官的萎靡不振的神情,倒是好心地安慰道:“這,陸醫官,你也被太自責了,自古瘟疫就難以醫治,治不好也不是你的錯,再說我們不也還有時間,你放心,我們會幫你的。我家姑娘一定會想出救治的辦法”
這話說得真真沒有信服力,卻也讓陸醫官從苦悶的情緒中緩迴神來。
他一個大男人居然還要被一個小姑娘安慰,這讓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質疑。
可是當事人還是用一副真誠的眼神望著他,就像在說,你相信我,絕對沒錯的!
辛言對她這位侍女早就了解透徹,從她的話就可以聽出她究竟是在想什麽,無奈地扶額,這是見到俊俏的男子便將她賣了地節奏啊。
此時陸醫官要是知道衛小淳地真實想法,怕是連表麵上故作鎮定地迴一句多謝都說不了。
但是顯然衛小淳地偽裝功夫還不到家,在場的人除了陸醫官,倒是將他的真實意圖看個明白。
這便是所謂的當局者迷吧。
衛小淳話也說道這個份上了,辛言便就順著她的話道:“我們本也就是為此前來,接下去的日子,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陸醫官的鼎力相助。”
陸醫官也不敢托大:“哪裏哪裏,姑娘有何事盡管吩咐便是,下官一定盡力。”
當日,陳知府便將辛言安排與他們同住,說是同住,也隻是和他們同住一院,倒是離安置病人不遠處的一處五進院落。
這座院子原先是一位商人購置的,然而這位商人在瘟-疫-爆-發不久前便舉家搬離黎城縣,這裏便也空置下來。
寧遠侯來後,陳知府便將這座房屋當作安置之處,寧遠侯和陳知府以及那些太醫便在這裏住下,因為離病人住處不遠,也好就近觀察。
寧遠侯在離去前就讓下人去打掃,特意空置出幾間房,被褥雜物等都置辦妥當,等到辛言他們過來一看,還以為寧遠侯一早就知曉他們的打算。
不過辛言還是將陸醫官討要過來,畢竟之後需要他幫忙的地方並不少。
寧遠侯也不知是看在辛言的麵子上,還是因為別的倒是答應得很痛快,也一並給陸醫官空出一間房。
若照平常,男女大防,是萬萬不可的,孤男寡女整日同進同出成何體統,那些流言定會將他們唾罵死。
隻是現如今是特殊時期,且當事人也表示隻是為了探討醫術並不做其他,再者寧遠侯作為一個武將,也不似那些文官將男女大防看得比命還重,不知變通。
隻是此話一出,宋銘的眼神不可見似略過鋒芒,看著陸醫官的眼神中也帶著些許地防備。
辛言也不磨蹭,當夜便將腦中之前看過有可能醫治鼠疫的方子思索一遍。
發現有些地方模糊不清,這也當然,那時他看的這些書還是前世時,因為她喜愛看書,他便為她收集許多書籍,各式各樣的書籍堆滿了她的房間,險些就快要放不下,其中便有醫術。
那是比較雜的醫書,上麵就記載著各種瘟疫的病症以及治療方法,隻是上麵記載的大多時西藥的用量,中醫的方子較少,也比較晦澀難懂。
盡管她的記憶力不錯,但是要消化這些也是需要很大的功夫,花費一番功夫才將記憶中的幾張方子描繪出來。
此時辛言眼光暗沉,眉頭快皺成一個川字。
這幾張方子並不完整,其中幾位藥物她也實在記得不清,隻是依稀記得幾個字,且用量不明,她一個門外漢也實在不知這些藥物所對應的病症是何種,也不敢確定這方子便是能醫治鼠疫的方子,思緒萬千。
翌日,辛言便拉著陸醫官給她科普各種藥物,以及探討用量,起先陸醫官都暗悄悄在心裏腹誹,這人分明就是不懂醫理,還大言不慚地說有辦法。
秉持著醫者的風度,陸醫官還是知無不言地迴答辛言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
而衛小淳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每當姑娘與那位陸醫官探討時,必定會出現宋銘的身影,他就像無處不在似的,每每插足在兩人中間。
寧遠侯對她弄的這個“口罩”倒是很有興趣,拿起其中一個比劃起來,連番讚歎道:“這兩條繩子便是這樣掛在耳後的?果真稀奇啊。你是如何想到的?沒想到你一介女子,竟有這樣的本事!”
寧遠侯這番瞪大眼睛的摸樣著實有些好笑。
這麽想著,辛言也還就笑出了聲。
眼角彎彎,身上冷清的氣息被驅散不少,有著這個年歲的活力。
“大人若是有興趣,以後有時間我便慢慢說與您聽。”
寧遠侯老臉一紅,對著一個小姑娘他這番追問確實有失風度,經過剛剛的相處,他也把她當作小輩,自然就沒有端著官架子,隻是此時一想,他們還有要緊的時,眼下確實不是說話的好時候。
言語期間,他們已經來到了一處房屋前,青磚石瓦,大堂被收拾得井井有條,不似剛進城時所看到那般雜亂不堪,臭氣熏人。
大堂裏撐著各種架子,橫七豎八躺著人,四處彌漫著藥味,辛言忍不住皺眉。
就在她觀察這大堂時,寧遠侯後退半步,與宋銘對上視線,而後者則不動聲色地迴應他,然後寧遠侯便和沒事人一樣,重新將注意力放在前麵地那個少女身上。
堂上的人注意到寧遠侯一行人,診治的太醫大夫們都隔著老遠向他行禮,便又專心地醫治眼前的病人。
其中也有很多人注意到了這幾個打扮奇特的人,他們臉上都蒙著布,形狀怪異,可穿著看起來也不是平常人家,難道是又派人過來了?
隻是,這些人歲數不會太年輕了?
寧遠侯在不遠處站定,揮手招來一個人,道:“這位是陸醫官,你有什麽問題可以直接問他。”
原本辛言是提議自己去看看病人的,然而寧遠侯看她這瘦弱身板的樣子,還是找來一個熟悉的人給她介紹。畢竟她身後還跟著那麽一位主子。
盡管在剛剛來的路上心情已經沒有那麽激動,也平靜下來了。也是,他怎麽就真的覺得這個女子真的有醫治瘟疫的法子呢。
辛言則是打量起這位醫官,從剛剛進來她便注意道這個在角落裏的男子。
他穿著醫袍,對著病人神情溫和,沒有一點不耐煩,會細心詢問病人的身體狀況,安撫病人,且診治手法嫻熟,比這在場的大部分大夫都強,她原本還以為他會是太醫院的太醫,沒想到隻是一位醫官。
醫官,與太醫不同,其關係就如同教書先生與學生,乃師生關係,基本是太醫的徒弟,平常就是打理打理藥材,幫助太醫院的太醫料理瑣事。
其地位,也如書童一般,並不高。
但太醫院每年都有招生考試,不限年齡,隻要能力出眾者,便可報名,當然太醫院裏的醫官便是這招生考中的“常客”。他們有優先錄取的資格,這便是許多窮苦人家拚命將孩子送往的原因之一。
陸醫官長得眉清目秀,鼻梁俊挺,嘴唇飽滿,瓜子臉,身材瘦弱,看著倒像是個文弱書生,不像是個醫者。
“姑娘有禮。”
這話一出,辛言還真覺得他的眼光不錯,這妥妥的就是話本中的書生秀才嘛。
甩開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辛言直接進入了正題:“醫官客氣了,我們找個安靜點的地方吧,我想知道病人的情況,事無巨細,越清楚越好。”
陸醫官將他們引到一處空房,此處位於大堂的後院,鮮少有人,倒也是僻靜。
雖少有人來,可這屋中卻也稱得上幹淨二字。
“這裏是平常一些放儲備藥材地方,我有時會過來打理,所以也算幹淨,姑娘請坐。”
這位陸醫官算是酷愛幹淨之人,就連剛剛醫治完病人也會抽個空去清洗下手,這在醫官中也是少有,要知道醫者更應該注重幹淨。
辛言也不推辭就直接坐下,宋銘走上前來坐在她的左邊,因為辛言右邊的椅子上放著一點雜物,陸醫官便隻能坐在了辛言得正對麵。
天權對主子這麽個小動作無語,主子什麽時候這麽的,幼稚了!?
衛小淳和天權就各自站在自家主人的身後,而寧遠侯早在他們過來前就因有要事先走一步,並未前來。
此時不大的房中就隻有五位年輕的人兒,稀疏的聲音打破平常寂靜的氛圍。
陸醫官雖然此時還是對眼前的人抱有疑慮,但因為是寧遠侯的命令,他便壓下心中的困惑,詢問道:“姑娘想要從哪裏先知道?”
“你便於我說說這瘟疫的症狀,以及你們日常醫治的方子。”談起正事,辛言便收起眉間那若有若無的慵懶。
陸醫官從剛剛就以為辛言不過是好奇,隻是沒想到一開口便想知道這瘟疫的一直方法,倒像是煞有其事。
不過他也不是拖拉之人,在腦中思索一會,重新組織一下語言,道:“這裏的病人情況不一,輕者低燒咳嗽,重者高燒昏迷,其症狀略似風寒,脈象虛浮無力,早期症狀頭痛,發燒,四肢疼痛,全身無力且厭食和嘔吐等反應,而後皮膚上會呈現血斑,牙齒和鼻孔會出血,皮膚變黑患者意思模糊,不能視物,唿吸困難還會有咯血的症狀。且患者一旦出現咳血的症狀,不過一二日即死,我們的方子也隻能醫治那些症狀較輕,且感染不久的,對於那些嚴重的病人,並無一點效果。”
辛言從他的話中已經可以知道,這瘟疫有很大的可能是“鼠疫”,感染者吃下老鼠後,老鼠體內的病毒轉移到了人的身上,從而導致病發,雖然在她那個時代,鼠疫早就可以醫治,但是現在這個朝代,鼠疫還是“不治之症”,隻能根據人們的身體情況硬挺過來。
陸醫官說完後,場上頓時陷入了寂靜。
辛言輕聲道:“我知道,多謝陸醫官告知。”
“無妨,我隻是聽命行事,姑娘客氣了。”陸醫官連忙擺手。
此時,宋銘在一旁突然出聲道:“難道太醫院的太醫也找不出根治之法?”
陸醫官的臉可見一斑的微紅,不自然地咳嗽了一聲:“說來很慚愧,太醫們並沒有想到如何醫治之法。”
辛言和宋銘心中了然,看來這些太醫應當是不怎麽被受重用,否則也不會被派來,想來那太醫院也是個藏汙納垢之地,盡生些貪生怕死之徒,實在難登太醫之名。
陸醫官犯苦,此次前來也不是他的本意,原先要來的名額是他那好拍馬屁的師兄,隻是他那師兄平常就好吃懶做,關於醫術方麵不知進取,盡弄些旁門左道,但他的師傅偏偏就吃他這一套,在他一番作為下,這名額自然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他捫心自問,每次功課從未落下,不懂之處細心詢問,他可斷言,他的醫術絕不僅止於醫官,然而每次醫考卻總是落榜,他早已疑心是他那師兄從中搞鬼,奈何並無證據,師傅也偏向於他,無奈之下,他才一直頂著這醫官的名號。
得知要來的這段時日他他鬱悶過,傷心過,氣憤過,想找師傅說理,他也是這麽做了,然而換來的,隻是一頓謾罵,奚落。
那顆心,早就被這麽多年的不公,不平之事磨平,沒有了棱角,如光滑的玉石,卻是最廉價,沒有絲毫的光澤。
也看透了這周遭的事務,貧寒之人,真想出人頭地,又談何容易。
被委派過來的太醫們,何嚐不是。
要不就是不受重用,要不就是不夠圓滑,要不就是平庸之才,連他自己都覺得,他們是被拋棄的一方。
就算他之前抱有僥幸,在看到這滿堂的病人,卻也將他最後的一道防線盡數摧毀,燃燒殆盡。
他們用盡了一切的辦法,一切所能行的主意,每每試藥,換來的也是一次次失望的眼神。
他隻能與其他人,在安慰病人的空隙中,也向上天祈求。
一個行醫救人的醫者,卻連人都救不了,甚至要向老天爺祈求,祈求他不要那麽快將他們的命收走,真是多麽的諷刺啊。
衛小淳瞥見陸醫官的萎靡不振的神情,倒是好心地安慰道:“這,陸醫官,你也被太自責了,自古瘟疫就難以醫治,治不好也不是你的錯,再說我們不也還有時間,你放心,我們會幫你的。我家姑娘一定會想出救治的辦法”
這話說得真真沒有信服力,卻也讓陸醫官從苦悶的情緒中緩迴神來。
他一個大男人居然還要被一個小姑娘安慰,這讓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質疑。
可是當事人還是用一副真誠的眼神望著他,就像在說,你相信我,絕對沒錯的!
辛言對她這位侍女早就了解透徹,從她的話就可以聽出她究竟是在想什麽,無奈地扶額,這是見到俊俏的男子便將她賣了地節奏啊。
此時陸醫官要是知道衛小淳地真實想法,怕是連表麵上故作鎮定地迴一句多謝都說不了。
但是顯然衛小淳地偽裝功夫還不到家,在場的人除了陸醫官,倒是將他的真實意圖看個明白。
這便是所謂的當局者迷吧。
衛小淳話也說道這個份上了,辛言便就順著她的話道:“我們本也就是為此前來,接下去的日子,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陸醫官的鼎力相助。”
陸醫官也不敢托大:“哪裏哪裏,姑娘有何事盡管吩咐便是,下官一定盡力。”
當日,陳知府便將辛言安排與他們同住,說是同住,也隻是和他們同住一院,倒是離安置病人不遠處的一處五進院落。
這座院子原先是一位商人購置的,然而這位商人在瘟-疫-爆-發不久前便舉家搬離黎城縣,這裏便也空置下來。
寧遠侯來後,陳知府便將這座房屋當作安置之處,寧遠侯和陳知府以及那些太醫便在這裏住下,因為離病人住處不遠,也好就近觀察。
寧遠侯在離去前就讓下人去打掃,特意空置出幾間房,被褥雜物等都置辦妥當,等到辛言他們過來一看,還以為寧遠侯一早就知曉他們的打算。
不過辛言還是將陸醫官討要過來,畢竟之後需要他幫忙的地方並不少。
寧遠侯也不知是看在辛言的麵子上,還是因為別的倒是答應得很痛快,也一並給陸醫官空出一間房。
若照平常,男女大防,是萬萬不可的,孤男寡女整日同進同出成何體統,那些流言定會將他們唾罵死。
隻是現如今是特殊時期,且當事人也表示隻是為了探討醫術並不做其他,再者寧遠侯作為一個武將,也不似那些文官將男女大防看得比命還重,不知變通。
隻是此話一出,宋銘的眼神不可見似略過鋒芒,看著陸醫官的眼神中也帶著些許地防備。
辛言也不磨蹭,當夜便將腦中之前看過有可能醫治鼠疫的方子思索一遍。
發現有些地方模糊不清,這也當然,那時他看的這些書還是前世時,因為她喜愛看書,他便為她收集許多書籍,各式各樣的書籍堆滿了她的房間,險些就快要放不下,其中便有醫術。
那是比較雜的醫書,上麵就記載著各種瘟疫的病症以及治療方法,隻是上麵記載的大多時西藥的用量,中醫的方子較少,也比較晦澀難懂。
盡管她的記憶力不錯,但是要消化這些也是需要很大的功夫,花費一番功夫才將記憶中的幾張方子描繪出來。
此時辛言眼光暗沉,眉頭快皺成一個川字。
這幾張方子並不完整,其中幾位藥物她也實在記得不清,隻是依稀記得幾個字,且用量不明,她一個門外漢也實在不知這些藥物所對應的病症是何種,也不敢確定這方子便是能醫治鼠疫的方子,思緒萬千。
翌日,辛言便拉著陸醫官給她科普各種藥物,以及探討用量,起先陸醫官都暗悄悄在心裏腹誹,這人分明就是不懂醫理,還大言不慚地說有辦法。
秉持著醫者的風度,陸醫官還是知無不言地迴答辛言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
而衛小淳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每當姑娘與那位陸醫官探討時,必定會出現宋銘的身影,他就像無處不在似的,每每插足在兩人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