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徐德善絕對是趁你病,要你命的那種脾氣,眼看著叛軍唿嘯而退,徐德善從大營裏鑽了出來,指揮著弓箭手上前追擊。
眼前的這種景象,已經顛覆了在場所有將軍的認識,一群廂軍,而且還是弓箭手,現在正追著叛軍精銳部隊滿地跑,天地良心,隻要叛軍迴頭一個反衝鋒,立刻就能重新把大名府軍打的滿地找牙,但是偏偏,大名府軍追的越兇狠,那些叛軍逃的就越慌張,根本沒有一絲停下來反擊的意思。
到了營地外圍,那些進來時候可以悄悄越過的陷阱,又成為了叛軍的一道阻礙,幾乎每一個坑都能留下一個叛軍,廂軍在一點防備沒有的情況下,萬箭齊發,叫叫叛軍丟下了兩三百人的屍體,撤退了下去。
這時候那西邊戰場的戰鬥也接近尾聲,魏晃帶領著幾百精銳趕到了大帳,直到這個時候,大局已定,明鎬才從大帳出來,知道了這一個清晨在軍營中發生了什麽。
天之驕子,不世奇才,明鎬在聽說了經過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的改變,填油加醋之後的徐德善單人退敵的故事之後,心中就隻剩下這一個想法了,徐德善,這一次不止是在瞎胡鬧了,他,救下了全軍上下,七千人的性命!
人的地位,是用自己的實力爭取過來的,哪怕是領導親戚家的孩子,靠關係當上官的呢,人家也是要有自己的底蘊和手段作為根基的,否則一個傻小子當官,就算是一開始人們因為你的官位敬畏你,可是在經過幾次三番的事情,讓人們認清了你的本質之後,就算人們嘴上不說,心裏恐怕也會有些想法的。
若是說之前不誤軍法,智救魏晃還隻能算是徐德善的個人品德的話,這一次徐德善便是用自己的本事,政府了大名府軍的全軍上下,無論徐德善走到哪裏,迎接他的都是一片掌聲與歡唿,而在領導層裏,就算有人心裏羨慕嫉妒恨,可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徐德善,已經超脫了天際,不是自己等人能夠趕上的了。
這一場鏖戰,大名府軍大勝,在西方戰場上,叛軍的兩千人誘餌,幾乎全軍覆沒,而東麵偷襲的主力部隊,也丟下了兩三百人的屍體,加上上一場戰鬥消滅的七八百人,大名府軍已經消滅了叛軍四分之一的主要戰力。
打掃完戰場,已經到了中午時分,明鎬特意找到了徐德善詢問了一下今天是應該繼續行進,還是就地紮營,休息一天,畢竟熬了一宿,又苦戰半天,士兵們的體力消耗也是一個大問題。
徐德善對於明鎬這個問題不置可否,這倒不是因為徐德善有些猶豫,而是徐德善跟沒就沒有時間思考,這時候的徐德善,已經躺在了自己的小床上,睡的正舒服呢,無論明鎬怎麽叫他扒拉他,徐德善都隻哼哼一聲予以迴應,而明鎬呢,總不能當著眾人的麵把小功臣踹到地上去吧。
不過,既然徐德善已經用實際行動表達了他的意思,那麽明鎬也不好不聽不是,於是大名府軍便在原地駐紮下來,休息一日,同時,把營地周圍的陷阱又足足多挖了一倍,以防叛軍再次偷襲。
明鎬是被叛軍偷襲怕了,若是沒有徐德善,險些就沒有了性命,於是明鎬又派出了人,快馬加鞭,聯係後隊的民夫,叫民夫加快腳步,與戰鬥部隊加快匯合,人數多了,最起碼看著就聲勢浩大不是,給叛軍一百個膽子,也不敢用幾千人偷襲幾萬人的隊伍吧。
為了自己的小命,明鎬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小心謹慎的要死,硬生生的把一天的路程走成了三天,每天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來行軍,剩下的時間就是偵查情況,然後挖在營地前後左右挖坑,防備叛軍偷襲。
其實明鎬大可不必這樣,在前兩次的戰鬥中,叛軍已經損失了四分之一的戰鬥力量,要知道,哪怕在與遼國人的一場大型戰役中,一般一支軍隊的損失,也就在四分之一這樣的數字上下,若是死的人再多一些,那麽軍隊的士氣會受到嚴重影響,別說打仗了,想辦法阻止軍隊叛逃才是最要緊的。
更何況,你看看這兩次叛軍與大名府軍的交鋒,第一次兩軍不期而遇,被人家五百破一千,殺了一個落花流水,第二次呢,想出來一個半夜劫營,聲東擊西的辦法,可是卻被人家一眼看穿,早有準備,不僅誘餌沒迴來幾個,就連卜吉帶去的精銳也損傷了一部分。
如此慘痛的傷亡情況,早就把王則嚇了一個半死,到這時候,王則才能切身感受到,其實一個皇帝,尤其是造反的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之前連戰連勝,歡騰喜悅的時候什麽都好說,現在戰敗,無數的事情就堆到了王則的前麵。
這王則,雖然讀過書,有些才氣,可是王則在造反以前
,還是軍中小校,雖然暗暗遙控一個偌大的彌勒佛教,但是手底下隻不過有百十人,想一想,一個躲藏在暗處的教派,做什麽事情可以異想天開,打不了就是殺人唄,有什麽大不了的,王則這個教主當的輕鬆無壓力,可是現在造反當皇帝了,皇帝嘛,就不能當的跟土匪一樣了,就要做事講理,就要按照規矩來。
但是,王則一來沒有管理這麽多人的經驗,二來王則一下子扭轉不了自己的做事風格,三來接連戰敗,王則的心態就有些不平衡了,自己當皇帝是為了來享福的,自己的三宮六院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文武百官還沒有湊齊,怎麽就有這麽多的煩心事找上自己。
哪怕丟開那些可以放一放的事情,現在擺在王則麵前的,還是有幾件必要盡快處理的事情的。
第一就是招兵,到了現在,王則的家底就隻有宣毅軍乾寧軍兩軍帶出來的邊軍,接連的戰鬥,已經使兵力眼嚴重不足,更何況如今大名府軍兵臨城下,那還等什麽,王則自然要把一切力量都動員起來。
在解決這一問題的時候,王則的處理辦法很粗暴,隨便你是不是彌勒佛教的信徒,隻要是能夠下地走路,隻要是四肢健全,就給我拿起兵器,到城樓上去。
這就已經到了第二個問題上,貝州城幾萬人的城市,把男人抓了壯丁人數算是湊上了,可是軍中需要的武器,鎧甲,糧食,城防軍需卻不夠數,當然,這些抓來的壯丁就是用來送死的,並不需要什麽武器鎧甲,每天給一口吃的也就行了,可是鐵,石頭,木頭,油這些東西總不能變出來吧。
王則對於這個問題同樣簡單粗暴,既然男人都當兵了,那麽女人也就不能閑著了,把家裏麵能夠拆除的東西都拆了,鐵拿去融了做刀槍,木頭拆了守城用,這不就完美的解決了。
什麽?有人不願意?這麽簡單,殺了不就行了,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還管別人的性命幹什麽。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守住貝州城,擊退大名府軍。
其實王則經過了這麽多天的熱血,現在冷靜下來,已經給自己有了一個初步的定位,那就是,別看自己號稱東平郡王,但是其實和一夥土匪山賊也差不了多少,隻不過自己是正規軍起家,鬧得動靜比較大而已,也正是因為這樣,朝堂也會更加記恨自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自己除掉。
現在擺在自己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若是自己還把自己當成東平郡王,那麽自己就要死守貝州城,寄希望於其他各路邊軍中的信徒唿應起義,匯聚於此,拜自己為王。
而第二條路,就是放棄貝州城,把自己當成一般的土匪,向西北而行,一路上掃蕩各縣,去到一個深山老林裏當自己的山大王。
這兩條道路,各有優缺,第一條路的優點就是收益大,一旦能夠如想象中的成功,那麽自己就可以分疆裂土,獨占一方,真正的稱王稱帝,據守河北。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同樣也是極大,不說那各路邊軍中的彌勒佛教信徒能否如自己這般殺了主將,到貝州來投,就算是他們能夠做到,等他們來到貝州城,中間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一路上各種攔截,至於多久能到,王則也不知道,而這這段時間之內,自己能不能守住貝州城,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自己困守孤城,吃喝用穿,都隻能從貝州城取得,戰死一人便少一人,吃一口糧食就少一口糧食,而外麵的宋軍則不同,他們有全宋朝龐大的國力人口支持,河北沒有兵了可以從河東調,河東沒兵了可以從西北調,就算西北也沒人了,還有關中,兩湖,兩廣,一個小小的貝州城,就算自己手下個個都是神兵下凡,又能怎麽樣,絕對擋不住宋朝的進攻。
至於第二條路就簡單了,不就是上山當土匪嗎,沒什麽技術含量,也沒什麽可以擔心的,宣毅軍之前圍剿的土匪多了去了,自己隻要照方抓藥,找一個深山老林就好了,憑借著貝州城和周邊這麽多天搶奪的財物錢糧,隨便躲個幾年不成問題,到時候別說朝廷圍剿了,就算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了。
但是,王則不甘心啊,自己謀劃了這麽多年,提心吊膽,含辛茹苦,結果,就是為了去山裏當大王去?自己在宣毅軍還是一個小校,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呢,結果現在反倒跑到山溝裏去,不但每天提心吊膽,還沒得吃沒得喝,自己這是何苦來的呢。
麵對著這兩條道路,王則很難抉擇,覺得需要細細的權衡一下利弊,再做選擇,不過貝州城中,已然是亂做一團,各種的事情不斷的找上王則,叫王則忙的不可開交,這一忙起來,時間就過的快,而等王則稍微有了一些喘氣時間的時候,三天時間已經
過去,而貝州城外,明鎬率領的大名府軍和第一批來的五萬民夫,已然是把貝州城圍了。
當然,對於一個偌大的貝州城來說,明鎬手下僅有的幾千士兵和五萬民夫,顯然是不能把貝州城圍住的,更談不上攻取貝州城,不過當王則站上城門樓觀看的時候,便發現這些大名府軍好像並沒有發起進攻的意思,他們在南城門外紮下營寨之後,便分出了越有一半的人手,去到了西城門外,開始在地上挖坑,大大小小,一個挨一個,一個套一個,幾萬人開工,半天的時間,就在叛軍的眼皮子底下,把西城門外挖的麵目全非,看是沒有辦法看了,效果倒是不錯,尋常一個人別說著急跑著出去了,就算是慢慢走,也要半天的時間。
第一天大名府軍把西城門外挖成了這樣,然後留下了四五百人駐守,到了第二天繼續去了北城門,同樣的一天,把北城門按照同樣的方法,弄出了同樣的效果。
站在城牆上的張巒看見坐不住了,急忙對王則說道“主上,他們這是要把咱們困死在貝州城中啊,不能任由他們這麽挖下去了,請主上要派一支人馬,兩三千人便可,一擊衝散這些民夫。”
王則表現的很平淡,他看了張巒一眼,說道“你怎麽知道這不是大名府軍的一計呢,兩三千人,我城中還有多少個兩三千人,若是這兩三千人中了他們的埋伏,一去不迴,我手中便再無可用之兵了。”
張巒道“那咱們就這樣坐以待斃不成?”
王則道“他們這樣也好,我們出不去,他們也進不來,咱們現在,隻能寄希望於其他各路邊軍能有什麽動作了,反正都是死,咱們便再等他和兩三月,逍遙快活一陣好了。”
聽了這話,張巒漠然無聲,然後,王則就下去城牆了,迴到自己的王宮之中,叫手下將領,在貝州城中,尋找美顏女子,給自己為妃,上好美酒,叫自己暢飲,歌舞姬為自己助興,其他諸如軍國大事,一律交由張巒卜吉處理。
之後的日子裏,大名府軍在城外忙活,貝州城裏更是亂套,想想看,王則這個最高領導人都已經開始聲色犬馬,那麽底下跟隨王則叛亂的功臣將領,還有什麽理由不放縱自己,隻是這樣的話,就苦了貝州城中的百姓,為叛軍做苦力不說,現在還要任由叛軍欺辱,在貝州城裏,無時無刻,都存在慘叫與哭泣,充滿喊叫與無助,血,酒,色,欲,各種人性最陰暗負麵的情緒在這裏爆發,這一座僅次於大名府的河北重鎮,變成了人間地獄。
大名府軍在外麵也沒有閑著,在貝州城外的三個城門外都挖滿了坑之後,便開始在在南城門外堆積土山,在貝州城亂的最熱鬧的幾天裏,把土山堆的比城牆還高,堆出一個高點之後,開始從高點向兩邊順延,雖然速度很慢,可是大有把貝州城包圍在土山裏麵的勢頭,另外各個城門外挖坑的工程又繼續了,那一坑接一坑的,叫叛軍在城牆上已經一眼望不到邊了。
在這幾天裏,徐德善的日子開始過得悠閑起來,身為功臣,徐德善享受著比明鎬還要高的夥食待遇,自己獨立一間的營帳,隨意指使的親兵,還有跟在徐德善身後保護徐德善安全的周迪。
說實話,徐德善有些無聊了,之前幾天,他還有心情騎著馬圍著貝州城轉一圈,看看四個城門之外挖成的壯觀景象,後來幾天玩膩了,徐德善又跑去看土山,不過現在好了,徐德善又有了他新的玩具。
在第二批民夫到來的時候,有人抬了幾個箱子放到了徐德善的帳篷裏,徐德善看見大喜,打開箱子,裏麵都是各種的零件,徐德善笑嘻嘻的,從其中挑選了一些,找了塊布包起來,叫周迪拿著,然後便去找明鎬了。
明鎬這兩天的心情其實也不錯,在某一天徐德善偷偷摸摸的把他叫進某一個隱秘的帳篷說了些什麽之後,明鎬就完全不把眼前的叛軍放在眼裏了,畢竟,自己都把貝州城圍成這樣了,再怎麽樣,叛軍肯定出不來了吧,隻要自己的安全有了保證,那麽其他的一切就都好說。
而這一次看見徐德善,明鎬也笑眯眯的,問徐德善道“徐德善啊,你這一次幹什麽來了,莫非你又有了什麽餿主意不成,快來說給我聽聽。”
徐德善笑道“明大人,你還急什麽,如今大破叛軍隻在旦夕,不用太著急了。”
明鎬奇怪道“那你來幹什麽,你平常可是寧願窩起來睡覺,也不願進我的大帳一次的。”
徐德善道“餿主意倒是沒有,不過好玩的物件卻是有一個,我想了想,我河北以後是要麵對遼軍的,所以之前研究的那些物件,正好趁此機會在戰場上實踐一下,大人請移步,來看看我這件寶貝如何!”
</p>
徐德善絕對是趁你病,要你命的那種脾氣,眼看著叛軍唿嘯而退,徐德善從大營裏鑽了出來,指揮著弓箭手上前追擊。
眼前的這種景象,已經顛覆了在場所有將軍的認識,一群廂軍,而且還是弓箭手,現在正追著叛軍精銳部隊滿地跑,天地良心,隻要叛軍迴頭一個反衝鋒,立刻就能重新把大名府軍打的滿地找牙,但是偏偏,大名府軍追的越兇狠,那些叛軍逃的就越慌張,根本沒有一絲停下來反擊的意思。
到了營地外圍,那些進來時候可以悄悄越過的陷阱,又成為了叛軍的一道阻礙,幾乎每一個坑都能留下一個叛軍,廂軍在一點防備沒有的情況下,萬箭齊發,叫叫叛軍丟下了兩三百人的屍體,撤退了下去。
這時候那西邊戰場的戰鬥也接近尾聲,魏晃帶領著幾百精銳趕到了大帳,直到這個時候,大局已定,明鎬才從大帳出來,知道了這一個清晨在軍營中發生了什麽。
天之驕子,不世奇才,明鎬在聽說了經過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的改變,填油加醋之後的徐德善單人退敵的故事之後,心中就隻剩下這一個想法了,徐德善,這一次不止是在瞎胡鬧了,他,救下了全軍上下,七千人的性命!
人的地位,是用自己的實力爭取過來的,哪怕是領導親戚家的孩子,靠關係當上官的呢,人家也是要有自己的底蘊和手段作為根基的,否則一個傻小子當官,就算是一開始人們因為你的官位敬畏你,可是在經過幾次三番的事情,讓人們認清了你的本質之後,就算人們嘴上不說,心裏恐怕也會有些想法的。
若是說之前不誤軍法,智救魏晃還隻能算是徐德善的個人品德的話,這一次徐德善便是用自己的本事,政府了大名府軍的全軍上下,無論徐德善走到哪裏,迎接他的都是一片掌聲與歡唿,而在領導層裏,就算有人心裏羨慕嫉妒恨,可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徐德善,已經超脫了天際,不是自己等人能夠趕上的了。
這一場鏖戰,大名府軍大勝,在西方戰場上,叛軍的兩千人誘餌,幾乎全軍覆沒,而東麵偷襲的主力部隊,也丟下了兩三百人的屍體,加上上一場戰鬥消滅的七八百人,大名府軍已經消滅了叛軍四分之一的主要戰力。
打掃完戰場,已經到了中午時分,明鎬特意找到了徐德善詢問了一下今天是應該繼續行進,還是就地紮營,休息一天,畢竟熬了一宿,又苦戰半天,士兵們的體力消耗也是一個大問題。
徐德善對於明鎬這個問題不置可否,這倒不是因為徐德善有些猶豫,而是徐德善跟沒就沒有時間思考,這時候的徐德善,已經躺在了自己的小床上,睡的正舒服呢,無論明鎬怎麽叫他扒拉他,徐德善都隻哼哼一聲予以迴應,而明鎬呢,總不能當著眾人的麵把小功臣踹到地上去吧。
不過,既然徐德善已經用實際行動表達了他的意思,那麽明鎬也不好不聽不是,於是大名府軍便在原地駐紮下來,休息一日,同時,把營地周圍的陷阱又足足多挖了一倍,以防叛軍再次偷襲。
明鎬是被叛軍偷襲怕了,若是沒有徐德善,險些就沒有了性命,於是明鎬又派出了人,快馬加鞭,聯係後隊的民夫,叫民夫加快腳步,與戰鬥部隊加快匯合,人數多了,最起碼看著就聲勢浩大不是,給叛軍一百個膽子,也不敢用幾千人偷襲幾萬人的隊伍吧。
為了自己的小命,明鎬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小心謹慎的要死,硬生生的把一天的路程走成了三天,每天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來行軍,剩下的時間就是偵查情況,然後挖在營地前後左右挖坑,防備叛軍偷襲。
其實明鎬大可不必這樣,在前兩次的戰鬥中,叛軍已經損失了四分之一的戰鬥力量,要知道,哪怕在與遼國人的一場大型戰役中,一般一支軍隊的損失,也就在四分之一這樣的數字上下,若是死的人再多一些,那麽軍隊的士氣會受到嚴重影響,別說打仗了,想辦法阻止軍隊叛逃才是最要緊的。
更何況,你看看這兩次叛軍與大名府軍的交鋒,第一次兩軍不期而遇,被人家五百破一千,殺了一個落花流水,第二次呢,想出來一個半夜劫營,聲東擊西的辦法,可是卻被人家一眼看穿,早有準備,不僅誘餌沒迴來幾個,就連卜吉帶去的精銳也損傷了一部分。
如此慘痛的傷亡情況,早就把王則嚇了一個半死,到這時候,王則才能切身感受到,其實一個皇帝,尤其是造反的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之前連戰連勝,歡騰喜悅的時候什麽都好說,現在戰敗,無數的事情就堆到了王則的前麵。
這王則,雖然讀過書,有些才氣,可是王則在造反以前
,還是軍中小校,雖然暗暗遙控一個偌大的彌勒佛教,但是手底下隻不過有百十人,想一想,一個躲藏在暗處的教派,做什麽事情可以異想天開,打不了就是殺人唄,有什麽大不了的,王則這個教主當的輕鬆無壓力,可是現在造反當皇帝了,皇帝嘛,就不能當的跟土匪一樣了,就要做事講理,就要按照規矩來。
但是,王則一來沒有管理這麽多人的經驗,二來王則一下子扭轉不了自己的做事風格,三來接連戰敗,王則的心態就有些不平衡了,自己當皇帝是為了來享福的,自己的三宮六院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文武百官還沒有湊齊,怎麽就有這麽多的煩心事找上自己。
哪怕丟開那些可以放一放的事情,現在擺在王則麵前的,還是有幾件必要盡快處理的事情的。
第一就是招兵,到了現在,王則的家底就隻有宣毅軍乾寧軍兩軍帶出來的邊軍,接連的戰鬥,已經使兵力眼嚴重不足,更何況如今大名府軍兵臨城下,那還等什麽,王則自然要把一切力量都動員起來。
在解決這一問題的時候,王則的處理辦法很粗暴,隨便你是不是彌勒佛教的信徒,隻要是能夠下地走路,隻要是四肢健全,就給我拿起兵器,到城樓上去。
這就已經到了第二個問題上,貝州城幾萬人的城市,把男人抓了壯丁人數算是湊上了,可是軍中需要的武器,鎧甲,糧食,城防軍需卻不夠數,當然,這些抓來的壯丁就是用來送死的,並不需要什麽武器鎧甲,每天給一口吃的也就行了,可是鐵,石頭,木頭,油這些東西總不能變出來吧。
王則對於這個問題同樣簡單粗暴,既然男人都當兵了,那麽女人也就不能閑著了,把家裏麵能夠拆除的東西都拆了,鐵拿去融了做刀槍,木頭拆了守城用,這不就完美的解決了。
什麽?有人不願意?這麽簡單,殺了不就行了,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還管別人的性命幹什麽。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守住貝州城,擊退大名府軍。
其實王則經過了這麽多天的熱血,現在冷靜下來,已經給自己有了一個初步的定位,那就是,別看自己號稱東平郡王,但是其實和一夥土匪山賊也差不了多少,隻不過自己是正規軍起家,鬧得動靜比較大而已,也正是因為這樣,朝堂也會更加記恨自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自己除掉。
現在擺在自己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若是自己還把自己當成東平郡王,那麽自己就要死守貝州城,寄希望於其他各路邊軍中的信徒唿應起義,匯聚於此,拜自己為王。
而第二條路,就是放棄貝州城,把自己當成一般的土匪,向西北而行,一路上掃蕩各縣,去到一個深山老林裏當自己的山大王。
這兩條道路,各有優缺,第一條路的優點就是收益大,一旦能夠如想象中的成功,那麽自己就可以分疆裂土,獨占一方,真正的稱王稱帝,據守河北。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同樣也是極大,不說那各路邊軍中的彌勒佛教信徒能否如自己這般殺了主將,到貝州來投,就算是他們能夠做到,等他們來到貝州城,中間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一路上各種攔截,至於多久能到,王則也不知道,而這這段時間之內,自己能不能守住貝州城,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自己困守孤城,吃喝用穿,都隻能從貝州城取得,戰死一人便少一人,吃一口糧食就少一口糧食,而外麵的宋軍則不同,他們有全宋朝龐大的國力人口支持,河北沒有兵了可以從河東調,河東沒兵了可以從西北調,就算西北也沒人了,還有關中,兩湖,兩廣,一個小小的貝州城,就算自己手下個個都是神兵下凡,又能怎麽樣,絕對擋不住宋朝的進攻。
至於第二條路就簡單了,不就是上山當土匪嗎,沒什麽技術含量,也沒什麽可以擔心的,宣毅軍之前圍剿的土匪多了去了,自己隻要照方抓藥,找一個深山老林就好了,憑借著貝州城和周邊這麽多天搶奪的財物錢糧,隨便躲個幾年不成問題,到時候別說朝廷圍剿了,就算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了。
但是,王則不甘心啊,自己謀劃了這麽多年,提心吊膽,含辛茹苦,結果,就是為了去山裏當大王去?自己在宣毅軍還是一個小校,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呢,結果現在反倒跑到山溝裏去,不但每天提心吊膽,還沒得吃沒得喝,自己這是何苦來的呢。
麵對著這兩條道路,王則很難抉擇,覺得需要細細的權衡一下利弊,再做選擇,不過貝州城中,已然是亂做一團,各種的事情不斷的找上王則,叫王則忙的不可開交,這一忙起來,時間就過的快,而等王則稍微有了一些喘氣時間的時候,三天時間已經
過去,而貝州城外,明鎬率領的大名府軍和第一批來的五萬民夫,已然是把貝州城圍了。
當然,對於一個偌大的貝州城來說,明鎬手下僅有的幾千士兵和五萬民夫,顯然是不能把貝州城圍住的,更談不上攻取貝州城,不過當王則站上城門樓觀看的時候,便發現這些大名府軍好像並沒有發起進攻的意思,他們在南城門外紮下營寨之後,便分出了越有一半的人手,去到了西城門外,開始在地上挖坑,大大小小,一個挨一個,一個套一個,幾萬人開工,半天的時間,就在叛軍的眼皮子底下,把西城門外挖的麵目全非,看是沒有辦法看了,效果倒是不錯,尋常一個人別說著急跑著出去了,就算是慢慢走,也要半天的時間。
第一天大名府軍把西城門外挖成了這樣,然後留下了四五百人駐守,到了第二天繼續去了北城門,同樣的一天,把北城門按照同樣的方法,弄出了同樣的效果。
站在城牆上的張巒看見坐不住了,急忙對王則說道“主上,他們這是要把咱們困死在貝州城中啊,不能任由他們這麽挖下去了,請主上要派一支人馬,兩三千人便可,一擊衝散這些民夫。”
王則表現的很平淡,他看了張巒一眼,說道“你怎麽知道這不是大名府軍的一計呢,兩三千人,我城中還有多少個兩三千人,若是這兩三千人中了他們的埋伏,一去不迴,我手中便再無可用之兵了。”
張巒道“那咱們就這樣坐以待斃不成?”
王則道“他們這樣也好,我們出不去,他們也進不來,咱們現在,隻能寄希望於其他各路邊軍能有什麽動作了,反正都是死,咱們便再等他和兩三月,逍遙快活一陣好了。”
聽了這話,張巒漠然無聲,然後,王則就下去城牆了,迴到自己的王宮之中,叫手下將領,在貝州城中,尋找美顏女子,給自己為妃,上好美酒,叫自己暢飲,歌舞姬為自己助興,其他諸如軍國大事,一律交由張巒卜吉處理。
之後的日子裏,大名府軍在城外忙活,貝州城裏更是亂套,想想看,王則這個最高領導人都已經開始聲色犬馬,那麽底下跟隨王則叛亂的功臣將領,還有什麽理由不放縱自己,隻是這樣的話,就苦了貝州城中的百姓,為叛軍做苦力不說,現在還要任由叛軍欺辱,在貝州城裏,無時無刻,都存在慘叫與哭泣,充滿喊叫與無助,血,酒,色,欲,各種人性最陰暗負麵的情緒在這裏爆發,這一座僅次於大名府的河北重鎮,變成了人間地獄。
大名府軍在外麵也沒有閑著,在貝州城外的三個城門外都挖滿了坑之後,便開始在在南城門外堆積土山,在貝州城亂的最熱鬧的幾天裏,把土山堆的比城牆還高,堆出一個高點之後,開始從高點向兩邊順延,雖然速度很慢,可是大有把貝州城包圍在土山裏麵的勢頭,另外各個城門外挖坑的工程又繼續了,那一坑接一坑的,叫叛軍在城牆上已經一眼望不到邊了。
在這幾天裏,徐德善的日子開始過得悠閑起來,身為功臣,徐德善享受著比明鎬還要高的夥食待遇,自己獨立一間的營帳,隨意指使的親兵,還有跟在徐德善身後保護徐德善安全的周迪。
說實話,徐德善有些無聊了,之前幾天,他還有心情騎著馬圍著貝州城轉一圈,看看四個城門之外挖成的壯觀景象,後來幾天玩膩了,徐德善又跑去看土山,不過現在好了,徐德善又有了他新的玩具。
在第二批民夫到來的時候,有人抬了幾個箱子放到了徐德善的帳篷裏,徐德善看見大喜,打開箱子,裏麵都是各種的零件,徐德善笑嘻嘻的,從其中挑選了一些,找了塊布包起來,叫周迪拿著,然後便去找明鎬了。
明鎬這兩天的心情其實也不錯,在某一天徐德善偷偷摸摸的把他叫進某一個隱秘的帳篷說了些什麽之後,明鎬就完全不把眼前的叛軍放在眼裏了,畢竟,自己都把貝州城圍成這樣了,再怎麽樣,叛軍肯定出不來了吧,隻要自己的安全有了保證,那麽其他的一切就都好說。
而這一次看見徐德善,明鎬也笑眯眯的,問徐德善道“徐德善啊,你這一次幹什麽來了,莫非你又有了什麽餿主意不成,快來說給我聽聽。”
徐德善笑道“明大人,你還急什麽,如今大破叛軍隻在旦夕,不用太著急了。”
明鎬奇怪道“那你來幹什麽,你平常可是寧願窩起來睡覺,也不願進我的大帳一次的。”
徐德善道“餿主意倒是沒有,不過好玩的物件卻是有一個,我想了想,我河北以後是要麵對遼軍的,所以之前研究的那些物件,正好趁此機會在戰場上實踐一下,大人請移步,來看看我這件寶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