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皇上金口玉言,已經板上釘釘,下麵人等隻需按部就班執行即可。


    行刑日期已定,諸位大臣心裏也安定下來,這件事情總算是落下帷幕,也不用擔心再牽連甚廣,工作可以迴到正常軌道了。


    皇上向殿前官招了招手,殿前官會意,從後麵捧出一件卷軸,躬身呈與皇上。


    眾人狐疑,兀自猜測這個像聖旨一樣的東西,將要表達什麽內容。


    皇上接過卷軸,單手舉在空中,道:“誰能猜一下,朕手中這份東西,是什麽內容?”


    群臣竊竊私語,又不敢大聲迴答皇上。


    “宰相大人,你猜呢?”皇上問李綱。


    李綱道:“是聖意,臣愚鈍,猜不著。”


    皇子自討了沒取,又問屈平:“襄親王猜呢?”


    “是壓軸好戲!”屈平也跟著和稀泥。


    “看來你們都猜不到。”皇上搖了搖手中的卷軸,“罪己詔!這是朕的罪己詔!”


    群臣大驚,惶恐不已。


    “皇上,您英明神武,何罪之有啊!”禮部尚書急切道。


    李綱也道:“皇上,您不必如此!這些都是秦檜一人幹下的齷齪勾當,與皇上無關!”


    屈平沒有說話,皇上之前說要下罪己詔,還以為他隻是隨便說說,沒想到真的今日拿出來了!


    皇上將罪己詔放在桌上,向諸位大臣壓了壓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說:“朕為當今天子,忠奸不辯善惡不分,有違天恩;朕乃一國之君,卻親小人而遠忠良,有負臣民;朕乃……人心肉長,肉眼凡胎,和你們一樣吃五穀而生百病,自然有失誤失察的時候。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經曆磨難,絕難成聖得道。所以,朕,要有這個膽量,承認自己的失誤,也為天下作一標榜,共同改進!”


    文武百官內心震動不已,皇上竟然有如此魄力,必將更有魅力!


    李綱道:“臣等也有失於監察和檢舉的責任,請讓臣等隨皇上一起,向天下謝罪!”


    屈平道:“臣也有責,秦檜造成今日禍患,全因臣當年沒有防患於未然!”


    屈平身為受害者,還要承擔罪責,眾臣感佩不已,紛紛請願:“臣等都有失職失責,請讓臣等隨皇上一起,向天下謝罪!”


    皇上見眾誌成城,也是欣慰,如此一來,自己麵對天下萬萬臣民的壓力就頓時驟減不少。


    皇上道:“好,就加上文武百官。咱們君臣共進退,共榮辱,共創盛世太平!”


    百官齊唿:“皇上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屈平內心十分欽佩和欣慰,有趙構這樣的好皇帝,大宋就是世界的主宰!如果將來有一天,自己離開了這裏,大宋應該還是會前進不歇吧?


    早朝過後,皇上將屈平單獨留了下來。


    等到大家都走了,屈平問:“皇上,何事單獨留下臣?”


    “朕就像問問,愛卿是怎麽想的,要把吳璘調為刑部尚書?”趙構認真凝視著屈平雙眼,他就怕屈平結黨,將來真正成為隱患。


    屈平沒錯虧心事,不怕皇上問,道:“武順侯在成都位高而權輕,有些大材小用。但吳家名望所在,將他留在邊遠,終究怕尾大不掉。倒不如趁此機會,將他調入京中權利中樞,看似升職,實則將他送入皇上視線下掌控,實現中央集權!”


    皇上定定地看著屈平:“愛卿為何要如此,你就沒有一點……私心?”


    屈平來自未來,又是一個國粹主義的軍人,在這裏時代白手起家,沒有家族拖累,除了忠君為國,一味地用權利來滿足自己私欲,有何意義呢?一日不過三餐,一餐不過五菜一湯,睡覺不過六尺大床。


    “臣的家族情況皇上您也知道,若不是萍兒出自皇家,臣與蕭露舉世無親。現在,隻有皇家才是臣的親人,從這方麵講,臣不幫皇上幫誰呢?”


    “你就沒有為以後著想過?”


    “臣當然要為以後著想。”屈平道,“若皇上英明,文武賢達,自然萬世太平昌盛,可保我後世無虞。相反,臣若隻看中自己權利私欲,終究權勢富貴不過三代。”


    皇上笑了,說:“你倒是看得很宏遠。”


    “皇上,臣可是您的姐夫,當然幫理也幫親!”屈平笑道。


    “占朕便宜!”趙構釋懷道,“吳璘入京了,現在就差吳玠了。”


    “不,皇上。臣會努力將寧夏王、蒙國公,甚至雲南王也幫您請入京城!”


    皇上遲疑了一下:“如此……可好?”


    “皇上,令行禁止,該有京中而出,方保地方不亂。隻要權利機構設置合理,人員配置妥當,政令調遣自然順暢,天下便可有條不紊,最終實現無為而治!”


    皇上向往地點頭道:“但願如此!”


    屈平順梯而上說:“皇上,臣有一個新鮮大膽的提議!”


    “但說無妨!”


    “建炎初年,考慮到三省權利過大,因而廢棄隻留六部,六部之上,如今隻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宰相李綱,和一個沒有合適職權的我。六部權利增大,任務也繁重。動手的機會多了,動腦的機會也就少了。”


    “愛卿是什麽意思?”電子書坊


    “臣建議,六部為執行部門。政令決出,應該在六部之上,再設專門的議政機構!”


    皇上不解道:“朝堂之上,不就是議政之機嗎?”


    屈平道:“朝堂之上,人員眾多,終究有些泛泛而談,難以做精做細。”


    “如何做精做細?”


    “各職權部門各司其職,內部商討意見,結果再上交上轄之所。如此一來,層層管理,統籌兼顧,皇上隻需定期和固定的職能部門商討國情,而不用費時費力的在朝堂上與百官們爭論得麵紅耳赤了!”屈平所提議案,都是根據後世的職能部門來的。


    皇上認真思考著,屈平的提議若能有效實施,確實能精簡政議,省去自己很多時間。


    “有意思,繼續說!”皇上道。


    屈平層層展開道:“文武並重,但須軍政分離,各司其職,用各自最大的精力做好一件事!臣建議,在六部之上,增設內閣府與都督府。”


    “內閣府?都督府?”皇上好奇起來。


    “對。內閣主管內政,都督統籌軍機。內閣、都督各官員及六部尚書人選由皇上欽命,六部以下,吏部征求皇上意見後自行任命。”


    “軍事委員會還要嗎?”


    “那是伐金臨時成立的,現在我們將有更完善和先進的機構來代替它!”


    “這內閣和都督府,內部又是怎樣?”皇上越聽越有興趣了。


    “內閣府與都督府最高負責人官居一品或從一品,其下官員從一品或正二品。內閣府負責人仍舊稱宰相,下領六輔相;都督府負責人便稱都督,下領六大將軍。”


    “這都督府的大將軍,容易跟軍中的將軍混淆呀……”


    “那便叫……總兵!”屈平突發奇想靈機一動道。


    “總兵?總領士兵?好,這個名字好!”皇上讚同道,“內閣和都督府又怎麽和六部以下聯係呢?”


    屈平請示道:“內閣府下轄戶部、吏部、禮部,都督府下轄兵部、刑部、工部。皇上您覺得合適嗎?”


    皇上思考後道:“合理!都督府掌管軍事,兵部為刀兵,刑部乃刑法,工部是利器,互有聯係,就這樣!”


    “內閣府與都督府各有倚重,卻並非對彼此毫無瓜葛。兩部對自己有決議權,對彼此有提議權。”


    “很好,很合理,很協調!這樣的話,朕隻要定期和這十位大臣議政就可以了!”


    “必要時,可召見六部人員。”屈平補充道。


    “有分工,才能做精做細,很好。”皇上顯然已經承認了這種體製,“內閣宰相就是李綱,都督府都督肯定非抑之莫屬!”


    “謝皇上。”


    “各部下屬,就有些難選了……”


    屈平心中有了自己的人選,說:“臣為都督府都督,對自己下屬四位人員,有了初步考量。”


    “願聞其詳。”


    “兵部尚書呂好問,穆國公嶽飛、順國公韓世忠、烈國公張俊,還有寧夏王李昌佐、蒙國公忽圖剌!”


    皇上愣了一下,道:“寧夏王、蒙國公?愛卿是要用這種方式,將他們調入京城?”


    “皇上以為如何?”


    “如此的話,一來能讓他們更有朝廷歸屬和認同感,二來可以削弱他們在各地的統治力,確實一石二鳥。但是朕有疑問,為什麽李昌佐不換成雲南王?李昌佐如今掌政不掌兵,實力大不如前?”


    “一來,雲南王在西南還有重要用武之地,二來,顯得皇上不是專門為了將他們調離自己的舒適區而進入都督府,也好讓他們不作他想,衷心為朝廷為皇上效命。”


    皇上感動地看著屈平道:“愛卿真是用心良苦哇!”


    屈平鞠了一躬,以示多謝皇上誇獎,又道:“內閣府那邊,皇上跟宰相大人再行商量吧,臣就不插手了。”


    “也好。兵部尚書入了都督府,誰可代替此職?”


    “劉光世粗中有細,可為兵部尚書。剛直以行事,上行下達,能省皇上不少心。”


    皇上頷首同意道:“言之有意,那便如此。明日朕再和宰相大人商討一下。”


    “臣也會找機會,事先與寧夏王和蒙國公探探口風,確保此事順利進行。”屈平道。


    “各部門各司其職,若作風懶散,或勾結成黨,或互相猜忌,又該如何預防?”


    “這正是臣接下來要向皇上提議的第二點!”屈平道,“成立監察院,一明一暗,明裏監督檢查各級官員行政績效與作風問題,暗裏收集天下各種密報,網羅天下形勢,掌握天下動向!”


    皇上心想這個好啊,監察院能網羅天下明裏暗裏的情況,不怕貪官汙吏,不怕結黨營私,也不怕民間聚眾亂世,更知天下各國局勢,知己知彼。


    “監察院好!如何負責,誰來負責?”皇上問道。


    “監察院隻對皇上負責,上至內閣都督,下至士農工商,皆有權過問。”


    皇上擔心道:“那豈不是權利太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