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金國皇室與大宋皇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先圍汴京,再俘二帝,趙構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趙構說:“前一陣子,朕不是同意魯忌愛卿創辦大型國有紅磚坊了嘛,就把他們全部安排在磚坊,接受勞動改造,以觀後效,二十年為期。如果表現老實的就赦免了他的罪,表現不好就繼續呆著,直到老死。至於高麗這幫人嘛,雖然有錯,但並非罪大惡極,就以十年為期吧。此外,黃潛善漢奸之流,一律處斬!”
黃潛善等人當年逃入金國,混得卻也不如意,堂堂宰相已經泯然眾人,最終還是沒逃過被俘虜的命運。
十年、二十年以後,大宋麵貌將煥然一新翻天覆地,即便放了這些小魚小蝦出去,在茫茫大海裏,也翻不出一個浪花兒來。
何況,放與不放,還得十年二十年之後,再看那時皇上的心情。
大臣們表示,皇上仁愛厚德,此舉必能安定金、高麗俘虜之心,使他們看到希望之後,能減少反抗和敵仇之心。
大事已了,遠征歸來的大將們也辛苦一路,皇上便讓大家各自迴家與親人團聚,明晚皇上禦賜盛宴,再一同把酒相慶。
皇上在將領們迴朝之前,就已經安排人去將外戍將領的家屬接進了京城。
就連忽圖剌,皇上也賜了他一套府邸,讓他在應天也有個家,營造歸屬感。
但是忽圖剌孑然一身,迴家也是獨守空房,屈平作為他的安答,自然有必要邀請他上屈府做客,也好讓他見見兩位天仙般的弟媳。
黃管家早就和阿正駕著馬車等在宮外了。
屈平跟嶽飛等人道了別,帶著忽圖剌上了自家馬車,便歸心似箭地往家裏趕。
屈平見忽圖剌言語不多,說:“安答,第一次到京城,見了皇上,怎麽一點不高興呢?”
“元帥,我哪有?”
“現在私下場合,我們可以安答相稱嘛,不然顯得生分。你看皇上還為你添置了府邸,多好啊!”
“是,多謝皇上。”忽圖剌還是有些放不開,悶悶的。
屈平好像看穿了忽圖剌心中所想,問:“是不是因為皇上沒有著重表揚你啊?哈哈!安答放心,我悄悄地告訴你,雷聲越小,反而雨點越大!”
忽圖剌訕訕地笑道:“安答多慮了。”
說話間,馬車便到了屈府門前。
蕭露和趙萍兒各自抱著孩子在門口期盼著,見屈平下了車,趕緊快步上前。
相隔大半年不見,甚至麵臨過生死別離的危險,但好在花好月圓。
一瞬間三人都不知從何開口,屈平大步走近二位夫人,將妻兒們一齊左右攬在懷裏。二女鼻子酸酸的,眼眶濕潤。
屈平柔聲說:“二位夫人,我迴來了,讓你們擔憂了。別哭,有客人在呢。”
二女將身子抽離開來,悄悄地抹去眼角的淚珠。
涵兒看了屈平好一會兒,才大聲地脆生生地喊道:“爸爸!”
“欸!涵兒,又長高了哦!”屈平將涵兒抱起來,另一手再將趙萍兒懷裏的屈定北抱在手中,慈愛地在兩個孩子臉上親了兩口。
忽圖剌尷尬地看著屈平秀了這麽長時間的恩愛,屈平才終於介紹起來忽圖剌:“這就是我跟你們說過的,我的好安答,忽圖剌。安答,這兩位是我夫人。”
“二位夫人好。”忽圖剌不好意思地用手搓著衣服,來的這麽突然,都沒帶禮物,真是尷尬啊。
忽圖剌心想:“屈安答這二位夫人各個生得國色天香不可方物,難怪對我那塔娜妹子不上心。可惜了,塔娜妹子,落花有意,但流水無情啊。迴頭哥再給你尋一門像樣的夫君!”
蕭露道:“別都站著了,進去吧,外麵風大。涵兒,快叫伯伯!”
大家歡歡喜喜地吃了一頓飯,忽圖剌知道屈平隔了這麽久迴來一趟,肯定有好多事情要跟兩位夫人膩歪,便不好再耽誤人家的春宵一刻,懂事地告辭而迴了。
忽圖剌第一次來京城,肯定找不到自己的府邸,屈平便吩咐黃管家送忽圖剌迴府。
小定北晚上早早的就由奶媽帶去睡了,涵兒坐在屈平腿上,不依不饒道:“今晚要爸爸給我講打仗的故事。”
屈平摸著她的小腦袋,說:“女孩子聽什麽打仗,你去找淑真小姨,讓她給你講詩經裏的故事。爸爸和媽媽們晚上還有好多事情做呢!”妙書吧
王媽在一旁收拾桌子,趕緊命令朱淑真帶涵兒去講故事,並且今晚帶著涵兒睡覺。
朱淑真不情願地帶著涵兒別自己房間,一路嘀咕道:“我也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等人都走了,二位夫人一左一右地掐住屈平的手臂,嬌嗔道:“夫君,你還有什麽事情要做呀?”
次日晚上,趙構宴請文武百官,君臣同樂,一派祥和。
皇上還邀請了兩名優秀青年百姓入席,同享盛宴,感受朝廷澎湃的生機和融洽的氛圍。二人迴去後肯定會大肆宣揚,朝廷在老百姓當中的口碑勢必蒸蒸日上。
皇上當晚宣布:“如今我大宋南平交趾、北收蒙古、西納吐蕃、東北滅金國與高麗,還有琉球和日本國,朕毫不掩飾地說一句,比之秦漢絕不遜色!朕曾經有言在先,等我們踏平金國,就是我們泰山封禪的時機!朕決定,下月初四,於泰山封禪,賜封各位有功之臣,祭告天地,安定民心!”
群臣山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部尚書說:“司天監大人近日常見東北滿天紅霞,經久不散,定是泰山火鳳翱翔,此乃天賜祥瑞,上上之詔。皇上而今順天應民,封禪泰山,必能流傳千古!”
如今時機成熟,正是全民士氣高漲直達峰頂的時刻,再沒人會說什麽不適合封禪之類的話語。
早在攻下燕雲十六州後,趙構已經開始命人禮部著手泰山封禪一事。天高為尊,地厚為德,天圓而地方,須得在山上築圓壇祭天,山下建方壇祭地,絲毫不能馬虎。
因為宋真宗時封禪落了笑話,趙構不願原封不動照搬真宗的封禪禮儀,特令禮部參考曆史,遠至上古諸皇,近到唐玄宗,去莠存良。
封禪所用到的祭文由翰林院眾人合力傾囊打造,皇上已親自過目五篇,仍在極力修改,甚至是鑽牛角尖般地苛刻,務求一字難增、一字難減、字字千金,大氣磅礴震古爍今。
趙構並傳旨給天下藩屬友邦,望其撥冗參加,自己實在來不的,可以遣使臣前來。各路節度使、知府也務必參加。
封禪之前的這段時間,君臣群策群力,決定了新獲疆域的劃歸管轄問題。
漠北按原計劃分為漠西路、漠中路、漠東路,漠中路由忽圖剌的蒙古部統轄,漠西暫由張俊代管,漠東尚未定。
另將燕雲十六州設為燕雲路,大定及臨潢區域設為燕北路,遼河及以東劃為遼東路,黃龍會寧及黑龍江流域劃為黑江路,高麗新設為高麗路。
趙構采用屈平建議,計劃每三至五年一次與北方進行人口互遷,讓漢族大量輸入這些野蠻之地,讓漢文化豐富當地的文明。同時,北方少數民族漸漸匯入中原和南方,融入華夏文化。
對於異族,是不可能用金戈鐵馬將它永世鎮壓的,就像孫悟空,被如來佛的五指大山強壓了五百年,依舊還是一隻潑猴。
隻有用文化文明如水滴石穿、海納百川的力量和胸懷,才會讓所有的異族成為新的華夏民族。
相信二十年、五十年之後,天下都說著同樣的漢語,寫著同樣的漢字,百年之後,天下都是“漢人”,有著同一個夢想。
建炎八年三月初四,大宋當朝天子趙構帶領諸臣百官,以及藩屬友邦之使臣,風光無限地蒞臨五嶽之尊的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浩浩蕩蕩的人群中,包括屈平、李綱、六部尚書、各院之首、韓世忠、嶽飛、楊再興、吳璘、劉光世、忽圖剌、雲南王段正興、吐蕃王子、日本太子、琉球國王、西夏國主李昌佐、交趾使者、吳哥使者、蒲甘使者、南海各潘使者,以及京中各大文武官員。
茫茫人海,幾近五千之眾。
先是在泰山腳下方壇祭地。君臣及主賓各就各位,趙構皇上拿著洋洋灑灑的三千字大文,感情飽滿地從頭到尾念了一遍。
屈平基本沒聽懂,估摸著大意應該是先誇了一頓前人的豐功偉績,然後接著承接出自己,仿佛在喜馬拉雅山上再起萬丈高樓,更加增顯自己的光輝偉業。
祭文念完後,交由專人保管好,到時候還要將這篇恢弘的祭文雕刻在崖壁上。
接下來的重頭戲,將是賜封功臣爵號。
這將是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激勵後來人勇往直前的動力。
眾人山唿完萬歲之後,趙構平靜了一下心情,道:“朕自登基八年來,有賴諸位愛卿群策群力、鞠躬盡瘁,才有了今日曠世偉業。今天,在天地和泰山眾神的見證下,朕要賜封王侯之爵位,這是對他們功績的肯定,也是對未來有機會有能力爭取封爵之臣的激勵和鞭策!”
皇上事先還沒有表露過要如何封爵,這下聽說還要封王,頓時大家興致勃勃,難以抑製內心的期盼。
雖然隻有爵位沒有封地,也足夠光宗耀祖了!更何況,自趙匡胤當上皇帝以來,能活著受封王位的異姓大臣,不過五指,還都是當年跟隨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好兄弟。
不知道,今天誰會有幸獲封王位,不出意外,屈平想必是一個吧。
在群臣的期盼中,趙構接著道:“授封李綱為安王,世襲勿替;授封屈平為襄王,世襲勿替;雲南王段正興,世襲勿替;吐蕃王……”
屈平和李綱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個主軍一個主政,都是皇上的左膀右臂,獲封王爵也是眾望所歸。至於雲南和吐蕃,則是因為他們投誠有功,且自古稱王,現在不過是封他一個名號罷了。
</p>
金國皇室與大宋皇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先圍汴京,再俘二帝,趙構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趙構說:“前一陣子,朕不是同意魯忌愛卿創辦大型國有紅磚坊了嘛,就把他們全部安排在磚坊,接受勞動改造,以觀後效,二十年為期。如果表現老實的就赦免了他的罪,表現不好就繼續呆著,直到老死。至於高麗這幫人嘛,雖然有錯,但並非罪大惡極,就以十年為期吧。此外,黃潛善漢奸之流,一律處斬!”
黃潛善等人當年逃入金國,混得卻也不如意,堂堂宰相已經泯然眾人,最終還是沒逃過被俘虜的命運。
十年、二十年以後,大宋麵貌將煥然一新翻天覆地,即便放了這些小魚小蝦出去,在茫茫大海裏,也翻不出一個浪花兒來。
何況,放與不放,還得十年二十年之後,再看那時皇上的心情。
大臣們表示,皇上仁愛厚德,此舉必能安定金、高麗俘虜之心,使他們看到希望之後,能減少反抗和敵仇之心。
大事已了,遠征歸來的大將們也辛苦一路,皇上便讓大家各自迴家與親人團聚,明晚皇上禦賜盛宴,再一同把酒相慶。
皇上在將領們迴朝之前,就已經安排人去將外戍將領的家屬接進了京城。
就連忽圖剌,皇上也賜了他一套府邸,讓他在應天也有個家,營造歸屬感。
但是忽圖剌孑然一身,迴家也是獨守空房,屈平作為他的安答,自然有必要邀請他上屈府做客,也好讓他見見兩位天仙般的弟媳。
黃管家早就和阿正駕著馬車等在宮外了。
屈平跟嶽飛等人道了別,帶著忽圖剌上了自家馬車,便歸心似箭地往家裏趕。
屈平見忽圖剌言語不多,說:“安答,第一次到京城,見了皇上,怎麽一點不高興呢?”
“元帥,我哪有?”
“現在私下場合,我們可以安答相稱嘛,不然顯得生分。你看皇上還為你添置了府邸,多好啊!”
“是,多謝皇上。”忽圖剌還是有些放不開,悶悶的。
屈平好像看穿了忽圖剌心中所想,問:“是不是因為皇上沒有著重表揚你啊?哈哈!安答放心,我悄悄地告訴你,雷聲越小,反而雨點越大!”
忽圖剌訕訕地笑道:“安答多慮了。”
說話間,馬車便到了屈府門前。
蕭露和趙萍兒各自抱著孩子在門口期盼著,見屈平下了車,趕緊快步上前。
相隔大半年不見,甚至麵臨過生死別離的危險,但好在花好月圓。
一瞬間三人都不知從何開口,屈平大步走近二位夫人,將妻兒們一齊左右攬在懷裏。二女鼻子酸酸的,眼眶濕潤。
屈平柔聲說:“二位夫人,我迴來了,讓你們擔憂了。別哭,有客人在呢。”
二女將身子抽離開來,悄悄地抹去眼角的淚珠。
涵兒看了屈平好一會兒,才大聲地脆生生地喊道:“爸爸!”
“欸!涵兒,又長高了哦!”屈平將涵兒抱起來,另一手再將趙萍兒懷裏的屈定北抱在手中,慈愛地在兩個孩子臉上親了兩口。
忽圖剌尷尬地看著屈平秀了這麽長時間的恩愛,屈平才終於介紹起來忽圖剌:“這就是我跟你們說過的,我的好安答,忽圖剌。安答,這兩位是我夫人。”
“二位夫人好。”忽圖剌不好意思地用手搓著衣服,來的這麽突然,都沒帶禮物,真是尷尬啊。
忽圖剌心想:“屈安答這二位夫人各個生得國色天香不可方物,難怪對我那塔娜妹子不上心。可惜了,塔娜妹子,落花有意,但流水無情啊。迴頭哥再給你尋一門像樣的夫君!”
蕭露道:“別都站著了,進去吧,外麵風大。涵兒,快叫伯伯!”
大家歡歡喜喜地吃了一頓飯,忽圖剌知道屈平隔了這麽久迴來一趟,肯定有好多事情要跟兩位夫人膩歪,便不好再耽誤人家的春宵一刻,懂事地告辭而迴了。
忽圖剌第一次來京城,肯定找不到自己的府邸,屈平便吩咐黃管家送忽圖剌迴府。
小定北晚上早早的就由奶媽帶去睡了,涵兒坐在屈平腿上,不依不饒道:“今晚要爸爸給我講打仗的故事。”
屈平摸著她的小腦袋,說:“女孩子聽什麽打仗,你去找淑真小姨,讓她給你講詩經裏的故事。爸爸和媽媽們晚上還有好多事情做呢!”妙書吧
王媽在一旁收拾桌子,趕緊命令朱淑真帶涵兒去講故事,並且今晚帶著涵兒睡覺。
朱淑真不情願地帶著涵兒別自己房間,一路嘀咕道:“我也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等人都走了,二位夫人一左一右地掐住屈平的手臂,嬌嗔道:“夫君,你還有什麽事情要做呀?”
次日晚上,趙構宴請文武百官,君臣同樂,一派祥和。
皇上還邀請了兩名優秀青年百姓入席,同享盛宴,感受朝廷澎湃的生機和融洽的氛圍。二人迴去後肯定會大肆宣揚,朝廷在老百姓當中的口碑勢必蒸蒸日上。
皇上當晚宣布:“如今我大宋南平交趾、北收蒙古、西納吐蕃、東北滅金國與高麗,還有琉球和日本國,朕毫不掩飾地說一句,比之秦漢絕不遜色!朕曾經有言在先,等我們踏平金國,就是我們泰山封禪的時機!朕決定,下月初四,於泰山封禪,賜封各位有功之臣,祭告天地,安定民心!”
群臣山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部尚書說:“司天監大人近日常見東北滿天紅霞,經久不散,定是泰山火鳳翱翔,此乃天賜祥瑞,上上之詔。皇上而今順天應民,封禪泰山,必能流傳千古!”
如今時機成熟,正是全民士氣高漲直達峰頂的時刻,再沒人會說什麽不適合封禪之類的話語。
早在攻下燕雲十六州後,趙構已經開始命人禮部著手泰山封禪一事。天高為尊,地厚為德,天圓而地方,須得在山上築圓壇祭天,山下建方壇祭地,絲毫不能馬虎。
因為宋真宗時封禪落了笑話,趙構不願原封不動照搬真宗的封禪禮儀,特令禮部參考曆史,遠至上古諸皇,近到唐玄宗,去莠存良。
封禪所用到的祭文由翰林院眾人合力傾囊打造,皇上已親自過目五篇,仍在極力修改,甚至是鑽牛角尖般地苛刻,務求一字難增、一字難減、字字千金,大氣磅礴震古爍今。
趙構並傳旨給天下藩屬友邦,望其撥冗參加,自己實在來不的,可以遣使臣前來。各路節度使、知府也務必參加。
封禪之前的這段時間,君臣群策群力,決定了新獲疆域的劃歸管轄問題。
漠北按原計劃分為漠西路、漠中路、漠東路,漠中路由忽圖剌的蒙古部統轄,漠西暫由張俊代管,漠東尚未定。
另將燕雲十六州設為燕雲路,大定及臨潢區域設為燕北路,遼河及以東劃為遼東路,黃龍會寧及黑龍江流域劃為黑江路,高麗新設為高麗路。
趙構采用屈平建議,計劃每三至五年一次與北方進行人口互遷,讓漢族大量輸入這些野蠻之地,讓漢文化豐富當地的文明。同時,北方少數民族漸漸匯入中原和南方,融入華夏文化。
對於異族,是不可能用金戈鐵馬將它永世鎮壓的,就像孫悟空,被如來佛的五指大山強壓了五百年,依舊還是一隻潑猴。
隻有用文化文明如水滴石穿、海納百川的力量和胸懷,才會讓所有的異族成為新的華夏民族。
相信二十年、五十年之後,天下都說著同樣的漢語,寫著同樣的漢字,百年之後,天下都是“漢人”,有著同一個夢想。
建炎八年三月初四,大宋當朝天子趙構帶領諸臣百官,以及藩屬友邦之使臣,風光無限地蒞臨五嶽之尊的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浩浩蕩蕩的人群中,包括屈平、李綱、六部尚書、各院之首、韓世忠、嶽飛、楊再興、吳璘、劉光世、忽圖剌、雲南王段正興、吐蕃王子、日本太子、琉球國王、西夏國主李昌佐、交趾使者、吳哥使者、蒲甘使者、南海各潘使者,以及京中各大文武官員。
茫茫人海,幾近五千之眾。
先是在泰山腳下方壇祭地。君臣及主賓各就各位,趙構皇上拿著洋洋灑灑的三千字大文,感情飽滿地從頭到尾念了一遍。
屈平基本沒聽懂,估摸著大意應該是先誇了一頓前人的豐功偉績,然後接著承接出自己,仿佛在喜馬拉雅山上再起萬丈高樓,更加增顯自己的光輝偉業。
祭文念完後,交由專人保管好,到時候還要將這篇恢弘的祭文雕刻在崖壁上。
接下來的重頭戲,將是賜封功臣爵號。
這將是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激勵後來人勇往直前的動力。
眾人山唿完萬歲之後,趙構平靜了一下心情,道:“朕自登基八年來,有賴諸位愛卿群策群力、鞠躬盡瘁,才有了今日曠世偉業。今天,在天地和泰山眾神的見證下,朕要賜封王侯之爵位,這是對他們功績的肯定,也是對未來有機會有能力爭取封爵之臣的激勵和鞭策!”
皇上事先還沒有表露過要如何封爵,這下聽說還要封王,頓時大家興致勃勃,難以抑製內心的期盼。
雖然隻有爵位沒有封地,也足夠光宗耀祖了!更何況,自趙匡胤當上皇帝以來,能活著受封王位的異姓大臣,不過五指,還都是當年跟隨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好兄弟。
不知道,今天誰會有幸獲封王位,不出意外,屈平想必是一個吧。
在群臣的期盼中,趙構接著道:“授封李綱為安王,世襲勿替;授封屈平為襄王,世襲勿替;雲南王段正興,世襲勿替;吐蕃王……”
屈平和李綱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個主軍一個主政,都是皇上的左膀右臂,獲封王爵也是眾望所歸。至於雲南和吐蕃,則是因為他們投誠有功,且自古稱王,現在不過是封他一個名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