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嶽飛詭異地笑著,你猜。


    嶽飛挑選了五千名善遊泳的勇士,親自帶隊往西麵悄然而去。雁門關這裏仍舊間斷性攻打,不讓金軍發現破綻。


    雁門關往西沿著長城相去百裏,有一條灰河,由西南向東北,橫穿長城。此處又名九牛口,因有一座九孔大橋,橋下河水流,橋上承載著長城。九牛口是長城一大奇觀,體現著古老中國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勇氣。


    是夜,嶽飛率五千精兵,背上隻帶著一柄樸刀,分批從二裏外順遊而下,潛到九牛口橋下,鑿斷了水下的柵欄,通過九牛口,悄悄地解決了駐紮九牛口的三百金兵。


    五千精兵匯集之後,當晚便抵達朔州城,翻牆而入,打開城門。


    朔州內部空虛,五千人毫無抵抗地攻入州府,將當地的重要官僚全部抓住。殺掉幾個金人長官之後,其他的漢人州官們紛紛表示願意效命大宋,朔州城因此神不知鬼不覺地落入大宋手中。


    漢人州官祈求道:“嶽將軍神兵天降,取朔州城如探囊取物,真是大快我等漢人之心。我等漢人被異族統治兩百年,早就盼望中原能收複失地。隻是,這迴來了可千萬別走了,再拱手讓人,我等就必將死無葬身之所了。”


    嶽飛拍著胸脯說:“兩百年,你們忍辱負重,讓你們受苦了。放心,朝廷是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


    漢官們感激涕零,仿佛離家身在異國多年之後,終於迴歸祖國,看見同宗同源的同胞,心中那份源自血脈的激動與親近,難以言表。


    朔州城除外治安官兵,其餘人馬都已經開赴雁門關。


    殺掉這裏的金人之後,治安官兵從下到上都是漢人,而且他們都是吃慣了鐵飯碗,隻要誰給錢給飯,自然就幫誰辦事,因此不用擔心區區一兩百治安兵還能翻出什麽浪。


    嶽飛叫人開了府庫,將士們穿上盔甲拿上武器,又收攏了二千餘匹馬,留下五百人管製朔州,其餘人馬全部開赴雁門關。


    清晨,雁門關後方的金兵正在做早飯,他們心無旁騖,根本不會擔心關外的宋兵能破壞他們的聚餐雅興。


    嶽飛令騎兵將馬尾上綁上樹枝拖在地上,馬兒奔起來以便揚起滿天灰塵,擾亂敵人視聽,讓敵軍心疑,不知道宋軍真實兵力。


    嶽飛看準時機,一支響炮飛上天空,“砰”的一聲,驚擾了怡然自得用餐的金兵,也提醒了關外時刻待命的宋軍。


    金兵扔下碗筷,還沒搞清楚狀況,匆匆拿起武器。


    隻見後方人馬湧動,黃沙漫天,不知宋兵其數,更不知宋兵怎麽突然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了己方身後。


    金軍的馬廂在靠後的地方,因為守關也不怎麽用得到騎兵,所以基本上處於閑置狀態,隻有些弼馬溫專門照看這些暫無用武之地的戰馬。


    嶽飛本來還想好了以二千騎兵為主力,另外二千步兵跟在後麵伺機而戰,不料誤打誤撞首先就殺入了金軍馬廂。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大禮,不接受倒對不起金軍了。


    宋軍泥腿子頓時變成了騎兵,戰力上升一大截。


    嶽飛打開馬廂,在裏麵丟了幾支響箭,將剩餘的戰馬全部趕走,不給敵人留下一匹戰馬。


    四千餘騎兵在金兵後營左突右撞,擾得金兵一團混亂。


    雁門關以南的宋兵趁機拚命攻關,與關外的嶽飛裏應外合前後夾擊。


    金軍主將新覺羅拍馬殺向嶽飛,叫道:“何方宵小,竟敢偷襲本大爺?”


    嶽飛舉槍對殺過去,迴道:“你爺爺嶽飛是也!”


    新覺羅聽這名字有些耳熟,旋即煥然大悟,此人可是殺敗過完顏宗翰和完顏宗弼兩位大王的,自己可得小心應付,否則可能吃不了也兜不走,連自己都交代在此了。


    新覺羅不再閑話,專心與嶽飛廝殺。


    嶽飛與新覺羅殺了十來個迴合,心想自己人馬不足,不能久拖,因此迴馬帶著兵馬朝另一個方向殺去。


    新覺羅暗道嶽飛久負盛名,卻不過如此而已,自己今日必要拿嶽飛祭旗,更要踩著嶽飛的威名,成全自己的威名。


    新覺羅仗著自己人馬眾多,哪肯放嶽飛離開,因此策馬疾追。新覺羅的馬腳力勝過部下的戰馬,追了一會兒,自己已經遠超身後的將士們。


    嶽飛迴頭見新覺羅追得越來越近,心想你倒是不怕死,難道沒聽說過一招從前向後、突如其來的槍法——“迴馬槍”嗎?


    嶽飛假裝沒察覺漸漸靠近的新覺羅,悄悄放緩馬速,賣給對方一個破綻。


    新覺羅見嶽飛一心逃奔,等到距離近了,揮舞狼牙棒朝嶽飛頭上砸去。


    嶽飛早就等候多時,趁新覺羅揚起手臂時,一槍從腋下巧妙而出。918


    槍出如龍迅如雷。


    再迴首,新覺羅雙手死命地捂著脖子,喉中發出“哢哢”兩聲,便墮落馬下一命嗚唿。


    嶽飛見結果了新覺羅,勒馬迴軍,一槍挑起新覺羅的屍首,高聲喊道:“敵將已死,速速受降!”


    金軍見主將已死,士氣大落,攻擊了幾迴,效果了了。金兵見宋軍驍勇,許多人便趁機開始逃跑。


    雁門關南麵宋軍拚死猛攻,曆時近一個時辰,終於攻下雁門關。兩軍前後合擊,金兵潰不成軍,逃的逃、降的降。


    雁門關已克,嶽飛立即傳信與屈平,同時整頓兵馬,將降兵一部分編入現有隊伍,另一部分留著打頭陣。


    攻占寰州之後,北上雲州,接應楊再興。


    兩軍勝利會師之日,便是燕雲十六州唾手可得之時。


    金國中京大定皇宮中,君臣們被一團愁雲籠罩著,宋軍攻克居庸關的消息像一柄重錘擊打著眾人的心。


    金主完顏晟憂心道:“現在怎麽辦?居庸關已失,完顏宗弼的延慶府岌岌可危,雁門關和雲州恐怕也危險。喜峰口、古北口等關隘都遭受不同程度攻擊。尤其是喜峰口,宋將河北東路指揮使劉光世誓死攻關,隻怕燕雲十六州從此拱手讓給宋朝了!”


    完顏宗輔道:“聖上,喜峰口是宋軍東麵主攻方向,守住喜峰口,我們還可以伺機抗擊宋朝。”


    這時,一個聲音高高地響起:“如今三麵受敵,大家還有什麽理由不同仇敵愾、拚死用命?否則,我大金十餘年國祚便就此消亡,將成為曆史一大笑話!”


    大家朝說話的方向望去,原來是二太子完顏宗翰。


    自從完顏宗翰當年從大宋兵敗而迴,加上完顏宗望以及自己兩個兒子先後的死,讓完顏宗翰深深覺得內疚,認為這些都是自己的過錯。


    完顏宗翰迴到中京後,便辭官迴到上京故地,養花喝茶下棋,本以為這一生就這麽平淡而過,誰知大金不到二十年國祚,便要遭受消亡的風險,於是憤而駕車進宮麵聖,請求仕官救國。


    完顏宗輔見了完顏宗翰一身朝服進宮,吃驚不已,又不免興奮與高興,道:“二哥,您終於要出山了?”


    完顏宗翰沒有答話,跪倒在金主完顏晟前麵,山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快快平身!”金主完顏晟開心至極,親自扶起完顏宗翰,“您能在社稷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真是大慰朕心!”


    完顏宗翰道:“臣雖然不問政事,但是卻時刻關心著朝廷的安危。如今南有宋敵,西有夏賊,北有蒙寇,可以說大金正處在危急存亡之秋。”


    完顏宗翰雖然說得難聽,卻也不是聳人聽聞。如今是泰山將崩,人人自危。


    “居庸關一失,延慶府危在旦夕,更何況,臣聽聞宋朝製造出了一種神器強大的火器,威力無窮,形勢已經極端險峻。北方雖有完顏宗賢領六萬精兵,但對抗八萬蒙古騎兵,恐怕也不容樂觀。蒙古近兩年深受宋朝籠絡,賜給了大量錢糧兵器、訓練兵馬,實為宋朝之鷹犬走狗!”完顏宗翰又道。


    完顏晟心道,你說的這些,我們早就討論過了,你還是說些有用的吧,這時候,不是展示您分析能力的時候。


    完顏晟便說:“不知宗翰有何高策?”


    “第一,大量招兵;第二,命完顏宗賢迴防至臨潢外堡,確保北京臨潢府安全;第三,增兵延慶府完顏宗弼處;第四,臣請求掛帥,領兵防禦喜峰口。內有宗輔,外有宗弼與臣,咱們君臣一心,或許可以轉危為安!”完顏宗翰毅然說出自己的設想。


    完顏宗賢要是在場,肯定很生氣,因為像自己這般即衷心又有才的權臣,完顏宗翰竟然都沒有提起自己名字。


    完顏晟上前緊緊地抓著完顏宗翰的手,說:“那就拜托愛卿了!”


    完顏宗翰從中京領走了八萬人馬,直奔喜峰口阻擊劉光世。


    完顏宗輔則受命征召新兵。完顏宗輔府上護衛統領王旗自告奮勇,替完顏宗輔前往各地招募義勇,有如完顏宗輔親臨,想必事半功倍。


    大金立國未久,本是休養生息百廢待興的黃金時期,但是多年征戰,長期在全國招募新兵,幾乎沒有哪戶人家是完整的。現在又遇上三麵受敵,更加需要大量士兵補充,極大地增加了民間的怨念。


    特別是前朝遼國的發祥地,更是被強製抓丁,十五至六十歲的男人幾乎都在範圍之內。如此一來,當地民怨沸騰,這不是赤裸裸地報複打擊嗎?所以,當地百姓們揭竿而起,殺了地方官員,鬧起了起義。


    屋漏偏逢連夜雨,金國外患無窮,內禍又起,苦不堪言。


    金主完顏晟震怒不已,下令嚴酷鎮壓當地怨民造反。


    完顏宗輔卻說:“如今外敵環伺,內部當以安撫為主,不宜再妄動幹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