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吳挺道:“若是一個一個硬骨頭啃下去,我軍就算是鐵齒銅牙,也遲早要崩掉!”


    李將軍賭氣道:“早就聽說京畿軍中有兩門大炮,世上絕無僅有,無堅不摧。聖上若是不偏心,也配給我們一用,就算他三頭六臂鐵齒銅牙也給他轟個稀巴爛!”


    皇上的心思豈是為人臣子能隨便猜測評說的。


    吳玠怒喝道:“住嘴,皇上的意思也是你能嚼舌頭的!”


    李將軍急忙跪下認錯:“末將嘴臭,請大帥責罰!”


    “出去自領三十軍棍!”吳玠不客氣的下令道。


    “是!”李將軍說完起身便老老實實往外走,去自願領罰。


    吳挺拉住李將軍,對吳玠道:“大帥,如今攻城在即,正是用人之際,切不可自傷了元氣。”


    吳玠軍令已出,哪可輕易更改。但吳挺說的也在理,李將軍如果打壞了身子,豈不是少了一員猛將?當前關頭,確實不宜自損經脈。還是吳挺我侄靠譜懂事啊!


    吳玠拉著臉說:“那就先記著帳上,戰後再將功補過!”


    “還不快謝過大帥。”吳挺鬆開李將軍道。


    李將軍受了吳挺的好,心中謹記著,單膝跪地謝過吳玠:“謝大帥開恩,末將定牢記使命,依令行事,將功補過。”


    吳玠道:“眾將聽令!全軍出擊,去他宥州城會一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吳玠軍距離宥州城尚有四十裏。近五萬兵馬浩浩蕩蕩地到了昨天遭伏擊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瞻前顧後地過來,並沒有遭受同樣的阻擊。


    看來宥州兵知道宋兵現在人多勢眾,不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索性就不再設伏了。


    前進了三十裏,仍舊不見宥州兵來迎擊。


    還剩十裏的距離,天色已是正午,冬日懶洋洋的太陽曬在頭頂,若是平日裏定要大睡一覺。


    吳玠命吳挺率三千騎兵前方探路,若遇埋伏,第一時間迴馬,切不可上了當。


    吳挺有了前車之鑒,哪敢大意,恨不得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前進了近四裏地,四周漸漸的多了許多樹林。


    這可是放置伏兵的好地方。吳挺心想,如果自己是宥州主將,肯定會派一支軍隊埋伏在這裏以逸待勞守株待兔。


    想到這裏,吳挺喝停了隊伍,靜靜地等候了一炷香的功夫,沒有見有敵軍殺出來。


    部將道:“將軍,照理說,這樣的地形最適合伏兵,現在卻遲遲不見敵軍出動,他們是嫌我們量不夠他們吃,還是根本就沒有伏兵?”


    “兵法有雲:不動如山,動之如風。前方樹林確實有些太過安靜。”吳挺謹慎地掃視著四周說。


    一隻雄鷹哇的一聲飛過天空,吳挺突有所思,命部下拿來幾支響箭,唿嘯著射入樹林裏,連一隻鳥都沒有驚動。這麽大的林子,不可能沒有鳥,唯一的解釋就是,鳥兒已經早被驚嚇走了。


    林子裏,果真有埋伏!


    吳挺當機立斷道:“林中有埋伏!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有序快速撤退!”


    等到吳挺人馬消失殆盡,林中一位身材孔武麵上又不乏精明的中年將軍恨恨地握了握拳頭,暗道可惜。


    他身後的掌旗兵撐著一杆旌旗,上麵寫著“屈突”二字,原來他就是宥州城的守將屈突野。


    他身邊副將不解地問:“將軍,為何剛剛不出擊?”


    屈突野解釋說:“敵將狡猾,還沒進入我軍弓箭的射程範圍就撤了,看來他們已經十分謹慎了。”


    “哼!驚弓之鳥!”部將不屑地鄙視道。


    屈突野卻不這樣認為:“不管什麽鳥,能活著才是好鳥。”


    “是,將軍!那我們是繼續埋伏,還是撤迴城中?”


    屈突野想了想,說道:“以敵軍的速度推算,不可能現在繞道到我們身後去攻城。我們再耐心等等,萬一敵軍還敢來涉險呢?過兩個時辰敵軍不來,我們就撤迴城內。命探馬繼續前方刺探敵情,隨時迴報!”


    過了近半個時辰,探馬迴報:宋軍大軍浩浩蕩蕩地來了。


    “他們還真吃了熊心豹子膽,這迴定要他們有來無迴!”


    屈突野命全軍冷靜埋伏,隨時聽候號令,殺他個措手不及。


    吳玠率著大軍橫著排開陣型,穩步前進,刀出鞘,盾在手,弩上弦。


    宋軍最大的優勢,就是近年來不惜成本大量的研製生產勁弩,甚至國庫緊張也在所不惜。不隻是勁弩,還是五發連弩。狗狗


    西夏兵清一色的是弓箭配備,弩箭根本少之又少。常規對戰,西夏除了馬軍厲害,步軍根本不肯一擊。可如今這馬軍的優勢,也被宋軍的連弩扯平了。


    宋軍弩箭前頭裹著油布,等樹林到了射程範圍,將油布點著了火。吳玠一聲令下,成千上萬支火箭唿唿的飛向樹林。冬天的樹木幹燥,哪怕是常綠樹木,那些鬆樹柏樹的,還不是見火就著?


    一時間,前方的樹林很快便成了火海,加上大風一吹,火勢傳播得更快。


    屈突野見宋軍邁著整齊劃一的步子過來時,就已經無心戀戰,趕緊下令後麵的士兵撤退。等到火箭嗖嗖地燒著了樹林,宥州兵已經撤退了一大半。奈何火勢越來越大,屈突野隻得下令丟了重物等影響行進速度的東西,一萬多的士兵趕緊出樹林才是最緊要的。


    然而一萬多的人馬實在是太過龐大。。那些馬兒見了火光,焦躁不安,甚至不聽指揮,將撤退的陣型撞得七零八落。


    為了止住亂勢,屈突野喊道:“全軍聽令,後方火勢旺盛,宋軍一時也不可能追擊上來,大家有序撤離!若有影響撤退的,不論是人是馬,一律格殺!”


    格殺令一出,殺了幾十個士兵和十來匹戰馬,秩序稍稍控製了下來,漸漸撤退出了林子。


    西夏兵狼狽地撤迴宥州城內,清點出來結果,損失戰馬三百四十一匹,士兵二百六十三名,其他物品不計。


    宋軍太過兇猛,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竟然用火攻!


    屈突野下令全城堅守,什麽石頭、磚塊、滾木、火油等等,能傷人的全部搬上城牆。


    屈突野在城中向百姓們通告:“宋軍即將攻城,若城池一破,則危在旦夕,覆巢之下無完卵。宋軍弑殺成性,雞犬難存。我屈突野在此以宥州守將的身份,命令大家收拾東西,一個時辰之後,我會派官兵護送大家撤離。”


    百姓們卻不買賬:“不,宥州是我們的家,我們祖祖輩輩生在這裏死在這裏,我們要與城池共存亡!”


    屈突野勸道:“你們的話讓我很感動,但是現在形勢不一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打戰,是我們當兵人的使命,保護百姓,是我們的責任,所以,請鄉親們,聽我一勸,往後方撤離吧!你們,才是我們的根!”


    百姓們素來敬仰屈突野將軍,這時候哪肯離開屈突將軍,獨自苟活?大家紛紛請願,要求一定與軍隊同生死共奮戰,保衛家園。


    屈突野大受感動。最後選擇折中的辦法,好說歹說,終於勸說成功,讓百姓們先送妻兒老小出城。然後動員起來青壯年男子漢們,有物的捐物,有力的出力。很多百姓拿著鋤頭、鐮刀也紛紛加入了守城後備大軍。


    吳玠等到大火燒過去,清點戰場,發現損失的箭矢價值都要高過敵軍的損失。


    吳玠不甘心就這麽結束了一天,率部追到了宥州城下叫陣。


    城上西夏士兵彎弓搭箭,卻連個迴話的人都沒有,要是再敢往前一步,迎接自己的就是箭矢。


    吳玠無奈,敗興而迴,命部隊在城外五裏高地安營,營前放置拒馬挖好陷阱防備萬一,再想辦法慢慢圖之。


    當晚,宥州兵果然要來襲營,也想來個火燒敵營。


    豈料吳玠早就安排半裏一哨崗,一直潛入到宥州城下一裏的範圍。所以宥州兵剛打開城門策馬奔出,就已經被吳玠知道了。


    吳玠收到消息,埋伏妥當,宥州兵殺入宋軍營前,前軍一瞬間掉入陷阱死了大半。


    宥州部隊主將王通暗叫不好中了埋伏,趕緊命令撤退。剛剛勒轉馬頭,屁股後麵又被宋軍狂射了一頓,宥州軍死傷慘重。


    吳挺領命率兵隨後殺將出去,勢要讓敵軍有來無迴。


    敵軍主將見吳挺趕上來了,便迴馬來戰,一麵且戰且退。


    吳挺使了一杆長槍,喝道:“小賊,報上名來,小爺槍下不殺無名之輩!”


    宥州敵將王通手中狼牙棒揮舞得唿唿作響,迴道:“你爺爺是也!拿命來吧!”


    將對將,兵對兵,兩軍戰作一團,好不熱鬧。夜色漆黑,稍不留神,誤傷友軍也是常有的事。


    狼牙棒乃重兵器,哪裏可與槍之靈活相比,加上宥州兵狼狽撤退途中,失去了馬匹衝殺速度的助力,這時候狼牙棒倒顯得有些笨重了。


    王通打起一萬分精神,此時隻有作困獸之鬥,拿出必死的勇氣,方能與吳挺一較高低。


    兩人交戰十多迴合,吳挺賣個破綻,長槍被震的幾乎飛出去了,他假意不低狼牙棒的大力,收住槍的去勢,伏馬而迴。


    王通追上去喊道:“孫子別跑!吃爺爺一棒!”


    吳挺伏在馬背上,從馬鞍下掏出弩箭,迴頭就是一箭。


    王通不料有詐,若不是本能的反應避讓開去,麵門上要開花了。王通正要破口大罵,誰知前方有嗖嗖地射來兩箭,一箭被狼牙棒擋了開去,一箭正中右肩。王通吃痛,丟了狼牙棒,伏在馬背上,調轉馬頭便逃。


    吳挺箭矢已盡,拎著長槍繼續追擊。


    宥州兵見主將落敗,跟著逃奔而去。宋軍一路掩殺,敵軍死傷無數。


    宥州城內屈突野見己方落敗,親自率兵援救出來。


    吳挺見敵軍城中主隊殺出,立即迴兵。正好此時後方鳴金收兵,全軍聽令,全數退走。


    屈突野見宋軍退去,便救護起己方敗兵迴了城。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番偷襲,自己倒成了送貨上門的,著實憋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