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很深,江邊涼意甚濃。
一條條舢板快船駛出騰雲渡,逆流而上。韋廣和杜溯坐一艘大船,緩緩吊在後頭。
“二舅爺,如今該如何是好?”韋杜兩家在京兆地區紮根了十幾代,兩家世代姻親。論輩分,韋廣該稱唿杜溯為舅爺。
“廣小子,要出大事了,你父親此前沒交代你麽?”杜溯老眼看著昏花,其中卻有洞悉世事的精明。
“交代了啊,我這幾日都是閉門不出,告病在家。”韋廣語氣很苦,一臉的糾結加蛋疼。
“誰曾想,太子他直接上門抓人!”
自打傳出李斛進京的消息,韋氏不想摻和周李的禍水,幹脆閉門謝客。他們吃過一次站錯隊的虧,這次是抱著中立不下場的打算。韋廣更是直接告病罷朝,就怕遇到今日這種事。
“你父親這次不打算下場?”夜風大,杜溯緊了緊衣領,裝作不經意的問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韋廣搖頭苦笑,並沒有發覺自己被套話了。
“那你今日作何打算?”杜溯不露痕跡,繼續打探消息。
“我哪知道呦,這不是跟您老商量呢麽。”韋廣愁壞了。此行沒碰到李斛還好,一旦碰到,那就是燙手山芋。
殺,肯定是不敢殺。放,必然也不敢放。抓,那不是默認站隊周氏了麽。
杜溯仰頭歎息。其實杜氏跟韋氏的打算一樣,兩邊都不想下注。這次紛爭跟當年造反不一樣,前朝大梁已經爛到骨子了,擋不住周氏兵鋒,也攔不住世家的悠悠眾口。
可現在的大乾不同。周氏自知壓不服北方世家,采取的是分封懷柔的策略。如今世家各掃門前雪,家家吃的滿嘴流油,沒人想造周氏的反。
但也沒人想幫周氏對付李氏。
因為周氏的分封僅是態度,並未落到實處。周定現在沒有餘力管控各地,不代表他一直無力。待周氏與草原成功和談,將來再平定西北,那他不就抽出手,有餘力對其他世家下手了麽?
所以,整個大乾的世家,都希望李氏能繼續存在,一直給周氏找不痛快。他們也不怕李氏真的造反成功,因為沒人相信李氏能打出隴西。
還是那句話,如今的大乾,跟前朝大梁不一樣。大梁失道寡助,世家是群起而攻之。而大乾,至少明麵上是讓利於世家,所有人都想保持現狀,沒人想開戰。
換句話說,一旦李氏東出隴西,這一路上的天水、広魏、安定、新平、扶風、馮翊,所有世家都會攔他。
他得正兒八經的一路打出來!
這一路至少二十家門閥,手握至少十萬人馬,沒人相信李氏能打出來。
就算李氏能打出來,這僅是大乾兩州之地。京兆還有十萬周氏大軍鎮守,京兆以東還有六州世家,大乾四十萬大軍,還能被他李氏五萬人馬給掀翻了?
所以,李氏繼續存在就很好。隻需要他們繼續蹦躂,繼續牽扯周氏的兵力就好。
就保持現狀!
“二舅爺,別愣著了,快說說該怎麽辦?”韋廣急的是滿嘴冒泡,見杜溯還在發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還能怎麽辦?”杜溯被韋廣打斷思緒,翻了個白眼。也不知道這小子是如何混上五品的,一點定力都沒有。
“傳令下去,就在上遊五裏內巡視,應付應付得了,你還真想麵對李斛?”
韋廣哀歎一聲,顯然不滿意杜溯這個辦法。
“二舅爺呦,我雖不想麵對李斛,但也不想麵對太子。如此消極怠工,明日該如何跟太子交差?”
“交個屁的差,我等就在這五裏江麵待著,那李斛一日不現身,我等就一日不下船!”杜溯吹胡子瞪眼,對韋廣這侄外孫的愚鈍有了新的認識。
“萬一撞見李斛呢?”韋廣好像察覺不到杜溯嫌棄他,擺出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
“你當李斛跟你一樣傻麽?”杜溯有些氣悶,大歎韋廣朽木不可雕。
“我等這麽大的陣仗,二裏外就能瞅見,那李斛又不瞎,看到了還能不知道跑?”
聞言,韋廣恍然大悟,兩眼放光,對著杜溯又是作揖又是道謝。
“是是是,多謝二舅爺的錦囊妙計,韋廣這就去傳令。”
......
就在韋杜兩家陽奉陰違的同時,距離騰雲渡三裏處的江邊山林中,同樣有重兵把守。
一串串火把繞山排成長龍,將林間小道映照的纖毫畢現。
山腳下,一名騎著高頭大馬的年輕將領正來迴巡視,身旁跟著幾名扈從。
“將軍,已按您的命令吩咐下去。”一名傳來旗官從密林中鑽出,上前對著年輕將領抱拳行禮。
“嗯,歇著吧。”那年輕將領聞言鬆了口氣,躍馬而下,找了處山石席地而坐。
“塚嗣,會不會被太子發現?”一名看著稍微年長的扈從上前遞水,低聲問道。
“發現又如何?”那年輕將領毫不在意,接過水袋悶了一口。
“這太白山延綿數十裏,我上哪巡視的完。再說了,官道也要把守。我王氏就這麽點兵力,還要兵分兩路,虧那周逸之想的出來。”
這年輕將領口中的王氏,是京兆王氏,而非琅琊王氏。兩家雖同姓,卻無半點血緣關係...
也不一定,興許往上倒個五百年,兩家能攀上點關係。
這京兆王氏是新興世家,傳承不足百年。當代家主王沈乃前朝棄官,曾官至禦史大夫、尚書令,後因潁川司馬氏打壓被貶。
就是如今南朝晉國王室的那個司馬氏。
王沈被貶之時,恰逢周氏起義。王沈一怒之下轉投周定,博了個從龍之功,如今翻身混成了一等郡公,比杜氏還要尊貴,封地在博陵。
而這個年輕將領正是王沈的嫡子,當今京兆王氏的塚嗣,王浚。
王浚口中的這麽點兵力,可不真是一點。王沈雖本是文臣,可眼下卻是武官,王浚更是四品中郎將,領私軍八千。
能在京兆掌八千私軍,這王沈絕對是周定寵臣,心腹中的心腹。
可他,也想保持現狀!
一條條舢板快船駛出騰雲渡,逆流而上。韋廣和杜溯坐一艘大船,緩緩吊在後頭。
“二舅爺,如今該如何是好?”韋杜兩家在京兆地區紮根了十幾代,兩家世代姻親。論輩分,韋廣該稱唿杜溯為舅爺。
“廣小子,要出大事了,你父親此前沒交代你麽?”杜溯老眼看著昏花,其中卻有洞悉世事的精明。
“交代了啊,我這幾日都是閉門不出,告病在家。”韋廣語氣很苦,一臉的糾結加蛋疼。
“誰曾想,太子他直接上門抓人!”
自打傳出李斛進京的消息,韋氏不想摻和周李的禍水,幹脆閉門謝客。他們吃過一次站錯隊的虧,這次是抱著中立不下場的打算。韋廣更是直接告病罷朝,就怕遇到今日這種事。
“你父親這次不打算下場?”夜風大,杜溯緊了緊衣領,裝作不經意的問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韋廣搖頭苦笑,並沒有發覺自己被套話了。
“那你今日作何打算?”杜溯不露痕跡,繼續打探消息。
“我哪知道呦,這不是跟您老商量呢麽。”韋廣愁壞了。此行沒碰到李斛還好,一旦碰到,那就是燙手山芋。
殺,肯定是不敢殺。放,必然也不敢放。抓,那不是默認站隊周氏了麽。
杜溯仰頭歎息。其實杜氏跟韋氏的打算一樣,兩邊都不想下注。這次紛爭跟當年造反不一樣,前朝大梁已經爛到骨子了,擋不住周氏兵鋒,也攔不住世家的悠悠眾口。
可現在的大乾不同。周氏自知壓不服北方世家,采取的是分封懷柔的策略。如今世家各掃門前雪,家家吃的滿嘴流油,沒人想造周氏的反。
但也沒人想幫周氏對付李氏。
因為周氏的分封僅是態度,並未落到實處。周定現在沒有餘力管控各地,不代表他一直無力。待周氏與草原成功和談,將來再平定西北,那他不就抽出手,有餘力對其他世家下手了麽?
所以,整個大乾的世家,都希望李氏能繼續存在,一直給周氏找不痛快。他們也不怕李氏真的造反成功,因為沒人相信李氏能打出隴西。
還是那句話,如今的大乾,跟前朝大梁不一樣。大梁失道寡助,世家是群起而攻之。而大乾,至少明麵上是讓利於世家,所有人都想保持現狀,沒人想開戰。
換句話說,一旦李氏東出隴西,這一路上的天水、広魏、安定、新平、扶風、馮翊,所有世家都會攔他。
他得正兒八經的一路打出來!
這一路至少二十家門閥,手握至少十萬人馬,沒人相信李氏能打出來。
就算李氏能打出來,這僅是大乾兩州之地。京兆還有十萬周氏大軍鎮守,京兆以東還有六州世家,大乾四十萬大軍,還能被他李氏五萬人馬給掀翻了?
所以,李氏繼續存在就很好。隻需要他們繼續蹦躂,繼續牽扯周氏的兵力就好。
就保持現狀!
“二舅爺,別愣著了,快說說該怎麽辦?”韋廣急的是滿嘴冒泡,見杜溯還在發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還能怎麽辦?”杜溯被韋廣打斷思緒,翻了個白眼。也不知道這小子是如何混上五品的,一點定力都沒有。
“傳令下去,就在上遊五裏內巡視,應付應付得了,你還真想麵對李斛?”
韋廣哀歎一聲,顯然不滿意杜溯這個辦法。
“二舅爺呦,我雖不想麵對李斛,但也不想麵對太子。如此消極怠工,明日該如何跟太子交差?”
“交個屁的差,我等就在這五裏江麵待著,那李斛一日不現身,我等就一日不下船!”杜溯吹胡子瞪眼,對韋廣這侄外孫的愚鈍有了新的認識。
“萬一撞見李斛呢?”韋廣好像察覺不到杜溯嫌棄他,擺出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
“你當李斛跟你一樣傻麽?”杜溯有些氣悶,大歎韋廣朽木不可雕。
“我等這麽大的陣仗,二裏外就能瞅見,那李斛又不瞎,看到了還能不知道跑?”
聞言,韋廣恍然大悟,兩眼放光,對著杜溯又是作揖又是道謝。
“是是是,多謝二舅爺的錦囊妙計,韋廣這就去傳令。”
......
就在韋杜兩家陽奉陰違的同時,距離騰雲渡三裏處的江邊山林中,同樣有重兵把守。
一串串火把繞山排成長龍,將林間小道映照的纖毫畢現。
山腳下,一名騎著高頭大馬的年輕將領正來迴巡視,身旁跟著幾名扈從。
“將軍,已按您的命令吩咐下去。”一名傳來旗官從密林中鑽出,上前對著年輕將領抱拳行禮。
“嗯,歇著吧。”那年輕將領聞言鬆了口氣,躍馬而下,找了處山石席地而坐。
“塚嗣,會不會被太子發現?”一名看著稍微年長的扈從上前遞水,低聲問道。
“發現又如何?”那年輕將領毫不在意,接過水袋悶了一口。
“這太白山延綿數十裏,我上哪巡視的完。再說了,官道也要把守。我王氏就這麽點兵力,還要兵分兩路,虧那周逸之想的出來。”
這年輕將領口中的王氏,是京兆王氏,而非琅琊王氏。兩家雖同姓,卻無半點血緣關係...
也不一定,興許往上倒個五百年,兩家能攀上點關係。
這京兆王氏是新興世家,傳承不足百年。當代家主王沈乃前朝棄官,曾官至禦史大夫、尚書令,後因潁川司馬氏打壓被貶。
就是如今南朝晉國王室的那個司馬氏。
王沈被貶之時,恰逢周氏起義。王沈一怒之下轉投周定,博了個從龍之功,如今翻身混成了一等郡公,比杜氏還要尊貴,封地在博陵。
而這個年輕將領正是王沈的嫡子,當今京兆王氏的塚嗣,王浚。
王浚口中的這麽點兵力,可不真是一點。王沈雖本是文臣,可眼下卻是武官,王浚更是四品中郎將,領私軍八千。
能在京兆掌八千私軍,這王沈絕對是周定寵臣,心腹中的心腹。
可他,也想保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