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他想念她,想念得快要發瘋
王爺!權謀非戲,擺才是真 作者:伊織居芭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似乎是還不太能確信方才自己聽到的一切是不是真的,楚歡雋的目光有一些微怔。他定定地看著桃杳的眼睛,問道:“你方才,說什麽?”
桃杳知道他不是沒有聽清,所以也不想再把方才那些無聊的話再重複一遍,索性將手裏的那件袍子往他懷中用力一塞,很快就收迴了手。
她轉過身去,沒有再和他說什麽道別的話。明明知道這麽做可能會刺傷他,但是她還是這麽做了。
耳畔邊能捕捉的一切的細微的聲響都在告訴她,身後那個人還是沒有走。
他們一個人站在門前,一個人站在一個人的另一端凝望著對方的背影,就這樣僵持了許久,桃杳開口道:“懷菱的事情,我要謝謝你。還有,你幫過我許多,這些算是我欠你的。我不習慣欠著別人,來日我賺夠了錢,會親自去把懷菱接迴來,也會把鋪子的本金還給你,還有那些人情……若我日後羽翼豐滿,能力足夠,能還的,一定如數奉還。”
言罷,桃杳推門進去了,門合上的那一刹那,屋內傳來哢噠一聲,是鎖扣落了鎖。
一刹那,楚歡雋的心也跟著涼了半截。
他有些錯愣地站在原地,一時間忽然有些不知道自己出現在這個地方的意義為何。他們剛剛分明還在糾纏著熱吻,彼此擁抱著的臂膀胸懷都那麽滾燙溫暖,明明那些觸覺都不是假的。
可是現在寒冷的夜風吹在他的身上,一切一切都仿佛成了他的幻象,隻是一場夢,現在夢醒了,無情的風吹過來,將那些美好的夢境碎片吹得支離破碎,也將他吹得一無是處。
桃杳進了屋子後,楚歡雋還是在原地站了許久,看著她臥房窗戶並沒有亮起燈光,猜測她興許已經睡下了。
她剛剛說,天色已經不早,要他不要在這裏過多停留,要他早點離開。
她還說,隻當他們是露水姻緣,隻當他是個消遣。
楚歡雋忍不住發笑,笑自己自作多情,也笑桃杳口是心非。
他並不愚鈍,分得清什麽話是真心,而什麽話是虛情假意。桃杳方才說的那些話,不過是為了逼他走而故意說出來氣他的謊話——他不可能不明白,擁抱過、接吻過、纏綿過,她眼睛裏的眼神早就出賣她了,所以他對她才總是那麽信心百倍,那樣鍥而不舍。
他難過,並不是因為那些話能刺傷他,而是因為事到如今,他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足以融化他們之間的那一層堅冰,但今夜發生的一切告訴他,他錯了,事態並沒有順著他預想的方向進展,她雖然向他打開了一點點的心懷,他正要靠近,她卻又立馬樹起高牆,選擇迴避。
她還是要推開他,不願意麵對他的真心,也不願意麵對自己的真心。
手裏拿著的那一件袍子,還帶著她身上的餘溫。楚歡雋將那袍子重新披在自己的身上,忽然聞到一股桂花頭油的清香——那是桃杳常用的,剛剛她的發絲蹭過衣袍布料,留下了她的味道。
風吹過來,那一星半點的桂花清香便瞬間擴大數倍,將楚歡雋通身的感官都裹挾了。腦海中是她、是她、還是她——幾乎要被她塞滿。
他想念她,想念得快要發瘋。這一刻,他倒是很希望自己的理智能夠真的崩塌,這樣他便會去尋一根麻繩,順著繩子爬到她的窗前,直接破窗而入。
但是他卻什麽都不能做——
許多人都常常說逸親王膽大,任性妄為。可是如今,他卻忽然不能隨心所欲了。
她拒絕他,拒之千裏。光是想到這一點,他就已經喪失了所有力氣,沒辦法折騰了。
風露立通宵,楚歡雋便在桃杳窗下守了一夜,天色將白的時候才走。
從清水鎮返迴京城的路並不遠,楚歡雋善騎,抄近路走了三個時辰,在午前迴到了京城。
迴到京城之後,楚歡雋第一時間去了一趟馥香齋。彼時,懷菱正在算賬。近日馥香齋生意冷淡,店內沒有什麽人,可懷菱卻還是很細心地翻出幾個月前的舊賬本,又仔仔細細地從頭重新算一遍。
上一迴楚歡雋便與她提過,讓她不必這麽瞎折騰——馥香齋以前的經營早就被雲晴雲韶算成了一本爛賬,那些虧空數目太過離譜,連楚歡雋都懶得去管了。是他識人用人不善,已經決定自認倒黴。
可是懷菱卻很固執地把那些舊賬全部翻了出來,一定要都理個清楚,說是一是為了報答楚歡雋的救命之恩,二是也能一邊理賬,一邊學一學怎麽管賬,以後馥香齋重新經營起來,她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楚歡雋調笑懷菱怎麽跟她主子桃杳一樣愛較真,且不說馥香齋現在這個冷淡冷清的勢頭可能過不久就要關門大吉,就算馥香齋真的有東山再起的運道,他自然會多聘用幾個幫手在店裏幫忙,肯定不至於讓她一個人手忙腳亂。
見楚歡雋進了門,懷菱顧不上丟下手裏的算盤賬本,抱著算盤賬本就飛速從桌邊起身跑了過來,給楚歡雋行禮。
楚歡雋擺了一擺手讓她平禮,掃了一眼鋪內。廳堂閣樓,貨架格櫃,四處都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懷菱用來算賬的桌子上,放著一碗清粥,一碟鹹菜,還有一大摞賬本。顯然,懷菱為著算賬,連飯都吃得很潦草。
不知為何,看著懷菱,楚歡雋就想起當時桃杳還在京城的時候,所以總覺得懷菱親切。
楚歡雋一邊替懷菱拉開椅子讓她坐下,一邊自己在旁邊落了座,訕笑道:“賬算得如何?”
懷菱眼神一亮,立即從那一摞摞得像山一樣高的賬本裏抽出三四本來,攤開在楚歡雋麵前,開始展示自己這段時日重新理清的賬目,道:“這些是去年三月原賬本上沒有詳細記載的賬目,我前些天去探訪了馥香齋原先的長工,打聽了一些那段時日馥香齋的錢銀去向,拚拚湊湊地列在了新賬本上,算是有了一些眉目。”
桃杳知道他不是沒有聽清,所以也不想再把方才那些無聊的話再重複一遍,索性將手裏的那件袍子往他懷中用力一塞,很快就收迴了手。
她轉過身去,沒有再和他說什麽道別的話。明明知道這麽做可能會刺傷他,但是她還是這麽做了。
耳畔邊能捕捉的一切的細微的聲響都在告訴她,身後那個人還是沒有走。
他們一個人站在門前,一個人站在一個人的另一端凝望著對方的背影,就這樣僵持了許久,桃杳開口道:“懷菱的事情,我要謝謝你。還有,你幫過我許多,這些算是我欠你的。我不習慣欠著別人,來日我賺夠了錢,會親自去把懷菱接迴來,也會把鋪子的本金還給你,還有那些人情……若我日後羽翼豐滿,能力足夠,能還的,一定如數奉還。”
言罷,桃杳推門進去了,門合上的那一刹那,屋內傳來哢噠一聲,是鎖扣落了鎖。
一刹那,楚歡雋的心也跟著涼了半截。
他有些錯愣地站在原地,一時間忽然有些不知道自己出現在這個地方的意義為何。他們剛剛分明還在糾纏著熱吻,彼此擁抱著的臂膀胸懷都那麽滾燙溫暖,明明那些觸覺都不是假的。
可是現在寒冷的夜風吹在他的身上,一切一切都仿佛成了他的幻象,隻是一場夢,現在夢醒了,無情的風吹過來,將那些美好的夢境碎片吹得支離破碎,也將他吹得一無是處。
桃杳進了屋子後,楚歡雋還是在原地站了許久,看著她臥房窗戶並沒有亮起燈光,猜測她興許已經睡下了。
她剛剛說,天色已經不早,要他不要在這裏過多停留,要他早點離開。
她還說,隻當他們是露水姻緣,隻當他是個消遣。
楚歡雋忍不住發笑,笑自己自作多情,也笑桃杳口是心非。
他並不愚鈍,分得清什麽話是真心,而什麽話是虛情假意。桃杳方才說的那些話,不過是為了逼他走而故意說出來氣他的謊話——他不可能不明白,擁抱過、接吻過、纏綿過,她眼睛裏的眼神早就出賣她了,所以他對她才總是那麽信心百倍,那樣鍥而不舍。
他難過,並不是因為那些話能刺傷他,而是因為事到如今,他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足以融化他們之間的那一層堅冰,但今夜發生的一切告訴他,他錯了,事態並沒有順著他預想的方向進展,她雖然向他打開了一點點的心懷,他正要靠近,她卻又立馬樹起高牆,選擇迴避。
她還是要推開他,不願意麵對他的真心,也不願意麵對自己的真心。
手裏拿著的那一件袍子,還帶著她身上的餘溫。楚歡雋將那袍子重新披在自己的身上,忽然聞到一股桂花頭油的清香——那是桃杳常用的,剛剛她的發絲蹭過衣袍布料,留下了她的味道。
風吹過來,那一星半點的桂花清香便瞬間擴大數倍,將楚歡雋通身的感官都裹挾了。腦海中是她、是她、還是她——幾乎要被她塞滿。
他想念她,想念得快要發瘋。這一刻,他倒是很希望自己的理智能夠真的崩塌,這樣他便會去尋一根麻繩,順著繩子爬到她的窗前,直接破窗而入。
但是他卻什麽都不能做——
許多人都常常說逸親王膽大,任性妄為。可是如今,他卻忽然不能隨心所欲了。
她拒絕他,拒之千裏。光是想到這一點,他就已經喪失了所有力氣,沒辦法折騰了。
風露立通宵,楚歡雋便在桃杳窗下守了一夜,天色將白的時候才走。
從清水鎮返迴京城的路並不遠,楚歡雋善騎,抄近路走了三個時辰,在午前迴到了京城。
迴到京城之後,楚歡雋第一時間去了一趟馥香齋。彼時,懷菱正在算賬。近日馥香齋生意冷淡,店內沒有什麽人,可懷菱卻還是很細心地翻出幾個月前的舊賬本,又仔仔細細地從頭重新算一遍。
上一迴楚歡雋便與她提過,讓她不必這麽瞎折騰——馥香齋以前的經營早就被雲晴雲韶算成了一本爛賬,那些虧空數目太過離譜,連楚歡雋都懶得去管了。是他識人用人不善,已經決定自認倒黴。
可是懷菱卻很固執地把那些舊賬全部翻了出來,一定要都理個清楚,說是一是為了報答楚歡雋的救命之恩,二是也能一邊理賬,一邊學一學怎麽管賬,以後馥香齋重新經營起來,她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楚歡雋調笑懷菱怎麽跟她主子桃杳一樣愛較真,且不說馥香齋現在這個冷淡冷清的勢頭可能過不久就要關門大吉,就算馥香齋真的有東山再起的運道,他自然會多聘用幾個幫手在店裏幫忙,肯定不至於讓她一個人手忙腳亂。
見楚歡雋進了門,懷菱顧不上丟下手裏的算盤賬本,抱著算盤賬本就飛速從桌邊起身跑了過來,給楚歡雋行禮。
楚歡雋擺了一擺手讓她平禮,掃了一眼鋪內。廳堂閣樓,貨架格櫃,四處都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懷菱用來算賬的桌子上,放著一碗清粥,一碟鹹菜,還有一大摞賬本。顯然,懷菱為著算賬,連飯都吃得很潦草。
不知為何,看著懷菱,楚歡雋就想起當時桃杳還在京城的時候,所以總覺得懷菱親切。
楚歡雋一邊替懷菱拉開椅子讓她坐下,一邊自己在旁邊落了座,訕笑道:“賬算得如何?”
懷菱眼神一亮,立即從那一摞摞得像山一樣高的賬本裏抽出三四本來,攤開在楚歡雋麵前,開始展示自己這段時日重新理清的賬目,道:“這些是去年三月原賬本上沒有詳細記載的賬目,我前些天去探訪了馥香齋原先的長工,打聽了一些那段時日馥香齋的錢銀去向,拚拚湊湊地列在了新賬本上,算是有了一些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