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妃略微鬆弛的臉龐沒有節律的抽動了幾下,她試圖加以控製,可卻是徒勞。
哭和笑常常放縱它們自身,人類也隻能袖手旁觀。
釋沙竹抬眼望著高不可攀的奉天殿殿頂,這每一根棟梁,每一隻棟梁上的遊龍,還有朱元璋遊蕩的魂魄全都目睹他坐在這裏,卻不知道他為什麽坐在這裏。
皇後咬著嘴唇,雪白的牙上沾著血跡。
“呈——上——來!”朱允炆想到了他的削藩,想到了他和燕王的對峙。
太監立即從侍衛手裏接過發釵呈到朱允炆的麵前。
朱允炆拿著發釵翻來覆去,這到底是不是一把利劍?
“皇後,這是你的發釵嗎?”朱允炆舉起發釵,語氣依舊溫柔。
他可以放了三個王子,但絕不能當庭傷害皇後的尊嚴。
皇後無力地點了點頭,她的精神與氣力已經消耗殆盡,一根稻草也能把她壓倒。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她就會束手待斃。
“皇上,臣妾沒有說謊!”皇後聲音嘶啞,麵對鐵證,眼中充滿絕望。
然而,沒有人撥開絕望探查一下,連朱允炆也未曾察覺絕望底下藏著的是視死如歸。
“臣妾願以死證明清白!”
皇後猛然站起身,衝到侍衛身旁,拔出劍,往脖子上抹。
侍衛呆若木雞,出手阻止時,利劍已經劃破了馬氏的脖子。
“禦醫!禦醫!快叫禦醫!”
朱允炆三步兩步衝下階陛,抱起皇後,痛苦哀嚎,完全丟掉了皇帝的威嚴。
他隻是一個丈夫。
朱允炆沒有再召集顧命大臣商討,私自下詔放了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
他也沒有再繼續追查此案,他知道皇後撒了謊,也知道皇後為什麽撒謊。
馬氏的傷口幸好沒有碰到動脈,撿迴了一條命,但是她的心劃開了一個長長的口子,再也無法縫合。
徐妙錦離開了皇宮,帶走了對皇後的歉疚。
紅石迴到了茅屋,在迴北平之前,他還想見一個人。
瑤月宮的平靜被打破了。
恕妃愁容滿麵,哀聲歎氣,時不時拿出絹帕為皇後落下幾滴淚來。
釋沙竹挑水砍柴,埋頭苦幹,好像把所有憤怒都傾瀉在每一勺水裏,每一根柴上。
其實沒有人知道,奉天殿裏的狂風巨浪對瑤月宮沒有產生半點影響,甚至連無根的小草都欣欣向榮。
夜裏,釋沙竹為恕妃的炭盆裏添上最後一塊炭之後,準備離開。
“九竹,陪本宮聊聊!”恕妃留住了九竹。
“是,娘娘!”釋沙竹擋了擋身上的炭灰,侍奉在恕妃身旁。
“來,和本宮說一說奉天殿裏的事吧。別以為本宮是瞎子,什麽都看不到。”
恕妃盤腿坐在木榻上。每晚睡前,她都會做一刻鍾的冥想,想一想過去,想一想未來,想一想痛苦,想一想歡樂。
她能從迴憶中吸取教訓,以幻想未來的方式獲得能量。痛苦會推著她往前走,歡樂像明燈一樣在不遠的地方等著她。
“奴才不敢,娘娘!”釋沙竹在瑤月宮不是一個多話的人,他認為奴才就應該有奴才的樣。
從奉天殿迴來之後,他隻字未提所做的事。恕妃如果想知道,自然會問他。恕妃如果不想知道,他獨自享受也是樂事一樁。
他那麽做不是為了恕妃,而是為了自己。
“那飛瀑連珠琴裏什麽都沒有,對吧?”恕妃狡黠一笑。
“娘娘睿智,什麽都瞞不過娘娘。”
“本宮看到鳳沼裏什麽都沒有,所以才讓你去查看那把琴。”恕妃洋洋自得,對自己當時的當機立斷相當滿意。
“以防萬一嘛!龍池裏若什麽都沒有,朱高煦怎麽下得了台。哈哈哈!”
“娘娘怎麽知道奴才可以讓龍池裏無中生有?”
“哼!你在本宮這裏待了這麽長時間,你以為本宮不知道你會變戲法?”
“娘娘獨具慧眼。”釋沙竹的臉綻開了花,他的脊背卻陣陣發涼。
恕妃不是個容易對付的家夥,她還知道他多少事?她會不會也看穿了他接近瑤月宮的目的?
“你事先帶了紅葉去?”
恕妃瞟了一眼釋沙竹的袖子,好像裏麵此刻也藏著讓她意想不到的東西。
“你怎麽知道要備著紅葉?本宮都沒想到呢!”
“就像娘娘說的,以防萬一嘛!”
“好,心細如發!本宮相信你一定能助本宮成就大事!”
“謝謝娘娘抬愛,娘娘高看奴才了。”
“你給本宮變一個,讓本宮開開眼界。”恕妃興致盎然。
“是,娘娘!”
釋沙竹走到書案旁,指著放硯台的位置。
“雲錦今日該罰!娘娘每日一早起床便要練習書法,可她卻不知把硯台弄到哪裏去了。”
“哦?本宮怎麽記得剛才好像還看到它就在那呢?雲錦!雲錦!”
雲錦匆忙進了屋:“娘娘,奴婢在!發生什麽事了?”
“硯台呢?”
“硯台?”雲錦走到書案前,看見空空的桌麵慌了神。
“娘娘,娘娘一練完書法,奴婢就把它……洗好,擦幹,再……放迴原位了。它,它怎麽不見了?”
恕妃使用的硯台是老坑洮硯。老坑硯石產生於幾億年前的古生代,數量稀少,皇宮裏也隻有兩隻老坑洮硯。一隻由朱元璋使用,現在由朱允炆使用,另一隻就在瑤月宮。
老坑洮硯首先在顏色上取勝。它是溫文爾雅的青紫色,看起來不像黑色硯台那樣剛硬無趣。
而它又密又柔的質地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摸它時,它柔軟有彈性,敲它時,它像木魚一樣清脆。
它千年如一日,不管曆經多少個朝代,依舊是原本的樣子。
“奴婢……該死!”雲錦撲通跪在地上。
皇宮裏的器物稀有貴重,損失任何一件,她搭上命都賠償不了,更何況是這件比黃金更寶貴,比名玉更稀少的老坑洮硯。
“雲錦,你怎麽了?眼花了吧?硯台不是在這裏嗎?”釋沙竹指著書案上失而複得的老坑洮硯。
“啊?”雲錦抹掉眼淚,轉迴頭,看見硯台靜靜躺在那裏,和她擺放的時候一模一樣。
哭和笑常常放縱它們自身,人類也隻能袖手旁觀。
釋沙竹抬眼望著高不可攀的奉天殿殿頂,這每一根棟梁,每一隻棟梁上的遊龍,還有朱元璋遊蕩的魂魄全都目睹他坐在這裏,卻不知道他為什麽坐在這裏。
皇後咬著嘴唇,雪白的牙上沾著血跡。
“呈——上——來!”朱允炆想到了他的削藩,想到了他和燕王的對峙。
太監立即從侍衛手裏接過發釵呈到朱允炆的麵前。
朱允炆拿著發釵翻來覆去,這到底是不是一把利劍?
“皇後,這是你的發釵嗎?”朱允炆舉起發釵,語氣依舊溫柔。
他可以放了三個王子,但絕不能當庭傷害皇後的尊嚴。
皇後無力地點了點頭,她的精神與氣力已經消耗殆盡,一根稻草也能把她壓倒。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她就會束手待斃。
“皇上,臣妾沒有說謊!”皇後聲音嘶啞,麵對鐵證,眼中充滿絕望。
然而,沒有人撥開絕望探查一下,連朱允炆也未曾察覺絕望底下藏著的是視死如歸。
“臣妾願以死證明清白!”
皇後猛然站起身,衝到侍衛身旁,拔出劍,往脖子上抹。
侍衛呆若木雞,出手阻止時,利劍已經劃破了馬氏的脖子。
“禦醫!禦醫!快叫禦醫!”
朱允炆三步兩步衝下階陛,抱起皇後,痛苦哀嚎,完全丟掉了皇帝的威嚴。
他隻是一個丈夫。
朱允炆沒有再召集顧命大臣商討,私自下詔放了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
他也沒有再繼續追查此案,他知道皇後撒了謊,也知道皇後為什麽撒謊。
馬氏的傷口幸好沒有碰到動脈,撿迴了一條命,但是她的心劃開了一個長長的口子,再也無法縫合。
徐妙錦離開了皇宮,帶走了對皇後的歉疚。
紅石迴到了茅屋,在迴北平之前,他還想見一個人。
瑤月宮的平靜被打破了。
恕妃愁容滿麵,哀聲歎氣,時不時拿出絹帕為皇後落下幾滴淚來。
釋沙竹挑水砍柴,埋頭苦幹,好像把所有憤怒都傾瀉在每一勺水裏,每一根柴上。
其實沒有人知道,奉天殿裏的狂風巨浪對瑤月宮沒有產生半點影響,甚至連無根的小草都欣欣向榮。
夜裏,釋沙竹為恕妃的炭盆裏添上最後一塊炭之後,準備離開。
“九竹,陪本宮聊聊!”恕妃留住了九竹。
“是,娘娘!”釋沙竹擋了擋身上的炭灰,侍奉在恕妃身旁。
“來,和本宮說一說奉天殿裏的事吧。別以為本宮是瞎子,什麽都看不到。”
恕妃盤腿坐在木榻上。每晚睡前,她都會做一刻鍾的冥想,想一想過去,想一想未來,想一想痛苦,想一想歡樂。
她能從迴憶中吸取教訓,以幻想未來的方式獲得能量。痛苦會推著她往前走,歡樂像明燈一樣在不遠的地方等著她。
“奴才不敢,娘娘!”釋沙竹在瑤月宮不是一個多話的人,他認為奴才就應該有奴才的樣。
從奉天殿迴來之後,他隻字未提所做的事。恕妃如果想知道,自然會問他。恕妃如果不想知道,他獨自享受也是樂事一樁。
他那麽做不是為了恕妃,而是為了自己。
“那飛瀑連珠琴裏什麽都沒有,對吧?”恕妃狡黠一笑。
“娘娘睿智,什麽都瞞不過娘娘。”
“本宮看到鳳沼裏什麽都沒有,所以才讓你去查看那把琴。”恕妃洋洋自得,對自己當時的當機立斷相當滿意。
“以防萬一嘛!龍池裏若什麽都沒有,朱高煦怎麽下得了台。哈哈哈!”
“娘娘怎麽知道奴才可以讓龍池裏無中生有?”
“哼!你在本宮這裏待了這麽長時間,你以為本宮不知道你會變戲法?”
“娘娘獨具慧眼。”釋沙竹的臉綻開了花,他的脊背卻陣陣發涼。
恕妃不是個容易對付的家夥,她還知道他多少事?她會不會也看穿了他接近瑤月宮的目的?
“你事先帶了紅葉去?”
恕妃瞟了一眼釋沙竹的袖子,好像裏麵此刻也藏著讓她意想不到的東西。
“你怎麽知道要備著紅葉?本宮都沒想到呢!”
“就像娘娘說的,以防萬一嘛!”
“好,心細如發!本宮相信你一定能助本宮成就大事!”
“謝謝娘娘抬愛,娘娘高看奴才了。”
“你給本宮變一個,讓本宮開開眼界。”恕妃興致盎然。
“是,娘娘!”
釋沙竹走到書案旁,指著放硯台的位置。
“雲錦今日該罰!娘娘每日一早起床便要練習書法,可她卻不知把硯台弄到哪裏去了。”
“哦?本宮怎麽記得剛才好像還看到它就在那呢?雲錦!雲錦!”
雲錦匆忙進了屋:“娘娘,奴婢在!發生什麽事了?”
“硯台呢?”
“硯台?”雲錦走到書案前,看見空空的桌麵慌了神。
“娘娘,娘娘一練完書法,奴婢就把它……洗好,擦幹,再……放迴原位了。它,它怎麽不見了?”
恕妃使用的硯台是老坑洮硯。老坑硯石產生於幾億年前的古生代,數量稀少,皇宮裏也隻有兩隻老坑洮硯。一隻由朱元璋使用,現在由朱允炆使用,另一隻就在瑤月宮。
老坑洮硯首先在顏色上取勝。它是溫文爾雅的青紫色,看起來不像黑色硯台那樣剛硬無趣。
而它又密又柔的質地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摸它時,它柔軟有彈性,敲它時,它像木魚一樣清脆。
它千年如一日,不管曆經多少個朝代,依舊是原本的樣子。
“奴婢……該死!”雲錦撲通跪在地上。
皇宮裏的器物稀有貴重,損失任何一件,她搭上命都賠償不了,更何況是這件比黃金更寶貴,比名玉更稀少的老坑洮硯。
“雲錦,你怎麽了?眼花了吧?硯台不是在這裏嗎?”釋沙竹指著書案上失而複得的老坑洮硯。
“啊?”雲錦抹掉眼淚,轉迴頭,看見硯台靜靜躺在那裏,和她擺放的時候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