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你竟敢竊走皇後之物,此時此刻還不將發釵交出來嗎?”朱允炆的怒目中幾乎要噴出火來。
朱高燧沒有說話,贏了上半場忘乎所以的朱高煦卻開了口:“發釵?皇後當真要找發釵?”
他已經把皇後當成了罪人,把皇上當成了蒙在鼓裏的傻子。
“畜牲!燕王怎麽會生出你這種不知好歹的兒子?”
恕妃又一次發了威,毫無畏懼地站在一波又一波攻擊皇後的洪流麵前親當矢石。
“你在和誰說話?這裏是奉天殿,不是燕王府!即使在燕王府,你這種德性也夠皇上砍你十迴八迴了!皇上,哀家請求皇上治朱高煦不敬之罪!”
朱高煦不敢怒視恕妃,隻好低下得意忘形的頭,惡狠狠的盯著地麵。
“皇上,臣弟該死!臣未嚴加管束,請治臣的罪!高煦,過來!向皇後磕頭賠罪!”
朱高熾挺身而出。現在到了為朱高燧洗冤的最關鍵的時候,不能橫生枝節。
朱高煦雖然極不情願,但是還沒到不在乎項上人頭的程度。
他依舊低著頭,退到了朱高熾身邊,跪下向皇後的方向磕了三個頭。
皇後抽抽嗒嗒,朱允炆怒氣未消,恕妃不依不饒。
朱高熾見機趕緊迴到了金釵的問題上:“皇上,皇後娘娘,恕太妃,有關皇後娘娘的發釵,微臣迴府後曾經多次詢問三弟。他並沒有拿皇後娘娘的發釵,也從來沒有看見過皇後娘娘的發釵。高燧,你告訴皇上和皇後娘娘,你拿了皇後娘娘的發釵嗎?”
朱高熾事先叮囑過朱高燧:“高燧,明日是生死存亡的關頭。如果大哥幫你脫了罪,咱們三人就能迴到北平,見到父王和母妃。如果你脫不了罪,不但我們三人難逃一死,就連父王和母妃,整個燕王府都會大禍臨頭。你入宮後,隻準說一句話,那就是:微臣沒有拿皇後娘娘的發釵。其他的就都交給大哥。”
這並不難,但很重要,因此朱高燧在李府演練了上百遍,已經做到可以隨時隨地脫口而出。
朱高熾考驗過他,並且對朱高燧的表現還算滿意。
可是,在奉天殿裏,在皇上和皇後麵前,一切都變了,朱高燧隻剩下一個軀殼。
他隱隱約約聽到大哥溫和的聲音,茫然的抬起頭來,看著朱高熾,一言不發。
朱高熾心急如焚,從朱高燧迷離的眼神中,知道朱高燧嚇破了膽。
“皇上,自從微臣的三弟被降罪以來,他的情誌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經常神情恍惚,不能正常與人談話。請再給微臣少許時間安撫三弟。”
“恐怕朱高燧不是神情恍惚,而是……”恕妃的眼睛在朱高燧身上溜達了一圈,“沒有膽當著皇上和皇後的麵信口雌黃!”
對於恕妃的鼎力相助,皇後望著她感恩戴德。
“太妃,臣弟膽小怕事,絕不敢有半句謊話。高燧,你告訴皇上和皇後娘娘,你拿了皇後娘娘的發釵嗎?”
朱高熾伸出一隻手握住朱高燧冰涼的手。一股暖流,帶著嗬護和勇氣,傳到了朱高燧的手上。
朱高燧搖了搖頭,又擺了擺手,聲音很輕,但是奉天殿中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微臣沒有拿皇後娘娘的發釵。”
“皇上,請還三弟一個清白!”朱高熾貼著地麵跪拜。
“皇上,他,他們兄弟聯合起來欺負臣妾,皇上要為臣妾做主!”
馬氏不甘落後,離開座位,走到朱允炆麵前,也跪在地上。
她不能妥協,自從齊泰求助她以來,這個責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不管麵對什麽樣不利的證據,她都要死咬著自己的“清白”。
她可以奉獻出所有的一切,名譽、尊嚴,還有性命,隻要大明社稷去危就安。
“皇上,”朱高熾越來越冷靜,“微臣兄弟三人無論走到何處都有護衛跟著,行動並不自由。如果臣弟拿了皇後娘娘的發釵,又豈能瞞人耳目?皇上可以派人到王府裏去搜,也可以搜臣與臣弟的身。如若發現發釵,任憑皇上處置!”
“你們叫皇上派人去搜?這種把戲是小孩家的把戲!你們定然已把發釵藏好,又怎會讓人搜到?”
恕妃的聲音像雷電一樣,欲把朱高熾劈成兩半。
“太妃,皇上,微臣兄弟三人寄居於連位置都不知道的府邸之中,又有何本事藏匿罪證?皇上,微臣的三弟絕沒有拿皇後娘娘的發釵。如若那日皇後娘娘遺失發釵,微臣鬥膽猜測皇後娘娘是從五龍橋迴坤寧宮的路上遺失的。”
“你睜眼說瞎話!朱高燧神智恍惚,他的話又怎能當真?”恕妃拍氣急敗壞,拍著桌子一躍而起。
“太妃莫要動氣,傷了身體。”釋沙竹低聲提醒。
“你說皇後娘娘的發釵遺失在五龍橋迴坤寧宮的路上?”朱允炆終於開口了。
“好了,朕給你最後一個機會!朕派一些侍衛到那條路上去搜,很快就會真相大白。如果什麽都沒發現,你是不是又要說恐怕被掃地的太監撿去了?”
“皇上,如若什麽都搜不到,臣和臣弟甘願領罪!”朱高熾伏在地上感謝皇恩。
他真心感激朱允炆。如果換一個皇帝,他一次又一次的辯解或許會被視為欺君,甚至他有可能根本沒有機會站在奉天殿為朱高燧申冤。
他更感激古紅石和徐妙錦,他們倆冒著生命危險在皇宮裏周旋,隻為了他們三兄弟鑄成的大錯。
不到半個時辰,被派到五龍橋的侍衛迴到了奉天殿。
“皇上,這是在五龍橋橋上找到的。”一名侍衛跪在殿前,手裏捧著皇後的發釵。
發釵在朱高熾熱淚盈眶的模糊雙眼中隻剩下一個金光閃閃的輪廓,在這輪廓之中,他看到的是北平的燕王府。
朱高煦帶著邪惡的壞笑,他早知道這一幕會發生。
紅石拜訪李府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們終將否極泰來。
不知什麽讓朱高燧清醒了過來。他瞟了金釵一眼,身體一震,眼光立刻迴避,低垂腦袋,迴到了他臨時築起的堅殼中。
朱高燧沒有說話,贏了上半場忘乎所以的朱高煦卻開了口:“發釵?皇後當真要找發釵?”
他已經把皇後當成了罪人,把皇上當成了蒙在鼓裏的傻子。
“畜牲!燕王怎麽會生出你這種不知好歹的兒子?”
恕妃又一次發了威,毫無畏懼地站在一波又一波攻擊皇後的洪流麵前親當矢石。
“你在和誰說話?這裏是奉天殿,不是燕王府!即使在燕王府,你這種德性也夠皇上砍你十迴八迴了!皇上,哀家請求皇上治朱高煦不敬之罪!”
朱高煦不敢怒視恕妃,隻好低下得意忘形的頭,惡狠狠的盯著地麵。
“皇上,臣弟該死!臣未嚴加管束,請治臣的罪!高煦,過來!向皇後磕頭賠罪!”
朱高熾挺身而出。現在到了為朱高燧洗冤的最關鍵的時候,不能橫生枝節。
朱高煦雖然極不情願,但是還沒到不在乎項上人頭的程度。
他依舊低著頭,退到了朱高熾身邊,跪下向皇後的方向磕了三個頭。
皇後抽抽嗒嗒,朱允炆怒氣未消,恕妃不依不饒。
朱高熾見機趕緊迴到了金釵的問題上:“皇上,皇後娘娘,恕太妃,有關皇後娘娘的發釵,微臣迴府後曾經多次詢問三弟。他並沒有拿皇後娘娘的發釵,也從來沒有看見過皇後娘娘的發釵。高燧,你告訴皇上和皇後娘娘,你拿了皇後娘娘的發釵嗎?”
朱高熾事先叮囑過朱高燧:“高燧,明日是生死存亡的關頭。如果大哥幫你脫了罪,咱們三人就能迴到北平,見到父王和母妃。如果你脫不了罪,不但我們三人難逃一死,就連父王和母妃,整個燕王府都會大禍臨頭。你入宮後,隻準說一句話,那就是:微臣沒有拿皇後娘娘的發釵。其他的就都交給大哥。”
這並不難,但很重要,因此朱高燧在李府演練了上百遍,已經做到可以隨時隨地脫口而出。
朱高熾考驗過他,並且對朱高燧的表現還算滿意。
可是,在奉天殿裏,在皇上和皇後麵前,一切都變了,朱高燧隻剩下一個軀殼。
他隱隱約約聽到大哥溫和的聲音,茫然的抬起頭來,看著朱高熾,一言不發。
朱高熾心急如焚,從朱高燧迷離的眼神中,知道朱高燧嚇破了膽。
“皇上,自從微臣的三弟被降罪以來,他的情誌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經常神情恍惚,不能正常與人談話。請再給微臣少許時間安撫三弟。”
“恐怕朱高燧不是神情恍惚,而是……”恕妃的眼睛在朱高燧身上溜達了一圈,“沒有膽當著皇上和皇後的麵信口雌黃!”
對於恕妃的鼎力相助,皇後望著她感恩戴德。
“太妃,臣弟膽小怕事,絕不敢有半句謊話。高燧,你告訴皇上和皇後娘娘,你拿了皇後娘娘的發釵嗎?”
朱高熾伸出一隻手握住朱高燧冰涼的手。一股暖流,帶著嗬護和勇氣,傳到了朱高燧的手上。
朱高燧搖了搖頭,又擺了擺手,聲音很輕,但是奉天殿中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微臣沒有拿皇後娘娘的發釵。”
“皇上,請還三弟一個清白!”朱高熾貼著地麵跪拜。
“皇上,他,他們兄弟聯合起來欺負臣妾,皇上要為臣妾做主!”
馬氏不甘落後,離開座位,走到朱允炆麵前,也跪在地上。
她不能妥協,自從齊泰求助她以來,這個責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不管麵對什麽樣不利的證據,她都要死咬著自己的“清白”。
她可以奉獻出所有的一切,名譽、尊嚴,還有性命,隻要大明社稷去危就安。
“皇上,”朱高熾越來越冷靜,“微臣兄弟三人無論走到何處都有護衛跟著,行動並不自由。如果臣弟拿了皇後娘娘的發釵,又豈能瞞人耳目?皇上可以派人到王府裏去搜,也可以搜臣與臣弟的身。如若發現發釵,任憑皇上處置!”
“你們叫皇上派人去搜?這種把戲是小孩家的把戲!你們定然已把發釵藏好,又怎會讓人搜到?”
恕妃的聲音像雷電一樣,欲把朱高熾劈成兩半。
“太妃,皇上,微臣兄弟三人寄居於連位置都不知道的府邸之中,又有何本事藏匿罪證?皇上,微臣的三弟絕沒有拿皇後娘娘的發釵。如若那日皇後娘娘遺失發釵,微臣鬥膽猜測皇後娘娘是從五龍橋迴坤寧宮的路上遺失的。”
“你睜眼說瞎話!朱高燧神智恍惚,他的話又怎能當真?”恕妃拍氣急敗壞,拍著桌子一躍而起。
“太妃莫要動氣,傷了身體。”釋沙竹低聲提醒。
“你說皇後娘娘的發釵遺失在五龍橋迴坤寧宮的路上?”朱允炆終於開口了。
“好了,朕給你最後一個機會!朕派一些侍衛到那條路上去搜,很快就會真相大白。如果什麽都沒發現,你是不是又要說恐怕被掃地的太監撿去了?”
“皇上,如若什麽都搜不到,臣和臣弟甘願領罪!”朱高熾伏在地上感謝皇恩。
他真心感激朱允炆。如果換一個皇帝,他一次又一次的辯解或許會被視為欺君,甚至他有可能根本沒有機會站在奉天殿為朱高燧申冤。
他更感激古紅石和徐妙錦,他們倆冒著生命危險在皇宮裏周旋,隻為了他們三兄弟鑄成的大錯。
不到半個時辰,被派到五龍橋的侍衛迴到了奉天殿。
“皇上,這是在五龍橋橋上找到的。”一名侍衛跪在殿前,手裏捧著皇後的發釵。
發釵在朱高熾熱淚盈眶的模糊雙眼中隻剩下一個金光閃閃的輪廓,在這輪廓之中,他看到的是北平的燕王府。
朱高煦帶著邪惡的壞笑,他早知道這一幕會發生。
紅石拜訪李府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們終將否極泰來。
不知什麽讓朱高燧清醒了過來。他瞟了金釵一眼,身體一震,眼光立刻迴避,低垂腦袋,迴到了他臨時築起的堅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