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花朵,牽牛花和火焰藤爬滿了牆頭。蜜蜂、蝴蝶、毛蟲、知了、瓢蟲……從地上到空中,從牆角到屋頂,隻要你願意駐足,絕不會感到寂寞。
自然界的色彩和美麗遠遠勝過雕龍畫鳳和金碧輝煌。
你可以聆聽它們的密語,可以感受生活的希望。
然而,憂心忡忡的齊泰與它們擦肩而過,他扛著沉重的包袱,封閉了自己。
宮女通報之後,馬氏迎了出來。
“參見皇後娘娘!”齊泰行禮。
馬氏趕緊上前扶起齊泰,笑容和身邊的薔薇一樣燦爛:“齊大人免禮!今日怎麽有空來坤寧宮?”
馬氏還是以前齊泰認識的那個討人喜歡的姑娘,隻是比原來成熟了許多。
“皇後娘娘,微臣有要事要與娘娘商議。”
雖然好幾年不見,但是齊泰沒有心思噓寒問暖,直接奔向主題。
“哦?何事?”馬氏的笑容沒有消失,她希望感染齊泰,令他放鬆下來。
這是她對待朱允炆的習慣。
“皇後娘娘,自從皇上登基以來,勤勉克己,寬以待人,推行新政,無人不稱頌皇上英明果敢,實為一代明君。微臣受先皇顧命,輔助皇上。篳路藍縷,櫛風沐雨,微臣不敢有半點懈怠。”
“如今朝內尚算安定,朝外卻不然。藩王虎視眈眈,皇上心慈仁厚,不忍傷害親親之恩。在顧命大臣的極力懇求下,皇上無奈,接受削藩。五個藩王相繼被廢除,現在輪到最難對付的燕王,可是皇上竟要放了燕王的三個兒子迴北平!”
齊泰義憤填膺,沒有在皇後麵前隱藏自己的苦楚。
“齊大人,本宮可以做些什麽?”馬氏輕言細語,義無反顧的決心卻顯而易見。
“勸阻皇上,千萬不能放虎歸山!”
“本宮……”馬氏有些遲疑。
後宮從不幹政,再說連顧命大臣都說服不了皇上,她又有何能力做到此事?
“微臣知道後宮不許幹政,但現在到了危急關頭,顧不得這許多禮法了!”
齊泰心神不寧的望著馬氏,擔心她也在離自己漸漸遠去。
馬氏點了點頭,向齊泰會心一笑:“齊大人,要本宮做什麽,本宮都願意,隻要能幫到皇上,幫到大明。”
齊泰的眼睛濕潤了。
奉天殿裏一早上的艱苦奮戰,到坤寧宮這一路的百爪撓心,他的焦心和愁腸在此刻像是被敷上了一劑良藥。
在如狼似虎的敵人麵前,連這麽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都願意挺身而出,他還抱怨什麽呢?
他必須堅守信念:大明不會亡!
“謝皇後!”齊泰彎下腰,麵朝著地,看見一群從他腳下匆匆而過的螞蟻。
它們總能看見很遠很遠的希望,並且朝著那個希望永不停歇地前進。
“齊大人,您這是做什麽?這些都是本宮該做的。”馬氏上前攙扶齊泰。
“嗯,嗯!好,好!”齊泰的喉嚨發癢,他咽了好幾下口水。
“齊大人,進屋裏坐吧。先喝口茶,不著急,慢慢說。”
馬氏善解人意,把齊泰請進屋中。
“娘娘,其實……微臣還沒有想好勸阻皇上的方法。剛才朝會一散,微臣急急忙忙地就趕來坤寧宮了。四位顧命大臣中的另外三位都同意放了燕王的三個兒子,隻有微臣一人反對。微臣估計皇上定是會放了三個王子,無奈之下,微臣想到了皇後娘娘。皇上與皇後娘娘恩愛有加,互敬互助,皇上或許能聽進皇後娘娘的勸言……”
“齊大人,容本宮直言相告……”馬氏眼中柔和的光芒變得敏銳起來。
“如果本宮直接勸諫皇上,皇上不會聽本宮的話!本宮也隻能對皇上說出齊大人說過的話。皇上不讚成齊大人的想法,自然也不會讚成本宮的說法。皇上是一個理智的人,又豈會因為本宮是皇上的妻子就聽本宮的話,這不是昏君所為嗎?”
齊泰慢慢地低下了頭,滿臉愧色。連馬氏都懂得的簡單道理,他卻沒有想到。
或許他不是沒有想到,而是把它當做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抓住,希望死馬當成活馬醫。
難道他還有其他選擇嗎?
“齊大人,您讓本宮再想想,或許咱們可以用其他法子讓皇上迴心轉意。”
馬氏充滿智慧的雙眸撲閃靈動。
她並非不著急,隻是院子裏的花草蟲鳥繁衍生息的規律告訴她,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人可以盡力,但無法強求。
“謝娘娘!微臣先告辭了。”
一個女人尚且比他這個兵部尚書更加豁達,齊泰知道自己也該冷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了。
“齊大人,您若想到什麽法子也可來告知本宮。放心吧,本宮就是死,也不會讓皇上放了三個王子。”
馬氏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以死相逼。
廢棄多年的李善長府邸幾個月前迎來了它的第一批主人。
它煥然一新,雖然算不上瓊樓玉宇,卻也是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宅。
朱漆的大門高貴莊嚴,碧綠的琉璃瓦熠熠生輝,雅致的瓷器和屏風一塵不染。
它恢複成了以前的樣子,甚至比以前更華貴,但是永遠都沒有了讓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活力和生氣的笑聲。
府裏有二十個仆役服侍著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美其名曰“侍從”,其實他們個個都帶著銳利的眼睛,靈敏的耳朵和不凡的身手。
他們既是侍從,也是獄吏。他們既負責主子的吃喝拉撒,也肩負著禁錮主子自由的職責。
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從沒有踏出過府邸一步,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應天的哪個位置,因為他們被送到李府的時候被蒙上了眼睛。
他們從不與仆役說話,一清二楚那些人都是敵人。
他們彼此之間也很少說話,無盡的埋怨將他們隔離。
皇上的詔令在早膳之後送達,召他們進宮覲見皇上。
朱高煦心潮澎湃,以為迴北平的日子近在咫尺。
朱高熾憂心忡忡,擔心朱允炆對他們動了殺念。
自然界的色彩和美麗遠遠勝過雕龍畫鳳和金碧輝煌。
你可以聆聽它們的密語,可以感受生活的希望。
然而,憂心忡忡的齊泰與它們擦肩而過,他扛著沉重的包袱,封閉了自己。
宮女通報之後,馬氏迎了出來。
“參見皇後娘娘!”齊泰行禮。
馬氏趕緊上前扶起齊泰,笑容和身邊的薔薇一樣燦爛:“齊大人免禮!今日怎麽有空來坤寧宮?”
馬氏還是以前齊泰認識的那個討人喜歡的姑娘,隻是比原來成熟了許多。
“皇後娘娘,微臣有要事要與娘娘商議。”
雖然好幾年不見,但是齊泰沒有心思噓寒問暖,直接奔向主題。
“哦?何事?”馬氏的笑容沒有消失,她希望感染齊泰,令他放鬆下來。
這是她對待朱允炆的習慣。
“皇後娘娘,自從皇上登基以來,勤勉克己,寬以待人,推行新政,無人不稱頌皇上英明果敢,實為一代明君。微臣受先皇顧命,輔助皇上。篳路藍縷,櫛風沐雨,微臣不敢有半點懈怠。”
“如今朝內尚算安定,朝外卻不然。藩王虎視眈眈,皇上心慈仁厚,不忍傷害親親之恩。在顧命大臣的極力懇求下,皇上無奈,接受削藩。五個藩王相繼被廢除,現在輪到最難對付的燕王,可是皇上竟要放了燕王的三個兒子迴北平!”
齊泰義憤填膺,沒有在皇後麵前隱藏自己的苦楚。
“齊大人,本宮可以做些什麽?”馬氏輕言細語,義無反顧的決心卻顯而易見。
“勸阻皇上,千萬不能放虎歸山!”
“本宮……”馬氏有些遲疑。
後宮從不幹政,再說連顧命大臣都說服不了皇上,她又有何能力做到此事?
“微臣知道後宮不許幹政,但現在到了危急關頭,顧不得這許多禮法了!”
齊泰心神不寧的望著馬氏,擔心她也在離自己漸漸遠去。
馬氏點了點頭,向齊泰會心一笑:“齊大人,要本宮做什麽,本宮都願意,隻要能幫到皇上,幫到大明。”
齊泰的眼睛濕潤了。
奉天殿裏一早上的艱苦奮戰,到坤寧宮這一路的百爪撓心,他的焦心和愁腸在此刻像是被敷上了一劑良藥。
在如狼似虎的敵人麵前,連這麽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都願意挺身而出,他還抱怨什麽呢?
他必須堅守信念:大明不會亡!
“謝皇後!”齊泰彎下腰,麵朝著地,看見一群從他腳下匆匆而過的螞蟻。
它們總能看見很遠很遠的希望,並且朝著那個希望永不停歇地前進。
“齊大人,您這是做什麽?這些都是本宮該做的。”馬氏上前攙扶齊泰。
“嗯,嗯!好,好!”齊泰的喉嚨發癢,他咽了好幾下口水。
“齊大人,進屋裏坐吧。先喝口茶,不著急,慢慢說。”
馬氏善解人意,把齊泰請進屋中。
“娘娘,其實……微臣還沒有想好勸阻皇上的方法。剛才朝會一散,微臣急急忙忙地就趕來坤寧宮了。四位顧命大臣中的另外三位都同意放了燕王的三個兒子,隻有微臣一人反對。微臣估計皇上定是會放了三個王子,無奈之下,微臣想到了皇後娘娘。皇上與皇後娘娘恩愛有加,互敬互助,皇上或許能聽進皇後娘娘的勸言……”
“齊大人,容本宮直言相告……”馬氏眼中柔和的光芒變得敏銳起來。
“如果本宮直接勸諫皇上,皇上不會聽本宮的話!本宮也隻能對皇上說出齊大人說過的話。皇上不讚成齊大人的想法,自然也不會讚成本宮的說法。皇上是一個理智的人,又豈會因為本宮是皇上的妻子就聽本宮的話,這不是昏君所為嗎?”
齊泰慢慢地低下了頭,滿臉愧色。連馬氏都懂得的簡單道理,他卻沒有想到。
或許他不是沒有想到,而是把它當做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抓住,希望死馬當成活馬醫。
難道他還有其他選擇嗎?
“齊大人,您讓本宮再想想,或許咱們可以用其他法子讓皇上迴心轉意。”
馬氏充滿智慧的雙眸撲閃靈動。
她並非不著急,隻是院子裏的花草蟲鳥繁衍生息的規律告訴她,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人可以盡力,但無法強求。
“謝娘娘!微臣先告辭了。”
一個女人尚且比他這個兵部尚書更加豁達,齊泰知道自己也該冷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了。
“齊大人,您若想到什麽法子也可來告知本宮。放心吧,本宮就是死,也不會讓皇上放了三個王子。”
馬氏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以死相逼。
廢棄多年的李善長府邸幾個月前迎來了它的第一批主人。
它煥然一新,雖然算不上瓊樓玉宇,卻也是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宅。
朱漆的大門高貴莊嚴,碧綠的琉璃瓦熠熠生輝,雅致的瓷器和屏風一塵不染。
它恢複成了以前的樣子,甚至比以前更華貴,但是永遠都沒有了讓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活力和生氣的笑聲。
府裏有二十個仆役服侍著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美其名曰“侍從”,其實他們個個都帶著銳利的眼睛,靈敏的耳朵和不凡的身手。
他們既是侍從,也是獄吏。他們既負責主子的吃喝拉撒,也肩負著禁錮主子自由的職責。
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從沒有踏出過府邸一步,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應天的哪個位置,因為他們被送到李府的時候被蒙上了眼睛。
他們從不與仆役說話,一清二楚那些人都是敵人。
他們彼此之間也很少說話,無盡的埋怨將他們隔離。
皇上的詔令在早膳之後送達,召他們進宮覲見皇上。
朱高煦心潮澎湃,以為迴北平的日子近在咫尺。
朱高熾憂心忡忡,擔心朱允炆對他們動了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