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人,你說說看吧。”


    黃子澄在齊泰發言時緊鎖的眉頭吸引了朱允炆,他希望黃子澄可以站在自己一邊。


    “臣以為不放不妥。”黃子澄咽了一下口水,與齊泰作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幾個月的輔政當中,齊泰已經逐漸占據了核心的地位。


    “把三個王子留在宮中作為人質,其好處正如齊大人所說可以牽製燕王。可是,這樣做的壞處更甚。”


    “黃大人,有何壞處?”齊泰的鼻子噴出一股熱氣,那是他的火氣。


    他都在和什麽樣的人共事?這麽顯而易見的問題還需要爭辯嗎?


    “燕王的心思,現在誰都不知道。他是不是要和朝廷開戰,還是,他也會像前五個藩王一樣接受朝廷的處置……”


    黃子澄的話點燃了齊泰。


    “燕王怎麽可能接受朝廷的處置?前幾個月你是怎麽說的,燕王狡詐,不可不防!”


    “齊大人,您先別著急!皇上在問下官,下官總有把話說完的權利吧!”


    黃子澄提高了嗓門:“朝廷派了張昺、謝貴、張信去北平,可是他們至今也沒有傳迴燕王在密謀的消息。防是要防的,但也不可無中生有!先不論燕王是否已經在密謀,如果我們不放三個王子,那麽就相當於授柄於燕王。如果他想造反,他會說是朝廷逼得他造反,有理有據。如果他原本不想造反,朝廷這樣對他,他隻好造反。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們放了燕王的兒子,燕王會以為朝廷並不想對付他。那麽他一定會放鬆警惕。到時朝廷即可趁其不備,拿下燕王!”


    “黃大人說得有理。皇上,微臣也認為應該放了三個王子。”


    方孝孺不急不躁,他朝齊泰微微點了點頭,表明自己沒有和他唱反調的意思,隻是就事論事。


    “什麽?方大人!你也說要放了三個王子?”


    齊泰沒有買方孝孺的帳,孤軍奮戰令他倍感煎熬。


    “是的。周王、齊王、代王、湘王、岷王在短短的時間內全部被削去王位,朝廷內外早已是怨聲四起。皇上,臣最初擔心過削藩太快,動搖社稷。如今已然顯現出惡果,所以才會有大臣奏請皇上放了燕王的三個兒子穩定大局。如果朝廷在這關頭仍然一意孤行,臣恐怕……”


    梅殷迅速接過了接力棒:“皇上,臣以為黃大人和方大人說得有理。皇上登基以來,大刀闊斧對太祖弊政進行改製。寬刑省獄、對江南減稅、限製僧道土地免稅權,還田於民;裁減冗員,省並州縣;推出《保舉法》唯賢是舉,薦則擔責。這些改製最終都是為了贏得民心。”


    梅殷轉向齊泰:“如果齊大人要皇上把自己叔叔的兒子作為人質,那麽天下人會如何議論皇上?他們會恥笑皇上!戰場上兩軍相鬥,尚且不堪以挾持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為人質,更何況是皇上?一個被百姓恥笑的皇上如何贏得民心?皇上改製的所有努力都會因為此舉而化為烏有!”


    “駙馬!”齊泰氣急敗壞,他的謹慎在三個人的輪流攻勢下完全凋謝。


    他覺得自己的眉毛著了火,覺得朱棣騎著馬帶著兵已經殺到了宮門口。


    “齊大人,放了燕王的兒子又有什麽可怕呢?剛才黃大人不是已經說了嗎?這反而能麻痹燕王。朝廷已經派了人在府內府外監視燕王的一舉一動。如果他不想起兵,那是最好;如果他要起兵,那麽朝廷正好可趁三個王子迴北平,燕王鬆懈之際攻其不備。”


    梅殷伏地跪拜:“請皇上放了三個王子!”


    齊泰“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他的一張嘴或許敵不過三張嘴,但他絕不能輸在行動上。


    “皇上,三位大人想得太天真了。作為一個將士,如果丟掉了手中的武器,又怎麽能戰勝敵人?古有言:先王之道陰。製道在於隱與匿,非獨忠、信、仁、義,中正而已。臣知道皇上有為難之處,但切不可獨守忠信仁義,失了正道啊!”


    “齊尚書、駙馬請起,你們各說各的理,讓朕再想想吧。”


    朱允炆其實已經做出了決定,他打算過一段時間再放三個王子迴北平。


    避開現在這樣劍拔弩張的時刻,既可以給齊泰迴心轉意的機會,也可以顧全齊泰的顏麵。


    散朝後,齊泰沒有迴府,直接去了坤寧宮。


    他知道自己沒有說服皇上,必須另辟蹊徑。


    其他三個顧命大臣站在了他的對立麵,他隻好另尋隊友幫他一起阻止三個王子離開皇宮。


    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後馬氏,名恩慧,是光祿少卿馬全之女。


    齊泰與馬全交好,兩家常有往來。孩童時期的馬氏常常在齊泰府上玩耍。


    馬氏知書達理,聰明但不好勝,乖巧但不失可愛。齊泰十分喜愛馬氏,馬氏也對齊泰極其尊重。


    馬氏與朱允炆的姻緣與齊泰有莫大的關係,否則一個五品官銜的馬全怎會有此隆恩,得以成為皇親國戚,並且攀上的還是朱元璋最愛的皇太孫朱允炆?


    朱元璋晚年對齊泰信任有加,向他提及了朱允炆的婚配,齊泰舉薦了馬氏。


    朱元璋得知馬氏品性優良,又剛好姓馬,與自己的皇後同一個姓氏,好感倍增,決定召見馬氏進宮。


    聰慧優雅的馬氏在朱元璋麵前表現出了她過人的才智,寬宏的度量和溫柔的秉性。


    朱元璋大喜,當即下旨為馬氏和朱允炆指婚。第二年,馬氏便被冊封為皇太孫妃。


    朱允炆繼位後,馬氏又被冊封為皇後。兩人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齊泰在失去身邊的支持者之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馬氏。


    女人的力量或許比男人的力量更大,後宮的力量或許比朝臣的力量更大。


    他心焦如焚,但是充滿希望。他還沒有想到具體的辦法,但是他相信他必須和朱允炆最愛的女人一起改變大明的厄運!


    坤寧宮內和以前馬皇後在的時候沒有什麽改變,樸素、靜謐,沒有太多鋪張的陳設,沒有太多華貴的裝飾。


    唯一不同的是這裏多了年輕的朝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重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花西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花西子並收藏花重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