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尚炳和朱尚烈不僅探聽到了觀音奴的下落,還知道朱h把觀音奴寵上了天。他們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
他們的母妃活得好好的,他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可對母妃好的人偏偏是他們的殺父仇人。
最終,朱尚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仇恨上。
“母妃既然在朱h的身邊,我有一個法子。”朱尚烈聲音裏透著興奮。
“什麽法子?”朱尚炳精疲力竭,垂頭喪氣。
他沒辦法從這一堆令他難過、無奈、恐懼的事情裏高興起來,即使知道弟弟希望高漲的情緒能感染自己。
“讓母妃殺了他!”朱尚烈緊緊盯著哥哥,想要知道自己這個大膽的想法在哥哥那裏會得到什麽樣的反應。
這個想法產生之初,他也被自己嚇了一跳。
可是揣著它越久,他越覺得它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不將它付諸實際,那麽就好像不讓自己的眼睛看東西,不讓自己的耳朵聽聲音,不讓自己的心怦怦跳,不讓自己的腳大步向前走。
朱尚炳張開嘴巴,然後慢慢的把頭轉開,艱難的咽下口水,再次確定了自己告訴弟弟母妃的下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大哥,怎麽?你不同意?”朱尚烈略帶輕蔑,這是他意料之中的結果。
“你會害了母妃,再說母妃肯嗎?”朱尚烈冷冷地說道。
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主心骨,堅定的相信自己絕不會讓母妃去冒險。
“如果母妃知道父王是朱h害死的,她……”
朱尚烈的話第一次被哥哥打斷,朱尚炳猛然轉過頭來,一向平和的臉脹得通紅,眼角湧出水霧,一字一頓道:“不許讓母妃知道!母妃受的苦已經夠多的了!”
朱尚烈啞然失措,原本以為大哥會驚恐不安,或許還會哀求他改變主意,但絕沒有想到大哥會發怒。
朱尚炳的眼睛在弟弟身上無意識的來迴移動,唿唿喘著粗氣,把這一輩子最大的怒氣慢慢的全部唿出來。
半晌,他的心又柔軟起來。
他是最不願意與家人爭執,最不願意看到家人難過的人。他相信愛是家人之間最重要的維係,比血緣重要的多,即使對冷漠的父王,他也沒有多少怨恨,隻是替母妃難過。
“尚烈,母妃這一生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你就不要再讓她痛苦了。”朱尚炳伸出一隻手搭在朱尚烈的肩膀上。
朱尚烈哼了一聲,甩開朱尚炳的手,大踏步離開。
清晨,秋日的陽光給晉王府的花園鍍上了金邊。
水池旁,一隻雪白的琵琶鷺正優雅地把它那像長柄勺子一樣的嘴伸進水中。它輕輕滑動著水麵,即使碰到了獵物,也絕不會失去自己的風度。
在不經意之間,它猛然定住,隨即把嘴高高揚起,帶著一串水花,勺子裏滿載著蝦兵蟹將。
一隻像紫色的寶石一樣絢麗的褐馬雞站在水池的對麵,靜靜凝望著琵琶鷺的一舉一動。
它並非羨慕琵琶鷺高貴的姿態,它知道什麽是高高在上,它的尾羽常常立在達官貴人的帽盔上。
它也並非驚歎琵琶鷺嫻熟的技巧,它健步如飛,技藝超群,是戰場上的鬥士。
它不打算驚動琵琶鷺,自始至終遵循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條。
盡管一夜未眠,觀音奴還是如往常一樣在起床洗漱之後緩緩走入花園,為花草澆水施肥。這是她在秦王府的二十年中因為孤獨而養成的一個習慣。
山刺玫、肥脂花、石竹、金露梅、金蓮花、蘭盆花、柳蘭、曲枝天門冬、飛燕草、大花棘豆、野火球、細葉鳶尾、襄花鳶尾、木本香薷……這裏的花草比秦王府的更多,更絢麗。
朱h擔心她寂寞,把全國各地的花卉幾乎都搬到了晉王府。
觀音奴對藥理略有研究,除了觀賞的花卉,她還種植了許多藥材,比如山大黃,它的葉柄可以擠出甘甜的汁液作為飲品。
另外還有茶藨子、細葉小蘖和石韋,它們的葉子被炒製烘幹後會留下沁人心脾的香味,用它們泡出的水比中原的茶葉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此之外,紅景天、金蓮花、大黃、蒼術、地榆、柴胡、赤芍、百合、瞿麥、北沙參、知母、野罌粟、北烏頭、玄參、苫參也在晉王府占有一席之地。
觀音奴全神貫注地為這些爭芳吐豔的花朵澆著水,心無旁鶩,沒有一絲雜念。
半個時辰之後,她幹完了所有的活,靜靜坐在一張石凳上。
褐馬雞已經繞過水池,站在了琵琶鷺的身旁,小心翼翼的發出“咕咕”的聲音,琵琶鷺“吱吱——嘎”地迴應著。
觀音奴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這是她昨日收到的,從秦王府送來的快件。
她沒有打開它,隻是握在手中,眼裏一片茫然。
她不知道信裏說的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晉王是否真的害死了秦王。
她嚐試想象了一下按照兒子告訴她的去做,殺了晉王,她發覺眼前一片黑暗。
一個月前,她還是冬日的寒蟬,雖然活著,但不知道為什麽活著。
如今她看到了陽光,看到了前方的路,雖然她還沒有接受晉王的感情,不過她知道正是這種感情驅走了她頭上的陰霾,融化了她身邊的寒冰。
在社稷山川壇的旁邊,她從晉王妃口中得知晉王殺了秦王的時候,她震驚過,惶恐過,但自始至終沒有產生任何念頭。
她不想卷入這些紛爭。對她而言,人生最可貴的是愛,而不是恨。
她舉目向水麵望去。琵琶鷺張開翅膀,繞著水池輕快地飛翔。它的下麵,褐馬雞飛快的奔走。一上一下,一白一藍,那麽和諧,那麽美妙。
觀音奴站起身來,走到油鬆樹下,將手中的信埋入土中。
“郡主,”荷香急匆匆的走入花園,“王爺今日身體不適,他讓奴才告訴郡主一聲,今早他不能陪郡主用膳了。”
“王爺身體不適?”觀音奴的臉色微微一變,“我去看看。”
她心急火燎,心裏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苦難還離得她很近,她總覺得自己沒有那麽容易獲得幸福。
觀音奴一路小跑來到了朱h的房間。
在房門口,她遠遠地看見朱h平日裏健朗威武的身軀蜷縮在床上,她的眼睛不自覺濕潤了。
她走進屋裏,站在五六尺外,輕聲說道:“王爺,您哪裏不舒服?”
“噢,你來啦。”朱h撐著身體,想要坐起來。
“別,王爺,您躺著吧!”觀音奴急得鬆開交叉在前麵的雙手,十根手指頭痙攣似的彎曲著。
“我沒事。隻是一些小病,人哪有不生病的。”
朱h看見心慌意亂的觀音奴,心裏很是欣慰,他的付出終於有了迴報。
可是這點欣慰終究還是抵不過昨夜向他襲來的暴風驟雨。
他想對觀音奴露出一個笑容,嘴角緩緩的,無力的向上揚起。
“殿下!”長史魏興在門口露出了一個腦袋。
觀音奴趕緊退到屋角,以免自己擋住魏興和晉王的交流。
“走開!”朱h不耐煩的揮揮手。
“是!”魏興轉身離去。
“王爺,臣妾……先出去了!”觀音奴知道朱h趕走魏興是因為她在屋內。男人之間談的都是大事,她不能耽誤朱h。
“沒事,你難得來我屋裏,坐,別站著!”朱h臉上的憂鬱慢慢消散,在觀音奴麵前,他好像抓住了一點更值得他體會的東西。
觀音奴把床邊的一張圓凳拉到自己身邊,慢慢坐下,始終與朱h保持著五六尺的距離。
“王爺,太醫給您瞧過了嗎?”
“沒有,我不喜歡看到他們。”提到了不喜歡的人,朱h皺起了眉頭,但很快又舒展開來,語調也輕快起來。
“我真沒事。以前父皇讓我們幾個皇子到鄉下去體會老百姓的辛勞,整整兩年都沒有太醫隨行。我當時病得高燒了好幾天,還是得照樣幹活。隻是每日多喝些水,發發汗,就這樣病就好了。人啊,哪有那麽嬌貴,都是慣出來的。”
“王爺,當時您年輕,那時身子骨經得起折騰,現在可不同了。”觀音奴看見朱h開朗起來,心裏也輕鬆了一些。
“我身體好得很,這些年來都不曾生病。”朱h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一陣劇烈的咳嗽趁虛而入,從他拍打的地方竄上喉嚨,把他蒼白的臉攪成了絳紅色。
“臣妾,臣妾去給您配些藥吧?”觀音奴站起身來,像熱鍋上的螞蟻。
“你?”朱h邊咳邊指著觀音奴,“我都忘了。你可也是個高明的大夫。瞧,還讓我請什麽太醫呀。”
“臣妾才疏學淺,隻是擺弄擺弄那些自己種的藥材罷了,哪能和太醫相提並論?”
“不管!在我心裏你就是比那些太醫強。”
“王爺……怎麽還使上性子了?”
“來!”朱h把一隻手搭在床沿,“先給我診診脈。”
觀音奴的臉瞬間緋紅溫熱,她像雕塑一樣坐著一動不動。
對於一個孕育了兩個孩子的婦人來說,她還沒有嚐過情竇初開的滋味。
他們的母妃活得好好的,他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可對母妃好的人偏偏是他們的殺父仇人。
最終,朱尚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仇恨上。
“母妃既然在朱h的身邊,我有一個法子。”朱尚烈聲音裏透著興奮。
“什麽法子?”朱尚炳精疲力竭,垂頭喪氣。
他沒辦法從這一堆令他難過、無奈、恐懼的事情裏高興起來,即使知道弟弟希望高漲的情緒能感染自己。
“讓母妃殺了他!”朱尚烈緊緊盯著哥哥,想要知道自己這個大膽的想法在哥哥那裏會得到什麽樣的反應。
這個想法產生之初,他也被自己嚇了一跳。
可是揣著它越久,他越覺得它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不將它付諸實際,那麽就好像不讓自己的眼睛看東西,不讓自己的耳朵聽聲音,不讓自己的心怦怦跳,不讓自己的腳大步向前走。
朱尚炳張開嘴巴,然後慢慢的把頭轉開,艱難的咽下口水,再次確定了自己告訴弟弟母妃的下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大哥,怎麽?你不同意?”朱尚烈略帶輕蔑,這是他意料之中的結果。
“你會害了母妃,再說母妃肯嗎?”朱尚烈冷冷地說道。
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主心骨,堅定的相信自己絕不會讓母妃去冒險。
“如果母妃知道父王是朱h害死的,她……”
朱尚烈的話第一次被哥哥打斷,朱尚炳猛然轉過頭來,一向平和的臉脹得通紅,眼角湧出水霧,一字一頓道:“不許讓母妃知道!母妃受的苦已經夠多的了!”
朱尚烈啞然失措,原本以為大哥會驚恐不安,或許還會哀求他改變主意,但絕沒有想到大哥會發怒。
朱尚炳的眼睛在弟弟身上無意識的來迴移動,唿唿喘著粗氣,把這一輩子最大的怒氣慢慢的全部唿出來。
半晌,他的心又柔軟起來。
他是最不願意與家人爭執,最不願意看到家人難過的人。他相信愛是家人之間最重要的維係,比血緣重要的多,即使對冷漠的父王,他也沒有多少怨恨,隻是替母妃難過。
“尚烈,母妃這一生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你就不要再讓她痛苦了。”朱尚炳伸出一隻手搭在朱尚烈的肩膀上。
朱尚烈哼了一聲,甩開朱尚炳的手,大踏步離開。
清晨,秋日的陽光給晉王府的花園鍍上了金邊。
水池旁,一隻雪白的琵琶鷺正優雅地把它那像長柄勺子一樣的嘴伸進水中。它輕輕滑動著水麵,即使碰到了獵物,也絕不會失去自己的風度。
在不經意之間,它猛然定住,隨即把嘴高高揚起,帶著一串水花,勺子裏滿載著蝦兵蟹將。
一隻像紫色的寶石一樣絢麗的褐馬雞站在水池的對麵,靜靜凝望著琵琶鷺的一舉一動。
它並非羨慕琵琶鷺高貴的姿態,它知道什麽是高高在上,它的尾羽常常立在達官貴人的帽盔上。
它也並非驚歎琵琶鷺嫻熟的技巧,它健步如飛,技藝超群,是戰場上的鬥士。
它不打算驚動琵琶鷺,自始至終遵循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條。
盡管一夜未眠,觀音奴還是如往常一樣在起床洗漱之後緩緩走入花園,為花草澆水施肥。這是她在秦王府的二十年中因為孤獨而養成的一個習慣。
山刺玫、肥脂花、石竹、金露梅、金蓮花、蘭盆花、柳蘭、曲枝天門冬、飛燕草、大花棘豆、野火球、細葉鳶尾、襄花鳶尾、木本香薷……這裏的花草比秦王府的更多,更絢麗。
朱h擔心她寂寞,把全國各地的花卉幾乎都搬到了晉王府。
觀音奴對藥理略有研究,除了觀賞的花卉,她還種植了許多藥材,比如山大黃,它的葉柄可以擠出甘甜的汁液作為飲品。
另外還有茶藨子、細葉小蘖和石韋,它們的葉子被炒製烘幹後會留下沁人心脾的香味,用它們泡出的水比中原的茶葉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此之外,紅景天、金蓮花、大黃、蒼術、地榆、柴胡、赤芍、百合、瞿麥、北沙參、知母、野罌粟、北烏頭、玄參、苫參也在晉王府占有一席之地。
觀音奴全神貫注地為這些爭芳吐豔的花朵澆著水,心無旁鶩,沒有一絲雜念。
半個時辰之後,她幹完了所有的活,靜靜坐在一張石凳上。
褐馬雞已經繞過水池,站在了琵琶鷺的身旁,小心翼翼的發出“咕咕”的聲音,琵琶鷺“吱吱——嘎”地迴應著。
觀音奴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這是她昨日收到的,從秦王府送來的快件。
她沒有打開它,隻是握在手中,眼裏一片茫然。
她不知道信裏說的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晉王是否真的害死了秦王。
她嚐試想象了一下按照兒子告訴她的去做,殺了晉王,她發覺眼前一片黑暗。
一個月前,她還是冬日的寒蟬,雖然活著,但不知道為什麽活著。
如今她看到了陽光,看到了前方的路,雖然她還沒有接受晉王的感情,不過她知道正是這種感情驅走了她頭上的陰霾,融化了她身邊的寒冰。
在社稷山川壇的旁邊,她從晉王妃口中得知晉王殺了秦王的時候,她震驚過,惶恐過,但自始至終沒有產生任何念頭。
她不想卷入這些紛爭。對她而言,人生最可貴的是愛,而不是恨。
她舉目向水麵望去。琵琶鷺張開翅膀,繞著水池輕快地飛翔。它的下麵,褐馬雞飛快的奔走。一上一下,一白一藍,那麽和諧,那麽美妙。
觀音奴站起身來,走到油鬆樹下,將手中的信埋入土中。
“郡主,”荷香急匆匆的走入花園,“王爺今日身體不適,他讓奴才告訴郡主一聲,今早他不能陪郡主用膳了。”
“王爺身體不適?”觀音奴的臉色微微一變,“我去看看。”
她心急火燎,心裏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苦難還離得她很近,她總覺得自己沒有那麽容易獲得幸福。
觀音奴一路小跑來到了朱h的房間。
在房門口,她遠遠地看見朱h平日裏健朗威武的身軀蜷縮在床上,她的眼睛不自覺濕潤了。
她走進屋裏,站在五六尺外,輕聲說道:“王爺,您哪裏不舒服?”
“噢,你來啦。”朱h撐著身體,想要坐起來。
“別,王爺,您躺著吧!”觀音奴急得鬆開交叉在前麵的雙手,十根手指頭痙攣似的彎曲著。
“我沒事。隻是一些小病,人哪有不生病的。”
朱h看見心慌意亂的觀音奴,心裏很是欣慰,他的付出終於有了迴報。
可是這點欣慰終究還是抵不過昨夜向他襲來的暴風驟雨。
他想對觀音奴露出一個笑容,嘴角緩緩的,無力的向上揚起。
“殿下!”長史魏興在門口露出了一個腦袋。
觀音奴趕緊退到屋角,以免自己擋住魏興和晉王的交流。
“走開!”朱h不耐煩的揮揮手。
“是!”魏興轉身離去。
“王爺,臣妾……先出去了!”觀音奴知道朱h趕走魏興是因為她在屋內。男人之間談的都是大事,她不能耽誤朱h。
“沒事,你難得來我屋裏,坐,別站著!”朱h臉上的憂鬱慢慢消散,在觀音奴麵前,他好像抓住了一點更值得他體會的東西。
觀音奴把床邊的一張圓凳拉到自己身邊,慢慢坐下,始終與朱h保持著五六尺的距離。
“王爺,太醫給您瞧過了嗎?”
“沒有,我不喜歡看到他們。”提到了不喜歡的人,朱h皺起了眉頭,但很快又舒展開來,語調也輕快起來。
“我真沒事。以前父皇讓我們幾個皇子到鄉下去體會老百姓的辛勞,整整兩年都沒有太醫隨行。我當時病得高燒了好幾天,還是得照樣幹活。隻是每日多喝些水,發發汗,就這樣病就好了。人啊,哪有那麽嬌貴,都是慣出來的。”
“王爺,當時您年輕,那時身子骨經得起折騰,現在可不同了。”觀音奴看見朱h開朗起來,心裏也輕鬆了一些。
“我身體好得很,這些年來都不曾生病。”朱h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一陣劇烈的咳嗽趁虛而入,從他拍打的地方竄上喉嚨,把他蒼白的臉攪成了絳紅色。
“臣妾,臣妾去給您配些藥吧?”觀音奴站起身來,像熱鍋上的螞蟻。
“你?”朱h邊咳邊指著觀音奴,“我都忘了。你可也是個高明的大夫。瞧,還讓我請什麽太醫呀。”
“臣妾才疏學淺,隻是擺弄擺弄那些自己種的藥材罷了,哪能和太醫相提並論?”
“不管!在我心裏你就是比那些太醫強。”
“王爺……怎麽還使上性子了?”
“來!”朱h把一隻手搭在床沿,“先給我診診脈。”
觀音奴的臉瞬間緋紅溫熱,她像雕塑一樣坐著一動不動。
對於一個孕育了兩個孩子的婦人來說,她還沒有嚐過情竇初開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