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代王爺謝過晉王殿下。”觀音奴垂下略有英氣的眉眼,向朱h施禮。
朱h偷偷盯著觀音奴,直到觀音奴抬起頭來還不自知。
觀音奴滿臉通紅,道:“殿下路上小心。”
說完,她急匆匆地轉身離開了廳堂。
朱h杵在原地失魂落魄,隻有在這麽一瞬間,他忘記了自己滿身的傷痕。
他也不知道觀音奴是哪點吸引了他。第一次在酒宴上看到觀音奴,他就想象了他和觀音奴在草原上策馬狂奔的情景。
除了大哥之外,觀音奴是唯一一個能讓他把心裏藏著的話全部說出來的人。
她好像可以帶給他自由,和踏實。
春末,西安的街頭柳鶯花燕,綠肥紅媚。
遍地的石榴樹展開古銅色的翅膀,像衛士一樣守護著西安,守護著這裏的安康富貴,興盛紅火。
石榴花剛剛迎來它的花季,鮮紅色的花蕾嬌羞地悄悄綻放。一夜之間,西安城便披上了紅裝,與驕陽爭豔。
朱h沒有離開西安,而是找了一間客棧住下。
他得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是否要對計劃做出更改。
他本想以治病的名義把煙葉推薦給秦王,現在麵對一個即將出征的將領,他該怎麽辦?
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一切都不會為時過晚,他又想起了另外一個人,寧正。
深夜,平羌將軍寧正沒有料到晉王朱h會來找自己。
他和朱h幾乎沒有交集,隻是在皇宮中見過幾次麵。
朱h絕不是急病亂投醫,他找寧正有兩個堅實的理由。
一,寧正與秦王不和。
寧正統管陝西的軍隊,以非常嚴格的帶軍的方法管理軍隊,而秦王卻總是以陝西最高統治者的身分時常幹預寧正的管理方法,兩人常常意見相悖。
二,太子救過寧正。
寧正在一次統軍中因誤判地形導致兵馬傷亡過甚,輜重損失巨大。朱元璋賜死寧正,太子再三求情,寧正最終逃過一命。
“寧將軍,明日你就要出征了,本王有要事與你相商。”朱h開門見山,好像把寧正當成了知交。
“晉王請說。”寧正不卑不亢。
他是個剛正不阿的人,從未做過違背良心的事,也從未有必要對誰低三下四。
“太子於寧將軍有恩……”朱h邊說邊看寧正的反應。
“太子對末將的大恩大德,末將永世難忘。”寧正慨然道。
“好!今夜本王來找將軍就是為了和你商量為大哥報仇的事。”朱h背著手轉過身去,留給寧正一個悲愴的背影。
“報仇?”寧正一頭霧水。
“對,大哥並非因病亡故,而是中了歹人暗地裏下的毒。”朱h的背影抽搐了一下。
“中毒?”寧正挑起濃眉,握緊雙拳,像朱h剛聽說太子中毒的時候一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本王知道你一定覺得難以置信,但這是事實,而且本王已經查清楚了是誰下的毒?”朱h慢慢轉過身來。
“是誰?”寧正瞪著銅鈴般大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朱h。
“你會舍命為太子報仇?”朱h不給寧正一絲喘息的機會。
“會!”寧正毫不猶豫脫口而出,語氣堅決。
“秦王!”朱h吐出的字像子彈一樣打在寧正身上。
寧正後退了兩步,粗率豪放的眼睛愈加疑惑。
“你聽明白了嗎?是秦王下毒害了太子!”朱h又重複了一遍,“你必須殺了秦王!”
朱h直接給寧正下了“命令”。
寧正沒有說話。
“怎麽了?你怕了?”朱h見寧正與剛才堅決的態度迥然不同,心中暗暗擔憂。
“秦王殺了太子?晉王可有憑證?”寧正挺起胸膛,沒有人可以讓他去做昧著良心的事,就算是皇上也一樣。
“你不相信本王?”朱h從懷中掏出狼砂,“這是鬥雞大賽的時候秦王給太子下的毒藥,叫狼砂。它來自西域。”
寧正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雪白的藥瓶。
“秦王是否與西域人有往來,你應該清楚吧。”
寧正開始動搖。
朱h乘勝追擊:“秦王一直覬覦太子之位,他曾經多次向皇上拐彎抹角的暗示太子體型肥胖,能文不能武,有損大明國威……”
朱h擠出了幾滴眼淚:“大哥不在了,皇位自然是秦王的……他圖謀已久!”
“晉王……”寧正見到朱h如此動容,有些不知所措。
“和你一樣,大哥也是我的恩人。沒有大哥就沒有我,大哥讓我重新做人……我,我不能讓大哥白白送了這條命……”
朱h變本加厲,泣不成聲,同時俯下身去,似乎被錐心的痛壓得挺不起腰來。
“晉王,末將……如果,如果真的是秦王下的手,末將一定會替太子報仇!”寧正伸手扶住朱h。
朱h抬起淚眼婆娑的臉,淒愴的望著寧正:“如果本王冤枉了秦王,寧將軍就殺了本王吧!”
“末將不敢!”
“這次你與秦王出征,路上有很多機會下手。”朱h抱起雙拳,“拜托寧將軍一定要為太子報仇!”
“是,晉王!”
朱h走後,寧正的夫人王氏從後屋走入廳堂。
“相公明日還要出征,先歇息吧。”
寧正呆呆的坐在屋中,沒有迴答。
他雖然是個粗枝大葉的武將,雖然也因為晉王的懇求一時動搖,但他畢竟知道有關太子與秦王的大事,不可輕信隻言片語,尤其是來自皇室成員的話。
“夫人,你先歇息吧,我去去就來。”寧正決定連夜趕到了他的好友皇觀家中討教。
皇觀是洪武二十四年的辛未科狀元,後來在翰林院修撰典籍,官至禮部侍中。
因為直言勸諫令朱元璋大怒,皇觀被貶到秦王府,成為秦王的兒子們的老師。
寧正很少佩服過文臣,但對皇觀卻特別尊重。
那是因為有一次寧正與秦王因為兵將的編製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皇觀巧舌如簧,有理有據,不失體麵地替二人解了圍。
自此之後,寧正就對皇觀另眼相看,有事總喜歡請教皇觀,皇觀也把率直的寧正當做摯友。
寧正簡潔地說明了深夜造訪的目的。皇觀聽後,臉色凝重。
他思忖良久說道:“我建議你不要輕舉妄動。”
“老師不相信晉王的話?”
“我無法判斷他說的是實話還是謊話,畢竟我們是局外人,什麽也不知道,隻聽到他的片麵之詞。”
寧正低下了頭。他的心裏有一絲擔心,怕自己會成為忘恩負義的小人。
“我知道你想為太子報仇,但是你不能衝動。你想想看,這是兩個王爺與太子之間的戰爭,你參與得了嗎?”
“我……”
“你怎麽知道晉王就不想坐這皇位?說不定他在利用你除掉秦王,又或許他也被別人利用了。爭奪皇位的曆史是用鮮血寫成的,沒有幾個皇族的人是幹淨的。”
寧正重重地歎一口氣。
“寧將軍,我們身為臣子,盡好本職,做好本分即可,其他不必多慮。”皇觀語重心長道。
“我知道了。多虧了有你這位良師,否則我都不知道自己要闖多少禍。”寧正打定了主意。
十幾天後,秦王朱樉從戰場上凱旋而歸。
這次出征特別順利,明軍不費一兵一卒俘虜了兩千多敵兵,繳獲了十幾車輜重。
朱元璋大喜,重重地賞賜了朱樉與寧正。
在客棧中度日如年的朱h暴跳如雷,他不但沒有等來寧正殺掉朱樉的好消息,反而迎來了他們的捷報。
他還能有什麽辦法?
秦王的身體肯定因為這次大捷更精神了,他的煙葉還用得上嗎?
最有機會殺掉秦王的寧正也沒能動手,他還能找到其他什麽機會嗎?
朱h在客棧狹小的屋子內轉了幾十圈,送飯的小二被他罵得狗血淋頭。
“狼砂!”朱h狗急跳牆,想到了一了百了的方法——直接給秦王下毒。
其實他不是沒有想過這個方法,隻是在秦王府裏,到處都是秦王的人,他怎麽會有下毒的機會呢?
他把狼砂揣在懷中,決心不再瞻前顧後,即使冒著被當場抓到現行的危險,即使同歸於盡,魚死網破,也要一試。
門外又響起了敲門聲。
“滾!再煩老子,老子把你殺了!”朱h的無奈化作狂風暴雨,將全世界都當成了敵人。
“信!”門外的聲音鏗鏘有力,一封信從門縫底下塞了進來。
朱h趕緊走到門邊,蹲下撿起信,打開門。
一個強壯敦實的禿頭背影和五根錚亮的利爪發出的寒光消失在轉角。
朱h關上門,拆開信。
一張由皇宮發往陝西都司的密函出現在他的麵前。
密函的發出日期正是前兩日,內容是皇上敕諭禁止都司官軍與王府護衛軍擅自往來,如有違令,治如律。
朱h臉上的肉不由自主抽動了幾下。
他的麵前好像打開了一扇門,光亮撲麵而來。
盡管他還沒有看清楚到底是什麽在等著他,但他知道那一定是驚喜。
來人正是俱盧族護衛,如今他們已成為了朱棣的護衛,取名阿論和阿語。
阿論奉紅石之命前往西安,在西安城外截住了朝廷派來的信使,並且把信送到了朱h的手中。
朱h偷偷盯著觀音奴,直到觀音奴抬起頭來還不自知。
觀音奴滿臉通紅,道:“殿下路上小心。”
說完,她急匆匆地轉身離開了廳堂。
朱h杵在原地失魂落魄,隻有在這麽一瞬間,他忘記了自己滿身的傷痕。
他也不知道觀音奴是哪點吸引了他。第一次在酒宴上看到觀音奴,他就想象了他和觀音奴在草原上策馬狂奔的情景。
除了大哥之外,觀音奴是唯一一個能讓他把心裏藏著的話全部說出來的人。
她好像可以帶給他自由,和踏實。
春末,西安的街頭柳鶯花燕,綠肥紅媚。
遍地的石榴樹展開古銅色的翅膀,像衛士一樣守護著西安,守護著這裏的安康富貴,興盛紅火。
石榴花剛剛迎來它的花季,鮮紅色的花蕾嬌羞地悄悄綻放。一夜之間,西安城便披上了紅裝,與驕陽爭豔。
朱h沒有離開西安,而是找了一間客棧住下。
他得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是否要對計劃做出更改。
他本想以治病的名義把煙葉推薦給秦王,現在麵對一個即將出征的將領,他該怎麽辦?
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一切都不會為時過晚,他又想起了另外一個人,寧正。
深夜,平羌將軍寧正沒有料到晉王朱h會來找自己。
他和朱h幾乎沒有交集,隻是在皇宮中見過幾次麵。
朱h絕不是急病亂投醫,他找寧正有兩個堅實的理由。
一,寧正與秦王不和。
寧正統管陝西的軍隊,以非常嚴格的帶軍的方法管理軍隊,而秦王卻總是以陝西最高統治者的身分時常幹預寧正的管理方法,兩人常常意見相悖。
二,太子救過寧正。
寧正在一次統軍中因誤判地形導致兵馬傷亡過甚,輜重損失巨大。朱元璋賜死寧正,太子再三求情,寧正最終逃過一命。
“寧將軍,明日你就要出征了,本王有要事與你相商。”朱h開門見山,好像把寧正當成了知交。
“晉王請說。”寧正不卑不亢。
他是個剛正不阿的人,從未做過違背良心的事,也從未有必要對誰低三下四。
“太子於寧將軍有恩……”朱h邊說邊看寧正的反應。
“太子對末將的大恩大德,末將永世難忘。”寧正慨然道。
“好!今夜本王來找將軍就是為了和你商量為大哥報仇的事。”朱h背著手轉過身去,留給寧正一個悲愴的背影。
“報仇?”寧正一頭霧水。
“對,大哥並非因病亡故,而是中了歹人暗地裏下的毒。”朱h的背影抽搐了一下。
“中毒?”寧正挑起濃眉,握緊雙拳,像朱h剛聽說太子中毒的時候一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本王知道你一定覺得難以置信,但這是事實,而且本王已經查清楚了是誰下的毒?”朱h慢慢轉過身來。
“是誰?”寧正瞪著銅鈴般大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朱h。
“你會舍命為太子報仇?”朱h不給寧正一絲喘息的機會。
“會!”寧正毫不猶豫脫口而出,語氣堅決。
“秦王!”朱h吐出的字像子彈一樣打在寧正身上。
寧正後退了兩步,粗率豪放的眼睛愈加疑惑。
“你聽明白了嗎?是秦王下毒害了太子!”朱h又重複了一遍,“你必須殺了秦王!”
朱h直接給寧正下了“命令”。
寧正沒有說話。
“怎麽了?你怕了?”朱h見寧正與剛才堅決的態度迥然不同,心中暗暗擔憂。
“秦王殺了太子?晉王可有憑證?”寧正挺起胸膛,沒有人可以讓他去做昧著良心的事,就算是皇上也一樣。
“你不相信本王?”朱h從懷中掏出狼砂,“這是鬥雞大賽的時候秦王給太子下的毒藥,叫狼砂。它來自西域。”
寧正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雪白的藥瓶。
“秦王是否與西域人有往來,你應該清楚吧。”
寧正開始動搖。
朱h乘勝追擊:“秦王一直覬覦太子之位,他曾經多次向皇上拐彎抹角的暗示太子體型肥胖,能文不能武,有損大明國威……”
朱h擠出了幾滴眼淚:“大哥不在了,皇位自然是秦王的……他圖謀已久!”
“晉王……”寧正見到朱h如此動容,有些不知所措。
“和你一樣,大哥也是我的恩人。沒有大哥就沒有我,大哥讓我重新做人……我,我不能讓大哥白白送了這條命……”
朱h變本加厲,泣不成聲,同時俯下身去,似乎被錐心的痛壓得挺不起腰來。
“晉王,末將……如果,如果真的是秦王下的手,末將一定會替太子報仇!”寧正伸手扶住朱h。
朱h抬起淚眼婆娑的臉,淒愴的望著寧正:“如果本王冤枉了秦王,寧將軍就殺了本王吧!”
“末將不敢!”
“這次你與秦王出征,路上有很多機會下手。”朱h抱起雙拳,“拜托寧將軍一定要為太子報仇!”
“是,晉王!”
朱h走後,寧正的夫人王氏從後屋走入廳堂。
“相公明日還要出征,先歇息吧。”
寧正呆呆的坐在屋中,沒有迴答。
他雖然是個粗枝大葉的武將,雖然也因為晉王的懇求一時動搖,但他畢竟知道有關太子與秦王的大事,不可輕信隻言片語,尤其是來自皇室成員的話。
“夫人,你先歇息吧,我去去就來。”寧正決定連夜趕到了他的好友皇觀家中討教。
皇觀是洪武二十四年的辛未科狀元,後來在翰林院修撰典籍,官至禮部侍中。
因為直言勸諫令朱元璋大怒,皇觀被貶到秦王府,成為秦王的兒子們的老師。
寧正很少佩服過文臣,但對皇觀卻特別尊重。
那是因為有一次寧正與秦王因為兵將的編製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皇觀巧舌如簧,有理有據,不失體麵地替二人解了圍。
自此之後,寧正就對皇觀另眼相看,有事總喜歡請教皇觀,皇觀也把率直的寧正當做摯友。
寧正簡潔地說明了深夜造訪的目的。皇觀聽後,臉色凝重。
他思忖良久說道:“我建議你不要輕舉妄動。”
“老師不相信晉王的話?”
“我無法判斷他說的是實話還是謊話,畢竟我們是局外人,什麽也不知道,隻聽到他的片麵之詞。”
寧正低下了頭。他的心裏有一絲擔心,怕自己會成為忘恩負義的小人。
“我知道你想為太子報仇,但是你不能衝動。你想想看,這是兩個王爺與太子之間的戰爭,你參與得了嗎?”
“我……”
“你怎麽知道晉王就不想坐這皇位?說不定他在利用你除掉秦王,又或許他也被別人利用了。爭奪皇位的曆史是用鮮血寫成的,沒有幾個皇族的人是幹淨的。”
寧正重重地歎一口氣。
“寧將軍,我們身為臣子,盡好本職,做好本分即可,其他不必多慮。”皇觀語重心長道。
“我知道了。多虧了有你這位良師,否則我都不知道自己要闖多少禍。”寧正打定了主意。
十幾天後,秦王朱樉從戰場上凱旋而歸。
這次出征特別順利,明軍不費一兵一卒俘虜了兩千多敵兵,繳獲了十幾車輜重。
朱元璋大喜,重重地賞賜了朱樉與寧正。
在客棧中度日如年的朱h暴跳如雷,他不但沒有等來寧正殺掉朱樉的好消息,反而迎來了他們的捷報。
他還能有什麽辦法?
秦王的身體肯定因為這次大捷更精神了,他的煙葉還用得上嗎?
最有機會殺掉秦王的寧正也沒能動手,他還能找到其他什麽機會嗎?
朱h在客棧狹小的屋子內轉了幾十圈,送飯的小二被他罵得狗血淋頭。
“狼砂!”朱h狗急跳牆,想到了一了百了的方法——直接給秦王下毒。
其實他不是沒有想過這個方法,隻是在秦王府裏,到處都是秦王的人,他怎麽會有下毒的機會呢?
他把狼砂揣在懷中,決心不再瞻前顧後,即使冒著被當場抓到現行的危險,即使同歸於盡,魚死網破,也要一試。
門外又響起了敲門聲。
“滾!再煩老子,老子把你殺了!”朱h的無奈化作狂風暴雨,將全世界都當成了敵人。
“信!”門外的聲音鏗鏘有力,一封信從門縫底下塞了進來。
朱h趕緊走到門邊,蹲下撿起信,打開門。
一個強壯敦實的禿頭背影和五根錚亮的利爪發出的寒光消失在轉角。
朱h關上門,拆開信。
一張由皇宮發往陝西都司的密函出現在他的麵前。
密函的發出日期正是前兩日,內容是皇上敕諭禁止都司官軍與王府護衛軍擅自往來,如有違令,治如律。
朱h臉上的肉不由自主抽動了幾下。
他的麵前好像打開了一扇門,光亮撲麵而來。
盡管他還沒有看清楚到底是什麽在等著他,但他知道那一定是驚喜。
來人正是俱盧族護衛,如今他們已成為了朱棣的護衛,取名阿論和阿語。
阿論奉紅石之命前往西安,在西安城外截住了朝廷派來的信使,並且把信送到了朱h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