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要登上皇位麵對著三大勁敵:太子朱標、秦王朱樉和晉王朱h。
至於其他的皇子,要麽毫無野心,要麽貪圖享樂,要麽懦弱膽小,完全不可能對皇位有任何威脅。
最大的障礙當然是太子朱標,紅石必須除掉朱標,這是他對自己的計劃唯一不滿的一處地方。
朱標於李家有恩,曾經救過李家一次,他真的可以狠下心來對朱標動手?
雖然他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可是他的善良本性不由自主的質疑他的行為,他隻好越過了這個暫時解不開的結,看向秦王朱樉和晉王朱h。
秦王和晉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雖然他們都有重大的過失,遭到了朱元璋的嚴厲處罰,但是皇位的繼承可能在瞬息之間產生巨大的變化。
因為各方所醞釀的力量並不總是暴露在人前。當人們看到既定事實的時候,背後的力量才會浮出水麵,或者依舊潛伏深處。
古紅石很清楚自己必須掃除一切有可能成為燕王朱棣登上皇位的障礙,哪怕目前它看起來什麽都不是。
在對天上的馬皇後磕頭坦言自己無法完成她的臨終遺言後,古紅石與燕王一起出發前往西安。
清晨,天邊才露出一點魚肚白,雞坊裏的鬥雞就按耐不住了。
它們伸長脖子,按照慣例引頸高歌一曲後,開始梳理羽毛。
這並不是因為它們徒有其表,是些膚淺的家夥。羽毛對鬥雞來說就是一項強大的武器。
它們的審美有些與眾不同,不喜歡自己的毛太長太密。在戰場上,濃密的羽毛會給它們帶來危險。
然而,它們也不能拔掉自己的羽毛,征服一切的威風和殺氣有的時候會從羽毛之中洶湧而出,嚇得對方屁滾尿流。
整理完自己的外表之後,它們開始進食。
今天它們的食物很特別,是從來沒有見過的蟲子,看著分量少,但是它們相信這絕對是最營養的早餐。
它們對大廚不僅是信任,還近乎崇拜。
剛剛來到王宮的時候,它們又瘦又小,常常受到其他雞的欺負。
可是隻要待上一兩個月,它們身上的肉就像沙袋一樣鼓脹起來,令人聞風喪膽。
在戰場上,有時找不到戰鬥的理由,可隻要想到它們的大廚,那就必定得要殊死搏鬥。
一幅巨大的橫幅掛在了西安著名的鬥雞台上。
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六個鎏金大字“四海鬥雞大賽”喜氣洋洋地歡迎著從五湖四海趕來的參賽者和觀眾。
西安的百姓幾乎沒有一戶不愛鬥雞。既然秦王都愛鬥雞,秦地的子民又有什麽理由拒絕這麽讓人著迷的嗜好。
富人養真雞,窮人玩假雞,混不好就自娛自樂,混得好說不定還可以升官發財。
比賽開始前,作為禮儀之邦的大明自然得向海外的臣民展示中原百姓之富足,大明國力之強盛。
既然這是一場鬥雞比賽,那麽就以鬥雞展現大明之繁榮昌盛。
鬥雞可以拿出最頂尖的十八般武藝,也就相當於表達了中原百姓好客和能耐。
一個二十來歲英俊的年輕男子,手持白羽長鞭,身著錦緞短袍,腳踏牛皮短靴,領著三列雄雞進場。
白雞、青雞、紅雞平分秋色,鬥誌昂揚卻又彬彬有禮,它們知道此刻不是爭奪輸贏的時候。
小小的花冠挺得筆直,又直又尖的嘴衝向天空,兩隻大爪鏗鏘有力地拍擊著地麵,磅礴的氣勢仿佛走進鬥雞台的是一匹匹烈馬。
在鬥雞台的中央站立之後,年輕男子揮動長鞭,在空中畫了一個圈。
站在外側第一排的白雞離開了隊伍,隔壁隊列的青雞緊跟了上去,再隔壁的紅雞也跟了上去,接著輪到第二排的白雞、青雞和紅雞……它們都跟著第一隻白雞繞著圈跑,像是一個三色斑斕,如波浪起伏的花環。
“哇!好厲害!”
“這雞和人差不多了!”
“王宮裏訓出來的雞就是不一樣!”
“我們中原鬥雞贏定了!”
西安人拍手稱好,外賓麵麵相覷。
在如雷的掌聲中鬥雞們重新排成三列,目不轉睛地盯著年輕男子手中的長鞭。
它們的眼睛沐浴在透過長鞭羽毛間隙撒下的陽光裏,驕傲而又幸福。
它們代表著中原鬥雞,彰顯著漢民族的富強,還推動了跨越物種之間的和諧。
年輕男子又用不同姿勢揮舞著長鞭,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一會兒向上,一會兒向下。
中原鬥雞們快而不亂,認真而幽默,謹慎而激昂。
它們像翩翩起舞的佳麗,像戲台上的名角,從容不迫,激情四射。
最終,它們讓人知道了雞的俠骨柔情和萬丈豪氣。
比賽正式開始,各個代表隊已經準備就緒。
按照抽簽結果,日本鬥雞和高麗鬥雞先決勝負,得勝者將與中原鬥雞和陳朝鬥雞之間的得勝者角逐出四海鬥雞大賽的冠軍。
鬥雞們躍躍欲試,瞪著兇狠的眼睛,拍著厚厚的爪子,同時也不忘檢驗尾巴的平衡能力。
日本鬥雞屬於矮雞,日本人對羽色不講究,或許是沒得講究。
大多數雞都是雜色羽毛,看起來像其貌不凡的家雞。
高麗鬥雞高大魁梧,體型和中原鬥雞差不多,羽色為清一色的紫色。
雖然紫色鬥雞在中原鬥雞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但中原鬥雞的挑選絕不限於羽色。
因為中原人知道人不可貌相,鬥雞亦然。如果不想失去更多優秀的鬥雞,必須把眼光放得更寬廣一些。
日本矮雞從左側上場,高麗紫雞從右側上場。
矮雞一看見自己比對手矮了一頭,不但不生怯,反而激發出一種憤怒。
“喔!”它仰著頭,扯著脖子,喉嚨裏衝出不間斷的高亢長音。
它滿意的望著自己的聲音衝向雲霄,這才是它的高度。有誰會在乎那才高了一頭的對手呢?
紫雞震動了兩下翅膀,輕輕躍起又落下,轉過身去,讓它紫白相間的長鐮羽直指矮雞。
它對矮雞先聲奪人的幼稚行為嗤之以鼻。比賽比的不是誰的聲音高,何況它的聲音也不一定會處於弱勢。
矮雞看見對手把最不堪的尾部衝著自己怒不可遏,飛身而起撲向紫雞。
三丈遠的距離,它的爪子隻在地麵上輕輕點了一下。如果它要飛躍的是一條不寬不窄的小溪,那麽它絕對可以借助浮萍飛到對岸,而不變成一隻落湯雞。
紫雞看見對手兇猛異常,突然發出進攻,它斷定這是對手亂了心緒。
它小小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激動得在地上轉了一個圈,坐等對手送上門來。
在離紫雞兩尺遠的地方,矮雞像老鷹捉小雞一樣撲向紫雞。
可惜,它不是老鷹,紫雞也不是小雞。
紫雞輕巧閃過,矮雞撲了個空。
掌聲、喝彩像潮水一樣從四麵八方湧入鬥雞台。
矮雞更加惱怒,它斷定這掌聲是給對手的。
它不明白無知的人類怎麽總在不該喝彩的時候喝彩,不該鼓掌的時候鼓掌。紫雞竟然通過躲閃獲得掌聲,這是極其懦弱的行為,有什麽可值得為它歡唿?
紫雞依舊沒有發起進攻,觀眾認為它不想趁人之危,矮雞認為它還要繼續耍弄自己,讓它出醜。
矮雞怒火中燒,風馳電掣般飛起一腿朝紫雞劈去,明腿上堅硬的鱗片已顯露出義無反顧的決心,必須打得對手皮開肉綻。
這一迴,紫雞不避不讓,既然它的紳士風采沒有贏得對手的尊重,它決定以牙還牙。
紫雞橫掃一腿,正中矮雞的明腿。
兩隻明腿硬碰硬,矮雞終於知道了紫雞的實力——紫雞踢腿的力道比它強健,明腿上的鱗片比它的堅硬。
在矮雞被旋風般的力量踢倒在地上的同時,它看到的不是黑暗,而是光亮。
雞,有優點就有弱點。矮雞堅信從上盤攻擊,也就是用嘴,一定可以製服紫雞。
矮雞頑強不屈的扭動身子站了起來,左腿有些踉蹌,但它絲毫沒有在意,全身的活力都為錐子一樣的嘴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準備。
它拿著武器,尋找目標。
由於場地太大,它在原地轉了幾個圈,仍舊沒有發現紫雞。紫雞一直跟在它的身後,與它一起轉圈。
台下又傳來轟然大笑。
那些人是怎麽了?矮雞跺了兩下疼痛的左腿,以此證明自己毫毛未傷。
一陣鑽心的劇痛出其不意傳遍了矮雞的全身,接著它們又聚攏起來,像一顆炸彈一樣在它的腦子裏開了花。
鮮血從它的花冠、頭頂往下流,遮住了它的視線。
它黃色的眼睛變成了桔色,黑色的瞳仁變成了紫色。
矮雞搖搖晃晃的走向入場的地方,想讓主人幫它擦掉遮蔽了眼睛的東西。
一個矮小的身影衝上鬥雞台,跑到右側場地,抱起了自己的心頭之物。
紫雞在地上蹭掉嘴上的血,歉意的注視著在主人懷中掙紮的對手。
比賽必須分個輸贏,但這並未泯滅了它的同情心。
百姓們再一次慷慨的把掌聲送給了高麗紫雞,為它呐喊喝彩,就好像它是他們的榮耀。
至於其他的皇子,要麽毫無野心,要麽貪圖享樂,要麽懦弱膽小,完全不可能對皇位有任何威脅。
最大的障礙當然是太子朱標,紅石必須除掉朱標,這是他對自己的計劃唯一不滿的一處地方。
朱標於李家有恩,曾經救過李家一次,他真的可以狠下心來對朱標動手?
雖然他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可是他的善良本性不由自主的質疑他的行為,他隻好越過了這個暫時解不開的結,看向秦王朱樉和晉王朱h。
秦王和晉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雖然他們都有重大的過失,遭到了朱元璋的嚴厲處罰,但是皇位的繼承可能在瞬息之間產生巨大的變化。
因為各方所醞釀的力量並不總是暴露在人前。當人們看到既定事實的時候,背後的力量才會浮出水麵,或者依舊潛伏深處。
古紅石很清楚自己必須掃除一切有可能成為燕王朱棣登上皇位的障礙,哪怕目前它看起來什麽都不是。
在對天上的馬皇後磕頭坦言自己無法完成她的臨終遺言後,古紅石與燕王一起出發前往西安。
清晨,天邊才露出一點魚肚白,雞坊裏的鬥雞就按耐不住了。
它們伸長脖子,按照慣例引頸高歌一曲後,開始梳理羽毛。
這並不是因為它們徒有其表,是些膚淺的家夥。羽毛對鬥雞來說就是一項強大的武器。
它們的審美有些與眾不同,不喜歡自己的毛太長太密。在戰場上,濃密的羽毛會給它們帶來危險。
然而,它們也不能拔掉自己的羽毛,征服一切的威風和殺氣有的時候會從羽毛之中洶湧而出,嚇得對方屁滾尿流。
整理完自己的外表之後,它們開始進食。
今天它們的食物很特別,是從來沒有見過的蟲子,看著分量少,但是它們相信這絕對是最營養的早餐。
它們對大廚不僅是信任,還近乎崇拜。
剛剛來到王宮的時候,它們又瘦又小,常常受到其他雞的欺負。
可是隻要待上一兩個月,它們身上的肉就像沙袋一樣鼓脹起來,令人聞風喪膽。
在戰場上,有時找不到戰鬥的理由,可隻要想到它們的大廚,那就必定得要殊死搏鬥。
一幅巨大的橫幅掛在了西安著名的鬥雞台上。
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六個鎏金大字“四海鬥雞大賽”喜氣洋洋地歡迎著從五湖四海趕來的參賽者和觀眾。
西安的百姓幾乎沒有一戶不愛鬥雞。既然秦王都愛鬥雞,秦地的子民又有什麽理由拒絕這麽讓人著迷的嗜好。
富人養真雞,窮人玩假雞,混不好就自娛自樂,混得好說不定還可以升官發財。
比賽開始前,作為禮儀之邦的大明自然得向海外的臣民展示中原百姓之富足,大明國力之強盛。
既然這是一場鬥雞比賽,那麽就以鬥雞展現大明之繁榮昌盛。
鬥雞可以拿出最頂尖的十八般武藝,也就相當於表達了中原百姓好客和能耐。
一個二十來歲英俊的年輕男子,手持白羽長鞭,身著錦緞短袍,腳踏牛皮短靴,領著三列雄雞進場。
白雞、青雞、紅雞平分秋色,鬥誌昂揚卻又彬彬有禮,它們知道此刻不是爭奪輸贏的時候。
小小的花冠挺得筆直,又直又尖的嘴衝向天空,兩隻大爪鏗鏘有力地拍擊著地麵,磅礴的氣勢仿佛走進鬥雞台的是一匹匹烈馬。
在鬥雞台的中央站立之後,年輕男子揮動長鞭,在空中畫了一個圈。
站在外側第一排的白雞離開了隊伍,隔壁隊列的青雞緊跟了上去,再隔壁的紅雞也跟了上去,接著輪到第二排的白雞、青雞和紅雞……它們都跟著第一隻白雞繞著圈跑,像是一個三色斑斕,如波浪起伏的花環。
“哇!好厲害!”
“這雞和人差不多了!”
“王宮裏訓出來的雞就是不一樣!”
“我們中原鬥雞贏定了!”
西安人拍手稱好,外賓麵麵相覷。
在如雷的掌聲中鬥雞們重新排成三列,目不轉睛地盯著年輕男子手中的長鞭。
它們的眼睛沐浴在透過長鞭羽毛間隙撒下的陽光裏,驕傲而又幸福。
它們代表著中原鬥雞,彰顯著漢民族的富強,還推動了跨越物種之間的和諧。
年輕男子又用不同姿勢揮舞著長鞭,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一會兒向上,一會兒向下。
中原鬥雞們快而不亂,認真而幽默,謹慎而激昂。
它們像翩翩起舞的佳麗,像戲台上的名角,從容不迫,激情四射。
最終,它們讓人知道了雞的俠骨柔情和萬丈豪氣。
比賽正式開始,各個代表隊已經準備就緒。
按照抽簽結果,日本鬥雞和高麗鬥雞先決勝負,得勝者將與中原鬥雞和陳朝鬥雞之間的得勝者角逐出四海鬥雞大賽的冠軍。
鬥雞們躍躍欲試,瞪著兇狠的眼睛,拍著厚厚的爪子,同時也不忘檢驗尾巴的平衡能力。
日本鬥雞屬於矮雞,日本人對羽色不講究,或許是沒得講究。
大多數雞都是雜色羽毛,看起來像其貌不凡的家雞。
高麗鬥雞高大魁梧,體型和中原鬥雞差不多,羽色為清一色的紫色。
雖然紫色鬥雞在中原鬥雞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但中原鬥雞的挑選絕不限於羽色。
因為中原人知道人不可貌相,鬥雞亦然。如果不想失去更多優秀的鬥雞,必須把眼光放得更寬廣一些。
日本矮雞從左側上場,高麗紫雞從右側上場。
矮雞一看見自己比對手矮了一頭,不但不生怯,反而激發出一種憤怒。
“喔!”它仰著頭,扯著脖子,喉嚨裏衝出不間斷的高亢長音。
它滿意的望著自己的聲音衝向雲霄,這才是它的高度。有誰會在乎那才高了一頭的對手呢?
紫雞震動了兩下翅膀,輕輕躍起又落下,轉過身去,讓它紫白相間的長鐮羽直指矮雞。
它對矮雞先聲奪人的幼稚行為嗤之以鼻。比賽比的不是誰的聲音高,何況它的聲音也不一定會處於弱勢。
矮雞看見對手把最不堪的尾部衝著自己怒不可遏,飛身而起撲向紫雞。
三丈遠的距離,它的爪子隻在地麵上輕輕點了一下。如果它要飛躍的是一條不寬不窄的小溪,那麽它絕對可以借助浮萍飛到對岸,而不變成一隻落湯雞。
紫雞看見對手兇猛異常,突然發出進攻,它斷定這是對手亂了心緒。
它小小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激動得在地上轉了一個圈,坐等對手送上門來。
在離紫雞兩尺遠的地方,矮雞像老鷹捉小雞一樣撲向紫雞。
可惜,它不是老鷹,紫雞也不是小雞。
紫雞輕巧閃過,矮雞撲了個空。
掌聲、喝彩像潮水一樣從四麵八方湧入鬥雞台。
矮雞更加惱怒,它斷定這掌聲是給對手的。
它不明白無知的人類怎麽總在不該喝彩的時候喝彩,不該鼓掌的時候鼓掌。紫雞竟然通過躲閃獲得掌聲,這是極其懦弱的行為,有什麽可值得為它歡唿?
紫雞依舊沒有發起進攻,觀眾認為它不想趁人之危,矮雞認為它還要繼續耍弄自己,讓它出醜。
矮雞怒火中燒,風馳電掣般飛起一腿朝紫雞劈去,明腿上堅硬的鱗片已顯露出義無反顧的決心,必須打得對手皮開肉綻。
這一迴,紫雞不避不讓,既然它的紳士風采沒有贏得對手的尊重,它決定以牙還牙。
紫雞橫掃一腿,正中矮雞的明腿。
兩隻明腿硬碰硬,矮雞終於知道了紫雞的實力——紫雞踢腿的力道比它強健,明腿上的鱗片比它的堅硬。
在矮雞被旋風般的力量踢倒在地上的同時,它看到的不是黑暗,而是光亮。
雞,有優點就有弱點。矮雞堅信從上盤攻擊,也就是用嘴,一定可以製服紫雞。
矮雞頑強不屈的扭動身子站了起來,左腿有些踉蹌,但它絲毫沒有在意,全身的活力都為錐子一樣的嘴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準備。
它拿著武器,尋找目標。
由於場地太大,它在原地轉了幾個圈,仍舊沒有發現紫雞。紫雞一直跟在它的身後,與它一起轉圈。
台下又傳來轟然大笑。
那些人是怎麽了?矮雞跺了兩下疼痛的左腿,以此證明自己毫毛未傷。
一陣鑽心的劇痛出其不意傳遍了矮雞的全身,接著它們又聚攏起來,像一顆炸彈一樣在它的腦子裏開了花。
鮮血從它的花冠、頭頂往下流,遮住了它的視線。
它黃色的眼睛變成了桔色,黑色的瞳仁變成了紫色。
矮雞搖搖晃晃的走向入場的地方,想讓主人幫它擦掉遮蔽了眼睛的東西。
一個矮小的身影衝上鬥雞台,跑到右側場地,抱起了自己的心頭之物。
紫雞在地上蹭掉嘴上的血,歉意的注視著在主人懷中掙紮的對手。
比賽必須分個輸贏,但這並未泯滅了它的同情心。
百姓們再一次慷慨的把掌聲送給了高麗紫雞,為它呐喊喝彩,就好像它是他們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