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三約摸二十出頭,雖然算不上英俊,可也是相貌端正。


    他的體格很強壯,手臂上的肌肉像小山包一樣高高隆起。或許是解了酒饞,他看起來容光煥發,精神抖擻。


    “這養雞是不是特別苦啊?又臭又乏味。”中年漢子沒來由的捂住鼻子,盡管鄭三衣著整潔,並未傳出一絲異味。


    不過,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多此一舉,看到鄭三神采奕奕,不像是受苦受難的人,轉而又說道:“看你這德行,我看還是去享福了吧?”


    “享福倒談不上,拿的錢是多,不過既要賣力氣,還得動腦子,否則那雞不聽你的話呀!”


    “哈哈,雞咋能聽人的話?難道你會雞語?”


    “沒見識!那可不是一般的雞!”鄭三說道,他吧唧著嘴,滿足地打了一個飽嗝,“它們比我們富貴,知道嗎?”


    “哦,原來你不是去養雞,是去伺候主子啦!哈哈哈!”中年漢子冷嘲熱諷。


    “你懂個屁,我看你一輩子連個雞屁股都摸不著!秦王還給我披過袍子呢!”


    “秦王對屬下這麽好?”


    “肯定比你的掌櫃好啊,嗬嗬嗬!”


    “也介紹我去唄!”中年漢子為了爭取好的活計抹下了臉。


    “行呀,包在我身上,我和管事的特別熟。”鄭三拍著胸脯爽快地答應了。


    臉麵這玩意有人丟就有人接。


    朱標聽到這兩人的對話,心中有些許寬慰。


    他低聲對慶農說道:“二弟對下人倒還不錯,這裏的百姓也沒有因為鬥雞怨聲載道。不過即使這樣,二弟的行為也是不對的。若用這些養雞,建雞坊,招雞官的錢去賑災或者減輕百姓的賦稅,那這裏的百姓會更富足。”


    “有太子的教導,秦王定然會變得更好。”


    一個賣紙扇的攤子支在秦王宮的對麵。雖然它是臨時支起來的,可是生意卻特別紅火。


    過往的行人難耐豔陽的炙烤,要麽用扇子遮擋陽光,要麽用扇子送來涼風。


    攤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嬸,她對自己的出師大捷歡喜不已,高興之餘也送出了好幾把扇子。


    朱標興衝衝的趕往秦王宮,路過了這個攤子。


    “客官,來看一看西安本地的特產,紙扇。這紙扇薄如蟬翼,可是十分柔韌,用個十年八年絕沒有問題!”大嬸攤開折扇,好心地替朱標扇了幾下。


    “慶農,買一把吧!”


    “公子,裏麵還愁沒有扇子嗎?”慶農不是舍不得錢,他隻是謹慎。


    “說的也是,謝謝大嬸,不用了,我家裏有很多紙扇。”朱標彬彬有禮的對大嬸說。


    “欸,你家裏的是你家裏的,我敢打賭一定比不了我手上這一把好!”大嬸把扇子放在朱標麵前,“客官,你看一看這紙……”


    “咦?慶農,你看這是什麽?”朱標指著紙扇上麵的畫。


    “哦,客官喜歡的是這畫呀!”大嬸眉開眼笑,她的生意有了著落,“這是當今皇上和皇後,他們當年共患難,可真是恩愛呐!”


    “哈哈哈!大嬸,我買了!”朱標接過扇子,放入懷中。


    數十個與秦王宮中的宮殿毗鄰而居的雞坊迎來了一大批觀賞者。


    秦王得意非凡地向太子、晉王和燕王,以及他們所帶的隨從講解鬥雞的品種、飼養的經驗、訓練的方法和比賽的技巧。


    鬥雞們高昂著頭衝向柵欄,爭先亮相。它們不知道來者是誰,但它們知道不能讓主人丟了麵子。


    黑雞頂著鼓起的胸脯,猛烈的撞向欄杆的鐵條。


    “哐當”一聲,胸脯分毫未損,鐵條不停的顫抖。


    白雞舉起鉗子一樣的雞距,緊緊鉗住鐵條,前後晃動。


    鐵條瑟瑟發抖,它知道自己擋不住前麵這一群如狼似虎的家夥。


    優雅的烏雲蓋雪對黑雞和白雞為了獻媚欺負鐵條的舉動異常惱怒,它慢慢靠近它們,冷不防飛起棒槌一樣的左腿橫掃黑雞,再飛起同樣是棒槌的右腿把白雞推出幾尺之外。


    它綠得發黑的羽毛像是林海的深處,又像是光鮮的錦緞。


    唯獨它沒有爭先恐後,因為它知道自己的分量。


    “二弟,那隻雞很漂亮!”朱標指著烏雲蓋雪說道。


    “它很高傲!”晉王朱h說道。


    “它之所以高傲,是因為它有高傲的資本,不像有些人高自期許,自以為是。”朱樉微笑道。


    朱h想開口反駁,礙於太子的麵子,咽下了惡氣。


    朱棣的鼻子裏發出了隻有他自己聽得到的輕蔑,他知道朱樉嘲諷的是他。


    “它叫烏雲蓋雪,它背上的毛綠的發黑發亮,可是黑綠色的羽毛下覆蓋的短絨毛卻是白色的,所以才得了這個烏雲蓋雪的雅名。”


    朱樉開始興致勃勃的介紹自己的愛將,就好像剛才那句指桑罵槐隻是好戲前的開胃菜。


    “看,它的尾巴,長鐮羽黑白相間,很獨特吧。今年清明,去年清明和中秋舉辦的鬥雞比賽冠軍都是它。這兩年來沒有能鬥得過它的雞。它不像其他鬥雞,它看起來不好鬥,舉止穩重,總是遠遠的觀察著其他鬥雞你爭我奪。可它卻愛打抱不平,但凡看見弱小被欺負,它總要插上一腳。在賽場上它不喜歡先發製人,但它總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俠士風骨!”一個相貌平平,兩腮微胖的高個男子輕輕說道。


    “嗯,它比人還俠氣。”道衍笑道。


    “嗬嗬!”李識廬輕聲憨笑。


    這個高個男子叫古紅石,古紅石就是石頭,石頭就是古紅石。


    三年的光陰改變的不隻是他的外貌和姓名,還有他的舉止,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一切。


    朱棣和道衍一直擔心他不能從這場驚天動地的脫胎換骨中恢複過來。


    然而,他不但從自己的劇痛中站了起來,還變成朱棣最喜歡的樣子——一個外寬內深的幕僚。


    道衍對此不置可否。他遺憾自己的朋友失去了最真的性情,可他又有什麽資格遺憾呢?


    為了功成名就,他又說過多少發自內心的話?


    古紅石這個名字並非無緣無故。


    隨父姓會把他打入地獄,因此他用了他生母的姓。


    其實也並不僅僅如此。


    一直以來,他都對隨父姓的習俗嗤之以鼻。父親和母親各貢獻一半,有了孩子。孩子在母親的肚子裏待了十個月才和父親見的麵。母親身上流淌的血變成了奶,哺育孩子長大。


    從任何一個角度上來說,理所當然地隨父姓實在荒謬。所謂的傳承沒把女人當人看。


    石頭的母親姓??。


    ??姓非常罕見,直接以此為姓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他拆解了“??”的讀音。


    “??”的讀音為古紅切,即“古”取聲母,“紅”取韻母,“古紅”就是這麽來的。


    他不想改變“石”這個字,這是他的養父養母給他取的名字。他一直以為父母隻是希望他頑強如石,看來也許還因為他的母親姓“??”吧。


    無論如何,他所有的眷戀也隻能放在這一個字上了。


    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他還改變了他的容貌。


    三年前,他獨自一人坐在屋內,一圈一圈拆去纏在臉上的絹帶。


    作為醫者,他是第一次對自己下手。


    他把它當做一次提高醫術的試驗,全神貫注,毫無雜念,隻想著《黃帝內經》、《劉涓子鬼遺方》和《世醫得效方》中學習到的外科手術方法。


    當最後一圈絹帶也從紅石的臉上移開時,他的整張臉都露了出來。


    銅鏡中照出了一張他自己都覺得陌生的臉。


    這張臉比原先稍微胖了一些,歸功於紅石在顴骨、兩頰、下頜骨和頦部都填充了從自己的大腿取出的脂肪。


    他的下巴比原先長,而且微微地向外翹。他還在兩側鼻翼填充了少量脂肪,使自己的鼻子看起來又大又圓。


    他的薄唇也因為填充了自體脂肪而變得豐滿起來。他的眼睛小了許多,眼頭和眼尾的針縫得毫無痕跡。


    他不再是過去那個英俊帥氣,引人注意的石頭了。


    他變成了相貌平平,毫不起眼的古紅石,這正是他最需要的。


    他將用這張臉去迎接新的生活,去完成他認為活在這個世上最有意義的事。


    在接受屋外的陽光檢驗之前,他朝桌子上擺著的鑷子、鉗子、平刃刀、鋒針、絹帶還有那一大摞記載外科手術的醫書拜了三拜。


    他感恩古人的智慧,也感恩自己有幸學到了這些智慧。


    名字和外貌的改變催促著他表裏如一。


    每一聲唿喊“古紅石”,每一個鏡子裏的身影都提醒著他革故立新。


    他變得沉著大氣,行事不露聲色。他懂得與朱棣和道衍的相處之道,也知道表裏不一的應付和燕府打交道的人。


    他精準無誤的設計了自己的目標,仔細周詳的謀劃了複仇的過程。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最有利的時機去實現每一步計劃。


    他認為毀滅朱元璋最好的手段就是打亂他對皇位繼承人的安排,讓他防備最緊的兒子燕王登上皇位。


    如果這發生在朱元璋將死之時,那就再好不過,還有什麽比不能安詳閉眼更悲哀的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重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花西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花西子並收藏花重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