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所受到的挫折在黑夜裏變成一陣陣嘲笑驚擾他的安眠時,意外的收獲從天而降。
他發現每隔兩三日,玉蘭便要在午飯之後出門,半個時辰內迴到吳家,來去鬼鬼祟祟,慌慌張張,生怕有人發現。
石頭如獲至寶,準備跟蹤玉蘭一探究竟。
午飯後,玉蘭關好小姐的屋門,一如既往走到院中四下張望,見並無旁人才匆匆走出院門。
石頭緊緊尾隨其後。
秋日的暖陽散漫無序,善解人意的微風四處停留,意誌堅定的信鴿匆匆而過,它們都沒有為石頭指明方向。
玉蘭常常消失在他的視線中,仿佛是一條蚯蚓,始料未及的鑽入土裏,又出其不意地探出頭來。
終於在狹長山穀的盡頭,玉蘭走進了一個荒廢的農家小院。
石頭躲在一旁等候。
很快玉蘭就從農家小院裏出來,毫不珍惜一路跋山涉水,徑直迴頭往吳家方向走去。
等玉蘭的身影再次隱沒的時候,石頭踏進了農家小院。
院子裏一個深褐色的瓦罐在竄著火苗的爐子上炙烤,散發出濃厚刺鼻的中藥氣味,藥湯“噗哧噗哧”頂著瓦罐蓋奮力撲騰,偶爾掙脫出來,順著瓦罐邊緣往下淌。
院內沒有人。
石頭探頭探腦後覺得毫無必要偷偷摸摸,挺直腰杆大聲喊叫:“有人在嗎?有人在嗎?”
“誰呀?”一個老道士從裏屋走了出來。花白的長須和長發淩亂邋遢,喪失了原本該有的道骨仙風之氣。
一雙眼睛小但聚精會神,好像可以看穿任何東西。但他喜歡半側著腦袋,看的同時絕不能屏蔽聽覺。
老道士瞥見是個年輕小姑娘,麵露詫異之色,琢磨剛才粗獷的喊聲是否從石頭的嘴裏發出,他怪聲怪氣道:“知道這是哪嗎?”
“道長,剛才那姑娘進來幹什麽?”石頭憋著嗓子,對剛才的一時大意懊悔不及。
“哪有什麽姑娘?我老道替人看病抓藥,這裏隻有病人,不曾見什麽姑娘。”老道士走到瓦罐前,徒手提起蓋子,似乎他已練就無堅不摧的鐵砂掌。
“是!道長。剛才那位病人進來抓藥嗎?”
“你進來幹什麽的?你是來抓藥嗎?如果不是就請迴。”老道士恪守盡職,作為一個郎中,不能泄露其他病人的情況。
“我是來抓藥的,剛才那個姑娘的主人也是我的主人。主人吃了道長配的藥方,不見好轉。她懷疑玉蘭動了手腳,讓我再來抓一副藥。”
石頭見招拆招,暗中得意自己與生俱來的靈敏反應。
老道士“唿”地吹出一口氣,試圖將那些板結在一起的胡須分散開來,胡須齊心協力抱團貼在老道的人中,不肯飛揚起來。
老道士翻著白眼,帶著雪上加霜的悲壯怒吼:“再抓一副?那會吃死人的!”他揮揮衣袖,毅然決然轉身離去。
“我們家主人懷疑道長連病都診錯了。”石頭火上澆油。
“什麽?我會診錯病?你家主人男聲男相,實乃陰陽失調,陽盛陰衰之症。當以人參、蔓荊子、女貞子和枸杞子升陰降陽,何錯之有?”
“男聲男相?”石頭錯愕不已。
“既然信不過老道,以後別再來了!”老道士迴頭抓起爐子旁邊的蒲扇,像趕蒼蠅一樣把石頭趕出門外。
石頭慢慢梳理著自己的思緒。
根據道士的話推斷,吳家小姐陰陽失調,陽盛陰衰,從而表現出男聲男相,必須以人參、蔓荊子、女貞子和枸杞子升陰降陽。
他在醫書中也看到過類似的病症以及醫治方法。這種病在當時是一種難以啟齒的病,所以玉蘭來這裏拿藥總是偷偷摸摸。也難怪吳家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家人都躲著。
海大叔到底是給吳平正看的病,還是給吳家小姐看的病呢?海大叔喊的是吳平正,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迴到吳家的當天夜裏,石頭便去翻找玉蘭倒掉的藥渣。
果然正如那老道所說,藥渣裏有蔓荊子、人參、枸杞子、女貞子。這確實是男聲男相之症的用藥。
石頭決定尋找機會見一見吳家小姐,聽一聽她的聲音,以便進一步確定。
午飯後,玉蘭又出門去找老道士抓藥,石頭端了一碗蓮子木耳羹來到吳家小姐屋前。他敲了敲門。
“玉蘭,這麽快就迴來了?”這是一個原本粗啞但極力用嬌羞的聲調和鼻音來掩飾的聲音。
石頭大驚失色,他還沒有把男聲男相的病症想的如此具體。當這種聲音傳進他耳朵裏的時候,他感覺到耳膜被一些碎片劃過,那是恐懼和揪心的共鳴。
石頭沒有迴答吳家小姐的話,他擔心吳家小姐聽到來人不是玉蘭,可能不會讓他進屋。
他推開門,輕手輕腳,屏息凝神。
吳家小姐坐在床沿上,低著頭,手裏捧著一幅刺繡專注入神,她的目光在一根根絲線中遊走,手指上下起伏,毫不猶豫,如行雲流水。
“小姐,是我。廚房燉了蓮子木耳羹,我給小姐送一碗來。”
“哦。”吳家小姐應了一聲,隨後意識到來人不是玉蘭開始驚慌失措。她迅速站起來,背對著石頭,始終低著頭。
“放那兒,你出去吧!”她的身體微微發顫,盡管極力控製,卻沒有達到效果。
石頭慢慢靠近桌子,眼睛死死盯著吳家小姐,她的側麵勉為其難映入石頭的眼簾。
吳家小姐的喉結處向外突起,下巴以及嘴唇上方留有刮過胡子的痕跡,皮膚雖然也算白淨,但較女子而言,還是略微粗糙一些。
石頭慢慢放下蓮子木耳羹,試圖尋找藉口多逗留片刻:“小姐……”
“出去!”吳家小姐惱羞成怒,未加掩飾的聲音暴露無遺。她用寬袖擋住臉龐,側過身體,把剛才那幅刺繡向石頭砸來。刺繡在空中畫出一個優美的弧度,落在蓮子木耳羹上。
盛蓮子木耳羹的瓷碗劇烈的晃動了幾下。湯汁迅速向桌子的四個角擴散,在桌沿邊徘徊片刻,又繼續著它們的不歸路。
“對……對不起!”石頭知道應該馬上離開,甚至不能顧及這一桌一地的蓮子木耳羹。他倉皇逃出了吳家小姐的房間。
石頭心有餘悸,不是因為將招致主人責罵的蓮子木耳羹,而是因為吳家小姐的聲音,吳家小姐的喉結,吳家小姐那想隱藏卻無法抹煞的胡茬。
這些出現在一個女子身上是一種什麽感覺呢?
石頭百感交集,恐懼、同情、擔憂和疑惑。他想要的答案還是沒有找到。
吳家小姐男聲男相與吳平正有什麽關係,與海大叔的心病又有什麽關係?
這許多問題就像無數的小蛇在他身上緩慢蠕動,攪得他日夜不寧。
又過了半月有餘,他碌碌無為,想查的事再也沒有進展。
玉蘭依舊每隔兩三日去找老道士抓藥。吳家小姐禁止他再踏入她的房門一步。吳老爺和吳夫人或許聽了閑言碎語,又或許吳老爺摸丫鬟屁股被石頭看見,他們都不再對石頭寄予厚望。
一月前,他雄心勃勃地要為海大叔的心病找到病因,看來這一切都是他這個從小在金窩裏長大,未經世事的小子的天真想法。
他什麽忙都幫不上,他成為不了英雄。
在一夜墜入深淵的夢魘後,無精打采的石頭打算在黎明時分離開吳家。
他收拾好包袱,推開屋門,半明半暗的光線和安靜得幾近凝固的空氣沁人心脾。
他深吸了一口秋日的涼氣,原本隻為提振精神,從沒想到這口氣會變成一把刀,在他腹中無情攪動。
石頭捂著肚子往茅廁跑。
在茅廁門口,他撞上一人。這個人正要從茅廁裏出來,兩人撞了個滿懷。
昏暗中,對方尖叫了一聲,這一聲足以驚醒院子裏的十幾口人。
與石頭相撞的人是玉蘭。
她很在意手上提著東西。踉蹌的時候,她用另一隻手緊緊的護住那個東西,東西保住了,
上麵蓋著的布滑落了下來。
一個銅製的夜壺在黎明的晨曦中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這光芒驚醒了花圃裏的茉莉,喚醒了屋簷下的燕子,戳穿了一切偽裝。
玉蘭撿起地上的布,沒來得及蓋住光芒萬丈的夜壺,扭頭就跑。此時還有什麽比跑更重要的呢?如果地上有一個洞,她也會馬上跳進去。
石頭離開了吳家,他幸運的找到了答案。
海大叔的瘋病,他和青敏去拜訪的吳家、張家、王家、耿家和錢家,吳老爺為吳平正送行特設的宴席,還有吳家小姐的男聲男相,終於,他把它們串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並且了然於胸它為什麽會發生。
青敏見到石頭心花怒放,把所有的想念化作無休無止的問題。
“你到吳家這麽久,我都擔心死了。他們沒識破你男扮女裝吧?你怎麽迴來了?是不是被他們趕迴來了?查到什麽了?海大叔為什麽一直叫‘吳平正’?”
“我……喝口水。”石頭唇幹舌燥,艱難的吞咽著口水。
他發現每隔兩三日,玉蘭便要在午飯之後出門,半個時辰內迴到吳家,來去鬼鬼祟祟,慌慌張張,生怕有人發現。
石頭如獲至寶,準備跟蹤玉蘭一探究竟。
午飯後,玉蘭關好小姐的屋門,一如既往走到院中四下張望,見並無旁人才匆匆走出院門。
石頭緊緊尾隨其後。
秋日的暖陽散漫無序,善解人意的微風四處停留,意誌堅定的信鴿匆匆而過,它們都沒有為石頭指明方向。
玉蘭常常消失在他的視線中,仿佛是一條蚯蚓,始料未及的鑽入土裏,又出其不意地探出頭來。
終於在狹長山穀的盡頭,玉蘭走進了一個荒廢的農家小院。
石頭躲在一旁等候。
很快玉蘭就從農家小院裏出來,毫不珍惜一路跋山涉水,徑直迴頭往吳家方向走去。
等玉蘭的身影再次隱沒的時候,石頭踏進了農家小院。
院子裏一個深褐色的瓦罐在竄著火苗的爐子上炙烤,散發出濃厚刺鼻的中藥氣味,藥湯“噗哧噗哧”頂著瓦罐蓋奮力撲騰,偶爾掙脫出來,順著瓦罐邊緣往下淌。
院內沒有人。
石頭探頭探腦後覺得毫無必要偷偷摸摸,挺直腰杆大聲喊叫:“有人在嗎?有人在嗎?”
“誰呀?”一個老道士從裏屋走了出來。花白的長須和長發淩亂邋遢,喪失了原本該有的道骨仙風之氣。
一雙眼睛小但聚精會神,好像可以看穿任何東西。但他喜歡半側著腦袋,看的同時絕不能屏蔽聽覺。
老道士瞥見是個年輕小姑娘,麵露詫異之色,琢磨剛才粗獷的喊聲是否從石頭的嘴裏發出,他怪聲怪氣道:“知道這是哪嗎?”
“道長,剛才那姑娘進來幹什麽?”石頭憋著嗓子,對剛才的一時大意懊悔不及。
“哪有什麽姑娘?我老道替人看病抓藥,這裏隻有病人,不曾見什麽姑娘。”老道士走到瓦罐前,徒手提起蓋子,似乎他已練就無堅不摧的鐵砂掌。
“是!道長。剛才那位病人進來抓藥嗎?”
“你進來幹什麽的?你是來抓藥嗎?如果不是就請迴。”老道士恪守盡職,作為一個郎中,不能泄露其他病人的情況。
“我是來抓藥的,剛才那個姑娘的主人也是我的主人。主人吃了道長配的藥方,不見好轉。她懷疑玉蘭動了手腳,讓我再來抓一副藥。”
石頭見招拆招,暗中得意自己與生俱來的靈敏反應。
老道士“唿”地吹出一口氣,試圖將那些板結在一起的胡須分散開來,胡須齊心協力抱團貼在老道的人中,不肯飛揚起來。
老道士翻著白眼,帶著雪上加霜的悲壯怒吼:“再抓一副?那會吃死人的!”他揮揮衣袖,毅然決然轉身離去。
“我們家主人懷疑道長連病都診錯了。”石頭火上澆油。
“什麽?我會診錯病?你家主人男聲男相,實乃陰陽失調,陽盛陰衰之症。當以人參、蔓荊子、女貞子和枸杞子升陰降陽,何錯之有?”
“男聲男相?”石頭錯愕不已。
“既然信不過老道,以後別再來了!”老道士迴頭抓起爐子旁邊的蒲扇,像趕蒼蠅一樣把石頭趕出門外。
石頭慢慢梳理著自己的思緒。
根據道士的話推斷,吳家小姐陰陽失調,陽盛陰衰,從而表現出男聲男相,必須以人參、蔓荊子、女貞子和枸杞子升陰降陽。
他在醫書中也看到過類似的病症以及醫治方法。這種病在當時是一種難以啟齒的病,所以玉蘭來這裏拿藥總是偷偷摸摸。也難怪吳家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家人都躲著。
海大叔到底是給吳平正看的病,還是給吳家小姐看的病呢?海大叔喊的是吳平正,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迴到吳家的當天夜裏,石頭便去翻找玉蘭倒掉的藥渣。
果然正如那老道所說,藥渣裏有蔓荊子、人參、枸杞子、女貞子。這確實是男聲男相之症的用藥。
石頭決定尋找機會見一見吳家小姐,聽一聽她的聲音,以便進一步確定。
午飯後,玉蘭又出門去找老道士抓藥,石頭端了一碗蓮子木耳羹來到吳家小姐屋前。他敲了敲門。
“玉蘭,這麽快就迴來了?”這是一個原本粗啞但極力用嬌羞的聲調和鼻音來掩飾的聲音。
石頭大驚失色,他還沒有把男聲男相的病症想的如此具體。當這種聲音傳進他耳朵裏的時候,他感覺到耳膜被一些碎片劃過,那是恐懼和揪心的共鳴。
石頭沒有迴答吳家小姐的話,他擔心吳家小姐聽到來人不是玉蘭,可能不會讓他進屋。
他推開門,輕手輕腳,屏息凝神。
吳家小姐坐在床沿上,低著頭,手裏捧著一幅刺繡專注入神,她的目光在一根根絲線中遊走,手指上下起伏,毫不猶豫,如行雲流水。
“小姐,是我。廚房燉了蓮子木耳羹,我給小姐送一碗來。”
“哦。”吳家小姐應了一聲,隨後意識到來人不是玉蘭開始驚慌失措。她迅速站起來,背對著石頭,始終低著頭。
“放那兒,你出去吧!”她的身體微微發顫,盡管極力控製,卻沒有達到效果。
石頭慢慢靠近桌子,眼睛死死盯著吳家小姐,她的側麵勉為其難映入石頭的眼簾。
吳家小姐的喉結處向外突起,下巴以及嘴唇上方留有刮過胡子的痕跡,皮膚雖然也算白淨,但較女子而言,還是略微粗糙一些。
石頭慢慢放下蓮子木耳羹,試圖尋找藉口多逗留片刻:“小姐……”
“出去!”吳家小姐惱羞成怒,未加掩飾的聲音暴露無遺。她用寬袖擋住臉龐,側過身體,把剛才那幅刺繡向石頭砸來。刺繡在空中畫出一個優美的弧度,落在蓮子木耳羹上。
盛蓮子木耳羹的瓷碗劇烈的晃動了幾下。湯汁迅速向桌子的四個角擴散,在桌沿邊徘徊片刻,又繼續著它們的不歸路。
“對……對不起!”石頭知道應該馬上離開,甚至不能顧及這一桌一地的蓮子木耳羹。他倉皇逃出了吳家小姐的房間。
石頭心有餘悸,不是因為將招致主人責罵的蓮子木耳羹,而是因為吳家小姐的聲音,吳家小姐的喉結,吳家小姐那想隱藏卻無法抹煞的胡茬。
這些出現在一個女子身上是一種什麽感覺呢?
石頭百感交集,恐懼、同情、擔憂和疑惑。他想要的答案還是沒有找到。
吳家小姐男聲男相與吳平正有什麽關係,與海大叔的心病又有什麽關係?
這許多問題就像無數的小蛇在他身上緩慢蠕動,攪得他日夜不寧。
又過了半月有餘,他碌碌無為,想查的事再也沒有進展。
玉蘭依舊每隔兩三日去找老道士抓藥。吳家小姐禁止他再踏入她的房門一步。吳老爺和吳夫人或許聽了閑言碎語,又或許吳老爺摸丫鬟屁股被石頭看見,他們都不再對石頭寄予厚望。
一月前,他雄心勃勃地要為海大叔的心病找到病因,看來這一切都是他這個從小在金窩裏長大,未經世事的小子的天真想法。
他什麽忙都幫不上,他成為不了英雄。
在一夜墜入深淵的夢魘後,無精打采的石頭打算在黎明時分離開吳家。
他收拾好包袱,推開屋門,半明半暗的光線和安靜得幾近凝固的空氣沁人心脾。
他深吸了一口秋日的涼氣,原本隻為提振精神,從沒想到這口氣會變成一把刀,在他腹中無情攪動。
石頭捂著肚子往茅廁跑。
在茅廁門口,他撞上一人。這個人正要從茅廁裏出來,兩人撞了個滿懷。
昏暗中,對方尖叫了一聲,這一聲足以驚醒院子裏的十幾口人。
與石頭相撞的人是玉蘭。
她很在意手上提著東西。踉蹌的時候,她用另一隻手緊緊的護住那個東西,東西保住了,
上麵蓋著的布滑落了下來。
一個銅製的夜壺在黎明的晨曦中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這光芒驚醒了花圃裏的茉莉,喚醒了屋簷下的燕子,戳穿了一切偽裝。
玉蘭撿起地上的布,沒來得及蓋住光芒萬丈的夜壺,扭頭就跑。此時還有什麽比跑更重要的呢?如果地上有一個洞,她也會馬上跳進去。
石頭離開了吳家,他幸運的找到了答案。
海大叔的瘋病,他和青敏去拜訪的吳家、張家、王家、耿家和錢家,吳老爺為吳平正送行特設的宴席,還有吳家小姐的男聲男相,終於,他把它們串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並且了然於胸它為什麽會發生。
青敏見到石頭心花怒放,把所有的想念化作無休無止的問題。
“你到吳家這麽久,我都擔心死了。他們沒識破你男扮女裝吧?你怎麽迴來了?是不是被他們趕迴來了?查到什麽了?海大叔為什麽一直叫‘吳平正’?”
“我……喝口水。”石頭唇幹舌燥,艱難的吞咽著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