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下完了一場小雪,所以氣溫很低,而在大明宮前,正有一個人跪在濕漉漉的地上,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內閣次輔呂航。
李俊喝完了一碗羊肉湯後,感覺渾身暖和,李俊淡淡的問道:“呂航在外跪了有多久啦?”
“啟稟陛下,已經有兩個時辰了。”劉洪小心的答道。
李俊點了點頭道:“留下一碗羊肉湯,讓呂航進來吧。”
“諾。”
呂航進來見到李俊後,便立刻又跪了下來道:“陛下,臣有罪,包庇洛陽朱詳等人,差點釀成大錯,請陛下恕罪。”
李俊擺了擺手道:“好了,你的罪朕給你記著呢,現在先別說這些,趕緊喝碗羊肉湯暖暖身子。”
“多謝陛下。”呂航結過羊肉湯感動的說道。
等到呂航喝完後,李俊笑著說道:“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再治你的罪也是於事無補,這樣吧,還有兩年,又要換屆了,你這內閣次輔要想成為內閣首輔,還得有拿得出手的資曆,朕給你一次機會,這次各郡縣都有朱詳這樣的人落馬,你與司馬達一起查清事情真偽,看看有沒有被誣陷的?還有就是盡快要將地方上的官員補充完整,隻要地方上不出亂子,朕就算你一次大功,如何?”
“陛下放心,此乃臣份內之責,臣一定會盡全力辦好的。”呂航連忙答應道。
李俊接著吩咐道:“此事你是主要負責,至於去下麵查案,就交給司馬達負責吧,朕已經答應過司馬達,給他兩年時間,讓他去下麵走走看看。”
“諾,臣遵旨。”
司馬達的離開,是李俊授意的,在李俊眼中,走,乃是史官重要的看天下的步奏,就像後世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一般,他就是從長安出發東南行,出武關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後折向東南到九疑。窺九疑後北上長沙,到舊羅屈原沉淵處憑吊,越洞庭,出長江,順流東下。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展轉到錢塘。上會稽,探禹穴。還吳遊觀春申君宮室。上姑蘇,望五湖。之後,北上渡江,過淮陰,至臨淄、曲阜,看遍齊魯之地,觀孔子留下的遺風,受困於鄱、薛、彭城,然後沿著秦漢之際風起雲湧的豪傑步伐看了沛縣,鴻溝,垓下,憑吊了楚漢相爭的戰場,經彭城,曆沛、豐、碭、睢陽,至梁……
然後司馬遷才寫出了那部中華文明史上的瑰寶《史記》,李俊希望司馬達也能帶給自己同樣的驚喜。
司馬達離開後,顏嬌便成了新的尚書令,為此儒家的人高興的都快瘋了,因為顏嬌是這麽多年儒家第一位真正的朝廷高官,顏嬌與伏念還不同,伏念雖說現在還算是儒家的掌門人,但伏念這麽多年卻一直處事不偏不倚,儒家的人其實並沒有在伏念這裏沾到光,但顏嬌卻是明正言順的儒家傳人。
這天夏侯恩、董鍾二人聯袂來到顏嬌府上祝賀,顏嬌親自出迎道:“兩位先生有事,嬌該自去先生府中,怎敢勞動兩位先生來嬌這裏啊?”
董鍾拍了拍顏嬌的肩膀道:“不錯,君子之風還未變,走,咱們進去說話。”
三人來到書房,顏嬌便將所有伺候的下人都打發下去了,顏嬌親自給兩位長輩上了一杯茶,然後便畢恭畢敬的站在了一旁,雖說現在顏嬌是天子近臣,但以顏嬌在儒家的地位來說,與董鍾二人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董鍾與夏侯恩對視了一眼,便隻見夏侯恩大笑道:“子美,何必客氣呢?快快請坐。”
顏嬌對二人行了一禮便坐到了一旁,現在的顏嬌在李俊身邊呆了這麽長時間,也早就鍛煉出來了,雖說心中對董鍾二人還保持著尊敬,但再跟之前那般對二人唯命是從那是不可能啦,身為臣子,最重要的是保持對君主的忠心。
董鍾喝了一口茶眼前一亮道:“好茶啊,這是蕭家的雨前龍井麽?子美真是好福氣啊。”
顏嬌笑道:“先生羞煞了,隻是蒙陛下恩裳,才給了不到一斤,要是先生想喝,嬌馬上就給先生去拿。”
“哈哈,子美啊,君子不奪人之美,老夫要是真想喝,自會去找蕭挺討要,這點麵子蕭挺還是給的。”董鍾大笑道。
夏侯恩看著董鍾與顏嬌在那討論風化雪月,就是不說正事,心裏不禁暗罵自己的師兄老毛病又犯了,董鍾學問好,人品端正,就是有點太膽小。
夏侯恩咳嗽了一聲打斷了兩人的話說道:“子美,這次我師兄弟二人來此也不是想要討要什麽,這一點你放心,這次來主要是想跟你商量一下我們儒家的未來,自從伏師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後,我儒家子弟如獲至寶,日夜研讀,這幾年雖說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導致儒家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好多弟子學著學著便走了彎路,喜百工而輕仁義,這種現象現在比比皆是,再加上現在儒家還出了孔儒那個大敗類,導致儒家現在又有了分裂的勢頭,長此以往,恐怕你我等人就要成為儒家的罪人啦。”
“夏侯先生所言極是,此事嬌也有所察覺,甚至問過陛下,兩位先生想知道陛下是怎麽迴答的麽?”顏嬌也是非常嚴肅的迴答道。
“哦,陛下高見一直與人不同,老夫洗耳恭聽。”夏侯恩連忙說道。
顏嬌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陛下說這種現象不光儒家有,諸子百家應該都有這種問題,但諸子百家相比較於儒家來說,被這種問題困擾的程度卻很少。”
董鍾聽罷認同的點了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
“陛下還分析了原因,主要是因為咱們儒家缺少一個凝聚力,墨家有非攻,法家要求法治天下,黃老家講無為而治,雜家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陰陽家講陰陽合一,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訴求,都有自己的特點,這麽比起來,隻有咱們儒家就是缺少特點,沒有特點才是儒家容易分裂的原因。”
聽見顏嬌的話,夏侯恩苦笑道:“陛下的意思我明白了,按照陛下所說,我儒家最是善變吧,捏成什麽樣就是什麽樣,看來太懂得變通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顏嬌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不懂得變通就像魯儒一樣,慢慢的就會被社會淘汰,太懂得變通也不好,如果一個學派連自己的綱領都沒有,那怎麽凝聚人心啊?”
“看來吾等這次又走進了歪路啊。”董鍾歎道。
顏嬌幫著董鍾二人又換了一遍茶,董鍾與夏侯恩二人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中,久久不能自拔。
過了好一會,董鍾才問道:“子美,你覺著用什麽來做為儒家的綱領比較好呢?畢竟你久在陛下身邊,陛下的一些想法你還是比較了解的。”
顏嬌搖了搖頭道:“先生啊,您到現在還不明白麽,陛下挺喜歡咱們儒家的,所以咱們現在要想取得的不是陛下的信任,而是天下百姓的信任,陛下早就說過“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連陛下都開始討好百姓了,我們也不能落之於後啊。”
“子美,你說的很對,墨家那群人就是會討好百姓,現在才慢慢的壓過我們一頭的,要是儒家再不動作,那早晚都會被墨家趕盡殺絕。”董鍾點了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開儒家大會吧,大家一起商量,順便趁著這次大會,徹底清理一下儒家的敗類。”最後還是夏侯恩拍板決定道。
顏嬌對夏侯恩拱了拱手道:“夏侯先生英明,但這次大會嬌就不能參加了,但嬌可以送給兩位先生幾句話。”
“請說,子美。”
“仁義,有教無類、知行合一。”
李俊喝完了一碗羊肉湯後,感覺渾身暖和,李俊淡淡的問道:“呂航在外跪了有多久啦?”
“啟稟陛下,已經有兩個時辰了。”劉洪小心的答道。
李俊點了點頭道:“留下一碗羊肉湯,讓呂航進來吧。”
“諾。”
呂航進來見到李俊後,便立刻又跪了下來道:“陛下,臣有罪,包庇洛陽朱詳等人,差點釀成大錯,請陛下恕罪。”
李俊擺了擺手道:“好了,你的罪朕給你記著呢,現在先別說這些,趕緊喝碗羊肉湯暖暖身子。”
“多謝陛下。”呂航結過羊肉湯感動的說道。
等到呂航喝完後,李俊笑著說道:“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再治你的罪也是於事無補,這樣吧,還有兩年,又要換屆了,你這內閣次輔要想成為內閣首輔,還得有拿得出手的資曆,朕給你一次機會,這次各郡縣都有朱詳這樣的人落馬,你與司馬達一起查清事情真偽,看看有沒有被誣陷的?還有就是盡快要將地方上的官員補充完整,隻要地方上不出亂子,朕就算你一次大功,如何?”
“陛下放心,此乃臣份內之責,臣一定會盡全力辦好的。”呂航連忙答應道。
李俊接著吩咐道:“此事你是主要負責,至於去下麵查案,就交給司馬達負責吧,朕已經答應過司馬達,給他兩年時間,讓他去下麵走走看看。”
“諾,臣遵旨。”
司馬達的離開,是李俊授意的,在李俊眼中,走,乃是史官重要的看天下的步奏,就像後世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一般,他就是從長安出發東南行,出武關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後折向東南到九疑。窺九疑後北上長沙,到舊羅屈原沉淵處憑吊,越洞庭,出長江,順流東下。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展轉到錢塘。上會稽,探禹穴。還吳遊觀春申君宮室。上姑蘇,望五湖。之後,北上渡江,過淮陰,至臨淄、曲阜,看遍齊魯之地,觀孔子留下的遺風,受困於鄱、薛、彭城,然後沿著秦漢之際風起雲湧的豪傑步伐看了沛縣,鴻溝,垓下,憑吊了楚漢相爭的戰場,經彭城,曆沛、豐、碭、睢陽,至梁……
然後司馬遷才寫出了那部中華文明史上的瑰寶《史記》,李俊希望司馬達也能帶給自己同樣的驚喜。
司馬達離開後,顏嬌便成了新的尚書令,為此儒家的人高興的都快瘋了,因為顏嬌是這麽多年儒家第一位真正的朝廷高官,顏嬌與伏念還不同,伏念雖說現在還算是儒家的掌門人,但伏念這麽多年卻一直處事不偏不倚,儒家的人其實並沒有在伏念這裏沾到光,但顏嬌卻是明正言順的儒家傳人。
這天夏侯恩、董鍾二人聯袂來到顏嬌府上祝賀,顏嬌親自出迎道:“兩位先生有事,嬌該自去先生府中,怎敢勞動兩位先生來嬌這裏啊?”
董鍾拍了拍顏嬌的肩膀道:“不錯,君子之風還未變,走,咱們進去說話。”
三人來到書房,顏嬌便將所有伺候的下人都打發下去了,顏嬌親自給兩位長輩上了一杯茶,然後便畢恭畢敬的站在了一旁,雖說現在顏嬌是天子近臣,但以顏嬌在儒家的地位來說,與董鍾二人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董鍾與夏侯恩對視了一眼,便隻見夏侯恩大笑道:“子美,何必客氣呢?快快請坐。”
顏嬌對二人行了一禮便坐到了一旁,現在的顏嬌在李俊身邊呆了這麽長時間,也早就鍛煉出來了,雖說心中對董鍾二人還保持著尊敬,但再跟之前那般對二人唯命是從那是不可能啦,身為臣子,最重要的是保持對君主的忠心。
董鍾喝了一口茶眼前一亮道:“好茶啊,這是蕭家的雨前龍井麽?子美真是好福氣啊。”
顏嬌笑道:“先生羞煞了,隻是蒙陛下恩裳,才給了不到一斤,要是先生想喝,嬌馬上就給先生去拿。”
“哈哈,子美啊,君子不奪人之美,老夫要是真想喝,自會去找蕭挺討要,這點麵子蕭挺還是給的。”董鍾大笑道。
夏侯恩看著董鍾與顏嬌在那討論風化雪月,就是不說正事,心裏不禁暗罵自己的師兄老毛病又犯了,董鍾學問好,人品端正,就是有點太膽小。
夏侯恩咳嗽了一聲打斷了兩人的話說道:“子美,這次我師兄弟二人來此也不是想要討要什麽,這一點你放心,這次來主要是想跟你商量一下我們儒家的未來,自從伏師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後,我儒家子弟如獲至寶,日夜研讀,這幾年雖說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導致儒家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好多弟子學著學著便走了彎路,喜百工而輕仁義,這種現象現在比比皆是,再加上現在儒家還出了孔儒那個大敗類,導致儒家現在又有了分裂的勢頭,長此以往,恐怕你我等人就要成為儒家的罪人啦。”
“夏侯先生所言極是,此事嬌也有所察覺,甚至問過陛下,兩位先生想知道陛下是怎麽迴答的麽?”顏嬌也是非常嚴肅的迴答道。
“哦,陛下高見一直與人不同,老夫洗耳恭聽。”夏侯恩連忙說道。
顏嬌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陛下說這種現象不光儒家有,諸子百家應該都有這種問題,但諸子百家相比較於儒家來說,被這種問題困擾的程度卻很少。”
董鍾聽罷認同的點了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
“陛下還分析了原因,主要是因為咱們儒家缺少一個凝聚力,墨家有非攻,法家要求法治天下,黃老家講無為而治,雜家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陰陽家講陰陽合一,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訴求,都有自己的特點,這麽比起來,隻有咱們儒家就是缺少特點,沒有特點才是儒家容易分裂的原因。”
聽見顏嬌的話,夏侯恩苦笑道:“陛下的意思我明白了,按照陛下所說,我儒家最是善變吧,捏成什麽樣就是什麽樣,看來太懂得變通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顏嬌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不懂得變通就像魯儒一樣,慢慢的就會被社會淘汰,太懂得變通也不好,如果一個學派連自己的綱領都沒有,那怎麽凝聚人心啊?”
“看來吾等這次又走進了歪路啊。”董鍾歎道。
顏嬌幫著董鍾二人又換了一遍茶,董鍾與夏侯恩二人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中,久久不能自拔。
過了好一會,董鍾才問道:“子美,你覺著用什麽來做為儒家的綱領比較好呢?畢竟你久在陛下身邊,陛下的一些想法你還是比較了解的。”
顏嬌搖了搖頭道:“先生啊,您到現在還不明白麽,陛下挺喜歡咱們儒家的,所以咱們現在要想取得的不是陛下的信任,而是天下百姓的信任,陛下早就說過“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連陛下都開始討好百姓了,我們也不能落之於後啊。”
“子美,你說的很對,墨家那群人就是會討好百姓,現在才慢慢的壓過我們一頭的,要是儒家再不動作,那早晚都會被墨家趕盡殺絕。”董鍾點了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開儒家大會吧,大家一起商量,順便趁著這次大會,徹底清理一下儒家的敗類。”最後還是夏侯恩拍板決定道。
顏嬌對夏侯恩拱了拱手道:“夏侯先生英明,但這次大會嬌就不能參加了,但嬌可以送給兩位先生幾句話。”
“請說,子美。”
“仁義,有教無類、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