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子幹被斬首以後,燕王的事就算告一段落了。
但後續事情還有很多,李俊最近忙的也是頭暈眼花,首先是大批移民已經上路,這對各級官府都是一個考驗,對李俊就更是一個大大的考驗啦,雖說李俊現在權利正盛,但群眾們的眼光是雪亮的,此次接近五十萬人口的大移民,是大唐建國以來的頭一次。
這天李俊剛剛與尚書台的人商量完移民事情,竇管便急匆匆的來求見了,李俊在尚書台接見了竇管,竇管最近的心情也不好,因為他們竇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竇林,本想著可以替自己分擔一下呢,沒想到嶽子幹事畢後,竇林心灰意冷,竟然辭官跑去甘棠教學了。
所以李俊見到的是一個滄桑了很多的竇管,李俊笑著說道:“竇愛卿,還是要多保重身體啊,你看看你,還不到五十,就滿臉滄桑,令人擔心啊。”
“多謝陛下,陛下最近好像也消瘦了些,也請陛下善保龍體。”竇管立刻迴道。
李俊點了點頭道:“竇卿,不知今日來找朕有何要事啊?”
竇管拱了拱手道:“陛下,燕王此次叛亂,三萬燕軍卻臨陣倒戈,不知陛下該怎樣處置這三萬燕軍啊?”
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李俊好長時間了,要說用吧,心裏確實不太放心,不用吧,又怕寒了大唐將士們的心,所以李俊一直很為難,現在既然竇管把這個事情捅開了,於是李俊便問道:“竇卿,有何好的想法?”
竇管胸有成竹道:“臣覺著可以用,但不能再留守燕地了。”
“那讓他們來京城如何?”李俊試探的問道。
竇管搖了搖頭道:“不妥,陛下,京軍最是排外,而且這些人還是之前的叛軍,燕軍如果進了京城恐生事端。”
李俊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以竇卿的意思,是讓他們去哪裏?”
“杭愛山。”竇管低著頭答道。
李俊聽完後皺著眉頭道:“說說理由。”杭愛山此處地勢險要,而且夾在北遼與北金之間,日後定會是兵家必爭之地。
竇管歎了口氣道:“陛下,這不是臣的意思,這是現在燕軍統將易川的意思,是他懇請臣對陛下進言的,請陛下恕罪。”
李俊怒道:“你迴去告訴易川,讓易川現在就進京,這件事讓他親自給朕解釋。”
“陛下萬萬不可啊,現在三萬燕軍人心惶惶,如果這個時候您讓易川進京,沒有了主帥安撫,恐生嘩變啊。”竇管立刻勸誡道。
竇管說的很有道理,此時確實不適合宣易川進京,於是李俊繼續問道:“易川此人為將如何?”
竇管苦笑道:“陛下,此人與臣隻是一麵之緣,所以臣對其不太了解,如果您真想了解的話,還是找高帥問問吧,高帥曾經是此人的上司,這次易川最後之所以反戈一擊,也是因為不願與高帥兵刃相見。”
聽到竇管如此迴答,李俊對竇管也有點失望了,身為一國之參謀長,軍方的第二號人物,竟然連地方上統軍大將的性格都摸不透,真是失職啊,於是李俊便擺擺手讓其退下,然後立刻宣高哲進宮。
高哲很快便進宮了,李俊便把剛才竇管對自己說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高哲,高哲立刻跪下道:“陛下,老臣以下之言,可能有冒犯陛下的意思,請陛下恕罪。”
李俊連忙扶起高哲道:“老將軍,這是何意,有話便說。”
高哲歎了口氣道:“陛下,老臣覺著可以派易川去杭愛山,但三萬燕軍還是算了吧,杭愛山未來必有大戰,此時您派燕軍過去,恐怕大家都會覺著您是借北遼、北金人的手來殺人。”
“朕沒有此意啊。”李俊連忙搖手道。
高哲笑著說道:“陛下,這個老臣知道,可天下人不知啊。”
“既然這樣不行,那燕軍朕該怎麽處理呢?”李俊無奈的問道。
“陛下,此事很簡單,一萬禦林軍北上,燕軍撤迴來一萬來京,也就說兩邊互換一下,然後剩下的兩萬燕軍,想去杭愛山的就去,不想去的就退役,大不了重新招人,這樣既顯示了陛下對燕地的信任,又不會誤事,而且禦林軍還有兩千神騎,可保杭愛山不失。”高哲摸著胡須說道。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高哲的一番話令李俊豁然開朗,李俊拍手道:“老將軍,妙計啊,朕現在就下旨。”
“陛下繆讚。”高哲謙虛的說道。
等到李俊下完聖旨後,突然又歎了口氣道:“唉,老將軍,你說如果竇參謀長也像您這樣做事周全,那朕該省多大心啊?”
李俊赤裸裸釋放了自己對竇管不滿的信號,高哲本不想摻和,但又不忍心竇管落到一個不好的下場。
於是稍加思索便說道:“陛下,此言差矣,軍參謀長不是主帥,不需要雷斷風行的性子,就需要竇大人這樣的性子,既懂大禮,又不迂腐,所以老臣覺著竇大人很適合參謀長一職,如果陛下您真給了他一個主帥,才是真害了他呢。”
高哲都這樣說了,李俊隻好訕訕的答道:“老將軍誤會了,對於竇參謀長的忠心朕還是相信的。”
兩人又閑談了幾句,高哲便告辭離宮了,李俊擦了一把頭上的汗心中苦笑道:“看來自己還是有點急功近利啊,現在的軍方青黃不接,不宜多動。”
燕地冀州城外的軍營這段時間安靜極了,之前喧嘩的吵鬧聲都不見了,死一般的平靜,如果有經驗的將軍來到此處便會發現,這樣的情景最恐怖,不在平靜中死亡,就在平靜中爆發,而軍隊本來就是一個暴力機器,所以在平靜中爆發的可能會更大。
易川也感覺到了不對勁,自己上書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京中卻沒有人來,隻是派了三萬遼東軍過來包圍著自己,易川評估過自己與遼東軍的戰力,發現自己這邊一點勝算都沒有,不說別的,兩千神騎自己就沒有辦法去應付,更何況現在營內的火藥也不多了。
易川長歎了一口氣,正在此時,易川的副將闖了進來,易川不悅的問道:“什麽事這麽慌慌張張的啊?”
“將軍,剛才探馬來報,營外又多加了一萬軍隊,看旗號好像是禦林軍,對了,還有一個信使在外求見。”副將氣喘籲籲的說道。
易川立刻迴道:“趕緊請信使進營。”
“諾,末將遵命。”
信使是季孟的副將,這件事別人去做李俊不放心,所以還是把自己的鐵杆心腹季孟派去了。
信使進了燕軍營,也不敢托大,看見易川立刻下馬行禮道:“末將張不疑參見易將軍。”
張不疑的名號易川也聽過,此人是禦林軍的副帥,也是季孟最信任的一名大將,此次既然是此人出麵,那說明事情小不了,很有可能季孟也來了。
易川心裏轉了很多念頭,但麵上還是笑著說道:“張將軍,可讓易某好等啊。”
張不疑順勢站了起來,對易川笑著說道:“易將軍,組織所有人轅門接旨。”說完便從懷中拿出了一個明黃色的聖旨。
“臣奉詔。”
易川不敢怠慢,很快便把人都召集齊了,張不疑走上高台喊道:“燕軍接旨。”
“唿啦”一聲,三萬燕軍將士同時跪下,但從他們緊握兵器的手就能看出,他們其實內心很緊張。
張不疑看見無人反對,心中鬆了一口氣,打開聖旨讀道:“燕王謀反,朕心甚痛,但有良軍三萬人平反,朕心甚慰,今日特賜燕軍為忠勇軍,且從忠勇軍中挑選一萬勇士進入禦林軍,來京護衛朕的安全,原燕軍統帥易川治軍有功,繼續兼任忠勇軍統帥一職,其餘軍官不動,無過,此次與燕逆交戰犧牲之人,名字可以進入紀念碑,永享祭祀。”
“多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將大吼道。
張不疑笑著把聖旨交給了易川道:“易將軍,接旨吧。”
易川重新跪在地上道:“臣遵旨。”
張不疑大笑著扶起易川道:“易將軍,此次陛下想要你帶兵去杭愛山,易將軍可千萬不要誤會,這是高帥親自舉薦的。”
易川一聽是高哲的主意,心裏立刻鬆了一口氣,易川苦笑道:“張將軍,易某的殺敵報國之心從未變過,可是就憑現在忠勇軍的兩萬人去了杭愛山就是送死啊。”
張不疑擠眉弄眼道:“將軍放一百個心,陛下是不會讓您白白送死的,忠勇軍一萬人去了禦林軍,禦林軍也會出一萬人到忠勇軍,而且其中還帶有兩千神騎,末將不才,以後就是您的副將了。”
“哈哈,好事啊,張兄弟,以後咱們就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兄弟啦。”易川聽罷大笑道。
張不疑搖了搖頭道:“易帥,現在還不成,季帥還在外麵等著交割呢。”
易川一拍額頭道:“對,對,我差點忘了這事,走,咱們現在就去見季帥。”
兩人來到城外軍營去拜見季孟,季孟的臉色很不好看,自己辛辛苦苦的練的兵,還沒派上用場呢,就給別人啦,換誰心情都不會好,但現在木已成舟,季孟隻好對易川拱了拱手道:“易將軍,季某的兄弟以後就拜托給你了。”
易川連忙還禮道:“季帥,彼此彼此。”說罷兩人便同時大笑了起來。
但後續事情還有很多,李俊最近忙的也是頭暈眼花,首先是大批移民已經上路,這對各級官府都是一個考驗,對李俊就更是一個大大的考驗啦,雖說李俊現在權利正盛,但群眾們的眼光是雪亮的,此次接近五十萬人口的大移民,是大唐建國以來的頭一次。
這天李俊剛剛與尚書台的人商量完移民事情,竇管便急匆匆的來求見了,李俊在尚書台接見了竇管,竇管最近的心情也不好,因為他們竇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竇林,本想著可以替自己分擔一下呢,沒想到嶽子幹事畢後,竇林心灰意冷,竟然辭官跑去甘棠教學了。
所以李俊見到的是一個滄桑了很多的竇管,李俊笑著說道:“竇愛卿,還是要多保重身體啊,你看看你,還不到五十,就滿臉滄桑,令人擔心啊。”
“多謝陛下,陛下最近好像也消瘦了些,也請陛下善保龍體。”竇管立刻迴道。
李俊點了點頭道:“竇卿,不知今日來找朕有何要事啊?”
竇管拱了拱手道:“陛下,燕王此次叛亂,三萬燕軍卻臨陣倒戈,不知陛下該怎樣處置這三萬燕軍啊?”
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李俊好長時間了,要說用吧,心裏確實不太放心,不用吧,又怕寒了大唐將士們的心,所以李俊一直很為難,現在既然竇管把這個事情捅開了,於是李俊便問道:“竇卿,有何好的想法?”
竇管胸有成竹道:“臣覺著可以用,但不能再留守燕地了。”
“那讓他們來京城如何?”李俊試探的問道。
竇管搖了搖頭道:“不妥,陛下,京軍最是排外,而且這些人還是之前的叛軍,燕軍如果進了京城恐生事端。”
李俊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以竇卿的意思,是讓他們去哪裏?”
“杭愛山。”竇管低著頭答道。
李俊聽完後皺著眉頭道:“說說理由。”杭愛山此處地勢險要,而且夾在北遼與北金之間,日後定會是兵家必爭之地。
竇管歎了口氣道:“陛下,這不是臣的意思,這是現在燕軍統將易川的意思,是他懇請臣對陛下進言的,請陛下恕罪。”
李俊怒道:“你迴去告訴易川,讓易川現在就進京,這件事讓他親自給朕解釋。”
“陛下萬萬不可啊,現在三萬燕軍人心惶惶,如果這個時候您讓易川進京,沒有了主帥安撫,恐生嘩變啊。”竇管立刻勸誡道。
竇管說的很有道理,此時確實不適合宣易川進京,於是李俊繼續問道:“易川此人為將如何?”
竇管苦笑道:“陛下,此人與臣隻是一麵之緣,所以臣對其不太了解,如果您真想了解的話,還是找高帥問問吧,高帥曾經是此人的上司,這次易川最後之所以反戈一擊,也是因為不願與高帥兵刃相見。”
聽到竇管如此迴答,李俊對竇管也有點失望了,身為一國之參謀長,軍方的第二號人物,竟然連地方上統軍大將的性格都摸不透,真是失職啊,於是李俊便擺擺手讓其退下,然後立刻宣高哲進宮。
高哲很快便進宮了,李俊便把剛才竇管對自己說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高哲,高哲立刻跪下道:“陛下,老臣以下之言,可能有冒犯陛下的意思,請陛下恕罪。”
李俊連忙扶起高哲道:“老將軍,這是何意,有話便說。”
高哲歎了口氣道:“陛下,老臣覺著可以派易川去杭愛山,但三萬燕軍還是算了吧,杭愛山未來必有大戰,此時您派燕軍過去,恐怕大家都會覺著您是借北遼、北金人的手來殺人。”
“朕沒有此意啊。”李俊連忙搖手道。
高哲笑著說道:“陛下,這個老臣知道,可天下人不知啊。”
“既然這樣不行,那燕軍朕該怎麽處理呢?”李俊無奈的問道。
“陛下,此事很簡單,一萬禦林軍北上,燕軍撤迴來一萬來京,也就說兩邊互換一下,然後剩下的兩萬燕軍,想去杭愛山的就去,不想去的就退役,大不了重新招人,這樣既顯示了陛下對燕地的信任,又不會誤事,而且禦林軍還有兩千神騎,可保杭愛山不失。”高哲摸著胡須說道。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高哲的一番話令李俊豁然開朗,李俊拍手道:“老將軍,妙計啊,朕現在就下旨。”
“陛下繆讚。”高哲謙虛的說道。
等到李俊下完聖旨後,突然又歎了口氣道:“唉,老將軍,你說如果竇參謀長也像您這樣做事周全,那朕該省多大心啊?”
李俊赤裸裸釋放了自己對竇管不滿的信號,高哲本不想摻和,但又不忍心竇管落到一個不好的下場。
於是稍加思索便說道:“陛下,此言差矣,軍參謀長不是主帥,不需要雷斷風行的性子,就需要竇大人這樣的性子,既懂大禮,又不迂腐,所以老臣覺著竇大人很適合參謀長一職,如果陛下您真給了他一個主帥,才是真害了他呢。”
高哲都這樣說了,李俊隻好訕訕的答道:“老將軍誤會了,對於竇參謀長的忠心朕還是相信的。”
兩人又閑談了幾句,高哲便告辭離宮了,李俊擦了一把頭上的汗心中苦笑道:“看來自己還是有點急功近利啊,現在的軍方青黃不接,不宜多動。”
燕地冀州城外的軍營這段時間安靜極了,之前喧嘩的吵鬧聲都不見了,死一般的平靜,如果有經驗的將軍來到此處便會發現,這樣的情景最恐怖,不在平靜中死亡,就在平靜中爆發,而軍隊本來就是一個暴力機器,所以在平靜中爆發的可能會更大。
易川也感覺到了不對勁,自己上書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京中卻沒有人來,隻是派了三萬遼東軍過來包圍著自己,易川評估過自己與遼東軍的戰力,發現自己這邊一點勝算都沒有,不說別的,兩千神騎自己就沒有辦法去應付,更何況現在營內的火藥也不多了。
易川長歎了一口氣,正在此時,易川的副將闖了進來,易川不悅的問道:“什麽事這麽慌慌張張的啊?”
“將軍,剛才探馬來報,營外又多加了一萬軍隊,看旗號好像是禦林軍,對了,還有一個信使在外求見。”副將氣喘籲籲的說道。
易川立刻迴道:“趕緊請信使進營。”
“諾,末將遵命。”
信使是季孟的副將,這件事別人去做李俊不放心,所以還是把自己的鐵杆心腹季孟派去了。
信使進了燕軍營,也不敢托大,看見易川立刻下馬行禮道:“末將張不疑參見易將軍。”
張不疑的名號易川也聽過,此人是禦林軍的副帥,也是季孟最信任的一名大將,此次既然是此人出麵,那說明事情小不了,很有可能季孟也來了。
易川心裏轉了很多念頭,但麵上還是笑著說道:“張將軍,可讓易某好等啊。”
張不疑順勢站了起來,對易川笑著說道:“易將軍,組織所有人轅門接旨。”說完便從懷中拿出了一個明黃色的聖旨。
“臣奉詔。”
易川不敢怠慢,很快便把人都召集齊了,張不疑走上高台喊道:“燕軍接旨。”
“唿啦”一聲,三萬燕軍將士同時跪下,但從他們緊握兵器的手就能看出,他們其實內心很緊張。
張不疑看見無人反對,心中鬆了一口氣,打開聖旨讀道:“燕王謀反,朕心甚痛,但有良軍三萬人平反,朕心甚慰,今日特賜燕軍為忠勇軍,且從忠勇軍中挑選一萬勇士進入禦林軍,來京護衛朕的安全,原燕軍統帥易川治軍有功,繼續兼任忠勇軍統帥一職,其餘軍官不動,無過,此次與燕逆交戰犧牲之人,名字可以進入紀念碑,永享祭祀。”
“多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將大吼道。
張不疑笑著把聖旨交給了易川道:“易將軍,接旨吧。”
易川重新跪在地上道:“臣遵旨。”
張不疑大笑著扶起易川道:“易將軍,此次陛下想要你帶兵去杭愛山,易將軍可千萬不要誤會,這是高帥親自舉薦的。”
易川一聽是高哲的主意,心裏立刻鬆了一口氣,易川苦笑道:“張將軍,易某的殺敵報國之心從未變過,可是就憑現在忠勇軍的兩萬人去了杭愛山就是送死啊。”
張不疑擠眉弄眼道:“將軍放一百個心,陛下是不會讓您白白送死的,忠勇軍一萬人去了禦林軍,禦林軍也會出一萬人到忠勇軍,而且其中還帶有兩千神騎,末將不才,以後就是您的副將了。”
“哈哈,好事啊,張兄弟,以後咱們就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兄弟啦。”易川聽罷大笑道。
張不疑搖了搖頭道:“易帥,現在還不成,季帥還在外麵等著交割呢。”
易川一拍額頭道:“對,對,我差點忘了這事,走,咱們現在就去見季帥。”
兩人來到城外軍營去拜見季孟,季孟的臉色很不好看,自己辛辛苦苦的練的兵,還沒派上用場呢,就給別人啦,換誰心情都不會好,但現在木已成舟,季孟隻好對易川拱了拱手道:“易將軍,季某的兄弟以後就拜托給你了。”
易川連忙還禮道:“季帥,彼此彼此。”說罷兩人便同時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