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詩詞讚《西遊記》第87迴:


    《讚鳳仙郡求雨》


    鳳仙久旱困黎民,冒死求霖意懇真。


    郡侯悔愆皈善念,悟空仗義上天宸。


    靈霄祛雷因君怒,塵世祈恩感聖仁。


    甘霖普降陰霾散,德化心田處處春。


    詮釋:


    首聯描繪鳳仙郡大旱,百姓受苦,郡侯冒天求雨的懇切之情。頷聯寫郡侯因悔過而皈依善念,孫悟空仗義前往天庭。頸聯體現靈霄殿因玉帝之怒而專擅祛雷,以及塵世求雨之舉最終感動天庭的過程。尾聯描繪甘霖降下,陰霾消散,德化人心,寓意著善念與改過最終帶來了美好的結果,既解決了旱災,也使人心得到了感化和升華。


    一、《<周易>哲學視角下的<西遊記>第 87 迴:鳳仙郡冒天求雨,靈霄殿專擅祛雷》


    《西遊記》第 87 迴“鳳仙郡冒天求雨,靈霄殿專擅祛雷”,講述了唐僧師徒在鳳仙郡遭遇幹旱,孫悟空上天庭求雨的故事。這一迴情節曲折,充滿了奇幻色彩,同時也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一迴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麵的解讀:


    天地不交,否


    《周易》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不交,象征著閉塞不通,這就是否卦。在這一迴中,鳳仙郡三年不雨,正是天地不交的表現。鳳仙郡的太守因為冒犯了玉帝,被玉帝下令在披香殿內立一座米山,一座麵山,又放了隻狗在米山下麵,一隻雞在麵山旁邊。如果狗能把米山吃光,雞能把麵山吃完,就讓鳳仙郡下雨。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狗不能吃米,雞也不能吃麵。這就意味著鳳仙郡的災難將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天地交感,否極泰來。


    陰陽失序,睽


    《周易》中,睽卦象征著乖離、矛盾、對立。在這一迴中,孫悟空上天庭求雨,卻遭到了玉帝的拒絕。玉帝不僅不給他下雨,還派了雷公電母等神靈去鳳仙郡懲罰那裏的百姓。這就導致了天庭和鳳仙郡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也導致了陰陽失序。孫悟空代表著陽性的力量,他勇敢、正義、有智慧;而玉帝代表著陰性的力量,他威嚴、神秘、有權柄。兩者之間的衝突,反映了陰陽之間的睽隔和矛盾。


    剛柔相濟,既濟


    《周易》中,既濟卦象征著成功、完成、和諧。在這一迴中,孫悟空並沒有被玉帝的拒絕所打敗,他反而更加努力地去求雨。他先是找了東海龍王,讓他幫忙下雨;然後又找了玉帝,向他求情;最後還找了如來佛祖,讓他幫忙說服玉帝。在孫悟空的努力下,玉帝終於答應給鳳仙郡下雨。這就意味著孫悟空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解決了鳳仙郡的幹旱問題,也實現了天地交感,陰陽和諧。這體現了剛柔相濟的道理,孫悟空的剛和玉帝的柔相互配合,最終達到了既濟的境界。


    否極泰來,未濟


    《周易》中,未濟卦象征著未完成、未成功、未和諧。在這一迴中,雖然鳳仙郡得到了雨水的滋潤,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因為鳳仙郡的太守在經曆了這場災難後,並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更加驕橫跋扈。他不僅不感謝孫悟空的救命之恩,還想把孫悟空抓起來問罪。這就意味著鳳仙郡的災難並沒有真正結束,而是剛剛開始。這也反映了否極泰來的道理,鳳仙郡在經曆了三年的幹旱後,雖然迎來了雨水的滋潤,但是如果太守不改變自己的行為,鳳仙郡的未來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綜上所述,《西遊記》第 87 迴“鳳仙郡冒天求雨,靈霄殿專擅祛雷”,通過講述唐僧師徒在鳳仙郡遭遇幹旱,孫悟空上天庭求雨的故事,展現了《周易》哲學中的天地不交、陰陽失序、剛柔相濟、否極泰來等道理。這些道理不僅適用於古代社會,也適用於現代社會。它們提醒我們,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不斷努力,才能最終實現成功和和諧。


    二、《西遊記》第 87 迴:“鳳仙郡冒天求雨,靈霄殿專擅祛雷”白話文經典故事


    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這一日,來到了鳳仙郡。隻見這裏連年幹旱,土地幹裂,莊稼枯萎,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唐僧見此情景,心中不忍,便對孫悟空說:“悟空,你看這裏的百姓如此受苦,我們應該想辦法救救他們。”孫悟空說:“師父,我也正有此意。待我前去打聽一下,看看這幹旱是何原因。”


    孫悟空化作一個老者,來到了鳳仙郡的衙門前。他向守門的士兵打聽,得知這鳳仙郡的太守名叫上官傑,是個清正廉潔的好官。隻是這鳳仙郡三年前突然遭遇了一場大旱,至今滴雨未下。上官傑太守為此心急如焚,日夜祈禱,卻始終沒有效果。


    孫悟空又問:“這鳳仙郡為何會遭遇如此大旱?”士兵說:“聽說這是因為鳳仙郡的郡侯在祭祀天地時,對神靈不敬,冒犯了玉帝,所以玉帝才降旨,讓鳳仙郡三年不下雨。”


    孫悟空聽了,心中大怒。他說:“這玉帝也太不講道理了。鳳仙郡的郡侯雖然冒犯了他,但也不至於讓整個鳳仙郡的百姓都跟著受苦。待我去天上找玉帝理論理論。”


    孫悟空一個筋鬥雲,來到了靈霄寶殿。他對玉帝說:“玉帝老兒,你為何要讓鳳仙郡三年不下雨?”玉帝說:“鳳仙郡的郡侯在祭祀天地時,對神靈不敬,冒犯了朕,所以朕才降旨,讓鳳仙郡三年不下雨。”


    孫悟空說:“玉帝老兒,你這是公報私仇。鳳仙郡的郡侯雖然冒犯了你,但也不至於讓整個鳳仙郡的百姓都跟著受苦。你這樣做,實在是太過分了。”


    玉帝說:“朕是天庭之主,掌管三界眾生。鳳仙郡的郡侯冒犯了朕,就是對天庭的不敬。朕這樣做,是為了維護天庭的尊嚴。”


    孫悟空說:“玉帝老兒,你不要以為你是天庭之主,就可以為所欲為。你這樣做,隻會讓天下人對你不滿。”


    玉帝說:“孫悟空,你不要在這裏胡攪蠻纏。朕已經決定了的事情,是不會改變的。”


    孫悟空說:“玉帝老兒,你既然如此固執,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孫悟空說著,從耳朵裏掏出金箍棒,就要向玉帝打去。玉帝見孫悟空如此放肆,心中大怒。他說:“孫悟空,你敢在靈霄寶殿上撒野,真是膽大包天。來人啊,給我把他拿下。”


    玉帝的話音剛落,就有一群天兵天將衝了出來,把孫悟空團團圍住。孫悟空毫不畏懼,他揮舞著金箍棒,與眾天兵天將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就在孫悟空與天兵天將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太白金星出現了。他對孫悟空說:“孫悟空,你不要再鬧了。玉帝已經決定了,隻要鳳仙郡的郡侯能夠誠心悔過,向神靈賠罪,就會給鳳仙郡下雨。”


    孫悟空聽了,心中大喜。他說:“好,我這就去告訴鳳仙郡的郡侯。”


    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又迴到了鳳仙郡。他把玉帝的旨意告訴了上官傑太守。上官傑太守聽了,連忙帶領著鳳仙郡的百姓,來到了城外的一座山上。他們在山上搭建了一座祭壇,準備向神靈賠罪。


    上官傑太守率領著百姓,在祭壇上誠心悔過,向神靈祈禱。他們的誠意感動了神靈,隻見天空中突然飄來了一片烏雲。不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


    鳳仙郡的百姓們看到下雨了,都歡唿雀躍起來。他們紛紛跪在地上,感謝神靈的恩賜。上官傑太守也激動得熱淚盈眶,他說:“感謝神靈保佑,感謝唐僧師徒的救命之恩。”


    唐僧師徒看到鳳仙郡的百姓們如此高興,也都感到非常欣慰。他們繼續踏上了西行的路程,去尋找更多的真經。


    三、寓意與主題思想


    寓意


    1. 因果報應:鳳仙郡太守因冒犯玉帝而遭受三年幹旱之罰,這體現了《周易》中“因果報應”的思想。告誡人們要謹言慎行,尊重天地神靈。


    2. 陰陽調和:孫悟空代表陽性力量,玉帝代表陰性力量,兩者的矛盾與和解,象征著陰陽的調和與平衡。


    3. 否極泰來:鳳仙郡經曆了長期的幹旱,但最終迎來了降雨,寓意著困境不會永遠持續,隻要堅持努力,就會迎來轉機。


    主題思想


    1. 敬畏自然:故事強調了人類應敬畏自然、尊重天地神靈,不可肆意妄為。


    2. 正義與善良:孫悟空為鳳仙郡百姓求情降雨,體現了正義和善良的力量。


    3. 改過自新:鳳仙郡太守在遭受懲罰後,誠心悔過,最終得到玉帝的寬恕,表達了改過自新的重要性。


    4. 團結協作:孫悟空通過與玉帝、龍王等各方的合作,才成功求得雨水,強調了團結協作的價值。


    總的來說,這一迴通過鳳仙郡求雨的故事,傳達了《周易》中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智慧,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主題思想。


    四、從五行生克理論對《西遊記》第87迴的解析:


    五行與人物及環境


    孫悟空:可視為金,其具有剛健、銳利的特質,如同金屬一般堅硬且無堅不摧,能降妖除魔,在求雨過程中勇往直前,衝破阻礙.


    鳳仙郡:郡中幹旱,土地幹裂,莊稼無收,從五行角度看,土地屬土,幹旱則是土性過旺而無水來滋養,呈現出土克水的失衡狀態,導致萬物生長受限.


    玉帝:作為天庭的主宰,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威,可歸為土,其對鳳仙郡的懲罰,是土性中嚴厲、懲戒一麵的體現,也導致了鳳仙郡土氣過盛,引發災害.


    五行生克的具體體現


    相克關係:鳳仙郡郡守冒犯玉帝,從五行生克來看,是木冒犯了土。木本應克土,但郡守的行為過度,破壞了五行的平衡,導致土對木所代表的鳳仙郡進行了強力克製,表現為幹旱等災難,這是一種相克過度的狀態,體現了五行相克在情節中的作用.


    相生關係:孫悟空為了解決鳳仙郡的幹旱問題,不斷奔走努力。從五行角度,金生水,孫悟空作為金,通過其行動,最終促成了降雨,實現了金生水的相生轉化,使鳳仙郡的五行平衡得以恢複,也體現了五行相生在推動情節發展和解決問題中的意義.


    五行生克與主題思想


    因果與平衡:本迴中,郡守的行為引發了五行的失衡,導致災難,而最終通過一係列努力恢複平衡,體現了五行生克所蘊含的因果關係和平衡思想。告誡人們行事要遵循自然規律和道德準則,不可肆意妄為,否則會破壞五行平衡,引發不良後果.


    轉化與救贖:孫悟空的努力促成五行從失衡到平衡的轉化,象征著一種救贖和修正。這也體現了《西遊記》中所傳達的通過努力和修行,能夠化解矛盾、糾正錯誤、實現和諧的主題思想,而五行生克則是這種轉化和救贖的內在動力和規律體現.


    五、《<鳳仙郡冒天求雨,靈霄殿專擅祛雷>》


    卜算子·鳳仙郡祈雨


    鳳仙郡中旱,三年未見霖。


    百姓焚香祈上蒼,願降及時雨。


    悟空上天庭,玉帝怒未消。


    幸得諸神來相助,恩澤潤蒼生。


    如夢令·靈霄殿祛雷


    靈霄寶殿威嚴,玉帝專擅祛雷。


    怒責鳳仙郡,天災降罰以示。


    休矣,休矣,眾生平等慈悲。


    清平樂·鳳仙郡之難


    鳳仙遭難,三年亢旱患。


    太守焚香祈雨澤,惹怒玉帝降災。


    悟空心急如焚,上天請命求情。


    幸得諸神相助,方解百姓之困。


    菩薩蠻·鳳仙郡求雨


    鳳仙郡裏旱情苦,百姓無奈祈雨福。


    悟空上天庭,玉帝怒未平。


    諸神齊相助,風雨降人間。


    恩澤潤蒼生,功德滿乾坤。


    詮釋:


    《卜算子·鳳仙郡祈雨》


    鳳仙郡久旱,百姓苦不堪。


    太守祈雨誠且虔,玉帝怒未減。


    悟空上天庭,求情解民難。


    終得甘霖降,恩澤潤人間。


    《如夢令·靈霄殿專擅祛雷》


    鳳仙郡災連,玉帝怒未歇。


    靈霄殿祛雷,專擅威權顯。


    懲戒,懲戒,隻為一時之怒。


    《清平樂·鳳仙郡之困》


    三年亢旱,鳳仙民塗炭。


    太守祈雨心誠虔,玉帝不憫人間。


    悟空神通廣大,上天庭請命。


    幸得諸神相助,風雨潤澤蒼生。


    《菩薩蠻·鳳仙郡求雨》


    鳳仙郡旱情急,百姓盼雨切。


    太守祈雨誠,玉帝怒未息。


    悟空上天宮,求情解民困。


    終得甘霖降,恩澤惠眾生。


    這些詞牌名的作品,通過不同的韻律和表達方式,展現了《西遊記》第 87 迴中鳳仙郡求雨的故事,表達了對鳳仙郡百姓的同情、對玉帝的憤怒以及對孫悟空等人的讚揚。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易哲學深度解析西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i重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i重歌並收藏周易哲學深度解析西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