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侯武自報家門後,靚仔恪見幾個便宜師弟的表情便知道他們聽說過此人名字,於是出言問洪葉:“洪師兄,這位夏侯武有何來曆?”


    “梁丘兄有所不知,是位夏侯武是內家拳高手……”


    從洪葉的口中,靚仔恪了解了夏侯武基本信息。夏侯武今年三十歲,是佛山合一門館主大弟子,練武成癡且天賦極佳,據說拳腳、擒拿、兵器無不精通,現在是合一門第一高手。


    夏侯武此次來港是受皇家港島警察邀,成為為警隊武術教官,教授港島警員擒拿功夫。


    港島武術界在抗日戰爭之前暗淡無光,抗戰爆發後,彼時港島與北方的分界線守衛不甚嚴實,有近百萬國人為躲避戰亂陸續湧入港島,這近百萬人上中夾雜了各行各業頂級人才,其中武術家就有近百人。


    這些僻港人士,稍微穩定下來便重操舊業,一時間港島百業興旺,新開的武館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戰爭勝利後,港島發展迅速,武術界借助這股春風也異常繁榮,港島成為是繼津門後又一個武術盛行的城市。


    當夏侯武見到港島滿大街的武館頓時欣喜若狂,下班休假後便前往之這武館比試切磋。


    他之前一直在老家習武,在來港島前鮮少去外地比武,因此不懂武術界比武切磋畢先拜帖的規矩,徑直上門要求比武。


    不送拜帖求得對手同意,直接上門要求比武的舉動,在武術界是大忌,被視作踢館。


    在武術界一旦武館被人踢館成功,該武館就隻能關門大吉從此不得公開授徒,直到該武館弟子打贏踢館者,才能重新開館授徒,事關道統傳承與門派存門,因此每家武館都將前來踢館者當做大敵。


    初至港島的夏侯武不懂武術界的規矩,直接犯此大忌,他的上門比式切磋被對方誤認為踢館。


    武館派出與他比武的人沒有留手,招招辣手、式式殺招的打法,也將夏侯武激怒,雙方很快打出真火,雙的交手沒留絲毫餘地,之最終夏侯武技高籌,打傷對手。


    事情至此已沒絲毫迴旋餘地,武館館主隻能派高手下場找迴麵子,可奈何技不如人一輸再輸,最後館主親自下場,也未能挽迴三局皆輸的結果。


    事後被夏侯武打敗的武館館主,依武術界行規解散武館,誓言退出武術界終身不再授徒。


    事後夏侯武得知此事,在解了港島武術界的規矩,知道踢館對武館造成的後果之後,非但沒有絲毫內疚,反而讓他堅定繼續踢館的念頭。


    至於夏侯武選繼續賜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發現選擇踢館的三場比武,讓他進步迅速,之前一直無法做到門派武動口訣中的內家‘五合一’,在經過三場見血的比式後,他隱隱摸到‘五合一’的竅門。


    為了達到合一門武術高最境界,於是夏侯武頻頻對港島各大武館進行踢館,使得不少武館關門結業。


    這些關門的武館館主雖生出下黑手的想法,但顧忌他警隊武術教官的頭銜,在民不與官鬥的思維下,暫時還沒有過激的舉動。


    夏侯武在連續踢館五六家武館後,摸清港島武術界的底細,自感再踢館普通武館於無法提升自身武術修為,於是便按合一門功法口訣,選出港島武術界五位高手做為自己挑戰的目標。


    這五位被夏侯武挑選的高手分別是:外家拳麥榮恩、北腿王譚敬堯、擒拿王王哲、兵器王陳伯光、內家邵季景。


    這五位被選中的人所擅長的功夫,對應著合一門的武術最高奧義——先拳後腿次擒拿,兵器內家五合一。


    夏侯武要挑戰港島這五位在各自武術領域登峰造極的武術大家,這是他在賜館數家武館後想到突破自己武術瓶頸的方法。


    當得知陳伯光將在國術總會舉辦壽宴並收關門弟子的消息,沒有請帖的夏侯武不請自來,因為這是一次非常難得聚齊五位頂級高手的機會,他需要在此證道。


    武術界本有借老捧新的傳統,不少沒有出色傳人又打出名號的拳師,在體力開始衰退時會挑選一名適合的新銳拳手,在公開擂台比武中與對方打成平手。


    老拳師以多年名望為基,為新拳乎揚名鋪路。老拳師在留下一段扶持後輩佳話的同時,也與新銳拳手結下一份香火情,等將來年老體衰後能在一定程度獲得對方的庇護。


    在舊時代,律法對武術界人士約束遠不如現今,這種借老捧新才是常態,踢館才是極其少見,誰都不能保證在年老力衰時沒人捧高踩低,畢竟人總有老去的一天。


    為了突破武技,夏侯武選擇成為後者,成為武術界人人厭惡的踢館者,眼下他出言直接挑戰北腳王譚敬堯,結合他之前念出的口訣,現場眾多武術名師在振驚的同時,紛紛盯著先前出言斥責夏侯武的麥榮恩。


    “沙魚恩,他找你打過?”黃氏醫館邵鶴年朝麥榮恩問道。


    麥榮恩漲紅著臉不出聲,眾人從他的表情中已知道答案,現場一眾武術名家刷刷變臉,神情頓時變得肅寧。


    夏侯武能打贏麥榮恩大兇眾人意料,看其模樣還輸得無話可說。麥榮恩能成為港島公認的外家拳王,其實力自不容質疑,現場能穩勝他的人,連一掌之數都沒有。


    夏侯武見譚敬堯然坐立在座位不動,於是再次出聲說道:“在下佛山合一門夏侯武,請譚師傅賜教……”


    如果夏侯武最開始說‘請北腿王踢賜教’,譚敬堯還可以用‘北腿王’名號太重為由避戰。可當夏侯武說出‘請譚師傅賜教’,譚敬堯就沒理由避戰。


    隻見譚敬堯朝陳伯光抱拳一禮:“陳師傅,譚某非常抱歉!因我的原因打攪了宴會,還請多多恕罪。現借貴寶地,解決一點私事,過後必登門謝罪。”


    譚敬堯說完便起身,卻被動作更快的陳伯光攔了去路。


    “且慢!譚師傅。”


    隻見陳伯光將譚敬堯按迴座椅,在對方的不解目光中,抱拳一禮向大廳眾人一搖,沉聲說道:“諸位今天日受陳某邀請而來,今有不諧之事發生,陳某身為主人責無旁貸,諸位且稍待,陳某這就去處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綜從砵蘭街巡街沙展到港警憲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仲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仲霧並收藏港綜從砵蘭街巡街沙展到港警憲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