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蓋在哪裏?”李大牛看向遠方,最南邊兒是一片樹林。


    梨樹溝的地勢很不錯,北麵是一片山脈,山上物資豐富,靠近他們村子的山比較緩卻很寬,被大家稱為北山,北山下是一片平原,平原被梨樹溝分成東西兩半,西邊兒麵積小些是李氏族人的田地,叫西田,東邊兒平原有五百畝是地主的土地,叫東田。


    從北山上流下三條小溪,陽光充足,水源充足,所以這裏的水田很肥沃,大家以前都住在北山腳下,現在能搬到哪裏去?都是肥沃的田,誰舍得用來蓋房子?


    西邊兒呢有條直通山上的小路,這條路和東邊的大路相對,安縣在東邊兒,大路去安縣很近,總不能蓋到西邊兒吧,沒聽過哪家的房子是東西朝向的,為了采光和通風,一般都是南北朝向。


    李族長指向南邊兒的樹林,把那邊的樹砍一些做家具,砍出來個空地蓋房子,就蓋坐北朝南吧。”


    李大牛:“那要砍的樹就多了,而且林子外側有個小山丘……”


    李族長擺手,“沒事兒,山丘不大,上麵有不少酸棗樹呢。”


    水田的南邊兒因為樹木繁茂,夏天蚊子多,大家以前沒想過在南邊兒蓋房子。


    最後族人們都沒意見,一撥人開始挖地基蓋房子,一撥人開始往地裏下苗。


    秧苗少,三天便種完了,然後開始上山挖野菜,地動時還下了一場雨,此時野菜蘑菇瘋漲,不挖更待何時,家家戶戶分到的野菜隻留一部分吃,其他的焯水後開始晾曬,蘑菇更是一點也不吃,全都曬幹了。


    “沒鹽了?”


    雲汐詢問般看向李春生,李春生點頭,“真沒了。”


    家裏的鹽是一大塊鹽鹵,每天一人舔一口,這麽幾年早沒了。


    問了問起別人家,也是一樣,鹽也吃光了。


    “不如去安縣挖?”


    李族長反對,“鹽遇水即化,沒用的。”


    “那怎麽辦?”李春生焦急,沒鹽可不行啊,不吃鹽會渾身沒力氣的,直至死亡。


    是啊,鹽對人對動物都至關重要,不可或缺。


    “這樣,派個人去碼頭守著,若是遇到商船咱們買一些。”李族長隻能想到這個辦法。


    李梅子小聲道:“可沒錢啊。”


    對哦,大家都沒錢,錢在天災前都買糧食了,鹽很貴的,沒錢怎麽買?


    李族長皺著臉看向雲汐,雲汐看向東邊兒安縣方向,“要不去安縣挖錢?”


    “能挖到嗎?”


    李大牛想了想道:“看情況安縣隻有大戶人家在天災開始前逃荒了。”


    “安縣裏有個老井一直有水,所以那裏的人在旱災時沒逃,哪裏能想到蝗災後又出現了洪災,猝不及防下應該都沒逃出來。”李族長隻知道這麽多。


    “去試試看,若是能挖到金銀或者銅板,大家平分,若是還不夠買鹽,咱們往東去海邊鹽場看看有沒有鹽。”雲汐拍板兒決定。


    李族長意味不明的看了她一眼,沒說什麽。


    安縣往東二百裏便是海邊,沿途隻有幾個村莊,也隸屬於安縣管理,那邊估計也遭災了。


    哎!


    蓋房子沒停,剩餘五十人囤夠野草菌子後,便組隊去安縣拾荒。


    到達安縣廢墟,雲汐帶著幾個孩子隨便找了處地方馬不停蹄開始挖,她和李春生挖出東西就扔出來,李梅子負責分類,兩個小的把能用的都搬上板車。


    能用的東西並不多,木頭腐朽的多,布匹也損壞大半兒,十匹裏能剪出來一匹用,大家不嫌棄,都留著。


    雲汐在大坑裏翻找,這家原主人應該是開了個布莊,她挖出來四具成人屍骨和兩具半大孩子的屍骨。


    李梅子眼圈紅紅,“娘,這家應該是三世同堂,三年前囤糧食那會兒我路過這家店見過。”


    “哎,老天爺不給活路啊,你把屍骨撿好,到時候咱們挖個坑把他們埋了,入土為安。”雲汐心裏說不上什麽滋味兒。


    “好。”


    布莊收益不錯,李春生挖出來一百兩銀子,雲汐挖出來兩根金簪、十五匹沒被淹的棉布和一袋大米,再多便沒有了。


    “米?”


    李嫣然驚喜。


    “是啊,我在布莊的倉庫裏找到的,看那倉庫應該是石頭建造的,沒有塌完,保留出一角。”


    雲汐比劃了一下,房子的角落被石頭擋住,沒進去多少水和泥漿,可惜隻有一袋糧食。


    李族長過來看了看,招唿一人把米分成兩份,一份送迴村裏,一份煮上些給大家喝,這些天不迴村了,在這裏挖吧。


    就這樣,五十人在這片廢墟挖了半個月,挖出來一萬貫銅板,一萬兩銀子,一百兩金子,金銀首飾若幹,糧食十袋,布匹五十匹,李族長帶著大家迴村。


    蓋房子的事宜由李大牛負責,經過半個月,此時已經蓋出八座房子,總共要蓋四十五座,他準備分成三排,一排十五座,祠堂和學堂並排蓋在小山丘上。


    看到氣派的青磚大瓦房,李族長滿足的薅著自己的胡須,“好啊好啊,房子蓋的不錯,大牛你們來,咱們把東西分分。”


    村長按照人頭分的,一百人,一人一百貫銅板,一百兩銀子、一兩金子、一根金簪、一根銀簪和半匹布等。


    李族長最後道:“多出來十根金簪和五十根銀簪放在族裏公賬上,有機會咱們用這些買地或者請夫子,至於這些糧食,我決定給你們留五袋,剩下五袋我帶人去海邊看看。”


    是的,派人在碼頭觀察了半個月,一艘路過的船都沒有,隻能去海邊看看了。


    “好啊,去海邊不用那麽多人吧?”李大牛心裏熨帖,那麽多金銀首飾和銅板啊,就算不能花光看看也得勁兒。


    “確實,每家派一個人去,剩下的人去山上挖野菜吧,我算是餓怕了。”李族長一想好像是這樣。


    雲汐家雲汐要跟著去,讓李春生主理家裏。


    “春生,你保護好梅子和弟弟妹妹即可,野菜菌子不急,我到海邊不僅會帶鹽迴來還會帶魚蝦海帶等等,所以不會缺吃的。”雲汐叮囑他。


    “好,我記住了。”


    李春生鬆了口氣,他無端覺得繼母就是能辦到。


    說走就走,第二天,一行十五人便帶著兩袋糧食和幾十個麻袋推著板車離開了。


    為了盡快去到海邊,所有人憋著一口氣,星夜兼程,終於在四月十九到達海邊,此時已經入夏,沒到盛夏,溫度正好,尤其海邊風浪大,涼爽至極。


    李族長找到雲汐,迷茫道:“三牛家的,咱往哪兒找鹽場?”


    雲汐搖頭,“找什麽鹽場,直接曬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我做婆婆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叔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叔喬並收藏【快穿】我做婆婆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