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冷清的法源寺,山陰城內實在稱得上樂境。
雖然個別外地商戶關張大吉搬去了更有潛力的弋陽,不過山陰人不會拋下自己的家,而說到底他們才是山陰的根基所在——比如來儀軒,此刻正是高朋滿座人聲鼎沸。
自柳慎之率兵入城後,孫家幾代人積攢下來的財富頃刻間就全部成了需要充公的逆產,於是解少禽和範猗為此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拍賣,之後全山陰的百姓將之前不敢染指的一切在這場狂歡盛宴之中瓜分一空,所得被分成了三份——國庫五成,呂家三成,鄧徹也有兩成。
於是天下太平,無人再提及那個不久之前還唿風喚雨的家族,孫家和祁家一樣,沒過幾日便也成了山陰人茶餘飯後的閑談。
不過,曾經屬於他們的酒樓生意倒是在範猗的手中大放異彩,來儀軒幾乎買下了孫家所有的酒樓客棧,由此一躍成為了山陰乃至整個揚州的飲饌翹楚。
而所用錢款正源於當初範猗一點點出售給孫家的產業,如今他贖迴來何止三五倍。
隻不過解紅蓮從那之後就再也不願理睬自己的丈夫和兄長,隻是默默經營著那家位於偏僻角落的來儀客棧,閑暇時,她便坐在二樓客房麵對著窗外發愣,手托香腮杏眼含悲。
範猗很自責,他覺得是因為自己的謀劃不周以致愛妻要親眼目睹如此淒厲的一幕悲劇,他絞盡腦汁地嚐試去彌補,然而除了一如既往的沉默和與日俱增的鄙薄,他一無所獲。
他當然明白那鄙薄是因為什麽,但是他覺得區區幾條人命可換得範、解兩家崛起,聯手掌控山陰,這犧牲物超所值。
比如現在滿座皆是顯貴的來儀軒,放在以前,他想也不敢想。
“來來來,各位請舉杯,本官建議,為了吳國使臣不辱使命,為了兩國永罷刀兵,我們再敬百裏大人一杯!”解少禽很興奮,他光芒四射的雙眼和微微顫抖的雙手無不昭示著這一點——慕流雲已經答應由範解兩家以商戶身份入股弋陽港,條件是由慕清平親率千人駐防江岸,且一應所需皆由山陰郡供給。
解少禽當即欣然應允,一來如今滿城的駐軍皆是呂氏親信,令解家和範家頗有魚肉之感;二來,慕流雲許諾隻是沿江駐紮而不入城,況且區區千餘人也絕不可能有改天換地的手段。
即便這千人都是驍勇善戰的鋒鏑也一樣。
解少禽隻想在二虎相爭之中遊刃有餘,他可不想陰蓄甲士鬧成孫家那般慘況。
“大人客氣了,此乃我等為人臣者應盡之責,何需客氣?百多年來,你我兩國兵連禍結,以致生靈塗炭,於吳於周皆無半點助益,卻徒使邊陲戎狄海外島夷坐大,甚至於膽敢窺伺我神州重器!周、吳本為兄弟,何必鬩於牆內而招外患?”百裏涉很客氣地舉杯遙敬在場的所有人,可言下之意卻是把外患歸咎於內憂,暗暗指責了一番周人。
“百裏大人此言差矣,”葉浚卿敬陪末席,但聽聞百裏涉所言他卻是第一個站起來提出異議的,“昔日吳國一統之時,北有漠赫之患,南有黎越之憂,東羌時有犯境,婁然屢次叩關,九州之內苛捐重稅民不聊生,皇城之外貪腐弄權弊案不斷,是時,生民百不存一,邊郡十室九空,然達官顯貴卻依舊奢靡浮華宴樂終日,我太祖武皇帝累世棟梁,不忍見社稷淪喪,不得已倡義兵誅暴逆,方解民於倒懸——如今漠赫遠遁,婁然束手,東羌各部彼此傾軋再難為患......反而是當年坐困南疆的黎越,卻在貴國一眾公卿貴戚連綿的黨爭內鬥之中不斷壯大,如今已隱然有北上之意,不知百裏大人認為,這究竟周之過,還是吳之失?”
“葉公子說的好,可惜你忘卻了一點——君為本,臣附之;國為本,家附之,君若亡,臣何以存?國之不存,家又何在?其時雖有奸佞蒙蔽聖聽,然忠良者應據理直諫,守臣節,行臣道,於濁亂之中盡綿薄之力,若隻是一味針砭時弊卻無半點建樹,實乃嘩眾取寵沽名釣譽,更遑論行舉兵聚義......恕本官直言,這解民於倒懸,豈是臣子應為?”
“這......百裏大人,慎言......”慕流雲臉色已經頗為尷尬,因為百裏涉話裏話外已經是在指責周太祖欺君篡逆了。
“大人繆矣,天下非一人一家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有明君聖主,行仁政昭德行,教化萬民流譽千載,此謂之聖朝聖君,然其後相傳百載,則難免暴虐殘民不肖之子僭越大寶,此時則斷不可以其先祖之功業而論之!若有仁人誌士拯黎庶於水火,扶社稷於將傾,便又何來的這個篡字?以吳為例,貴上一脈豈是自天地初開之時便正位人君的?若在下所記不錯,四百年前取虞唐末帝而代之者,正是貴國高皇帝吧?”葉浚卿舉杯一笑,雙手碰到嘴邊一飲而盡,然後將杯底亮出,片刻後又接著道,“大人所謂國,實乃邦之謬誤——國者,上下四方往古來今,悠悠詩文昭昭青史,此之謂也;而邦之為物,一人之權柄,數家之興旺耳!人生於世必依存於國,但卻未必附會一邦,君不見匹夫臨朝宵小影從,殘民以逞無異率獸食人,其宗廟一朝焚毀則神州萬姓重生,如此喪邦而興國,乃天道循環之正理,又何來的一個逆字?”
“你!這......”百裏涉初時有些惱怒,然而當他想反駁時,卻發現對方句句切中要害——天下何來不散之筵?又怎麽會有不滅之邦?
天道循環,更替的隻是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不變的,是民心向背和社稷根本。
“家國天下,家國天下,今日我方知此中深意......葉公子,請受百裏涉一拜!”當世鴻儒畢竟不同於一般,他當即躬身深施一禮。
葉浚卿一時為之錯愕——他出言反駁半為揚名半為阿諛,所言雖然出於己意,但目的卻並非是單純的為國揚威。
稍有閱曆的人都會看出,他這一番話更多地是在顯示他是何其的忠誠,又是何其的勇敢。
他本以為會是一場唇槍舌戰,卻沒想僅僅一個迴合對手便輕易卸甲拋戈——可他卻絲毫沒有往日舌辨奪魁的那種酣暢,他從沒有見過百裏涉這樣的謙謙君子,他已經被對方一躬到地的風度所折服,一時間愣在那裏不知所措。
因為不知所措,所以他看不到慕流雲和解少禽眼中些許的失望,他更沒有注意到他一番慷慨陳詞並沒有博得滿堂青睞,反而令因為他疏忽了周國也終有一日會被人所取代,他在振聲頌揚周人取吳而代之的同時,卻也不自覺地吹捧了一番日後將取周而代之的那些亂臣賊子。
所以包括慕流雲在內的多數官員都在暗暗歎息——此人才學出眾,可惜尚欠火候,畢竟政治並不需要是非和道理,有的隻是強弱和勝敗而已。
“葉浚卿!放肆!”吳國堂堂禮部尚書,天下鴻儒百裏涉在其麵前一躬到地,然而葉浚卿毫無表示,就那麽一臉茫然的站著,仿佛魂遊天外一般,慕流雲知道知道如果再不驚醒他,那麽折辱使臣目無尊長這個名聲便足以讓他前途盡毀——他缺少的是磨煉,而不是窒礙,慕流雲很清楚葉浚卿這樣的人一旦鋒芒受挫,那麽餘生將再無建樹。
“......哦,哦~百裏大人快快免禮,折煞晚輩了!”一聲提點讓他迴了神,眼前保持著躬身之態的百裏涉和舉座之人複雜的眼神讓他不由自主地快步上前伸雙手相攙扶。
但不知是因為惶恐還是可以,葉浚卿的手剛剛搭上百裏涉的小臂,他忽然間就雙膝一軟,在眾人的注視之下直挺挺地跪倒塵埃——葉浚卿在須臾之間便立即改為伏地叩首之姿,因為除了他沒人會知道這一跪是因為有兩顆花生米打中了他的陰陵泉,不管這人是誰,顯然實在提醒他禮數不夠。
於是他順勢磕了三個頭,再恭恭敬敬地起身攙扶百裏涉,眾人的眼神緩和了許多,至少讓他的脊背不在發涼。
“葉公子,禮重了~禮重了~”完全不懂武功的百裏涉自然察覺不到適才片刻之間,就在他麵前不到一尺的地方發生了什麽,但葉浚卿突如其來的三叩首卻著實讓他吃了一驚,然後他當即感動地有些顫抖。
高賢舉目皆君子,牧豎交遊盡小人。
滿座之中,隻有和沈稷坐在一起的長孫懼看向二人的眼神之中透著輕蔑和不屑,輕蔑的是葉浚卿的虛偽,不屑的是百裏涉的迂腐——剛才用花生米迫使葉浚卿下跪的人當然就是他,不過他隻是有心想讓這個心口不一的小子出出醜,卻萬沒想到歪打正著反而幫他渡了一關。
“要不是今天這菜還不錯,老子說什麽也不在這兒呆了......你說說這幫蠢材,一個個怎麽都被這小子唬的一愣一愣的......”老頭一邊往嘴裏塞著各種珍饈美味,一邊對身邊的沈稷有一句沒一句地甩著閑話。
“......其實我一直想問您,為何對葉公子如此敵視,即便他執著於功名,隻要利社稷安黎庶,何必糾結於他如何上位呢?”
“你小子啊,少不經事也難怪會如此天真......老夫活了這麽久,見的人經的事都比你要多,可我告訴你,我平生所遇之中,以詭詐之術行正道者,連半個都沒有......或許他們一開始都是懷抱一顆赤子之心,可慢慢地虧心事做的多了,那顆心也就黑了......”說著說著,長孫懼便漸漸地黯然神傷,滿臉都寫著傷心人別有懷抱。
沈稷也隨之沉默,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此刻正滿麵春風,忙著與百裏涉及一眾吳國使臣推杯換盞的慕流雲。
彤雲密布山巔,其中隱隱的一點嫣紅便染得漫天胭脂色,眨眼之間東方便是深沉的暮色。
再有一炷香,天色就會完全暗下來,而屆時酒過三巡,有點什麽意外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慕流雲對著沈稷點點頭,那意思便是依計而行。
沈稷咬咬牙,拿起自己麵前的酒壺連連灌下好幾杯,然後起身借著酒氣端著一杯酒佯裝著步履蹣跚向百裏涉走了過去。
“百裏大人,末將敬你一杯!”沈稷幾個踉蹌撞到了百裏涉麵前,然後卻在說話這句話之後哆哆嗦嗦地把酒潑了對方一身。
好在他從不喝酒,幾杯下肚便是一身酒氣醉眼迷離,反而令人覺得他是真的不勝酒力。
“抱歉~抱歉~實在對不住,大人您隨我來~”他想伸手去擦,去發現根本找不到一塊幹淨的手帕,於是乎隻好請他往僻靜處更衣。
百裏涉這種君子當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而大動肝火,所以他是略微皺了皺眉,甚至不待旁人察覺便一笑了之了。
就這樣兩個人便一前一後在眾目睽睽之下離席而去。
江邊波濤翻湧,入夜之後的風浪之湍急是白天無法比擬的,此刻港內數十隻大小船隻中大多數都落了錨拴了鎖艙內漆黑一片,說明船家早已離船上岸,而天邊烏雲席卷雷聲隱隱,顯然是暴雨將至的征兆。
“百裏大人,末將就送到這裏,請速登船——之後我們會借口大人失蹤扣押使團三天,剩下的,就全靠您自己了。”沈稷抱拳鞠了一躬,轉身便要離去。
“大人且慢......”說話的船夫披蓑戴笠立於船頭,沈稷看不到他的臉,卻覺得這聲音有些耳熟。
“何事?”沈稷停下腳步,右手暗暗按上了刀柄,因為這個聲音讓他莫名地有些不安。
“大人若是就此迴去,而百裏大人又蹤跡皆無,若是被有心人栽贓大人行兇,為之奈何?”船夫語氣平和之中帶著些許的關切,似乎頗為緊張沈稷。
“隻要百裏大人平安歸國,謠言便不攻自破,何須擔心?”沈稷語氣輕鬆至極,手卻絲毫沒有偏離鶼鰈半分,隻要對方稍有異動,他自信絕對可以在其謹慎之前拔刀出鞘。
“如此大人恐怕難免牢獄皮肉之苦,在下有一計,可免大人此劫......”
“哦?”
“不過麽......委屈大人睡一會吧!”話音剛落,鬥笠已經卷著勁風向沈稷撲麵而來。
鬥笠是普通的竹篾所製,帶起的風聲卻與利刃破空無二,但沈稷絕對相信這不過是個掩人耳目的把戲,真正的殺招應該是隱藏在鬥笠陰影之後的船夫自己,和他那柄不知道會何時刺出的利刃。
沈稷暗笑,他早已篤定此人不懷好意,但那又如何?他已不是當初蔡家坳之時那個任人魚肉的少年——食指劃過刀柄的一瞬間,鶼鰈如有靈性一般隨著他的手指滑出刀鞘,接著刀柄圍繞他的手腕畫出一道弧線,堪堪落入掌中。
待他揚手上挑之時,寒光凜然一線,鬥笠應聲兩分。
但是船夫卻不見了蹤跡。
沈稷再擰身,左手的鶼鰈雌刀如長虹驚天錚鳴再起,卻依然隻將夜幕劃開了一道轉瞬即逝的傷痕。
“小子,看這兒!”聲音來自頭頂,人影如殃雲天降直撲沈稷。
沈稷本能地循著聲音來向抬頭去看時,人影卻恰好飄然落於他背後——頃刻之間他便感覺後頸一痛,然後人事不知。
“這小子,還不賴——你們幾個,把他送迴來儀軒門口!”船夫對著從倉中魚貫而出的三人吩咐一聲,然後轉向一直盯著他的百裏涉嘿嘿一笑,“百裏兄,別來無恙?”
月光下除去了鬥笠的麵目終於清晰可辨,那張臉上鼻如懸膽眉如劍,兩鬢到頜下短短的絡腮胡圍著兩片此刻正在洋洋得意的嘴唇,其渾身上下揮之不去的浮浪輕佻當可稱得上天下無雙。
段歸,他竟然就在山陰。
“段將軍,你怎麽會在這?”百裏涉聽到他說話的同時便猜出了他的身份,故而一直沉默不語,因為他知道無論段歸為什麽來山陰,又為何會偽裝成慕流雲安排的船夫,至少此時此刻,他和自己已經在一條船上。
“不在這裏又該在哪裏呢......段某現在孑然一身,若不依靠大人官威庇佑,恐怕踏上江東寸土便會遭人碎屍萬段——其實我出離平京便一路直奔山陰而來,這些天一直就在港口這兒靜候大駕,今日大人若再不出現,那我便從此在這嵐江上做個散漫的漁翁,再不迴去那是非之地了~”段歸先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賣了片刻的慘,很快便換上那副無賴嘴臉又耍起了青皮。
“慕流雲的人呢?”百裏涉有些擔心對方另有所圖。
“放心吧,他並無異心,安排的隻不過就是幾個船工罷了,隻不過我需要這出戲演得更逼真一點,所以就把他們扔到江裏喂了魚......至於那個小子,聰明的話自然知道該怎麽說——周國官吏莫名遇襲,大人您神不知鬼不覺地被一夥兇徒綁架,那這使團之中任何人想要脫身都難免被懷疑,而我們,就大搖大擺地過江迴家!”
段歸笑嘻嘻地拉著百裏涉進了船艙,原來裏麵還有兩個人,一男一女,頗為親昵。
很快,船身輕輕一晃,接著便隨波浪起伏開始了搖曳。
雖然個別外地商戶關張大吉搬去了更有潛力的弋陽,不過山陰人不會拋下自己的家,而說到底他們才是山陰的根基所在——比如來儀軒,此刻正是高朋滿座人聲鼎沸。
自柳慎之率兵入城後,孫家幾代人積攢下來的財富頃刻間就全部成了需要充公的逆產,於是解少禽和範猗為此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拍賣,之後全山陰的百姓將之前不敢染指的一切在這場狂歡盛宴之中瓜分一空,所得被分成了三份——國庫五成,呂家三成,鄧徹也有兩成。
於是天下太平,無人再提及那個不久之前還唿風喚雨的家族,孫家和祁家一樣,沒過幾日便也成了山陰人茶餘飯後的閑談。
不過,曾經屬於他們的酒樓生意倒是在範猗的手中大放異彩,來儀軒幾乎買下了孫家所有的酒樓客棧,由此一躍成為了山陰乃至整個揚州的飲饌翹楚。
而所用錢款正源於當初範猗一點點出售給孫家的產業,如今他贖迴來何止三五倍。
隻不過解紅蓮從那之後就再也不願理睬自己的丈夫和兄長,隻是默默經營著那家位於偏僻角落的來儀客棧,閑暇時,她便坐在二樓客房麵對著窗外發愣,手托香腮杏眼含悲。
範猗很自責,他覺得是因為自己的謀劃不周以致愛妻要親眼目睹如此淒厲的一幕悲劇,他絞盡腦汁地嚐試去彌補,然而除了一如既往的沉默和與日俱增的鄙薄,他一無所獲。
他當然明白那鄙薄是因為什麽,但是他覺得區區幾條人命可換得範、解兩家崛起,聯手掌控山陰,這犧牲物超所值。
比如現在滿座皆是顯貴的來儀軒,放在以前,他想也不敢想。
“來來來,各位請舉杯,本官建議,為了吳國使臣不辱使命,為了兩國永罷刀兵,我們再敬百裏大人一杯!”解少禽很興奮,他光芒四射的雙眼和微微顫抖的雙手無不昭示著這一點——慕流雲已經答應由範解兩家以商戶身份入股弋陽港,條件是由慕清平親率千人駐防江岸,且一應所需皆由山陰郡供給。
解少禽當即欣然應允,一來如今滿城的駐軍皆是呂氏親信,令解家和範家頗有魚肉之感;二來,慕流雲許諾隻是沿江駐紮而不入城,況且區區千餘人也絕不可能有改天換地的手段。
即便這千人都是驍勇善戰的鋒鏑也一樣。
解少禽隻想在二虎相爭之中遊刃有餘,他可不想陰蓄甲士鬧成孫家那般慘況。
“大人客氣了,此乃我等為人臣者應盡之責,何需客氣?百多年來,你我兩國兵連禍結,以致生靈塗炭,於吳於周皆無半點助益,卻徒使邊陲戎狄海外島夷坐大,甚至於膽敢窺伺我神州重器!周、吳本為兄弟,何必鬩於牆內而招外患?”百裏涉很客氣地舉杯遙敬在場的所有人,可言下之意卻是把外患歸咎於內憂,暗暗指責了一番周人。
“百裏大人此言差矣,”葉浚卿敬陪末席,但聽聞百裏涉所言他卻是第一個站起來提出異議的,“昔日吳國一統之時,北有漠赫之患,南有黎越之憂,東羌時有犯境,婁然屢次叩關,九州之內苛捐重稅民不聊生,皇城之外貪腐弄權弊案不斷,是時,生民百不存一,邊郡十室九空,然達官顯貴卻依舊奢靡浮華宴樂終日,我太祖武皇帝累世棟梁,不忍見社稷淪喪,不得已倡義兵誅暴逆,方解民於倒懸——如今漠赫遠遁,婁然束手,東羌各部彼此傾軋再難為患......反而是當年坐困南疆的黎越,卻在貴國一眾公卿貴戚連綿的黨爭內鬥之中不斷壯大,如今已隱然有北上之意,不知百裏大人認為,這究竟周之過,還是吳之失?”
“葉公子說的好,可惜你忘卻了一點——君為本,臣附之;國為本,家附之,君若亡,臣何以存?國之不存,家又何在?其時雖有奸佞蒙蔽聖聽,然忠良者應據理直諫,守臣節,行臣道,於濁亂之中盡綿薄之力,若隻是一味針砭時弊卻無半點建樹,實乃嘩眾取寵沽名釣譽,更遑論行舉兵聚義......恕本官直言,這解民於倒懸,豈是臣子應為?”
“這......百裏大人,慎言......”慕流雲臉色已經頗為尷尬,因為百裏涉話裏話外已經是在指責周太祖欺君篡逆了。
“大人繆矣,天下非一人一家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有明君聖主,行仁政昭德行,教化萬民流譽千載,此謂之聖朝聖君,然其後相傳百載,則難免暴虐殘民不肖之子僭越大寶,此時則斷不可以其先祖之功業而論之!若有仁人誌士拯黎庶於水火,扶社稷於將傾,便又何來的這個篡字?以吳為例,貴上一脈豈是自天地初開之時便正位人君的?若在下所記不錯,四百年前取虞唐末帝而代之者,正是貴國高皇帝吧?”葉浚卿舉杯一笑,雙手碰到嘴邊一飲而盡,然後將杯底亮出,片刻後又接著道,“大人所謂國,實乃邦之謬誤——國者,上下四方往古來今,悠悠詩文昭昭青史,此之謂也;而邦之為物,一人之權柄,數家之興旺耳!人生於世必依存於國,但卻未必附會一邦,君不見匹夫臨朝宵小影從,殘民以逞無異率獸食人,其宗廟一朝焚毀則神州萬姓重生,如此喪邦而興國,乃天道循環之正理,又何來的一個逆字?”
“你!這......”百裏涉初時有些惱怒,然而當他想反駁時,卻發現對方句句切中要害——天下何來不散之筵?又怎麽會有不滅之邦?
天道循環,更替的隻是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不變的,是民心向背和社稷根本。
“家國天下,家國天下,今日我方知此中深意......葉公子,請受百裏涉一拜!”當世鴻儒畢竟不同於一般,他當即躬身深施一禮。
葉浚卿一時為之錯愕——他出言反駁半為揚名半為阿諛,所言雖然出於己意,但目的卻並非是單純的為國揚威。
稍有閱曆的人都會看出,他這一番話更多地是在顯示他是何其的忠誠,又是何其的勇敢。
他本以為會是一場唇槍舌戰,卻沒想僅僅一個迴合對手便輕易卸甲拋戈——可他卻絲毫沒有往日舌辨奪魁的那種酣暢,他從沒有見過百裏涉這樣的謙謙君子,他已經被對方一躬到地的風度所折服,一時間愣在那裏不知所措。
因為不知所措,所以他看不到慕流雲和解少禽眼中些許的失望,他更沒有注意到他一番慷慨陳詞並沒有博得滿堂青睞,反而令因為他疏忽了周國也終有一日會被人所取代,他在振聲頌揚周人取吳而代之的同時,卻也不自覺地吹捧了一番日後將取周而代之的那些亂臣賊子。
所以包括慕流雲在內的多數官員都在暗暗歎息——此人才學出眾,可惜尚欠火候,畢竟政治並不需要是非和道理,有的隻是強弱和勝敗而已。
“葉浚卿!放肆!”吳國堂堂禮部尚書,天下鴻儒百裏涉在其麵前一躬到地,然而葉浚卿毫無表示,就那麽一臉茫然的站著,仿佛魂遊天外一般,慕流雲知道知道如果再不驚醒他,那麽折辱使臣目無尊長這個名聲便足以讓他前途盡毀——他缺少的是磨煉,而不是窒礙,慕流雲很清楚葉浚卿這樣的人一旦鋒芒受挫,那麽餘生將再無建樹。
“......哦,哦~百裏大人快快免禮,折煞晚輩了!”一聲提點讓他迴了神,眼前保持著躬身之態的百裏涉和舉座之人複雜的眼神讓他不由自主地快步上前伸雙手相攙扶。
但不知是因為惶恐還是可以,葉浚卿的手剛剛搭上百裏涉的小臂,他忽然間就雙膝一軟,在眾人的注視之下直挺挺地跪倒塵埃——葉浚卿在須臾之間便立即改為伏地叩首之姿,因為除了他沒人會知道這一跪是因為有兩顆花生米打中了他的陰陵泉,不管這人是誰,顯然實在提醒他禮數不夠。
於是他順勢磕了三個頭,再恭恭敬敬地起身攙扶百裏涉,眾人的眼神緩和了許多,至少讓他的脊背不在發涼。
“葉公子,禮重了~禮重了~”完全不懂武功的百裏涉自然察覺不到適才片刻之間,就在他麵前不到一尺的地方發生了什麽,但葉浚卿突如其來的三叩首卻著實讓他吃了一驚,然後他當即感動地有些顫抖。
高賢舉目皆君子,牧豎交遊盡小人。
滿座之中,隻有和沈稷坐在一起的長孫懼看向二人的眼神之中透著輕蔑和不屑,輕蔑的是葉浚卿的虛偽,不屑的是百裏涉的迂腐——剛才用花生米迫使葉浚卿下跪的人當然就是他,不過他隻是有心想讓這個心口不一的小子出出醜,卻萬沒想到歪打正著反而幫他渡了一關。
“要不是今天這菜還不錯,老子說什麽也不在這兒呆了......你說說這幫蠢材,一個個怎麽都被這小子唬的一愣一愣的......”老頭一邊往嘴裏塞著各種珍饈美味,一邊對身邊的沈稷有一句沒一句地甩著閑話。
“......其實我一直想問您,為何對葉公子如此敵視,即便他執著於功名,隻要利社稷安黎庶,何必糾結於他如何上位呢?”
“你小子啊,少不經事也難怪會如此天真......老夫活了這麽久,見的人經的事都比你要多,可我告訴你,我平生所遇之中,以詭詐之術行正道者,連半個都沒有......或許他們一開始都是懷抱一顆赤子之心,可慢慢地虧心事做的多了,那顆心也就黑了......”說著說著,長孫懼便漸漸地黯然神傷,滿臉都寫著傷心人別有懷抱。
沈稷也隨之沉默,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此刻正滿麵春風,忙著與百裏涉及一眾吳國使臣推杯換盞的慕流雲。
彤雲密布山巔,其中隱隱的一點嫣紅便染得漫天胭脂色,眨眼之間東方便是深沉的暮色。
再有一炷香,天色就會完全暗下來,而屆時酒過三巡,有點什麽意外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慕流雲對著沈稷點點頭,那意思便是依計而行。
沈稷咬咬牙,拿起自己麵前的酒壺連連灌下好幾杯,然後起身借著酒氣端著一杯酒佯裝著步履蹣跚向百裏涉走了過去。
“百裏大人,末將敬你一杯!”沈稷幾個踉蹌撞到了百裏涉麵前,然後卻在說話這句話之後哆哆嗦嗦地把酒潑了對方一身。
好在他從不喝酒,幾杯下肚便是一身酒氣醉眼迷離,反而令人覺得他是真的不勝酒力。
“抱歉~抱歉~實在對不住,大人您隨我來~”他想伸手去擦,去發現根本找不到一塊幹淨的手帕,於是乎隻好請他往僻靜處更衣。
百裏涉這種君子當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而大動肝火,所以他是略微皺了皺眉,甚至不待旁人察覺便一笑了之了。
就這樣兩個人便一前一後在眾目睽睽之下離席而去。
江邊波濤翻湧,入夜之後的風浪之湍急是白天無法比擬的,此刻港內數十隻大小船隻中大多數都落了錨拴了鎖艙內漆黑一片,說明船家早已離船上岸,而天邊烏雲席卷雷聲隱隱,顯然是暴雨將至的征兆。
“百裏大人,末將就送到這裏,請速登船——之後我們會借口大人失蹤扣押使團三天,剩下的,就全靠您自己了。”沈稷抱拳鞠了一躬,轉身便要離去。
“大人且慢......”說話的船夫披蓑戴笠立於船頭,沈稷看不到他的臉,卻覺得這聲音有些耳熟。
“何事?”沈稷停下腳步,右手暗暗按上了刀柄,因為這個聲音讓他莫名地有些不安。
“大人若是就此迴去,而百裏大人又蹤跡皆無,若是被有心人栽贓大人行兇,為之奈何?”船夫語氣平和之中帶著些許的關切,似乎頗為緊張沈稷。
“隻要百裏大人平安歸國,謠言便不攻自破,何須擔心?”沈稷語氣輕鬆至極,手卻絲毫沒有偏離鶼鰈半分,隻要對方稍有異動,他自信絕對可以在其謹慎之前拔刀出鞘。
“如此大人恐怕難免牢獄皮肉之苦,在下有一計,可免大人此劫......”
“哦?”
“不過麽......委屈大人睡一會吧!”話音剛落,鬥笠已經卷著勁風向沈稷撲麵而來。
鬥笠是普通的竹篾所製,帶起的風聲卻與利刃破空無二,但沈稷絕對相信這不過是個掩人耳目的把戲,真正的殺招應該是隱藏在鬥笠陰影之後的船夫自己,和他那柄不知道會何時刺出的利刃。
沈稷暗笑,他早已篤定此人不懷好意,但那又如何?他已不是當初蔡家坳之時那個任人魚肉的少年——食指劃過刀柄的一瞬間,鶼鰈如有靈性一般隨著他的手指滑出刀鞘,接著刀柄圍繞他的手腕畫出一道弧線,堪堪落入掌中。
待他揚手上挑之時,寒光凜然一線,鬥笠應聲兩分。
但是船夫卻不見了蹤跡。
沈稷再擰身,左手的鶼鰈雌刀如長虹驚天錚鳴再起,卻依然隻將夜幕劃開了一道轉瞬即逝的傷痕。
“小子,看這兒!”聲音來自頭頂,人影如殃雲天降直撲沈稷。
沈稷本能地循著聲音來向抬頭去看時,人影卻恰好飄然落於他背後——頃刻之間他便感覺後頸一痛,然後人事不知。
“這小子,還不賴——你們幾個,把他送迴來儀軒門口!”船夫對著從倉中魚貫而出的三人吩咐一聲,然後轉向一直盯著他的百裏涉嘿嘿一笑,“百裏兄,別來無恙?”
月光下除去了鬥笠的麵目終於清晰可辨,那張臉上鼻如懸膽眉如劍,兩鬢到頜下短短的絡腮胡圍著兩片此刻正在洋洋得意的嘴唇,其渾身上下揮之不去的浮浪輕佻當可稱得上天下無雙。
段歸,他竟然就在山陰。
“段將軍,你怎麽會在這?”百裏涉聽到他說話的同時便猜出了他的身份,故而一直沉默不語,因為他知道無論段歸為什麽來山陰,又為何會偽裝成慕流雲安排的船夫,至少此時此刻,他和自己已經在一條船上。
“不在這裏又該在哪裏呢......段某現在孑然一身,若不依靠大人官威庇佑,恐怕踏上江東寸土便會遭人碎屍萬段——其實我出離平京便一路直奔山陰而來,這些天一直就在港口這兒靜候大駕,今日大人若再不出現,那我便從此在這嵐江上做個散漫的漁翁,再不迴去那是非之地了~”段歸先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賣了片刻的慘,很快便換上那副無賴嘴臉又耍起了青皮。
“慕流雲的人呢?”百裏涉有些擔心對方另有所圖。
“放心吧,他並無異心,安排的隻不過就是幾個船工罷了,隻不過我需要這出戲演得更逼真一點,所以就把他們扔到江裏喂了魚......至於那個小子,聰明的話自然知道該怎麽說——周國官吏莫名遇襲,大人您神不知鬼不覺地被一夥兇徒綁架,那這使團之中任何人想要脫身都難免被懷疑,而我們,就大搖大擺地過江迴家!”
段歸笑嘻嘻地拉著百裏涉進了船艙,原來裏麵還有兩個人,一男一女,頗為親昵。
很快,船身輕輕一晃,接著便隨波浪起伏開始了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