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這片飽經戰火洗禮的土地,依舊彌漫著硝煙未散的死寂與血腥,殘垣斷壁在斜陽餘暉下拖出長長的陰影。


    似是無聲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與當下的滄桑。


    聯軍與秦軍鏖戰正酣,局勢膠著於每一寸浸滿鮮血的街巷、每一處屍骸枕藉的戰場,生死勝負懸於一線。


    恰似暴風雨中飄搖欲墜的孤舟,命運叵測。


    趙王趙遷被困於聯軍牢營,雖形容狼狽,卻傲骨錚錚,那不甘與憤恨交織的目光,穿透牢營柵欄,望向邯鄲城方向,仿若要將這片承載趙國榮耀與屈辱的土地刻入眼眸深處。


    其舊部借山林城垣之利,與秦軍拚死周旋,憑借對家國的一腔熱血、對複國的執念堅守。


    可麵對秦軍淩厲攻勢、聯軍三麵合圍,亦漸感獨木難支,兵力折損嚴重,補給幾近斷絕,士氣如風中殘燭,飄搖欲熄。


    趙國一幹舊臣,趁聯軍與秦軍混戰、監管暫疏之機,秘密聚於邯鄲城一處隱秘地窖。


    昏暗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滿是憂慮卻又透著幾分決然的麵龐。


    為首的老臣廉頗,昔日威震沙場,如今華發叢生,身軀卻依舊硬朗挺拔,目光沉穩如淵,環視眾人後,率先打破沉默。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主上被困,我等當務之急是扶立一位新君,凝聚人心,重燃複國之火,否則趙國將徹底淪為曆史塵埃。”


    眾人紛紛頷首,神色凝重,卻又對新君人選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有人推舉公子嘉,稱其賢能溫厚,素懷愛民之心,常於民間施粥布藥,廣結善緣,在百姓中有頗高聲望,若登大位,必能得民心歸附,且於詩書禮儀浸染頗深,可引賢才匯聚朝堂,重塑趙國禮儀之邦風範,為複國奠定根基。


    反對者卻道,公子嘉仁善有餘,果敢決斷不足,當下亂世,麵對秦軍虎狼、聯軍環伺,需一位鐵血雄主,方能於險境中謀生機,其柔弱心性恐難以撐起趙國危局,反倒誤國誤民。


    又有人提及公子偃,讚其自年少便隨軍曆練,弓馬嫻熟,深諳兵事,曾在北部邊疆抗擊匈奴侵擾,屢立戰功,於軍中威望甚隆,得諸多將領擁護,由他繼位,可迅速掌控軍隊,提振士氣,以軍事為刃,撕開秦軍包圍圈,反攻複國。


    可質疑聲隨之而起,言公子偃性格剛猛莽撞,易衝動行事。


    如今局勢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差池便會萬劫不複,治國需權衡利弊、長袖善舞,莽撞武夫恐難以駕馭朝堂、周旋列國。


    爭論間,忽有密探來報,言秦軍王賁部雖受燕楚聯軍衝擊,攻勢稍緩,卻調整策略,穩紮穩打,步步緊逼趙軍舊部藏身之地。


    聯軍內部亦矛盾重重,燕國輕騎與楚國大軍因指揮權、戰利品分配齟齬漸生,有內訌之兆,但在秦軍重壓下,仍勉強維持合作,對趙軍形成合圍之勢,形勢愈發危急。


    廉馮聞言,眉頭緊皺,猛擊桌案:“莫再爭了!此刻不論何人繼位,皆需速決速行,整合各方力量,先破眼前困局。公子嘉可速往民間,安撫百姓,籌集糧草物資,廣募義勇之士;公子偃則奔赴前線,接管軍隊指揮權,憑借軍事謀略與威望,穩住戰局,內外合力,或可解趙國燃眉之急。待局勢稍緩,再於宗廟行正式繼位大典,昭示天下。”


    眾人權衡之下,覺此策可行,遂分頭行事。


    公子嘉一襲素衣,喬裝改扮,穿梭於邯鄲街巷,百姓見之,念往昔恩情,紛紛捐糧獻物,青壯年自告奮勇,願為複國效命,一時間,民間力量如涓涓細流匯聚。


    公子偃披掛上陣,快馬加鞭至前線,軍旗一揮,趙軍舊部精神大振,依其號令重新布陣,依托地形巧設防線,抵禦秦軍攻勢,與燕楚聯軍亦時有奇兵突襲、戰術配合,戰局漸趨穩定,不再一味潰敗。


    秦軍營地,秦王得知趙國欲扶立新君之舉,怒極反笑:“哼,垂死掙紮,以為換個君主便能改天換地?孤倒要看看,這新君能翻出什麽花樣!”


    傳令王賁,加大攻勢,務必在趙國新君站穩腳跟前,將其複國火苗徹底掐滅。王賁領命,調遣精銳,對趙軍防線發起一輪輪猛攻,戰況再度白熱化,喊殺聲震徹雲霄,血腥氣彌漫四野。


    楚國項梁見趙國動作,心思一轉,暗忖若趙國新君得力,或可成抗秦有力臂膀,亦能牽製燕國,免其在楚秦爭鬥間搖擺不定、坐收漁利。


    遂遣使者,攜厚禮密會公子嘉,言楚國願助趙國複國,共抗暴秦,條件是戰後訂立盟約,互通有無,平分秦地所得。


    公子嘉權衡利弊,虛與委蛇,收下禮物,稱需與朝堂商議,暫未應下盟約。


    燕國鍾離恪亦洞察趙國新君擁立之事關乎局勢走向,親赴前線,與公子偃密談,許以燕軍支援、糧草補給,勸其日後若複國成功,與燕修好,共圖霸業,聯手抗衡秦楚。


    公子偃心中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答謝之餘,亦未做實質性承諾,隻道先破秦軍,再論後事。


    邯鄲城內,新君擁立籌備緊鑼密鼓,宗廟修繕、儀仗籌備悄然進行,趙國舊臣望著忙碌景象,心中五味雜陳,深知前路漫漫,荊棘叢生,可那一絲複國曙光,如暗夜裏星辰,支撐著眾人在絕境中砥礪前行,等待著命運轉折,期盼趙國能於亂世烽火中重鑄輝煌,再立於世。


    打破秦軍鯨吞六國、統一天下之局,續寫戰國風雲傳奇篇章。


    秦軍陣前,王賁正指揮作戰,忽聞探報說燕軍有異動,似要前來援助趙軍。王賁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燕國也想來趟這渾水,那就讓他們知道大秦鐵騎的厲害。”當下調整戰略,分出部分兵力防範燕軍。


    而邯鄲城中,新君主的擁立已近尾聲。新君登基之日,萬民朝拜,士氣大振。公子偃望著歡唿的人群,心想此時正是借助各方勢力破秦的好時機。


    於是暗中派人分別聯絡燕、楚,表明願意接受合作,但需看到實際的軍事行動後才肯簽訂正式盟約。


    另一邊,秦國國內得知前方戰事膠著,秦王嬴政大怒,決定增兵。


    一時間,各國之間暗流湧動,風雲變幻更劇。燕國鍾離恪收到公子偃的消息後,不顧國內反對之聲,果斷出兵。


    楚軍也開始向秦軍側翼移動。三國聯軍與秦軍形成對峙之勢,大戰一觸即發,整個中原大地籠罩在緊張的戰爭氛圍之中,仿佛一場足以改寫曆史格局的風暴即將席卷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蘇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蘇中並收藏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