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往昔那繁華喧囂、車水馬龍的趙國都城,如今仿若淪為一座陰森修羅場。


    城破的硝煙仿若一層驅不散的厚重陰霾,沉甸甸地籠罩著每一寸街巷。


    刺鼻的煙火味與血腥氣息相互交織,肆意彌漫於殘垣斷壁間。


    久久不散,似是要將這場戰爭的慘烈深深鐫刻在這片土地之上,成為抹不去的傷痛印記。


    聯軍士卒們,曆經連番鏖戰,此刻仿若被抽去了渾身筋骨,精氣神皆已損耗殆盡。


    有的癱坐在斷磚碎瓦上,滿身血汙與塵土,眼神空洞而迷茫,望著眼前這滿目瘡痍之景,沉浸在戰爭餘悸中難以自拔,仿若靈魂都被這場殘酷戰事抽離。


    有的麻木地穿梭於屍首和戰利品之間,機械地清點著。


    每翻動一具冰冷軀體、拾起一件殘破兵刃,都似在無聲訴說這場勝負代價慘痛至極的戰事,那動作裏滿是戰爭帶來的疲憊與無奈。


    秦王贏高,這位承繼先輩壯誌、一心欲橫掃六合的霸主,此刻正站在邯鄲宮那荒蕪破敗的廢墟之上,身影冷峻、孤高,恰似一尊威嚴俯瞰蒼生的雕塑。


    目光掃過這片往昔金碧輝煌、如今隻剩斷壁殘垣的土地,心底五味雜陳。雖說此番趙國已在秦軍鐵蹄下淪陷。


    可秦軍亦是付出了慘重代價,各營呈上來的傷亡簿冊,那一串串冰冷數字,宛如一把把鋒利且淬毒的利刃。


    直直刺向他那顆驕傲且堅毅的心,讓他也不得不暫且收斂鋒芒,皺眉沉思接下來的布局,思量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穩占先手,繼續鋪就那統一天下的宏圖偉業。


    燕國與楚國,戰後營帳內外同樣一片忙亂嘈雜之景。


    傷兵們相互攙扶,拖著傷殘軀體艱難挪往軍醫營帳,沿途痛苦呻吟聲此起彼伏。


    其餘士卒匆忙收拾散落四處的兵器甲胄,盤點所剩不多的糧草輜重,試圖從戰後狼藉裏拚湊出再戰的底氣,眼神中既有戰後的疲態,又有對未來局勢的隱憂。


    隻是,兩國將士目光偶然交匯時,那瞬間閃爍的並非齊心抗敵的熱忱,而是暗藏於眼底、如幽潭暗流般的猜忌與較勁。


    隻是礙於當下局勢,暫且被深埋於表麵那看似融洽的合作之下,猶如休眠火山,稍有星火。


    便可能爆發出洶湧烈焰,將這脆弱的聯合態勢焚燒殆盡。


    蘇烈,肩負聯軍後勤調度重任,此刻仿若在驚濤駭浪中艱難掌舵的船夫,拖著沉重如灌鉛的步伐,穿行在廢墟街巷,神色凝重地監督糧草分發。


    他深知,此刻勝負未定、局勢飄搖,糧草若有差池,士卒饑餒,聯軍必會軍心大亂、再生禍端,那便是自毀長城、萬劫不複。


    在這亂世戰局裏,糧草就是維係聯軍存續、支撐作戰行動的生命線,一絲一毫都容不得馬虎。


    行至一處街角,一陣尖銳爭吵聲突兀傳來,他循聲望去,隻見幾個燕國士卒與楚國士卒麵紅耳赤、爭執不下。


    湊近一聽,緣由竟隻是爭搶一處相較完好的民居,想用作暫避之所,躲開這彌漫城中的肅殺寒意。


    蘇烈見狀,趕忙疾步上前,麵色冷峻、聲若洪鍾:“都住手!如今趙國才敗,局勢恰似風雨中危舟,飄搖難定,我們若因這等瑣事自亂陣腳,拿什麽應對接下來波譎雲詭的變局?當務之急是齊心協力、穩固根基,而非內訌!”


    眾人被他氣勢震懾,雖滿心不甘,也隻能嘟囔著,在他注視下悻悻散開。蘇烈望著他們背影。


    暗歎之餘,深知這微小衝突恰是聯軍內部矛盾重燃的火星,若不及時疏導管控,遲早燎原,將聯軍陣營燒得片甲不留,讓此前諸多努力與犧牲付諸東流。


    在邯鄲城另一側,趙王趙遷被囚於聯軍臨時搭建的牢營之中,往昔象征尊貴身份的華服如今破舊不堪、汙漬斑斑,發絲淩亂,形容頗為狼狽。


    可即便身處絕境,他脊梁依舊挺直,昂首挺胸,宛如遭狂風驟雨卻根基不倒的蒼鬆,眼神中滿是不甘與憤恨,恰似兩簇幽火,緊盯牢營外動靜,那骨子裏的倔強不屈,彰顯著未滅的複國執念,仿若在黑暗囚牢中默默積蓄力量,等待著重燃趙國烽火的時機。


    秦王政終按捺不住,親臨牢營,站在柵欄外,神色複雜打量趙王,良久,開口問道:“趙王,你趙國已覆,可曾後悔與我大秦為敵?”


    趙王先是一愣,隨即仰天冷笑,笑聲在牢營迴蕩,透著幾分淒厲豪邁:“哼,秦國以霸道行世,恃強淩弱,今日勝我,不過倚仗兵力,仿若強盜!但天道輪迴,他日必遭反噬,你且等著!”


    秦王臉色一沉,仿若被戳中痛處,冷哼一聲,拂袖而去,腳步間隱有慌亂。迴營後,獨坐案前,手指輕叩桌麵,對這硬骨頭趙王多了幾分忌憚,反複權衡是該殺之以絕後患。


    還是留作製衡他國的籌碼,於這複雜棋局謀長遠利益,每一次叩擊桌麵都似是在權衡利弊的內心節奏。


    燕國軍營內,燕王姬喜滿臉愁容,與老將鍾離恪相對而坐,商議歸程之事。燕王眉頭緊鎖,焦慮無奈溢於言表:“老將軍,此番伐趙,我燕收獲寥寥,還折損諸多將士,眼下秦國勢大,楚國亦不可小覷,我燕國夾在中間,恰似夾縫螻蟻,往後如何在秦楚間立足?老將軍可有良策?”


    鍾離恪手撚胡須,閉目沉思片刻後睜眼,沉穩而言:“陛下,如今秦國如日中天,楚國底蘊深厚,燕國當務之急是暫避鋒芒,速迴整頓軍備、強化實力,派能言善辯之士與周邊小國修好結盟,互市通商、積草屯糧,以待時局變化。且邯鄲新定,秦國定會重兵布局監管,我們不妨主動請纓助其維持治安,一來探聽虛實,二來或能分一杯羹,尋得生機。”


    燕王眼睛一亮,連聲稱是,傳令準備拔營,似是在黯淡局勢中尋到一絲曙光,急於抓住這可能的生機。


    恰此時,營帳外喧嘩聲起,燕王皺眉命人查看,原是秦軍押解一群趙國俘虜路過。


    燕王目光掃過,見俘虜雖衣衫襤褸、神色萎靡,卻多身形矯健、目光堅毅,心頭一動,側身對鍾離恪道:“老將軍,這些趙國子民皆可用,若帶迴燕國訓練成軍,可為我所用,壯大燕軍,此乃天賜良機。”


    鍾離恪卻神色凝重搖頭:“陛下,此舉萬萬不妥。秦國剛得勝,警惕性高,不會允準,強行擄掠還會加深與秦嫌隙,招來災禍,望陛下收迴成命。”


    燕王長歎,滿心不甘也隻能作罷,那無奈長歎裏滿是錯失機會的遺憾與對燕國處境艱難的喟歎。


    此時,牢營中趙王聽聞燕國討好秦國、妄圖擄掠俘虜之舉,仰天大笑:“可笑燕王鼠目寸光,以為秦國長盛不衰,今日賣我趙國求榮,他日必被秦國棄如敝履!”


    這話傳入秦王耳中,秦王本就不滿燕國行徑,此刻更是冷哼:“趙王嘴硬,不過所言有理,燕國不足懼,也不能讓其得逞。”


    當即下令不許燕國參與邯鄲事務,削減其戰利品份額。


    燕王得知後,大驚失色、懊悔不迭,聯軍內部矛盾也因這事被激化,各方勢力暗流湧動、明爭暗鬥。


    一場新風暴悄然醞釀,似是平靜湖麵下暗流湧動,隨時可能掀起驚濤駭浪。


    楚國將領項梁,心思縝密、野心勃勃,眼見燕、趙、秦三國矛盾加劇,恰似漁人見魚入網,暗喜不已,敏銳察覺這是楚國崛起良機,遂秘密遣心腹,喬裝改扮赴各國軍營遊說。


    他尋到燕國鍾離恪,屏退左右,懇切而言:“老將軍,燕國依附秦國實乃與虎謀皮,秦王待燕刻薄,肆意削減、排擠,心性涼薄、毫無誠信。楚國與燕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天然盟友,願攜手共抗暴秦,老將軍意下如何?”


    鍾離恪本就對秦不滿,聽此勸心動,告知燕王。


    燕王猶豫再三,權衡後終敵不過對秦報複的恐懼與楚“橄欖枝”誘惑,決定與楚暗中往來,互通消息謀抗秦策,似是在大國夾縫中尋到新出路,試圖打破困局。


    另一邊,項梁又遣能士潛入趙國殘餘勢力潛藏處,對心懷複國之誌的趙軍舊部煽風點火:“諸位壯士,趙國雖兵敗一時,但根基民心尚在!隻要聯合楚國,在楚支持下,複國有望,重拾榮耀、再鑄輝煌絕非空談!”


    趙王趙遷雖身陷囹圄,積威仍在,舊部聞楚國表態,紛紛響應,暗中集結,伺機而動,願為複國拚死一搏,仿若星星火種,悄然匯聚,隻等燎原之勢到來。


    秦王贏高久經沙場、目光如炬,很快察覺各國軍營微妙變化,意識到楚國在背後搗鬼、妄圖渾水摸魚、擴張勢力。可此刻各方勢力已如脫韁野馬。


    暗流洶湧,牽一發而動全身,難以簡單壓製。


    無奈之下,秦王強壓怒火,決定先穩住陣腳,一方麵加派人手嚴控趙國,防趙王與外界聯絡生變。


    另一方麵調兵遣將,緊盯燕楚聯盟一舉一動,尋破局之法,猶如棋局高手麵對複雜亂局。


    雖棘手卻沉穩布局,試圖找迴掌控權。然局勢漸脫掌控,如斷了線的風箏在亂世狂風中飄搖。


    風雲變幻新篇章正徐徐拉開,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每一刻局勢都似在懸念中變幻。


    就在秦王忙於應對亂局時,齊國橫插一杠,打破微妙平衡。


    齊王田建眼見天下大亂,各國紛爭似滿池肥魚,心生覬覦,琢磨趁機能稱霸諸侯、重現威王、宣王輝煌。


    於是派使者火急火燎赴楚國,諂媚且暗藏野心道:“楚王陛下,齊國願出兵助楚攻秦,條件是戰後瓜分秦地,你我攜手掌乾坤,如何?”


    項梁聞之大喜,仿若望見楚國稱霸曙光,一拍即合,認為大事可期。


    一邊緊鑼密鼓安排與齊國會師,一邊加緊策反小國,編織抗秦大網困秦,似是要織就一張鋪天蓋地的棋局,將秦國困於其中。


    秦王知曉齊國動向,雷霆震怒,朝堂之上仿若被激怒的雄獅,拍案而起:“好你個田建,竟敢趁火打劫、與楚賊勾結,妄圖瓜分我大秦,孤絕不輕饒!”


    盛怒之餘,深知不能坐以待斃,困守愁城,遂啟用老將王翦之子王賁。王賁自幼隨父征戰,耳濡目染,智勇雙全,深得秦王信任。


    秦王當機立斷,命王賁率十萬秦軍精銳,星夜兼程突襲趙國舊部,欲以雷霆手段破楚“陰謀”,打亂聯軍節奏,重掌戰局主動權,似是打出一記淩厲殺招,意圖扭轉乾坤。


    王賁領命,行軍快如閃電,所過之處煙塵滾滾、氣勢洶洶。趙國舊部因先前戰事正休整補給,未料秦軍來得如此迅猛,陣腳大亂,倉促應戰。


    好在他們生於斯長於斯,對邯鄲周遭地形爛熟於心,憑借山林溝壑、城垣廢墟掩護,頑強抵抗,與秦軍展開激烈周旋,似是困獸猶鬥,憑借地利與秦軍展開生死博弈。


    與此同時,燕國和楚國察覺秦軍異動,緊急商議對策,深知趙國存亡關乎自身,唇亡齒寒。


    當下摒棄前嫌,出兵支援。一時間,通往邯鄲官道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各國軍隊如潮水匯聚,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動地。


    鮮血汩汩流淌、染紅大地,戰國亂世陷入混戰。


    各方殺得難解難分,勝負歸屬成謎,仿若命運的巨手將各國卷入一場血腥殘酷、生死未卜的絞殺棋局之中。


    燕國率先派出五千輕騎奔赴趙國舊部處,此皆燕軍中精銳,身著輕便鎧甲,胯下良駒神駿,擅長奇襲戰術,訓練有素、配合默契,行動如風。


    恰似一陣疾風驟雨般衝入戰場,意圖打亂秦軍部署節奏。


    楚國這邊,項梁親率三萬楚軍浩蕩出發,楚軍裝備精良,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大陣嚴整。


    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帶著磅礴氣勢壓境而來,似要憑借強軍之威扭轉戰局。


    王賁深知時間緊迫,速戰速決才是上策,否則聯軍援軍合圍,秦軍危矣。當下改變策略。


    兵分三路,一路佯裝主力正麵強攻,鑼鼓喧天、聲勢浩大,吸引趙軍主力;另外兩路似潛伏毒蛇。


    借地形掩護繞到趙軍後方兩側。


    隱匿行蹤,欲切斷趙軍退路,包餃子圍殲。趙軍全力抵禦前方秦軍狂攻,士卒咬牙拚死抵抗,刀槍碰撞聲不絕於耳,不想後路遇襲,頓時亂作一團。


    首尾難顧,仿若陷入絕境的困獸,掙紮於生死邊緣。


    此時,燕國輕騎恰似天降奇兵,風馳電掣衝入秦軍陣營,長槍飛舞,左衝右突,憑高超騎術與淩厲攻勢打亂秦軍部署,為趙軍爭得喘息之機。


    楚國大軍隨後洶湧而至,楚軍大陣穩步推進,前排刀盾手緊密相連,抵禦秦軍箭矢,後排長槍兵伺機而動,每逢秦軍反撲,長槍便如林般刺出,雙方陷入苦戰,喊殺聲、嘶吼聲、兵器碰撞聲交織,震耳欲聾,鮮血染紅大地。


    戰況慘烈至極,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鮮血與生命,成為殘酷戰爭的無聲見證。


    而在秦宮之中,秦王緊急召集謀士商討應對之策,眾人圍坐,麵色凝重、愁眉不展。良久,一謀士起身,神色凝重卻篤定獻策:“陛下,楚軍來勢洶洶,然其命脈在糧草供應。若秘密派一支秦軍截斷楚軍糧道,楚軍必軍心大亂,戰局或可驚天逆轉,我大秦便能反敗為勝。”


    秦王眼睛一亮,沉思後覺此計甚妙,當即采納,悄然調兵遣將,選派得力將領率部星夜奔襲楚軍糧道,欲從背後給楚軍致命一擊,扭轉戰局劣勢。


    似是在絕境中尋到破局關鍵,試圖在亂局中力挽狂瀾,重掌命運天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蘇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蘇中並收藏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