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戰梁州
神鴉社鼓楊小瓜的穿越人生 作者:老羅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修之是雍州刺史,怎麽跑到薛安都的梁州來了呢,這當然是楊大將軍楊小瓜的安排,他深知拓跋崇這個人絕對不是莽夫,相反的此人在戰場上屢敗屢戰,各種失敗的經驗會叫他久病成醫,越發的謹小慎微,不可能冒冒失失的明目張膽進攻,雖然不知道對方葫蘆裏買的什麽藥,但是牌在自己手裏,不怕對方翻出天去,他就提前用將軍令安排朱修之和薛安都這兩個一向井水不犯河水的人做了一次小配合。
朱修之這個人忠於朝廷,本身並沒有什麽政治傾向,所以這種人是純粹的武將,隻要能打勝仗就會聽從安排,至於薛安都,他自然相信楊小瓜不會害他,而且既然有楊小瓜安排,自然也不會在意朱修之會不會鳩占鵲巢,總之隻要能打勝仗,甘心做個棋子又如何了,難道朱修之是個純粹的武將,薛某人就不純粹了麽,薛安都的野心是掃蕩西北,重返故鄉,做一個家鄉的封疆大吏,至於更遠的目標,現在還沒有,也不需要有,總之能打仗能升官能衣錦還鄉就可以,為了這個目標,薛某人願做任何幫他實現的人馬前卒。
結果,果然他們的配合收到了奇效,薛道標一戰成名,成為青年俊傑榜上的翹楚,朱修之也是如此,成了威震天下的名將,試問天下名將有幾個能在一天之內斬首數萬的,武聖人關老爺也不成呢。
通過這一戰,薛安都再次加深了對楊大將軍的欽佩之情,你說都是人,咋差距就這麽大呢,人家就是這麽隨隨便便幾句話,自己就立了大功了,真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古人誠不我欺,薛安都下定決心,以後還要繼續跟緊楊家郎的步伐,抱住大粗腿不撒手。
朱修之對於這位楊大將軍是從來沒合作過的,僅僅聽說對方是少年英傑,是個文壇才子,至於怎麽就變成了自己的統帥並不了解也並不理解,隻能認為是對方和皇帝的親密關係,自己比不了。然而,經此一戰,他就知道了,自己真的比不了,不是對方和皇帝的關係,而是對方的戰略戰術以及更重要的武器物資的調配,他不知道楊某人就是某龐然大物的後台老板,否則早就懷疑人生了,現在他隻是驚訝於對方能夠搞到這些物資裝備的實力絕對不是一個官二代富二代或者天子近臣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戰術的安排,戰場的選擇,哪一個都足以證明,這位沒有現身的大將軍的厲害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望其項背的了,他和以前那些鮮卑人一樣都產生了一種念頭,此人隻能跟隨不能對敵,這種念頭將逐漸化為烙印,深深刻在心裏不可動搖。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政治鬥爭的手段,這其中武將的個人素質很重要,可以畫龍點睛,而整體軍力的比較則是要依靠國力的比拚,包括政治力量和經濟力量。現在雖然拓跋崇首戰失利,但是如果撤軍那才是真正的失敗,從此之後他和他的家族都將在北魏朝廷中失去一切權勢利益,甚至會變成被人瓜分的肥肉,所以為了政治利益,他必須殊死一搏。休整了十天之後,拓跋崇決定重整旗鼓再次發動,他堅信,自己是中了對方的計謀這才失利的,現在要扭轉這一切就要放棄玩什麽智謀,直接用自己強大的軍力碾壓過去,強攻南鄭城。
其實這也是正解,鮮卑人靠的是精銳騎兵的血腥戰鬥一統中原的,什麽時候擅長玩陰謀詭計了,以短擊長哪行,所以這一次他也不搞什麽心理攻勢了,也不去圍城,就是強攻北麵的城池,要用添油戰術活活耗死對方,為此,他特地拉來了自己領地上的十萬仆從軍隊來攻城,這些漢奸部隊,不管他們是被迫的還是主動的,反正在對自己同胞的屠殺上,他們永遠是無怨無悔的生力軍,鮮卑人用他們摧毀過中原無數的城市,一向是無往不利的。而這樣子老老實實的作戰方式反而給朱修之帶來了麻煩,大麻煩。
朱修之是劉宋名將,雖然劉宋名將委實多了些但是幾十個州均攤開也不算很多了,仍然是少有的厲害角色,他的特長就是堅忍,搞一些奇思妙想並不擅長,但是中規中矩的事情那就格外有耐心,無論多大的壓力也壓不垮,但是他的缺陷就是他是客軍,並不是梁州的刺史,而守城戰這種殘酷的戰鬥需要全城甚至全州的人民全力以赴,顯然他的號召力遠不如在梁州呆了好多年的薛家父子,那些富豪們在配合上總有些陽奉陰違,搞得他火大,有時候真想殺幾個人立威,但是不行呀,這裏不是他的地盤,而且就算是他的地盤也不行,九品中正製還沒有完全廢除,這些世家在朝野都有相當的話語權,如果玩硬的,恐怕人家沒咋樣,他就要卷鋪蓋滾蛋了。
這種矛盾隨著戰爭的延長開始越發的尖銳了,雖然是防守一方,但是人員和物資的消耗那些也是天文數字,索性敵人沒有全麵圍城,後方的糧草還能源源不絕的供應上,但是士兵這一塊就開始出現缺口了,攻城戰打了一個月,拓跋崇的漢軍仆從折損了四五萬人,但是看不出來任何枯竭的跡象,敵人通過抓壯丁的模式不斷的增兵,如果不是糧草運輸困難,拓跋崇甚至可以一口氣運上來五十萬炮灰,就算用屍體墊也要把南鄭城掀翻,沒辦法,那一戰太慘烈了,幾萬人燒成了焦炭,如果不拿下南鄭城,拓跋崇的個人威望軍隊士氣都會化成爛泥的。
他這麽弄,朱修之就很難受了,他隻有三萬軍隊能夠指揮,這是他的精銳,拿來拚消耗十分的不值得,但是又不能不拿來消耗,雖然也有征集了三四萬民軍來支援,但是那些人也就是搬搬東西打個輔助,真的頂到前線上不說殺人,就是看見了鮮血恐怕就能崩潰,到時候光是踩踏就能叫朱修之欲哭無淚了。
此時的朱修之終於體會到作戰的根據地的重要性了,也無比盼望著那位薛安都刺史趕緊迴來,自己真的小覷了天下英雄,在這樣打幾天,自己的三萬人就該打光了,同時他再次深深地體會到自己一開始那一戰的勝利有多麽僥幸,原來,少了那位沒有見麵的楊大將軍的謀劃和物資供應,自己根本打不過鮮卑人的瘋狂進攻,尤其是當他發現那一批投石車仍然在前線上使用著,穩定的殺傷了無數的敵軍的時候,他益發的驚歎於這批武器的質量優良,非當世任何武器能夠比擬的,要知道,就算是現在,一根坦克炮管的使用壽命才幾秒鍾而已,這樣看就知道這些投石車能夠堅持一個多月而依舊正常是多麽驚人的質量了,朱修之不懂軍械,但是他懂得這些東西用幾天就會壞的事實,否則古代攻城戰動輒一年半載,那要是武器不損壞,天天那麽轟炸就算是泰山也砸塌了,怎麽可能守得住,其中主要就是攻城武器要不停的製造和維修,還有物資的消耗,包括石彈的製造等等占了百分之九十的時間,真正的肉搏什麽的一年裏加一起也不會有一個月(按分鍾累計的算法)。
此時的薛安都去哪裏了呢?他還在翻山越嶺的返迴路途中,山路很難走的,他打敗了拓跋麗,然後發現拓跋崇不見了,進過審訊,終於知道敵人的主力進攻自己的地盤去了,就很憤怒,但是並不著急,反正家裏有朱修之的人馬埋伏著,敵人一時半會兒不會得手,他又聯絡了柳元景這一邊,通報了戰況,得知柳元景已經和垣護之合兵去對付穆伏幹了,這邊洛州不再需要自己,就個對方打了個招唿,這才返迴梁州,這一來一迴還帶著大量物資,速度自然就慢了,再加上薛安都並不是很著急,他有信心楊家大將軍的安排絕不會叫自己吃虧的,所以他的任務反倒是要安穩的帶著軍隊迴去,不要在路上因為著急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那前邊的勝利就白費了。
就這樣晃晃悠悠的,在四十多天後,薛安都大軍出了秦嶺,迴到了南鄭附近,一路走來遊山玩水還收了好多馬匪,以至於他的三萬大軍迴城的時候不但沒有減員,反而膨脹到了十來七八萬人,就算是扣除了俘虜,也有五萬人這麽多,真的是肥得流油了。大隊人馬迤邐著長途跋涉終於到了南鄭附近,薛安都知道這樣帶著人過去對前方的戰況毫無幫助隻會添亂,就離著一百裏原地安營紮寨,派出長途斥候去打聽情況,聽說前方戰況十分吃緊,就立刻吩咐把隊伍分成兩隊人,薛道標一萬人押著三萬多俘虜繞路去往後方晉昌郡安置,俘虜嘛總要先整編,做好心理輔導才能安排作戰,否則隻會搗亂,剩下的兩萬精銳和兩萬多新招進來的鄉兵土匪重新編組來到南鄭附近,雖然是騎兵,這一來一迴也要一天時間,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靜悄悄的就繞到了敵軍的後邊。半夜時分,大家吃好了夜宵,喂好了馬料,就來到了拓跋崇的後營。
按理說幾萬人馬的動作是瞞不了人的,但是這些天,拓跋崇也急眼了,雖然死的是漢軍為主的仆從,那一下子五六萬人沒了也是大損失,不說別的,人吃馬喂的都是真金白銀呢,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那可是個吃錢的老虎,光打損耗沒有收獲,拓跋崇的眼珠子都紫了,就沒有心思來防備自己的背後是否有人來了,另一方麵也是消息閉塞,他萬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這麽不濟事,一個迴合就給人家活捉了,想著五萬人馬怎麽也能和人家周旋一番的,哪想到光送人頭了,還給人家順利班師來到自家的背後。
就這樣,天時地利人和都被薛安都占據了,半夜裏五萬大軍突然發動了襲擊,五萬人是不可能一起衝鋒的,那要蔓延多少公裏,世界上哪有這麽大的營盤,所以,薛安都是兵分兩路的,自己主攻敵軍西麵,薛道次主攻北門,有薛安都先動手,聽到號令之後薛道次再跟著雙管齊下,殺敵人一個首尾不能相顧。
薛安都來到西門外,也不耽擱,雙腿一夾馬肚子,戰馬小白龍一聲長嘶就衝到了吊橋附近,薛安都摘下背後的寶雕弓,眼睛連瞄都不瞄一眼,刷刷就是兩箭射斷了敵軍的吊橋的繩子,吊橋轟然落下,那聲音比地震也差不了多少,大半夜的聲音傳出去好幾裏遠,薛安都一向以勇力著名,至於這箭法麽是第一次顯露,雙箭連珠震驚天下,不亞於他重孫子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射開了吊橋也不廢話,一馬當先就衝進了敵人的大營,在營門外根本不減速,雙臂平端一丈長的方天畫戟對著營門一擰一撞緊接著一挑,百斤重的大門就被掀翻了,直接飛出去十幾米遠,把門的小兵子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就聽到轟然巨響,然後就是眼前一黑,數不清的馬蹄從他身上踏落,他就變成了一灘泥,一縷香魂渺渺飛向北方。
後邊的大隊人馬一看見主帥已經衝入敵營,也就不猶豫了,跟著魚貫而入,然後分成若幹小隊,開始攻擊。夜間的營盤裏邊大家都在睡覺,基本上除了巡邏的就看不見人,這些薛家的虎狼之師衝進去也不廢話,看見人就殺,遠的射箭近的刀砍,看見帳篷就點火,看見馬廄就衝過去拴在馬鐙上帶走。古代人大多營養不良,夜盲的占多數,所以最害怕劫營了,夜裏隻要一有響動就很容易出現營嘯,那家夥自己殺起自己人來可是毫不手軟的,隻要出現營嘯,不用敵人打就能減員三分之一,然後就再也沒有作戰的能力了。現在遇到劫營,如果睡得沉的可能就被火直接燒死了,衝出來的迷迷糊糊還認不清方向就給敵人一刀殺了一箭射死了,總之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這要是一兩萬人的營盤根本不用敵人殺,自己就完蛋了,三國時候甘寧百騎劫營就是這個道理,一百個人衝擊幾萬人就像逛街一樣簡單,到最後一百個人一個死的都沒有。這一次拓跋崇有將近二十萬人(包括漢軍仆從),所以營盤占地麵積很大,方圓十幾裏,這樣每個營寨之間都有隔離緩衝的空間,這樣光是偷襲隻能導致北邊和西邊的營盤崩潰,等到薛安都父子殺散了或者說殲滅了兩三萬敵軍的時候,拓跋崇也終於有時間集結了軍隊布陣迎敵。
拓跋崇在中軍大帳裏都快吐血了,前邊攻城不利,損失五萬多人也就罷了,畢竟大多數是漢軍仆從,但是這次偷襲就不一樣了,薛安都從後邊殺過來,那可是實打實的死的都是鮮卑人了,鮮卑人雖然這些年人口增加了好多,已經有上千萬人口了,但是純正的士兵也不多,大多數變成了農耕的地主什麽的了,沒有了當初的彪悍,騎兵戰士有限的,現在給人輕而易舉就殺了好幾萬人,叫他簡直是痛心疾首了。拓跋崇陰沉著臉聽著匯報,聽說敵人分兩路,一路從西門進來一路從北門進來就很是鬱悶,自己想一鼓作氣全殲都難了。
“源賀將軍,你馬上帶著三萬人去西邊阻截敵軍,本王去北邊攔住敵人。”拓跋崇吩咐道。他想著北邊更近,應該是敵人的主力,西邊是騷擾的可能性比較大,誰知道他的估計錯了,兩邊都是薛安都的主力,而且薛安都本人在西邊,錯誤的估算自然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
按下征西將軍源賀這一頭,單說拓跋崇帶著五萬人馬列好了陣勢,還沒等出動呢,薛道次就已經殺過來了,拓跋崇捋著自己的一部虯髯,眯縫著眼睛看著對麵,隻見對麵是一大堆騎兵,東一疙瘩西一塊的,就像是螞蟻一樣亂糟糟的衝了過來,不禁仰天大笑,對著身邊的人說道,“我當是什麽人來劫寨呢,原來是一幫子毛賊草寇呀,你們看看他們連個陣型都沒有就這麽壓上來了,根本是不堪一擊嘛。”
四周圍的將軍們雖然很不屑,心說人家是毛賊草寇都把我們打的亂成一鍋粥了,那要是正規軍我們豈不是完蛋了,心裏不屑臉上不敢帶出來,一個個阿諛奉承狂拍馬屁,把自己如長江之水連綿不絕的崇拜之情爭先恐後的表達出來,這捧哏技術簡直了,光是吐出來的口水就可以淹死一頭駱駝了。聽了半天馬屁,拓跋崇那是誌得意滿,用馬鞭一指對麵,正好指向一個白袍小將軍,這位將軍二十歲剛出頭,身高在兩米左右,身材挺拔,濃眉大眼麵貌英俊,那叫一個帥呀,不說別的,就那種刀刻一樣的麵龐,希臘神明一樣的身材,放到大街上足夠迷倒一大片少女了,可惜這是在戰場上,四周圍都是兇神惡煞一樣的鮮卑士兵,所以體會不到他的魅力,隻能感受到他寒冰一樣的殺氣。這員小將軍就是薛安都的二兒子薛道次,薛道次和哥哥薛道標相貌相似,但是氣質截然不同,薛道標因為上山修道多年,居移氣養移體,就自然而然帶上了那種修道人的超然氣息,有一種君子如玉的感覺,看上去更溫和些,而薛道次多年來陪在老爹身邊,經曆了無數次血戰,就自然而然的積累了很多殺氣,整個人就有一種鋒利如刀的感覺了。
武將有一種天生的感知力,雖然在十幾萬人的大營裏,薛道次也明顯感覺到有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而且很不善良的目光,於是循著感覺望過去,就看見對麵的營門高台上坐著一個中年將領,很是肥胖,一臉的大胡子就好像章魚哥一般卷曲纏繞,很是膩歪,看到對方還拿馬鞭子指自己,不由得大怒,熱血上湧,一催馬就衝了上去,手裏的方天畫戟一抖,戟尖直指對方的鼻子,厲聲喝道:“那個胖子,你瞅啥?”
朱修之這個人忠於朝廷,本身並沒有什麽政治傾向,所以這種人是純粹的武將,隻要能打勝仗就會聽從安排,至於薛安都,他自然相信楊小瓜不會害他,而且既然有楊小瓜安排,自然也不會在意朱修之會不會鳩占鵲巢,總之隻要能打勝仗,甘心做個棋子又如何了,難道朱修之是個純粹的武將,薛某人就不純粹了麽,薛安都的野心是掃蕩西北,重返故鄉,做一個家鄉的封疆大吏,至於更遠的目標,現在還沒有,也不需要有,總之能打仗能升官能衣錦還鄉就可以,為了這個目標,薛某人願做任何幫他實現的人馬前卒。
結果,果然他們的配合收到了奇效,薛道標一戰成名,成為青年俊傑榜上的翹楚,朱修之也是如此,成了威震天下的名將,試問天下名將有幾個能在一天之內斬首數萬的,武聖人關老爺也不成呢。
通過這一戰,薛安都再次加深了對楊大將軍的欽佩之情,你說都是人,咋差距就這麽大呢,人家就是這麽隨隨便便幾句話,自己就立了大功了,真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古人誠不我欺,薛安都下定決心,以後還要繼續跟緊楊家郎的步伐,抱住大粗腿不撒手。
朱修之對於這位楊大將軍是從來沒合作過的,僅僅聽說對方是少年英傑,是個文壇才子,至於怎麽就變成了自己的統帥並不了解也並不理解,隻能認為是對方和皇帝的親密關係,自己比不了。然而,經此一戰,他就知道了,自己真的比不了,不是對方和皇帝的關係,而是對方的戰略戰術以及更重要的武器物資的調配,他不知道楊某人就是某龐然大物的後台老板,否則早就懷疑人生了,現在他隻是驚訝於對方能夠搞到這些物資裝備的實力絕對不是一個官二代富二代或者天子近臣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戰術的安排,戰場的選擇,哪一個都足以證明,這位沒有現身的大將軍的厲害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望其項背的了,他和以前那些鮮卑人一樣都產生了一種念頭,此人隻能跟隨不能對敵,這種念頭將逐漸化為烙印,深深刻在心裏不可動搖。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政治鬥爭的手段,這其中武將的個人素質很重要,可以畫龍點睛,而整體軍力的比較則是要依靠國力的比拚,包括政治力量和經濟力量。現在雖然拓跋崇首戰失利,但是如果撤軍那才是真正的失敗,從此之後他和他的家族都將在北魏朝廷中失去一切權勢利益,甚至會變成被人瓜分的肥肉,所以為了政治利益,他必須殊死一搏。休整了十天之後,拓跋崇決定重整旗鼓再次發動,他堅信,自己是中了對方的計謀這才失利的,現在要扭轉這一切就要放棄玩什麽智謀,直接用自己強大的軍力碾壓過去,強攻南鄭城。
其實這也是正解,鮮卑人靠的是精銳騎兵的血腥戰鬥一統中原的,什麽時候擅長玩陰謀詭計了,以短擊長哪行,所以這一次他也不搞什麽心理攻勢了,也不去圍城,就是強攻北麵的城池,要用添油戰術活活耗死對方,為此,他特地拉來了自己領地上的十萬仆從軍隊來攻城,這些漢奸部隊,不管他們是被迫的還是主動的,反正在對自己同胞的屠殺上,他們永遠是無怨無悔的生力軍,鮮卑人用他們摧毀過中原無數的城市,一向是無往不利的。而這樣子老老實實的作戰方式反而給朱修之帶來了麻煩,大麻煩。
朱修之是劉宋名將,雖然劉宋名將委實多了些但是幾十個州均攤開也不算很多了,仍然是少有的厲害角色,他的特長就是堅忍,搞一些奇思妙想並不擅長,但是中規中矩的事情那就格外有耐心,無論多大的壓力也壓不垮,但是他的缺陷就是他是客軍,並不是梁州的刺史,而守城戰這種殘酷的戰鬥需要全城甚至全州的人民全力以赴,顯然他的號召力遠不如在梁州呆了好多年的薛家父子,那些富豪們在配合上總有些陽奉陰違,搞得他火大,有時候真想殺幾個人立威,但是不行呀,這裏不是他的地盤,而且就算是他的地盤也不行,九品中正製還沒有完全廢除,這些世家在朝野都有相當的話語權,如果玩硬的,恐怕人家沒咋樣,他就要卷鋪蓋滾蛋了。
這種矛盾隨著戰爭的延長開始越發的尖銳了,雖然是防守一方,但是人員和物資的消耗那些也是天文數字,索性敵人沒有全麵圍城,後方的糧草還能源源不絕的供應上,但是士兵這一塊就開始出現缺口了,攻城戰打了一個月,拓跋崇的漢軍仆從折損了四五萬人,但是看不出來任何枯竭的跡象,敵人通過抓壯丁的模式不斷的增兵,如果不是糧草運輸困難,拓跋崇甚至可以一口氣運上來五十萬炮灰,就算用屍體墊也要把南鄭城掀翻,沒辦法,那一戰太慘烈了,幾萬人燒成了焦炭,如果不拿下南鄭城,拓跋崇的個人威望軍隊士氣都會化成爛泥的。
他這麽弄,朱修之就很難受了,他隻有三萬軍隊能夠指揮,這是他的精銳,拿來拚消耗十分的不值得,但是又不能不拿來消耗,雖然也有征集了三四萬民軍來支援,但是那些人也就是搬搬東西打個輔助,真的頂到前線上不說殺人,就是看見了鮮血恐怕就能崩潰,到時候光是踩踏就能叫朱修之欲哭無淚了。
此時的朱修之終於體會到作戰的根據地的重要性了,也無比盼望著那位薛安都刺史趕緊迴來,自己真的小覷了天下英雄,在這樣打幾天,自己的三萬人就該打光了,同時他再次深深地體會到自己一開始那一戰的勝利有多麽僥幸,原來,少了那位沒有見麵的楊大將軍的謀劃和物資供應,自己根本打不過鮮卑人的瘋狂進攻,尤其是當他發現那一批投石車仍然在前線上使用著,穩定的殺傷了無數的敵軍的時候,他益發的驚歎於這批武器的質量優良,非當世任何武器能夠比擬的,要知道,就算是現在,一根坦克炮管的使用壽命才幾秒鍾而已,這樣看就知道這些投石車能夠堅持一個多月而依舊正常是多麽驚人的質量了,朱修之不懂軍械,但是他懂得這些東西用幾天就會壞的事實,否則古代攻城戰動輒一年半載,那要是武器不損壞,天天那麽轟炸就算是泰山也砸塌了,怎麽可能守得住,其中主要就是攻城武器要不停的製造和維修,還有物資的消耗,包括石彈的製造等等占了百分之九十的時間,真正的肉搏什麽的一年裏加一起也不會有一個月(按分鍾累計的算法)。
此時的薛安都去哪裏了呢?他還在翻山越嶺的返迴路途中,山路很難走的,他打敗了拓跋麗,然後發現拓跋崇不見了,進過審訊,終於知道敵人的主力進攻自己的地盤去了,就很憤怒,但是並不著急,反正家裏有朱修之的人馬埋伏著,敵人一時半會兒不會得手,他又聯絡了柳元景這一邊,通報了戰況,得知柳元景已經和垣護之合兵去對付穆伏幹了,這邊洛州不再需要自己,就個對方打了個招唿,這才返迴梁州,這一來一迴還帶著大量物資,速度自然就慢了,再加上薛安都並不是很著急,他有信心楊家大將軍的安排絕不會叫自己吃虧的,所以他的任務反倒是要安穩的帶著軍隊迴去,不要在路上因為著急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那前邊的勝利就白費了。
就這樣晃晃悠悠的,在四十多天後,薛安都大軍出了秦嶺,迴到了南鄭附近,一路走來遊山玩水還收了好多馬匪,以至於他的三萬大軍迴城的時候不但沒有減員,反而膨脹到了十來七八萬人,就算是扣除了俘虜,也有五萬人這麽多,真的是肥得流油了。大隊人馬迤邐著長途跋涉終於到了南鄭附近,薛安都知道這樣帶著人過去對前方的戰況毫無幫助隻會添亂,就離著一百裏原地安營紮寨,派出長途斥候去打聽情況,聽說前方戰況十分吃緊,就立刻吩咐把隊伍分成兩隊人,薛道標一萬人押著三萬多俘虜繞路去往後方晉昌郡安置,俘虜嘛總要先整編,做好心理輔導才能安排作戰,否則隻會搗亂,剩下的兩萬精銳和兩萬多新招進來的鄉兵土匪重新編組來到南鄭附近,雖然是騎兵,這一來一迴也要一天時間,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靜悄悄的就繞到了敵軍的後邊。半夜時分,大家吃好了夜宵,喂好了馬料,就來到了拓跋崇的後營。
按理說幾萬人馬的動作是瞞不了人的,但是這些天,拓跋崇也急眼了,雖然死的是漢軍為主的仆從,那一下子五六萬人沒了也是大損失,不說別的,人吃馬喂的都是真金白銀呢,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那可是個吃錢的老虎,光打損耗沒有收獲,拓跋崇的眼珠子都紫了,就沒有心思來防備自己的背後是否有人來了,另一方麵也是消息閉塞,他萬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這麽不濟事,一個迴合就給人家活捉了,想著五萬人馬怎麽也能和人家周旋一番的,哪想到光送人頭了,還給人家順利班師來到自家的背後。
就這樣,天時地利人和都被薛安都占據了,半夜裏五萬大軍突然發動了襲擊,五萬人是不可能一起衝鋒的,那要蔓延多少公裏,世界上哪有這麽大的營盤,所以,薛安都是兵分兩路的,自己主攻敵軍西麵,薛道次主攻北門,有薛安都先動手,聽到號令之後薛道次再跟著雙管齊下,殺敵人一個首尾不能相顧。
薛安都來到西門外,也不耽擱,雙腿一夾馬肚子,戰馬小白龍一聲長嘶就衝到了吊橋附近,薛安都摘下背後的寶雕弓,眼睛連瞄都不瞄一眼,刷刷就是兩箭射斷了敵軍的吊橋的繩子,吊橋轟然落下,那聲音比地震也差不了多少,大半夜的聲音傳出去好幾裏遠,薛安都一向以勇力著名,至於這箭法麽是第一次顯露,雙箭連珠震驚天下,不亞於他重孫子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射開了吊橋也不廢話,一馬當先就衝進了敵人的大營,在營門外根本不減速,雙臂平端一丈長的方天畫戟對著營門一擰一撞緊接著一挑,百斤重的大門就被掀翻了,直接飛出去十幾米遠,把門的小兵子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就聽到轟然巨響,然後就是眼前一黑,數不清的馬蹄從他身上踏落,他就變成了一灘泥,一縷香魂渺渺飛向北方。
後邊的大隊人馬一看見主帥已經衝入敵營,也就不猶豫了,跟著魚貫而入,然後分成若幹小隊,開始攻擊。夜間的營盤裏邊大家都在睡覺,基本上除了巡邏的就看不見人,這些薛家的虎狼之師衝進去也不廢話,看見人就殺,遠的射箭近的刀砍,看見帳篷就點火,看見馬廄就衝過去拴在馬鐙上帶走。古代人大多營養不良,夜盲的占多數,所以最害怕劫營了,夜裏隻要一有響動就很容易出現營嘯,那家夥自己殺起自己人來可是毫不手軟的,隻要出現營嘯,不用敵人打就能減員三分之一,然後就再也沒有作戰的能力了。現在遇到劫營,如果睡得沉的可能就被火直接燒死了,衝出來的迷迷糊糊還認不清方向就給敵人一刀殺了一箭射死了,總之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這要是一兩萬人的營盤根本不用敵人殺,自己就完蛋了,三國時候甘寧百騎劫營就是這個道理,一百個人衝擊幾萬人就像逛街一樣簡單,到最後一百個人一個死的都沒有。這一次拓跋崇有將近二十萬人(包括漢軍仆從),所以營盤占地麵積很大,方圓十幾裏,這樣每個營寨之間都有隔離緩衝的空間,這樣光是偷襲隻能導致北邊和西邊的營盤崩潰,等到薛安都父子殺散了或者說殲滅了兩三萬敵軍的時候,拓跋崇也終於有時間集結了軍隊布陣迎敵。
拓跋崇在中軍大帳裏都快吐血了,前邊攻城不利,損失五萬多人也就罷了,畢竟大多數是漢軍仆從,但是這次偷襲就不一樣了,薛安都從後邊殺過來,那可是實打實的死的都是鮮卑人了,鮮卑人雖然這些年人口增加了好多,已經有上千萬人口了,但是純正的士兵也不多,大多數變成了農耕的地主什麽的了,沒有了當初的彪悍,騎兵戰士有限的,現在給人輕而易舉就殺了好幾萬人,叫他簡直是痛心疾首了。拓跋崇陰沉著臉聽著匯報,聽說敵人分兩路,一路從西門進來一路從北門進來就很是鬱悶,自己想一鼓作氣全殲都難了。
“源賀將軍,你馬上帶著三萬人去西邊阻截敵軍,本王去北邊攔住敵人。”拓跋崇吩咐道。他想著北邊更近,應該是敵人的主力,西邊是騷擾的可能性比較大,誰知道他的估計錯了,兩邊都是薛安都的主力,而且薛安都本人在西邊,錯誤的估算自然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
按下征西將軍源賀這一頭,單說拓跋崇帶著五萬人馬列好了陣勢,還沒等出動呢,薛道次就已經殺過來了,拓跋崇捋著自己的一部虯髯,眯縫著眼睛看著對麵,隻見對麵是一大堆騎兵,東一疙瘩西一塊的,就像是螞蟻一樣亂糟糟的衝了過來,不禁仰天大笑,對著身邊的人說道,“我當是什麽人來劫寨呢,原來是一幫子毛賊草寇呀,你們看看他們連個陣型都沒有就這麽壓上來了,根本是不堪一擊嘛。”
四周圍的將軍們雖然很不屑,心說人家是毛賊草寇都把我們打的亂成一鍋粥了,那要是正規軍我們豈不是完蛋了,心裏不屑臉上不敢帶出來,一個個阿諛奉承狂拍馬屁,把自己如長江之水連綿不絕的崇拜之情爭先恐後的表達出來,這捧哏技術簡直了,光是吐出來的口水就可以淹死一頭駱駝了。聽了半天馬屁,拓跋崇那是誌得意滿,用馬鞭一指對麵,正好指向一個白袍小將軍,這位將軍二十歲剛出頭,身高在兩米左右,身材挺拔,濃眉大眼麵貌英俊,那叫一個帥呀,不說別的,就那種刀刻一樣的麵龐,希臘神明一樣的身材,放到大街上足夠迷倒一大片少女了,可惜這是在戰場上,四周圍都是兇神惡煞一樣的鮮卑士兵,所以體會不到他的魅力,隻能感受到他寒冰一樣的殺氣。這員小將軍就是薛安都的二兒子薛道次,薛道次和哥哥薛道標相貌相似,但是氣質截然不同,薛道標因為上山修道多年,居移氣養移體,就自然而然帶上了那種修道人的超然氣息,有一種君子如玉的感覺,看上去更溫和些,而薛道次多年來陪在老爹身邊,經曆了無數次血戰,就自然而然的積累了很多殺氣,整個人就有一種鋒利如刀的感覺了。
武將有一種天生的感知力,雖然在十幾萬人的大營裏,薛道次也明顯感覺到有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而且很不善良的目光,於是循著感覺望過去,就看見對麵的營門高台上坐著一個中年將領,很是肥胖,一臉的大胡子就好像章魚哥一般卷曲纏繞,很是膩歪,看到對方還拿馬鞭子指自己,不由得大怒,熱血上湧,一催馬就衝了上去,手裏的方天畫戟一抖,戟尖直指對方的鼻子,厲聲喝道:“那個胖子,你瞅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