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拉攏田楷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易京。
今日,袁紹大軍仍在掘土而進,但沒有發動攻擊,雙方也沒有發生激戰。傍晚,田楷迴到住處,這段時間連日防守,每日睡眠不足,他也倍感疲倦。
一個親兵走了進來:“報將軍,有一人想見將軍,自稱是陳炎的使者,名為郭嘉,正在易京外,若將軍想見,卑職再引其入易京。”
“郭嘉?”田楷微微感到奇怪,作為盟友,郭嘉來易京自無不可,但他卻不去拜訪公孫瓚,而是來見自己,這就有點奇怪了。更何況,現在又是傍晚,天都快黑了。雖然心中疑惑,但人都來了,田楷總是要見的,就吩咐:“好吧!引他進來。”
如今,易京內部防範極嚴,如果沒有熟人指引,郭嘉也沒辦法進去。半個時辰後,郭嘉見到了田楷。
“見過田將軍。”
“郭從事無須多禮,你來易京,我自當接待一番,隻是今乃戰時,諸事不便,隻好從簡,請勿介意!”
“不敢,匆忙來訪,能得將軍相見,已是幸運,哪管得了那麽多?”
“哦,不知郭從事究竟有何事,竟如此匆匆,於天將黑之際來訪?”
“若是天亮著,我反而不敢來了。嗬嗬!”
“這……”田楷微感不妙,郭從事避開張燕來見他,多半想談些隱秘之事:“郭從事還是請說來意吧?”他明顯有了戒心。
“易侯駐守易京,擋袁紹數年,已是很了不起,但今易京的弱點,已為袁紹所知,易京不可守,若易侯仍堅守,隻怕難逃一敗,屆時性命難保。此前我見易侯時,曾勸其撤退,但他拒絕了,故我頗為憂慮。今來見田將軍,隻希望田將軍能勸易侯,撤離易京,就算兵敗,亦能保住性命。”
郭嘉不提什麽東山再起之類的話激勵田楷,因為他明白,就算公孫瓚跑了,也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田楷一陣黯然,這道理他也懂,實際上,他也曾勸公孫瓚撤離,可是,公孫瓚已下定決心死守,並做好死戰到底的準備。他搖了搖頭:“我已勸過,但將軍無意撤退,我亦隻能隨將軍死戰到底。”
“唉,但將軍可曾想到,若是敗局已定,我主千裏迢迢跑來支援易侯,又是為了什麽呢?損兵折將倒還好說,我主卻陷於危險的境地,我身為臣子,如何能心安?”
“郭從事的意思是,青州牧要撤退?”
“我主並無撤退之意,隻是若易侯敗亡,我主麵對袁紹,壓力倍增,我不得不憂慮。”
“那郭從事之意是?”
“田將軍乃大將之才,又與我主認識多年,我主亦知將軍為人,今我主讓我前來,實為招攬將軍,若易侯不撤,則敗亡在即,將軍無所依靠,不如考慮一番,為我主效力,如何?”
田楷一陣愕然:“這……”盟友來挖角來了,誰會高興?
“將軍放心,我主絕不是讓將軍背叛易侯,此戰兇險,若易侯僥幸逃過一劫,將軍仍是易侯之臣,若易侯不能逃過此劫,將軍為易侯盡忠,固然可敬,但若留得可用之身,為我主效力,將來有機會,可為易侯報仇,亦不失為一個好的抉擇。若得將軍,我主此次兵進河間,縱然身陷險地,也算是有個很好的收獲,亦是值得。”
陳炎和郭嘉商量過,想謀得公孫瓚的糧草,必須有個內應,這個內應的人選隻能是田楷了。在公孫瓚的手下中,陳炎隻跟田楷熟,有一定的交情,跟其他人不熟。
田楷一陣沉默,又搖了搖頭:“我跟隨將軍已有將近十年,將軍待我甚厚,今將軍危難,自當守護在將軍身邊,青州牧的美意,我隻能心領了。”他最終還是拒絕了。
“唉!田將軍忠義,我素來知之,今日來此,我本是不抱有希望,果然還是被將軍拒絕了。看來,我主此次來河間,算是白來一趟了。”
“這……青州牧大義!”田楷微微感到慚愧,畢竟向陳炎求援,是他一手促成的。
不過,陳炎得了不少糧食、武器和兵力,應該不算白來的。他又轉念一想,陳炎得把這些東西帶迴去,才算是收獲。
“將軍,難道你不為家人考慮一下嗎?若易京破,將軍身死,家人必會淪為俘虜,隻怕命運多舛。”
田楷心中一動,他家人也都在易京。易京一旦被攻破,他又盡忠,不用想都知道,家人肯定不會好過,尤其是他的父母。隻是,自古忠孝難兩全,他也隻能選擇其中之一,他向公孫瓚盡了忠,也就沒辦法再盡孝了。
“將軍忠義,我主甚為佩服,我主與將軍也有數年交情,我主願收留將軍家眷,若將軍能躲過此劫,屆時就能與家人相見,就算不願為我主效力亦無妨,若不能,我主必會安置好將軍家眷,使將軍勿憂。”
田楷又是一陣沉默,陳炎固然有讓他投效之意,但這種先為他著想的做法,也讓他心中感到一陣溫暖。然而,他明白,如果真接受了陳炎的好意,自己除了投效之外,還能怎麽去報答。
他想了想,又起身向郭嘉行了個禮:“青州牧真乃仁義之主,隻是,我終是將軍之臣,唯有以死報將軍,青州牧好意,我隻能心……”
“田將軍無須急著拒絕。”郭嘉看到田楷有意拒絕,連忙打了個手勢,阻止他說下去:“此事重大,將軍怎能輕易做決定呢?今日我此來,隻是表達我主的想法,將軍當三思而後行才是。”
田楷一旦開口拒絕,事情就沒有緩和的餘地,他擔心田楷一時腦袋發熱,草率做了決定,於是阻止了田楷,為自己留下一個希望。
“今日我言盡於此,天色已黑,看來我隻好在將軍這裏留宿一晚,明白再告辭了,幾日後我會再來易京,屆時田將軍若願意,我便安排人接走將軍的家眷,送往青州去,若不願意,此事就當我沒提過。”
郭嘉自始至終都沒說起糧食一事,因為他不想給田楷留下他別有用心的印象。一旦田楷投效了,他會相信田楷肯定會自己說出糧食之事來。
……
今日,袁紹大軍仍在掘土而進,但沒有發動攻擊,雙方也沒有發生激戰。傍晚,田楷迴到住處,這段時間連日防守,每日睡眠不足,他也倍感疲倦。
一個親兵走了進來:“報將軍,有一人想見將軍,自稱是陳炎的使者,名為郭嘉,正在易京外,若將軍想見,卑職再引其入易京。”
“郭嘉?”田楷微微感到奇怪,作為盟友,郭嘉來易京自無不可,但他卻不去拜訪公孫瓚,而是來見自己,這就有點奇怪了。更何況,現在又是傍晚,天都快黑了。雖然心中疑惑,但人都來了,田楷總是要見的,就吩咐:“好吧!引他進來。”
如今,易京內部防範極嚴,如果沒有熟人指引,郭嘉也沒辦法進去。半個時辰後,郭嘉見到了田楷。
“見過田將軍。”
“郭從事無須多禮,你來易京,我自當接待一番,隻是今乃戰時,諸事不便,隻好從簡,請勿介意!”
“不敢,匆忙來訪,能得將軍相見,已是幸運,哪管得了那麽多?”
“哦,不知郭從事究竟有何事,竟如此匆匆,於天將黑之際來訪?”
“若是天亮著,我反而不敢來了。嗬嗬!”
“這……”田楷微感不妙,郭從事避開張燕來見他,多半想談些隱秘之事:“郭從事還是請說來意吧?”他明顯有了戒心。
“易侯駐守易京,擋袁紹數年,已是很了不起,但今易京的弱點,已為袁紹所知,易京不可守,若易侯仍堅守,隻怕難逃一敗,屆時性命難保。此前我見易侯時,曾勸其撤退,但他拒絕了,故我頗為憂慮。今來見田將軍,隻希望田將軍能勸易侯,撤離易京,就算兵敗,亦能保住性命。”
郭嘉不提什麽東山再起之類的話激勵田楷,因為他明白,就算公孫瓚跑了,也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田楷一陣黯然,這道理他也懂,實際上,他也曾勸公孫瓚撤離,可是,公孫瓚已下定決心死守,並做好死戰到底的準備。他搖了搖頭:“我已勸過,但將軍無意撤退,我亦隻能隨將軍死戰到底。”
“唉,但將軍可曾想到,若是敗局已定,我主千裏迢迢跑來支援易侯,又是為了什麽呢?損兵折將倒還好說,我主卻陷於危險的境地,我身為臣子,如何能心安?”
“郭從事的意思是,青州牧要撤退?”
“我主並無撤退之意,隻是若易侯敗亡,我主麵對袁紹,壓力倍增,我不得不憂慮。”
“那郭從事之意是?”
“田將軍乃大將之才,又與我主認識多年,我主亦知將軍為人,今我主讓我前來,實為招攬將軍,若易侯不撤,則敗亡在即,將軍無所依靠,不如考慮一番,為我主效力,如何?”
田楷一陣愕然:“這……”盟友來挖角來了,誰會高興?
“將軍放心,我主絕不是讓將軍背叛易侯,此戰兇險,若易侯僥幸逃過一劫,將軍仍是易侯之臣,若易侯不能逃過此劫,將軍為易侯盡忠,固然可敬,但若留得可用之身,為我主效力,將來有機會,可為易侯報仇,亦不失為一個好的抉擇。若得將軍,我主此次兵進河間,縱然身陷險地,也算是有個很好的收獲,亦是值得。”
陳炎和郭嘉商量過,想謀得公孫瓚的糧草,必須有個內應,這個內應的人選隻能是田楷了。在公孫瓚的手下中,陳炎隻跟田楷熟,有一定的交情,跟其他人不熟。
田楷一陣沉默,又搖了搖頭:“我跟隨將軍已有將近十年,將軍待我甚厚,今將軍危難,自當守護在將軍身邊,青州牧的美意,我隻能心領了。”他最終還是拒絕了。
“唉!田將軍忠義,我素來知之,今日來此,我本是不抱有希望,果然還是被將軍拒絕了。看來,我主此次來河間,算是白來一趟了。”
“這……青州牧大義!”田楷微微感到慚愧,畢竟向陳炎求援,是他一手促成的。
不過,陳炎得了不少糧食、武器和兵力,應該不算白來的。他又轉念一想,陳炎得把這些東西帶迴去,才算是收獲。
“將軍,難道你不為家人考慮一下嗎?若易京破,將軍身死,家人必會淪為俘虜,隻怕命運多舛。”
田楷心中一動,他家人也都在易京。易京一旦被攻破,他又盡忠,不用想都知道,家人肯定不會好過,尤其是他的父母。隻是,自古忠孝難兩全,他也隻能選擇其中之一,他向公孫瓚盡了忠,也就沒辦法再盡孝了。
“將軍忠義,我主甚為佩服,我主與將軍也有數年交情,我主願收留將軍家眷,若將軍能躲過此劫,屆時就能與家人相見,就算不願為我主效力亦無妨,若不能,我主必會安置好將軍家眷,使將軍勿憂。”
田楷又是一陣沉默,陳炎固然有讓他投效之意,但這種先為他著想的做法,也讓他心中感到一陣溫暖。然而,他明白,如果真接受了陳炎的好意,自己除了投效之外,還能怎麽去報答。
他想了想,又起身向郭嘉行了個禮:“青州牧真乃仁義之主,隻是,我終是將軍之臣,唯有以死報將軍,青州牧好意,我隻能心……”
“田將軍無須急著拒絕。”郭嘉看到田楷有意拒絕,連忙打了個手勢,阻止他說下去:“此事重大,將軍怎能輕易做決定呢?今日我此來,隻是表達我主的想法,將軍當三思而後行才是。”
田楷一旦開口拒絕,事情就沒有緩和的餘地,他擔心田楷一時腦袋發熱,草率做了決定,於是阻止了田楷,為自己留下一個希望。
“今日我言盡於此,天色已黑,看來我隻好在將軍這裏留宿一晚,明白再告辭了,幾日後我會再來易京,屆時田將軍若願意,我便安排人接走將軍的家眷,送往青州去,若不願意,此事就當我沒提過。”
郭嘉自始至終都沒說起糧食一事,因為他不想給田楷留下他別有用心的印象。一旦田楷投效了,他會相信田楷肯定會自己說出糧食之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