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惠施問:“請問人的本性是什麽?”


    莊周迴答:“人的本性就如剛出生的嬰兒,不識不知,自然無為,無有分別。”


    “所以,人長大之後,就喪失掉本性了?”惠施接著問。


    莊周點了點頭,“是的,人長大之後,學習了一堆作為人的知識,學會區分事物的善惡、美醜、好壞、對錯、高低、貴賤,天良本性便因此而喪失了。”


    “可人怎麽可能不分別?”惠施難以理解。


    莊周反問:“為什麽不可以呢?你說不可以,隻是因為你不願意那麽做罷了。如果你真的用心去做,你必然可以做到。人在不分別的時候,是最舒服的狀態。一切痛苦皆是因人心的分別而有,一切矛盾和衝突也是因人心的分別而起。若是天下人人都能夠像嬰兒一般,做到不識不知,自然無為,無有分別,那麽天下哪裏還會有那麽多紛擾之事?很多人都說道家的思想脫離現實,不切實際,這不過是他們給自己的不願意做找借口罷了!”


    惠施問:“可萬物皆有其兩麵性,如何能夠做到不分別?善惡、美醜、好壞、對錯、高低、貴賤,這些對立麵不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嗎?”


    莊周搖頭,“不,上天從來不知道善惡、美醜、好壞、對錯、高低、貴賤是什麽,是我們人為地定出這些標準來的。就像嬰兒不會懂善和惡是什麽,一條狗也不會明白善與惡是什麽。”


    惠施問:“可我們確實看到善惡啊!你看到盜賊殺人放火,難道會認為這不是惡嗎?”


    莊周迴答:“當我們看到盜賊殺人放火時,證明這個盜賊心中沒有道,所以他才會去做出這些事情來。天下就是一麵鏡子,能夠反映出人心有沒有處在道中。若是天下有道有德,那麽天下必然不會出現盜賊。若是天下出現盜賊,便證明天下失道失德了。”


    惠施感歎,“你們道家的思想真是別具一格啊!然想要讓天下人的心中都有道,難度不亞於讓太陽從西邊出來。”


    莊周道:“這確實很困難,但即便很難,也依然要想辦法將道給弘揚出去,因為道和德是唯一能讓天下走向太平的方法。”


    惠施並不認同莊周所講的道,他覺得莊周所講的道純屬無稽之談,一點都不實用。


    惠施似乎想起來了什麽,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說道:“我有一棵大樹,人們稱之為樗。它的樹幹臃腫不合繩墨。它的樹枝彎曲不合規矩。生長在道路上,匠人看都不看它一眼。如今你的言論,大而無用,大家都會拋棄掉的。”


    莊周知道,惠施在借物嘲諷他。隻見他冷冷一笑,說道:“你沒看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他們低著身子匍匐在地上,等待著出遊的小動物,一會東,一會西。上躥下跳,一會高,一會低,常常踏中獵人的機關,死在羅網中。再看那耗牛,龐大的身軀就像天邊的雲朵,它的本事可大了,但是不能捕捉老鼠。現在你有這棵大樹,擔心它沒用,何不把它種在虛寂的鄉土,或廣闊的曠野上?悠然地徘徊於樹旁,自在地躺在樹下。既不用擔心遭到刀斧砍伐,也不用擔心有東西來傷害它。這棵樹沒什麽用,又有什麽好困惑煩惱的呢?”


    “……”惠施啞言了,他本來想借這棵無用之樹來嘲諷莊周的言論,誰知反倒被莊周所嘲諷。


    莊周將惠施比喻為野貓和黃鼠狼,諷刺其不安分,總以為自己本事大,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給自己帶來災禍。同時,他又把道比喻成樗樹,雖然大而無用,但卻不用擔心會受到傷害,而且能讓人感到悠然自在。


    莊周、惠施兩人的思想和抱負可謂是完全相反,完全沒有交集可言。


    惠施總是喜歡和莊周爭辯,總想在爭辯中贏過莊周。而莊周也不討厭這個喜歡爭辯的惠施,反而把和惠施爭辯當成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惠施不願服輸,繼續說道:“魏王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我將它培植起來後,結出的葫蘆能裝下五石糧食那麽大。用它來裝水,但它堅固程度卻承受不了水的重量。將它割開來做瓢又太大,沒有地方能夠放得下。這葫蘆不是不大啊,我卻因為它沒什麽用把它砸碎了。”


    莊周知道,惠施在借葫蘆的大而無用嘲諷他所說的道,隻見他笑著說道:“你真是不擅長使用大的東西啊!宋國有個人擅長製造使手不龜裂的藥,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業。有個遊客聽說了這件事,願意用百金收取這種藥的配方。於是,宋人全家人聚在一起商量:“我們世世代代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金,如今隻要賣出這個藥方就可得百金,不如就將藥方賣給他吧!”後來,遊客得到了藥方,於是便去遊說吳王。正巧越國對吳國發難,吳王便派他率領軍隊,與越軍在水上交戰,結果打敗越軍,迴去後,吳王還賞給他封地。同樣一個藥方,有人靠它來獲得封賞,有人隻能靠它世世代代漂洗絲絮,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所造成的結果。如今你有五石大容量的葫蘆,何不把它當成腰舟,浮遊於江湖之上,卻還擔心葫蘆太大沒有地方放得下?可見你的心思還是不夠通達啊!”


    “……”惠施再次啞言了。他實在沒想到莊周如此擅長爭辯,自己實在是想不到任何辦法迴擊了。


    惠施把莊周所說的道比喻為無用的大葫蘆,借此嘲諷莊周所說的道大而無用。然莊周卻通過使用藥方方法不同,所獲得的結果也不同的例子予以反擊。


    宋人和遊客同樣是使用藥方,然遊客得到了封賞,而宋人卻隻能世世代代漂洗絲絮。莊周借此諷刺惠施不會使用無用之物。


    道對於惠施來說,就像他口中的葫蘆,看起來很大,但卻沒什麽用。然莊周卻不這麽認為。


    莊周認為,惠施之所以認為道大而無用,是因為他不明白道的真正作用。道雖然看起來無用,實際上卻非常有用,隻是很多人不懂得道的無用之用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莊子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直如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直如是並收藏莊子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