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非常頑固,沒有強大的願心和毅力,真的很難擺脫人心的奴役。人心唯一的目的就是保護身體,為身體謀求利益。隻要我們順著人心的想法去做,真心便再也出不來了。”
“我們唯有和人心反著來,人心的力量才會大大削弱。人心越是關心身體的生死榮辱、成敗得失,我們越是不關心。人心越是在乎他人的看法,我們越是不在乎。人心越是去追逐物質享受,我們越是不去追逐。這樣,人心想不死都難了。”
“人心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我們不斷地在喂養它。若是我們不去喂養它,它又豈會變得強大。”
“因此,想要死人心,生道心,就必須停止喂養人心。”
“修道對於人心來說,非常的苦,但對於真心來說,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人心之所以覺得修道苦,是因為人心認為自己在失去某些重要的東西。”
“真心之所以覺得修道幸福,是因為真心感受到道的本自具足。”
“若是你們感覺修道是一件很苦的事情,那證明你們沒有修正確。你們沒有帶著真心去修,而是帶著人心去修,所以才會感覺修道苦。”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願意舍的人又怎麽會得?”
“所謂舍,不過是舍去對本來就不存在之物的執著。”
“所謂得,不過是獲得本來就已經擁有的圓滿。”
“就道的層麵而言,我們從來就沒有得到什麽,也從來沒有失去什麽。所謂悟道,不過是意識到自己本來就是圓滿具足的存在,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生死得失。”
“心是一切的源頭,心向著道,自然能夠迴歸不死不生之先天。若心不願意向著道,便隻會落入有生有死之後天。”
“我們的心在哪裏,我們的家就在哪裏。若我們認為人間才是我們的家,那我們就會不斷地迴來。”
“其實,我們的天心一直都處在道中,從來沒有落入後天。我們不過是在道中做了一個不在道中的夢罷了。”
“這就好比我們躺在床上做夢,夢到自己在遊山玩水,可躺在床上的那個自己可曾動過?”
“烏雲將太陽給遮蔽住,並不代表太陽不存在。假覆蓋於真之上,也並不代表真不存在。”
“放下對假象的執著,讓自己的心安住於實相中,方能獲得大自在。古來仙真無不是靠此而逍遙。”
“我就要走了,但我還是很想和你們好好地講一講道。我這一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認識師兄,並跟著師兄一起去南華山修道。”
“人生短短幾十載,轉瞬即逝。好在我沒有虛度光陰,將人生最後的二十五年時光奉獻給了道。”
“老子雲:“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我將生命的最後二十五年奉獻給了道,道終究也沒有負我,我終於與道合為了一體。”
“我這一生,財富擁有過,名聲和地位也擁有過,但這些都不足以使我解脫。”
“好在我於生命的尾聲將這些虛無之物拋棄掉,將心轉向了道。”
“我五十五歲入道,如今已經八十了。我當初並沒有因為自己老而放棄修道,因為我相信,隻要願意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你們應當像我一樣,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因為受到一些外在的因素影響就選擇放棄。”
“隻要不放棄,就還有希望。若是放棄了,那就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即便你們的生活再貧苦,也不要放棄修道。修道是修心,與外在事物無關。即便是窮困潦倒的人也一樣可以修。”
“很多人認為,自己的物質生活都過不好,還修什麽道?修道的前提是先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隻有在物質上沒有負擔的情況下,才可言修道。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這種想法完全就是妄心想出來的。”
“修道就是超越對一切外物的執著,隻活在實相裏。若是連自己的窮困潦倒都接受不了,那無論怎麽修都不可能將人心給化解掉。”
“修道並不是讓人不去掙錢,而是讓人不要過分地執著於金錢。生活過得去就行了,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外物上。”
“你們可以一邊掙錢,然後一邊修行,兩者並沒有影響,隻要自己做到不執著即可。”
“修道從來沒有讓人放棄些什麽,所放棄的不過是心中的執著罷了。”
“你們修行的同時也要像普通人一樣過生活,切莫修成一個偏執狂。”
“好了,我想要交代的事情也就這些了。我臨終前唯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和你們講講道,希望你們能夠記住我說的話,並將之踐行出來。”
“人生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事情,唯一重要的事情不過是悟道成道罷了。隻要你們能夠守住道,便不會再有任何煩惱了。”
“我走後,你們不必替我難過。我沒有死去,而是重獲新生,你們應當替我感到開心才對。”
“我聽說周兒非常擅長通過講故事和人講道,我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聽一聽周兒講故事。”
莊升目光柔和地看向莊周,問道:“周兒啊,你能不能給爺爺講一個關於人死不應該難過的故事?”
莊周微笑地點頭,“當然。”
說完,莊周開始講故事:“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在一起交談,說道:“誰能以無相之心相互交往,以無相之心相互幫助,誰能登天遊霧,跳入無極,忘記生死,沒有終結與窮盡,我就與之交朋友!”說完,三人相視而笑,成為了莫逆之交。”
“沒多久,子桑戶死了,還未下葬,孔子得知此事,便派子貢前往幫忙打理喪事。”
“子貢來到子桑戶家裏後,看到孟子反和子琴張一個在編曲,一個在彈琴,相互應和著道:“哎呀桑戶啊!哎呀桑戶啊!你已經迴歸真實,而我卻還在做一個凡俗之人啊!”子貢快步走上前,問道:“請問對著屍體唱歌,合乎禮嗎?””
“孟子反和子琴張相互看了一眼,說道:“他哪裏懂得禮的真意是什麽!””
“我們唯有和人心反著來,人心的力量才會大大削弱。人心越是關心身體的生死榮辱、成敗得失,我們越是不關心。人心越是在乎他人的看法,我們越是不在乎。人心越是去追逐物質享受,我們越是不去追逐。這樣,人心想不死都難了。”
“人心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我們不斷地在喂養它。若是我們不去喂養它,它又豈會變得強大。”
“因此,想要死人心,生道心,就必須停止喂養人心。”
“修道對於人心來說,非常的苦,但對於真心來說,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人心之所以覺得修道苦,是因為人心認為自己在失去某些重要的東西。”
“真心之所以覺得修道幸福,是因為真心感受到道的本自具足。”
“若是你們感覺修道是一件很苦的事情,那證明你們沒有修正確。你們沒有帶著真心去修,而是帶著人心去修,所以才會感覺修道苦。”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願意舍的人又怎麽會得?”
“所謂舍,不過是舍去對本來就不存在之物的執著。”
“所謂得,不過是獲得本來就已經擁有的圓滿。”
“就道的層麵而言,我們從來就沒有得到什麽,也從來沒有失去什麽。所謂悟道,不過是意識到自己本來就是圓滿具足的存在,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生死得失。”
“心是一切的源頭,心向著道,自然能夠迴歸不死不生之先天。若心不願意向著道,便隻會落入有生有死之後天。”
“我們的心在哪裏,我們的家就在哪裏。若我們認為人間才是我們的家,那我們就會不斷地迴來。”
“其實,我們的天心一直都處在道中,從來沒有落入後天。我們不過是在道中做了一個不在道中的夢罷了。”
“這就好比我們躺在床上做夢,夢到自己在遊山玩水,可躺在床上的那個自己可曾動過?”
“烏雲將太陽給遮蔽住,並不代表太陽不存在。假覆蓋於真之上,也並不代表真不存在。”
“放下對假象的執著,讓自己的心安住於實相中,方能獲得大自在。古來仙真無不是靠此而逍遙。”
“我就要走了,但我還是很想和你們好好地講一講道。我這一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認識師兄,並跟著師兄一起去南華山修道。”
“人生短短幾十載,轉瞬即逝。好在我沒有虛度光陰,將人生最後的二十五年時光奉獻給了道。”
“老子雲:“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我將生命的最後二十五年奉獻給了道,道終究也沒有負我,我終於與道合為了一體。”
“我這一生,財富擁有過,名聲和地位也擁有過,但這些都不足以使我解脫。”
“好在我於生命的尾聲將這些虛無之物拋棄掉,將心轉向了道。”
“我五十五歲入道,如今已經八十了。我當初並沒有因為自己老而放棄修道,因為我相信,隻要願意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你們應當像我一樣,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因為受到一些外在的因素影響就選擇放棄。”
“隻要不放棄,就還有希望。若是放棄了,那就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即便你們的生活再貧苦,也不要放棄修道。修道是修心,與外在事物無關。即便是窮困潦倒的人也一樣可以修。”
“很多人認為,自己的物質生活都過不好,還修什麽道?修道的前提是先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隻有在物質上沒有負擔的情況下,才可言修道。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這種想法完全就是妄心想出來的。”
“修道就是超越對一切外物的執著,隻活在實相裏。若是連自己的窮困潦倒都接受不了,那無論怎麽修都不可能將人心給化解掉。”
“修道並不是讓人不去掙錢,而是讓人不要過分地執著於金錢。生活過得去就行了,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外物上。”
“你們可以一邊掙錢,然後一邊修行,兩者並沒有影響,隻要自己做到不執著即可。”
“修道從來沒有讓人放棄些什麽,所放棄的不過是心中的執著罷了。”
“你們修行的同時也要像普通人一樣過生活,切莫修成一個偏執狂。”
“好了,我想要交代的事情也就這些了。我臨終前唯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和你們講講道,希望你們能夠記住我說的話,並將之踐行出來。”
“人生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事情,唯一重要的事情不過是悟道成道罷了。隻要你們能夠守住道,便不會再有任何煩惱了。”
“我走後,你們不必替我難過。我沒有死去,而是重獲新生,你們應當替我感到開心才對。”
“我聽說周兒非常擅長通過講故事和人講道,我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聽一聽周兒講故事。”
莊升目光柔和地看向莊周,問道:“周兒啊,你能不能給爺爺講一個關於人死不應該難過的故事?”
莊周微笑地點頭,“當然。”
說完,莊周開始講故事:“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在一起交談,說道:“誰能以無相之心相互交往,以無相之心相互幫助,誰能登天遊霧,跳入無極,忘記生死,沒有終結與窮盡,我就與之交朋友!”說完,三人相視而笑,成為了莫逆之交。”
“沒多久,子桑戶死了,還未下葬,孔子得知此事,便派子貢前往幫忙打理喪事。”
“子貢來到子桑戶家裏後,看到孟子反和子琴張一個在編曲,一個在彈琴,相互應和著道:“哎呀桑戶啊!哎呀桑戶啊!你已經迴歸真實,而我卻還在做一個凡俗之人啊!”子貢快步走上前,問道:“請問對著屍體唱歌,合乎禮嗎?””
“孟子反和子琴張相互看了一眼,說道:“他哪裏懂得禮的真意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