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顧問
勇闖皇家,胎穿成團寵福星了 作者:巴塞羅納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豐年略冷靜下來後,才發覺到剛剛的失言,在沒有經過驗證的情況下,自己竟然武斷下了結論,萬一有個差池,腦袋可要不保啊。
一時間後悔不迭,顧不上去擦額頭滾下來的汗珠。
他緊忙開口找補,“當、當然了,陛下,最後的結果尚需要些時日來驗證。”
崇慶帝目光銳利地掃向他。
徐豐年心中膽顫,身子躬的更低。
蕭芸棠見他委實可憐,輕輕碰了一下身邊的蕭奕淮,示意他開口解圍。
收到暗示的蕭奕淮上前一步,“父皇,這藤蔓綠意明顯,可見番花果子尚未成熟,最後的產量也無法估算,不如這段時間就讓司農寺先進行驗證?”
崇慶帝思忖了一下,點點頭,“徐豐年,集司農寺上下之力全心研究番花,務必要搞清楚番花的食用價值、種植方法以及產量預估。”
徐豐年立刻行禮,“臣領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頓了頓,提出需求:“陛下,可否準許臣帶些果子迴司農寺,跟同僚們一同研究呢?”
崇慶帝剛要揮袖答應,便感受到一陣灼熱的視線。
低頭一看,幾個孩子正齊刷刷地看向他,最前麵那個小胖子,小嘴巴鼓起,眼睛瞪的溜圓,看著就不是好打發的樣子。
崇慶帝:“......
番花是人家幾個辛苦種的,他若是想強硬拿走,非得惹哭幾個,而且太後就在旁邊看著呢,一副隨時準備給撐腰的模樣。
崇慶帝挨個看過去,視線最後落在了蕭奕淮跟蕭奕安身上,這倆大的應該好對付一些吧。
“咳,奕淮、奕安,這番花是你們幾個種出來的,父皇肯定是尊重你們的,不過司農寺若是將番花研究成功,那可是有利於蒼生社稷的,你們說是不是?”
蕭奕安聽完崇慶帝這番大義凜然的話,心情激蕩,當即便點了頭。
蕭奕淮眼神微閃,“父皇所言極是,司農寺的研究若是能造福百姓,兒臣自然全力支持。”
崇慶帝心下一喜,正要讓徐豐年快些將番花果子取走,便聽蕭奕淮再次開口。
“不過,這番花乃是幾個弟弟妹妹三個多月辛苦培育所得,兒臣不敢擅自做主,還得問問他們的意見。”
話說到這裏了,崇慶帝眉頭微微皺起,這幾個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個個古靈精怪,不是那麽容易被說服的,他硬著頭皮看向蕭雲棠他們。
蕭芸棠呲牙,對著崇慶帝燦爛一笑,“父皇,等一下喲。”
背過身,幾個小的迅速圍成團兒,一陣唧唧咕咕的討論。
最後同時轉過身來,眼中帶著狡黠。
蕭芸棠清了清嗓子,說道:“父皇,我們幾個商量過了,紅薯可以給司農寺研究,但是有兩個小小的條件。”
崇慶帝心中不悅,但礙於身旁的太後,隻能耐著性子開口,“說來聽聽。”
蕭芸棠伸出手指,“第一個,司農寺在研究過程中,要善待這些番花果果,不能隨意浪費或者破壞。”
崇慶帝看向徐豐年。
徐豐年連連點頭,“現在果子稀少寶貴,微臣一定仔細對待,做到物盡其用。”
蕭芸棠表示滿意,接著又伸出一根短胖的手指,“第二,番花成熟之後不能全拿走,我們也要留下一些。”
崇慶帝趕緊點頭,“剩餘的十一棵裏,你們可以隨意挑選一棵留下。”
蕭芸棠撇撇嘴,對崇慶帝已經無力吐槽。
安撫了一下焦急的小夥伴,她對著崇慶帝比劃兩根胖手指,“至少兩棵。”
看了一眼番花地,崇慶帝勉強點頭,“可以。”
蕭芸棠眼珠一轉,伸出小拇指勾了勾,“父皇最好了,最後隻剩下一個小小的條件,父皇肯定會答應吧。”
崇慶帝警惕,這丫頭小白牙一露,準沒好事兒,謹慎著開口,“你先說條件。”
蕭芸棠看向徐豐年,“要說番花的培育我們幾個也算有些經驗,之後司農寺肯定有用上的時候吧。”
徐豐年點頭。
番花他從未見過,可供研究的樣本又少,他不敢打包票司農寺一次就能培育成功。
九公主幾人雖然都是小孩子,但畢竟人家種出來了,若有他們從旁指導,會穩妥不少。
對著崇慶帝,蕭芸棠臉上的笑容突然變得諂媚,“既如此,慷慨的父皇是不是該給我們一個名分,比如說,封個官職呢?”
“不可能,簡直胡鬧!”
崇慶帝眉頭深深皺起,銳利的目光直直壓迫向蕭芸棠。
蕭芸棠才不理他,轉身躲進太後懷裏,抱上大腿。
“皇帝。”
太後不讚同地看向崇慶帝,“孩子們還小呢,有事兒慢慢同他們商量,都是些明理的好孩子,會懂事兒的。”
“母後,你聽聽這丫頭說的話,三歲稚童要當官,簡直是拿南訣王朝的官場當兒戲!”
蕭芸棠不服,癟癟嘴,衝著太後委屈,“皇祖母,我們幫司農寺的大人們一起研究番花,不該跟他們一樣有俸祿嘛,可不容易了,四哥還記錄了一份番花成長筆記呢。”
筆記!
徐豐年激動,眼睛一亮,膽子也大起來,“陛下,您英明神武,不拘一格降人才,南訣王朝選賢納才向來是隻講才能不論出身的。”
“你瞧瞧,徐卿正都這麽說了。”太後摟著蕭芸棠,祖孫倆一同看向崇慶帝。
崇慶帝頭疼,揉著眉心考慮了片刻。
“罷了,朕也不會讓你們白做事的,俸祿可以變作賞賜給到你們,全部封官那想都別想。”
話落,隱晦地看了一眼站在角落裏的寧如蘭。
因為在剛剛他突然意識到,蕭奕淮那件有利於天下蒼生的大事,似乎並不是他先前同寧如蘭誇口說的,改進弓箭的事情,而是指向眼前的番花。
崇慶帝腦中思緒轉了幾圈,終於下了決定,“傳旨,皇四子奕淮天資聰穎,得番花而種之,雖年少,但於農事一道頗有天賦,特封司農寺顧問一職,即刻生效。”
“謝父皇,兒臣接旨。”
蕭奕淮跪下領旨謝恩。
往農事一道發展的事情,兄妹倆私下裏已經商討過,並且達成了共識。
此刻封官,不過是讓以後的事情發展的更加順利而已。
-
-
-
-
“顧問”這個詞匯在古代就已經存在,多代表為統治者提供專業建議的含義。
例如,在《漢書·匈奴傳讚》中提到:“顧問馮唐,與論將帥。”
一時間後悔不迭,顧不上去擦額頭滾下來的汗珠。
他緊忙開口找補,“當、當然了,陛下,最後的結果尚需要些時日來驗證。”
崇慶帝目光銳利地掃向他。
徐豐年心中膽顫,身子躬的更低。
蕭芸棠見他委實可憐,輕輕碰了一下身邊的蕭奕淮,示意他開口解圍。
收到暗示的蕭奕淮上前一步,“父皇,這藤蔓綠意明顯,可見番花果子尚未成熟,最後的產量也無法估算,不如這段時間就讓司農寺先進行驗證?”
崇慶帝思忖了一下,點點頭,“徐豐年,集司農寺上下之力全心研究番花,務必要搞清楚番花的食用價值、種植方法以及產量預估。”
徐豐年立刻行禮,“臣領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頓了頓,提出需求:“陛下,可否準許臣帶些果子迴司農寺,跟同僚們一同研究呢?”
崇慶帝剛要揮袖答應,便感受到一陣灼熱的視線。
低頭一看,幾個孩子正齊刷刷地看向他,最前麵那個小胖子,小嘴巴鼓起,眼睛瞪的溜圓,看著就不是好打發的樣子。
崇慶帝:“......
番花是人家幾個辛苦種的,他若是想強硬拿走,非得惹哭幾個,而且太後就在旁邊看著呢,一副隨時準備給撐腰的模樣。
崇慶帝挨個看過去,視線最後落在了蕭奕淮跟蕭奕安身上,這倆大的應該好對付一些吧。
“咳,奕淮、奕安,這番花是你們幾個種出來的,父皇肯定是尊重你們的,不過司農寺若是將番花研究成功,那可是有利於蒼生社稷的,你們說是不是?”
蕭奕安聽完崇慶帝這番大義凜然的話,心情激蕩,當即便點了頭。
蕭奕淮眼神微閃,“父皇所言極是,司農寺的研究若是能造福百姓,兒臣自然全力支持。”
崇慶帝心下一喜,正要讓徐豐年快些將番花果子取走,便聽蕭奕淮再次開口。
“不過,這番花乃是幾個弟弟妹妹三個多月辛苦培育所得,兒臣不敢擅自做主,還得問問他們的意見。”
話說到這裏了,崇慶帝眉頭微微皺起,這幾個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個個古靈精怪,不是那麽容易被說服的,他硬著頭皮看向蕭雲棠他們。
蕭芸棠呲牙,對著崇慶帝燦爛一笑,“父皇,等一下喲。”
背過身,幾個小的迅速圍成團兒,一陣唧唧咕咕的討論。
最後同時轉過身來,眼中帶著狡黠。
蕭芸棠清了清嗓子,說道:“父皇,我們幾個商量過了,紅薯可以給司農寺研究,但是有兩個小小的條件。”
崇慶帝心中不悅,但礙於身旁的太後,隻能耐著性子開口,“說來聽聽。”
蕭芸棠伸出手指,“第一個,司農寺在研究過程中,要善待這些番花果果,不能隨意浪費或者破壞。”
崇慶帝看向徐豐年。
徐豐年連連點頭,“現在果子稀少寶貴,微臣一定仔細對待,做到物盡其用。”
蕭芸棠表示滿意,接著又伸出一根短胖的手指,“第二,番花成熟之後不能全拿走,我們也要留下一些。”
崇慶帝趕緊點頭,“剩餘的十一棵裏,你們可以隨意挑選一棵留下。”
蕭芸棠撇撇嘴,對崇慶帝已經無力吐槽。
安撫了一下焦急的小夥伴,她對著崇慶帝比劃兩根胖手指,“至少兩棵。”
看了一眼番花地,崇慶帝勉強點頭,“可以。”
蕭芸棠眼珠一轉,伸出小拇指勾了勾,“父皇最好了,最後隻剩下一個小小的條件,父皇肯定會答應吧。”
崇慶帝警惕,這丫頭小白牙一露,準沒好事兒,謹慎著開口,“你先說條件。”
蕭芸棠看向徐豐年,“要說番花的培育我們幾個也算有些經驗,之後司農寺肯定有用上的時候吧。”
徐豐年點頭。
番花他從未見過,可供研究的樣本又少,他不敢打包票司農寺一次就能培育成功。
九公主幾人雖然都是小孩子,但畢竟人家種出來了,若有他們從旁指導,會穩妥不少。
對著崇慶帝,蕭芸棠臉上的笑容突然變得諂媚,“既如此,慷慨的父皇是不是該給我們一個名分,比如說,封個官職呢?”
“不可能,簡直胡鬧!”
崇慶帝眉頭深深皺起,銳利的目光直直壓迫向蕭芸棠。
蕭芸棠才不理他,轉身躲進太後懷裏,抱上大腿。
“皇帝。”
太後不讚同地看向崇慶帝,“孩子們還小呢,有事兒慢慢同他們商量,都是些明理的好孩子,會懂事兒的。”
“母後,你聽聽這丫頭說的話,三歲稚童要當官,簡直是拿南訣王朝的官場當兒戲!”
蕭芸棠不服,癟癟嘴,衝著太後委屈,“皇祖母,我們幫司農寺的大人們一起研究番花,不該跟他們一樣有俸祿嘛,可不容易了,四哥還記錄了一份番花成長筆記呢。”
筆記!
徐豐年激動,眼睛一亮,膽子也大起來,“陛下,您英明神武,不拘一格降人才,南訣王朝選賢納才向來是隻講才能不論出身的。”
“你瞧瞧,徐卿正都這麽說了。”太後摟著蕭芸棠,祖孫倆一同看向崇慶帝。
崇慶帝頭疼,揉著眉心考慮了片刻。
“罷了,朕也不會讓你們白做事的,俸祿可以變作賞賜給到你們,全部封官那想都別想。”
話落,隱晦地看了一眼站在角落裏的寧如蘭。
因為在剛剛他突然意識到,蕭奕淮那件有利於天下蒼生的大事,似乎並不是他先前同寧如蘭誇口說的,改進弓箭的事情,而是指向眼前的番花。
崇慶帝腦中思緒轉了幾圈,終於下了決定,“傳旨,皇四子奕淮天資聰穎,得番花而種之,雖年少,但於農事一道頗有天賦,特封司農寺顧問一職,即刻生效。”
“謝父皇,兒臣接旨。”
蕭奕淮跪下領旨謝恩。
往農事一道發展的事情,兄妹倆私下裏已經商討過,並且達成了共識。
此刻封官,不過是讓以後的事情發展的更加順利而已。
-
-
-
-
“顧問”這個詞匯在古代就已經存在,多代表為統治者提供專業建議的含義。
例如,在《漢書·匈奴傳讚》中提到:“顧問馮唐,與論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