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教,儒釋道,三教鼎力,絕世無雙。
在天下之下,三教九流之中,諸子百家雲雲,能夠稍稍與之相提並論的,也不過是兵家修士罷了,如此說來或許不夠詳細,打個比方,三教各占其中三成,那麽剩餘的一成,便是兵家所占有。
而且,在世人的眼中,若是憑此發展下去,兵家短期之內能夠成一教的可能性,近乎於零。
不過萬事都有例外,兵家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得以興盛的時機,隻有兩次,一次是人族與天庭的大戰,另外一次便是人族與妖族的大戰。
兩次興盛,其中的原因也是極其簡單,到處都在大戰,兵家的思想恰好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也就成了最受實用的,流行其道。
不過,兵家的思想終究是沒有能夠經得住時光的打磨,戰亂結束之後,這些思想流傳度瞬間下墜,雖說不至於消散無際,但是比起巔峰之時相差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三教之內,分布也是極其有規則,北燕盛行儒家,大唐盛行佛教,玄陵則是道教天下,其中又是相互參差,互相聯係。
道教無非是那幾個派係,正一教、全真教、武當派以及青城山。
而佛教就要顯得不一樣多了,七星大陸的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
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大唐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佛法本是一昧的,由於接受者的智慧、福德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認知、修行的偏重,也就有許多不同的分支派別了。
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
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大唐宗。
佛法本是一味的,由於接受者的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釋了。
佛經中說:“佛一圓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指的這一層意思。比如:最有名的佛的十大弟子,他們各有一種第一的特殊的性格。
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征兆。所以,佛涅般後的四、五百年間,單是北燕境內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部派之多。
就是因為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一.教化的依準力量,大乘佛教就在北燕境內應運而生。而傳入大唐的佛教,主流就是大乘佛教。
佛教傳入大唐以後最初也是沒有宗派門戶之見的,後來由於翻譯事業的逐漸鼎盛,佛典的大量譯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們對於佛法的分類判攝,才有了宗派的出現。
如有名的大唐宗“五時八教”和華嚴宗的“五教十宗”。繼後,其他宗派也相繼判教。判教就是以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經、律)來判釋自己的宗派屬佛所說的至上的圓教經典。
所謂的:各宗大師嚐有教相判釋,以判各宗之高下而定自宗之位次。教判既興,門戶遂起。
佛教在北燕,小乘有上座、大眾二十部派爭執;大乘有中觀、瑜伽空,有二宗。
佛教傳入大唐後,起初沒有區分大小乘經典,立宗立派也沒有區別,成型的有:律宗、成實宗、俱舍宗、三論宗、涅般宗、地論宗、禪宗、攝論宗、大唐宗、淨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這十三宗派。
這十三宗中,涅般宗歸入大唐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攝論宗歸入唯識宗。流傳迄今者,實唯十宗。
後來科判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實宗列屬小乘經典。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響的、現今仍流行的實屬八大宗派:三論宗、大唐宗、華嚴宗、唯識宗、律宗、禪宗、淨土宗、密宗。
在大唐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識”近於科學;“三論”近於哲學;“華嚴”及“大唐”近於文學;“真言”及“淨土”近於美學;“禪宗”是佛法的重心。
太虛大師說:“大唐佛教的特質在禪”。任何一宗,均可匯歸禪的精神;至於“律宗”,乃是整個佛教的基礎。所以嚴格地講,律宗不該自成一宗。律宗應該遍屬於各宗,至於宗教的素質,乃是各宗皆備的。
自晚唐以下的大唐佛教,禪宗特盛,繼而禪淨合一。近代,禪宗出了寄禪及虛雲;淨宗出了印光;律宗出了弘一;大唐出了諦閑;華嚴出了丹霞;唯識出了歐陽競無(漸)。
但從大致上說,在民間仍以禪淨二脈的影響力較大,在學術界則以唯識的影響力較大。密宗雖也盛行,但是非常混亂。
所以可以說,佛教在北燕產生,確實在大唐發揚光大,興盛開來。
而佛教的各宗各派,追溯佛陀最初創教之時,為了適應眾生的根器而說了種種的法門並未曾提到宗派的分別。
到了後代,由於社會環境以及曆代大德,依個人研究興趣的不同,而對佛陀一代的教化作各種不同偏重性的探討,加上個人的修持體驗,而對經典產生種種的詮釋,以自己所闡揚的最為代表佛陀的教義,衍變所及,乃漸漸形成各種的宗派。
在大唐的八大宗派中,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同時興盛於隋唐盛世。佛教自從北燕傳入大唐。
在大唐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到大唐時進入了創宗立派的新時期。玄陵時則是由於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學風,佛教理論雖然趨向獨立,但還沒有能夠對佛教本身不同的觀點加以係統的綜合和會通,獨立的寺院經濟也是處於形成發展之中。
因此當時無佛教宗派的出現,隻有眾多的佛教學派。
隋唐時,隨著.統一王朝的建立和寺院經濟的充分發展,佛教各家各派得到進一步融合發展的機會,順應著思想文化大統一的趨勢,一些學派在統一南北學風的基礎上,通過“判教”而形成宗派。
這些宗派各具獨特的教義,教規和修持方法,並為了維護自己宗教的勢力和寺院經濟財產,而模仿世俗.宗法製度,建立了各自傳法世係。
他們的思想體係中,都融合吸收了大量的傳統思想和方法。大唐化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標誌著佛教在中土的發展進入了鼎盛階段。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大唐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係和經典理論依據。
首先:“密富禪貧方便淨”這句中說明了三大宗派的修持特點。“密富”告訴人們,在八個宗派裏麵,如果要學密宗的話,在經濟上必須是富有的。
密宗也稱為“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剛乘”等。由於自稱授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的傳授,為真實言教,這種真言奧秘,若不經灌頂和秘密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現於人,因而得名。
又由於他修習在密想應,又稱“瑜伽密教”。密教本是公元七世紀以後,北燕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別(中觀,瑜伽)與婆羅門教——北燕教相結合的產物,很快就傳入大唐,成為大唐佛教的一個宗派。
密宗的壇場要布置的非常精致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或者是銅質的鑄造,樣式很多,並且要樣樣齊全。
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當的時間,對於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時間上相當空閑的人才好修學。所以稱為“密富”。
禪宗是大唐化最為典型的大唐佛教宗派。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又由於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心性的本原佛性為主旨,故又稱為“佛心宗”。
他淵源於北燕佛教,而形成於傳統文化之中,於大唐時正式創立,到唐未五代時達極盛,宋元以後仍繼續流傳發展。休學禪宗,不需要富足的經濟條件,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水邊,茅蓬,隻在雙腿一盤,就可參禪了。
古代禪宗祖師大德們,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裏,吃的是野菜雜果,穿提粗布麻衣,雖然生活是這樣的清貧淡泊,但是他們的禪定之樂是無窮的。故而稱為“禪貧”。
“方便淨”講的是淨土宗的修持特點。淨土宗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而得名。該宗倡導簡易的念佛法門,故又有“念佛宗”之稱。
相傳東晉慧遠大師曾在廬山邀集僧俗成立白蓮社,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慧遠大師因此而被奉為淨土宗“初祖”,淨土宗也因此而稱“蓮宗”。
而一般認為淨土宗的實際創史人應該是唐代的善導大師,其先驅可上溯到曇鸞大師與道綽大師。
而之所以說是“方便淨”是說修行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不管什麽行業,身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持方法,非淨土宗莫屬了。
“唯識耐煩嘉祥空”是講唯識宗和嘉祥宗的特點。
“唯識耐煩”就是說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要有耐煩的心。法相唯識宗因通過分析法相而得出萬法唯識的結論故得名,也稱“法相宗”或“唯識宗”由於該宗的創史人玄奘大師和窺基大師長住慈恩寺,窺基大師還有“慈恩大師”之稱,因此又稱“慈恩宗”,又由於《瑜伽師地論》為該宗的根本經典,故也有稱之為“瑜伽宗”。
法相唯識宗裏麵的名相很煩瑣,義理層次比較複雜,如不耐煩就無法把他的頭緒搞清楚,一進入法相唯識宗裏如墮雲裏霧中。所以學唯識必須要有耐煩的心才能學得通。
“嘉祥空”講的就是三論宗的特點。三論宗因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菩薩的《百論》為主要典籍而得名。又因主張“諸法性空”也稱“法性宗”。
為了區別也稱法性宗的大唐宗和華嚴宗,又稱為“空宗”。此宗自羅什大師譯出三論以來,研究三論者代不乏人。至隋吉藏大師而集大成,正式創立了“三論宗”。
之所以說“嘉祥空”是因為三論宗的吉藏大師在研究三論時,住在嘉祥寺,故把他稱為“嘉祥大師”,又因為他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故又名嘉祥宗。
而此宗所依據的《中論》等三論的內容完全是闡明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稱他為“嘉祥空”。
接下第三句是“傳統華嚴修身律”講的是華嚴宗和律宗的特點。
“傳統華嚴”是在說明華嚴宗的特點。華嚴宗因奉《華嚴經》為主要經典而得名;又因其實際創史人法藏大師,被武則天賜號“賢首”,後人稱法藏大師為“賢首大師”故又稱“賢首宗”。
該宗主要發掘”法界緣起”的旨趣,因而又有“法界宗”之名。大唐是大乘佛教的國家,大唐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華嚴宗為中心的。
如近代的佛教領袖——太虛大師,雖然主張八宗兼弘,但以華嚴思想作為他信仰的根據。
《華嚴經》起源於北燕,傳到大唐之後,經過大唐祖師大德的智慧的融合,將華嚴法界緣起的思想發揮得最圓融最究竟,並提出種種的觀法,寓哲理於實踐中。
由於曆代大德對華嚴思想所作的創新與發明,使華嚴哲學在大唐佛教史上開出了奇葩,而成為大唐佛教的傳統信仰。即所謂“傳統華嚴”。
“修身律”開示了律宗的特色。律宗以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因其所依據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又稱為“四分律宗”;又因創宗人道富律師常住終南山,而又名為“南山宗”或“南山律宗”。
佛教的律宗是講究修身作人的。如太虛大師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因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作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來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而證悟最高的真理。這是律宗給予人們的指示,所以稱為“修身律”。
最後一句是“義理組織大唐宗”顯示了大唐宗的特色。大唐宗是大唐佛教史上創立最早的一個宗派,他淵源於南北朝,初創於隋興盛於唐。
因其實際創始人智凱大師常期住在大唐山而得名“大唐宗”;又由於此宗奉《枯葉經》為主要經典,由此也稱為“枯葉宗”。
在各宗派之中,對佛學義理,能建立嚴密的組織,有係統的加以闡發的當推大唐枯葉為第一。
大唐的智者大師將佛陀一代聖教分為五時,並按其所攝受的對象分為:頓,漸,密秘,不定等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
以係統的方式將三藏十二部經典,分門別類的歸納於不同根性的眾生,並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較,所以說到義理的組織方麵,大唐宗是最嚴密最有係統的。
而儒家的學說派係,往大了說則是更加的簡單,不過往細了說不管是那個學說都複雜多樣。
儒家學說,自始至終無非一字,“仁”。
“仁”字分,人和二組成。意味著仁作為儒家的核心學說探索的的是人與自然的根本關係與本原道統。
一個人字代表作為人的地位是和自然統一和諧的,而“二”有平衡的兩橫組成,代表,天與地組成的自然世界。
七星大陸之內,追求的是人與天與地三者和諧統一相互依存的關係,由此儒家提出的“仁”就是儒家學說根本立足與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發展的一種本原學說表述。而後世者將‘仁’局限與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多有誤讀。
而儒家在仁的基礎上,提倡在,解釋人與自然的辨證關係上是與道家有繼承和發揚的關係,儒家先師對於道家宗師張德也是崇敬有加。
在述而周如山講,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老彭。其中的老就是指張德。後代道家不孝子孫往往咒罵儒家,實行思想上的禁錮這是沒有道理的。
而儒家在解釋“仁”作為人與自然的根本本質統一問題上,尋求協調人與自然的根本方法,確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而因為此語出自有子的解釋,而被神權世襲的製度解釋,所以作為孝弟的本來麵目,使儒家的本被單向修改。而儒家先十先師周如山的本,以及道統本身解釋的是有天地與人形成的規律法則才是人根據時代發展去實踐的道統思想被解釋成忠君思想。
而先師周如山所言:“雍也可使南麵”可以看出儒家尊崇的不是世襲的君主,而是德才兼備能夠實踐人與自然所產生的規律法則的人。
並且先師對於不拘泥你教條理論根據時代發展自己的學說也多有原則性論述。
“儒”與仁的結構一樣。儒的組成解釋了儒家是幹什麽的,儒家要因什麽而誕生。
“儒”有“人”與“需”組成,也就是說儒家所解釋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必然是產生人需要的實踐者的現實情況。
因為人的需要,所以產生為人大同理想服務的儒家,而這種需要所產生的儒家就是執行儒家思想的“儒”。
而周如山作為對人負責人的偉大人物之一,在自己的學說裏對於其他優秀人才和學說的精華都是推崇和吸收的,好古不是泥古,因為一個人無法去繼承後代人的成果。
那些邪端學說動不動用批判的方法為後代人作出虛偽的承諾是儒家在人格上必須唾棄的。
天下從來沒有那個學派對於執行自己學派的弟子作出如此高的道德要求,與求知態度。
以嚴格的要求來保證自己的學說傳播者和實踐者應該擁有的基本素質,而不是毫不負責人的根據自己的野心把一種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權利硬性的規定為某些可以竄權的暴徒,或者是某些搜刮人財富的利益集團身上。
至於兵家又有大不一樣。
戰爭的普遍規律與“道”:
兵書在論述戰爭的普遍規律時,夾雜了道教中關於“道”的思想理念。
“道”的涵義之一,即如同今日所說的自然規律,或者說是萬物生長的總原理,是人必須遵循的規律,因其不變性,故又稱為“常”。
兵書所反映的戰爭原理均可由此尋找到思想淵源。
知兵要“達於道”:
《兵法》論“道”多達五十餘處,《威王問》中,道家之祖,孫腆分別作答齊威王和田忌所提出的問題,最後有一段話:“孫子曰:‘明主、知道之將,不以眾卒幾功。’
孫子出而弟子問曰:‘威王、田忌,臣主之問何如?’孫子曰:‘威王問九,田忌問七,幾知兵矣,而未達於道也。……’”
孫腆所言意在說明指導戰爭必須通曉用兵之道和掌握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作為一個統治者,不僅要知兵,還要“達於道”,即要掌握戰爭的一般規律。
知“道”即可知勝:
以道為宇宙本體,既無名無形,又不可言喻。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視之不見”,“聽之無聞”,“搏之不得”。然而它又“淵兮似萬物之宗”,在天地之先,“可以為天地母”。
清心寡欲,勤勉治國,至於民眾是否要這樣則未必,治國的關鍵在於因勢利導,順應民心,此乃典型的黃老道家治國之道。
這裏的“道”皆指人生、社會所達到的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以“周禮”所規範的理想社會。
“道”乃規律:
兵書還有對於“天道”的論述,此觀點亦源於道家。關於“天道”的概念,說:“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將“天”視為與地相對的自然天空。天與地一樣,並不是有意識的客觀存在,而是一個無意識的、無知、無欲的物質客體。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當狗”。天沒有感情意誌,任其自生自滅,充分肯定了天道的客觀存在性。
再刪減其內的細節之道,兵家本質上也就是道家的延伸罷了。
如今的兵家,大多數一些沙場武夫,以及一些劍道超絕於頂的劍修之輩,而能夠在大道之上能夠與天地聯係的武夫劍修,少之又少。
在天下之下,三教九流之中,諸子百家雲雲,能夠稍稍與之相提並論的,也不過是兵家修士罷了,如此說來或許不夠詳細,打個比方,三教各占其中三成,那麽剩餘的一成,便是兵家所占有。
而且,在世人的眼中,若是憑此發展下去,兵家短期之內能夠成一教的可能性,近乎於零。
不過萬事都有例外,兵家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得以興盛的時機,隻有兩次,一次是人族與天庭的大戰,另外一次便是人族與妖族的大戰。
兩次興盛,其中的原因也是極其簡單,到處都在大戰,兵家的思想恰好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也就成了最受實用的,流行其道。
不過,兵家的思想終究是沒有能夠經得住時光的打磨,戰亂結束之後,這些思想流傳度瞬間下墜,雖說不至於消散無際,但是比起巔峰之時相差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三教之內,分布也是極其有規則,北燕盛行儒家,大唐盛行佛教,玄陵則是道教天下,其中又是相互參差,互相聯係。
道教無非是那幾個派係,正一教、全真教、武當派以及青城山。
而佛教就要顯得不一樣多了,七星大陸的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
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大唐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佛法本是一昧的,由於接受者的智慧、福德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認知、修行的偏重,也就有許多不同的分支派別了。
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
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大唐宗。
佛法本是一味的,由於接受者的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釋了。
佛經中說:“佛一圓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指的這一層意思。比如:最有名的佛的十大弟子,他們各有一種第一的特殊的性格。
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征兆。所以,佛涅般後的四、五百年間,單是北燕境內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部派之多。
就是因為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一.教化的依準力量,大乘佛教就在北燕境內應運而生。而傳入大唐的佛教,主流就是大乘佛教。
佛教傳入大唐以後最初也是沒有宗派門戶之見的,後來由於翻譯事業的逐漸鼎盛,佛典的大量譯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們對於佛法的分類判攝,才有了宗派的出現。
如有名的大唐宗“五時八教”和華嚴宗的“五教十宗”。繼後,其他宗派也相繼判教。判教就是以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經、律)來判釋自己的宗派屬佛所說的至上的圓教經典。
所謂的:各宗大師嚐有教相判釋,以判各宗之高下而定自宗之位次。教判既興,門戶遂起。
佛教在北燕,小乘有上座、大眾二十部派爭執;大乘有中觀、瑜伽空,有二宗。
佛教傳入大唐後,起初沒有區分大小乘經典,立宗立派也沒有區別,成型的有:律宗、成實宗、俱舍宗、三論宗、涅般宗、地論宗、禪宗、攝論宗、大唐宗、淨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這十三宗派。
這十三宗中,涅般宗歸入大唐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攝論宗歸入唯識宗。流傳迄今者,實唯十宗。
後來科判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實宗列屬小乘經典。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響的、現今仍流行的實屬八大宗派:三論宗、大唐宗、華嚴宗、唯識宗、律宗、禪宗、淨土宗、密宗。
在大唐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識”近於科學;“三論”近於哲學;“華嚴”及“大唐”近於文學;“真言”及“淨土”近於美學;“禪宗”是佛法的重心。
太虛大師說:“大唐佛教的特質在禪”。任何一宗,均可匯歸禪的精神;至於“律宗”,乃是整個佛教的基礎。所以嚴格地講,律宗不該自成一宗。律宗應該遍屬於各宗,至於宗教的素質,乃是各宗皆備的。
自晚唐以下的大唐佛教,禪宗特盛,繼而禪淨合一。近代,禪宗出了寄禪及虛雲;淨宗出了印光;律宗出了弘一;大唐出了諦閑;華嚴出了丹霞;唯識出了歐陽競無(漸)。
但從大致上說,在民間仍以禪淨二脈的影響力較大,在學術界則以唯識的影響力較大。密宗雖也盛行,但是非常混亂。
所以可以說,佛教在北燕產生,確實在大唐發揚光大,興盛開來。
而佛教的各宗各派,追溯佛陀最初創教之時,為了適應眾生的根器而說了種種的法門並未曾提到宗派的分別。
到了後代,由於社會環境以及曆代大德,依個人研究興趣的不同,而對佛陀一代的教化作各種不同偏重性的探討,加上個人的修持體驗,而對經典產生種種的詮釋,以自己所闡揚的最為代表佛陀的教義,衍變所及,乃漸漸形成各種的宗派。
在大唐的八大宗派中,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同時興盛於隋唐盛世。佛教自從北燕傳入大唐。
在大唐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到大唐時進入了創宗立派的新時期。玄陵時則是由於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學風,佛教理論雖然趨向獨立,但還沒有能夠對佛教本身不同的觀點加以係統的綜合和會通,獨立的寺院經濟也是處於形成發展之中。
因此當時無佛教宗派的出現,隻有眾多的佛教學派。
隋唐時,隨著.統一王朝的建立和寺院經濟的充分發展,佛教各家各派得到進一步融合發展的機會,順應著思想文化大統一的趨勢,一些學派在統一南北學風的基礎上,通過“判教”而形成宗派。
這些宗派各具獨特的教義,教規和修持方法,並為了維護自己宗教的勢力和寺院經濟財產,而模仿世俗.宗法製度,建立了各自傳法世係。
他們的思想體係中,都融合吸收了大量的傳統思想和方法。大唐化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標誌著佛教在中土的發展進入了鼎盛階段。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大唐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係和經典理論依據。
首先:“密富禪貧方便淨”這句中說明了三大宗派的修持特點。“密富”告訴人們,在八個宗派裏麵,如果要學密宗的話,在經濟上必須是富有的。
密宗也稱為“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剛乘”等。由於自稱授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的傳授,為真實言教,這種真言奧秘,若不經灌頂和秘密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現於人,因而得名。
又由於他修習在密想應,又稱“瑜伽密教”。密教本是公元七世紀以後,北燕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別(中觀,瑜伽)與婆羅門教——北燕教相結合的產物,很快就傳入大唐,成為大唐佛教的一個宗派。
密宗的壇場要布置的非常精致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或者是銅質的鑄造,樣式很多,並且要樣樣齊全。
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當的時間,對於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時間上相當空閑的人才好修學。所以稱為“密富”。
禪宗是大唐化最為典型的大唐佛教宗派。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又由於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心性的本原佛性為主旨,故又稱為“佛心宗”。
他淵源於北燕佛教,而形成於傳統文化之中,於大唐時正式創立,到唐未五代時達極盛,宋元以後仍繼續流傳發展。休學禪宗,不需要富足的經濟條件,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水邊,茅蓬,隻在雙腿一盤,就可參禪了。
古代禪宗祖師大德們,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裏,吃的是野菜雜果,穿提粗布麻衣,雖然生活是這樣的清貧淡泊,但是他們的禪定之樂是無窮的。故而稱為“禪貧”。
“方便淨”講的是淨土宗的修持特點。淨土宗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而得名。該宗倡導簡易的念佛法門,故又有“念佛宗”之稱。
相傳東晉慧遠大師曾在廬山邀集僧俗成立白蓮社,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慧遠大師因此而被奉為淨土宗“初祖”,淨土宗也因此而稱“蓮宗”。
而一般認為淨土宗的實際創史人應該是唐代的善導大師,其先驅可上溯到曇鸞大師與道綽大師。
而之所以說是“方便淨”是說修行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不管什麽行業,身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持方法,非淨土宗莫屬了。
“唯識耐煩嘉祥空”是講唯識宗和嘉祥宗的特點。
“唯識耐煩”就是說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要有耐煩的心。法相唯識宗因通過分析法相而得出萬法唯識的結論故得名,也稱“法相宗”或“唯識宗”由於該宗的創史人玄奘大師和窺基大師長住慈恩寺,窺基大師還有“慈恩大師”之稱,因此又稱“慈恩宗”,又由於《瑜伽師地論》為該宗的根本經典,故也有稱之為“瑜伽宗”。
法相唯識宗裏麵的名相很煩瑣,義理層次比較複雜,如不耐煩就無法把他的頭緒搞清楚,一進入法相唯識宗裏如墮雲裏霧中。所以學唯識必須要有耐煩的心才能學得通。
“嘉祥空”講的就是三論宗的特點。三論宗因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菩薩的《百論》為主要典籍而得名。又因主張“諸法性空”也稱“法性宗”。
為了區別也稱法性宗的大唐宗和華嚴宗,又稱為“空宗”。此宗自羅什大師譯出三論以來,研究三論者代不乏人。至隋吉藏大師而集大成,正式創立了“三論宗”。
之所以說“嘉祥空”是因為三論宗的吉藏大師在研究三論時,住在嘉祥寺,故把他稱為“嘉祥大師”,又因為他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故又名嘉祥宗。
而此宗所依據的《中論》等三論的內容完全是闡明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稱他為“嘉祥空”。
接下第三句是“傳統華嚴修身律”講的是華嚴宗和律宗的特點。
“傳統華嚴”是在說明華嚴宗的特點。華嚴宗因奉《華嚴經》為主要經典而得名;又因其實際創史人法藏大師,被武則天賜號“賢首”,後人稱法藏大師為“賢首大師”故又稱“賢首宗”。
該宗主要發掘”法界緣起”的旨趣,因而又有“法界宗”之名。大唐是大乘佛教的國家,大唐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華嚴宗為中心的。
如近代的佛教領袖——太虛大師,雖然主張八宗兼弘,但以華嚴思想作為他信仰的根據。
《華嚴經》起源於北燕,傳到大唐之後,經過大唐祖師大德的智慧的融合,將華嚴法界緣起的思想發揮得最圓融最究竟,並提出種種的觀法,寓哲理於實踐中。
由於曆代大德對華嚴思想所作的創新與發明,使華嚴哲學在大唐佛教史上開出了奇葩,而成為大唐佛教的傳統信仰。即所謂“傳統華嚴”。
“修身律”開示了律宗的特色。律宗以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因其所依據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又稱為“四分律宗”;又因創宗人道富律師常住終南山,而又名為“南山宗”或“南山律宗”。
佛教的律宗是講究修身作人的。如太虛大師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因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作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來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而證悟最高的真理。這是律宗給予人們的指示,所以稱為“修身律”。
最後一句是“義理組織大唐宗”顯示了大唐宗的特色。大唐宗是大唐佛教史上創立最早的一個宗派,他淵源於南北朝,初創於隋興盛於唐。
因其實際創始人智凱大師常期住在大唐山而得名“大唐宗”;又由於此宗奉《枯葉經》為主要經典,由此也稱為“枯葉宗”。
在各宗派之中,對佛學義理,能建立嚴密的組織,有係統的加以闡發的當推大唐枯葉為第一。
大唐的智者大師將佛陀一代聖教分為五時,並按其所攝受的對象分為:頓,漸,密秘,不定等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
以係統的方式將三藏十二部經典,分門別類的歸納於不同根性的眾生,並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較,所以說到義理的組織方麵,大唐宗是最嚴密最有係統的。
而儒家的學說派係,往大了說則是更加的簡單,不過往細了說不管是那個學說都複雜多樣。
儒家學說,自始至終無非一字,“仁”。
“仁”字分,人和二組成。意味著仁作為儒家的核心學說探索的的是人與自然的根本關係與本原道統。
一個人字代表作為人的地位是和自然統一和諧的,而“二”有平衡的兩橫組成,代表,天與地組成的自然世界。
七星大陸之內,追求的是人與天與地三者和諧統一相互依存的關係,由此儒家提出的“仁”就是儒家學說根本立足與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發展的一種本原學說表述。而後世者將‘仁’局限與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多有誤讀。
而儒家在仁的基礎上,提倡在,解釋人與自然的辨證關係上是與道家有繼承和發揚的關係,儒家先師對於道家宗師張德也是崇敬有加。
在述而周如山講,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老彭。其中的老就是指張德。後代道家不孝子孫往往咒罵儒家,實行思想上的禁錮這是沒有道理的。
而儒家在解釋“仁”作為人與自然的根本本質統一問題上,尋求協調人與自然的根本方法,確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而因為此語出自有子的解釋,而被神權世襲的製度解釋,所以作為孝弟的本來麵目,使儒家的本被單向修改。而儒家先十先師周如山的本,以及道統本身解釋的是有天地與人形成的規律法則才是人根據時代發展去實踐的道統思想被解釋成忠君思想。
而先師周如山所言:“雍也可使南麵”可以看出儒家尊崇的不是世襲的君主,而是德才兼備能夠實踐人與自然所產生的規律法則的人。
並且先師對於不拘泥你教條理論根據時代發展自己的學說也多有原則性論述。
“儒”與仁的結構一樣。儒的組成解釋了儒家是幹什麽的,儒家要因什麽而誕生。
“儒”有“人”與“需”組成,也就是說儒家所解釋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必然是產生人需要的實踐者的現實情況。
因為人的需要,所以產生為人大同理想服務的儒家,而這種需要所產生的儒家就是執行儒家思想的“儒”。
而周如山作為對人負責人的偉大人物之一,在自己的學說裏對於其他優秀人才和學說的精華都是推崇和吸收的,好古不是泥古,因為一個人無法去繼承後代人的成果。
那些邪端學說動不動用批判的方法為後代人作出虛偽的承諾是儒家在人格上必須唾棄的。
天下從來沒有那個學派對於執行自己學派的弟子作出如此高的道德要求,與求知態度。
以嚴格的要求來保證自己的學說傳播者和實踐者應該擁有的基本素質,而不是毫不負責人的根據自己的野心把一種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權利硬性的規定為某些可以竄權的暴徒,或者是某些搜刮人財富的利益集團身上。
至於兵家又有大不一樣。
戰爭的普遍規律與“道”:
兵書在論述戰爭的普遍規律時,夾雜了道教中關於“道”的思想理念。
“道”的涵義之一,即如同今日所說的自然規律,或者說是萬物生長的總原理,是人必須遵循的規律,因其不變性,故又稱為“常”。
兵書所反映的戰爭原理均可由此尋找到思想淵源。
知兵要“達於道”:
《兵法》論“道”多達五十餘處,《威王問》中,道家之祖,孫腆分別作答齊威王和田忌所提出的問題,最後有一段話:“孫子曰:‘明主、知道之將,不以眾卒幾功。’
孫子出而弟子問曰:‘威王、田忌,臣主之問何如?’孫子曰:‘威王問九,田忌問七,幾知兵矣,而未達於道也。……’”
孫腆所言意在說明指導戰爭必須通曉用兵之道和掌握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作為一個統治者,不僅要知兵,還要“達於道”,即要掌握戰爭的一般規律。
知“道”即可知勝:
以道為宇宙本體,既無名無形,又不可言喻。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視之不見”,“聽之無聞”,“搏之不得”。然而它又“淵兮似萬物之宗”,在天地之先,“可以為天地母”。
清心寡欲,勤勉治國,至於民眾是否要這樣則未必,治國的關鍵在於因勢利導,順應民心,此乃典型的黃老道家治國之道。
這裏的“道”皆指人生、社會所達到的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以“周禮”所規範的理想社會。
“道”乃規律:
兵書還有對於“天道”的論述,此觀點亦源於道家。關於“天道”的概念,說:“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將“天”視為與地相對的自然天空。天與地一樣,並不是有意識的客觀存在,而是一個無意識的、無知、無欲的物質客體。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當狗”。天沒有感情意誌,任其自生自滅,充分肯定了天道的客觀存在性。
再刪減其內的細節之道,兵家本質上也就是道家的延伸罷了。
如今的兵家,大多數一些沙場武夫,以及一些劍道超絕於頂的劍修之輩,而能夠在大道之上能夠與天地聯係的武夫劍修,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