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書院,作為七星大陸三大書院之一的書院,名聲自然是天下聞名的。


    但是對於白鹿洞書院這一次並沒有參加這場規模**的三教論道,大部分人還是極其不明白不理解的。


    按理說,三教之中互相論道,各有裨益,這此論道也是一次相互之間磨礪大道的機會,不應該錯過的,但是往往就是有人不願意把握機會,其中的好壞就見仁見智了。


    對於白鹿洞的山長,那也是享譽盛名的大家,不僅僅是儒學之上鑽研極深,而且在佛家與道家的理解也是極其深刻的。


    世人不知道為什麽這位鼎鼎大名的山長,並沒有選擇帶領自己的得意高徒參加論道,但是對於這位山長來說,他的心裏十分明白。


    對於三教的存在,從一開始,九官就是刻意為之的。


    將妖族驅逐出七星大陸,那是給人帶來了外在的大體安定,之後安定內心,三教的創立就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機會。


    如果比作一顆大樹,則釋家隱於大地之下,是種子,基因,根源,然而與大地之上的生命體是聯通的。它側重於精神層麵的導歸,修性而轉命,即:有好的種子,則能結好的果實。


    而儒家顯於大地之上,是枝杆,花葉,果實,與大地之下的根體也是對接的。它側重於人生的實踐事務,從和諧有序的命運中體認和迴歸生命的本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花葉的能量創造,也為樹的生命提供了生存的養料基礎。而樹根則是生命幸福源泉的重要保障。心性不善,則命運兇險。


    如果隱於地下可比作“出世間”的修行,把根杆視為對枝葉的脈絡收攏而作一整體的導歸統合,萬法歸於一宗,則“出世間”的心靈對宇宙生命的統觀體認,是為了心靈對外部世界有一個全體的覺悟認知,從而把握宇宙生命的本質與方向。


    但這個“出世間”的樹根與“入世間”的枝葉花果是聯接一體的,並沒有相互脫離。跳出局部世界的變幻不定,而用右腦的直覺作一靜心的整體觀照,才能避免生命的左腦邏輯思維沉淪於局部的點線麵的偏執。


    “出世間”與“入世間”的終極目的是一致的。有了直覺的統觀,才能做到邏輯描述的全麵。而邏輯有為法,則將無為的本然直覺所觀照到的實相真理落實到人生的知識實踐中去。


    出世、入世猶如右腦、左腦的協調合作。人的左右大腦的對接,也是如同樹形一樣的。一本而散萬殊,萬法而歸於一道。


    沒有心靈精神對現實局限形態的超離,那麽人生就隻能在舊的痛苦形式中輪迴了,而無法像莊子所想像的鯤鵬一樣逍遙自由。


    再迴到道家,所謂性命統一法,是相對於佛家之修性以轉命,佛家以精神心靈的淨化和止定,“因定生慧”,靈感直覺而達全體本質,然後才是無心自然而生的邏輯思維知識,這樣才能在右腦左腦的整體與局部的相互協調下達成命運的善因而善果。


    故而佛家首重於修心。也有一部分教門是性命雙修的,其中必然有與道家相通之處。


    隻是就主要的側重而言,道家普遍地更表現為將心靈的修行與現實人生結合在一起。在現實人生的命運體感中覺悟宇宙的常道。它側重於對生命作一個宇宙的統體觀察,超脫任何局限的存在範疇,達到生命與宇宙的大道合一。


    也就是它不停留在人道倫理之局限內,它要達到人與自然的天人合一。其實這與上麵所述的左右大腦協調一致的生命層次本質是一樣的隻是釋家和儒家各自隻側重一麵,人道與天道分離。


    雖然佛家也講自覺而覺他,講大乘佛法的入世救度,但在實際效驗上並沒有達成佛法的這一終極目標。這是與現實的因素有關的。


    道家則直接采取人天合一的性命雙修法門。把心性與命運的轉化緊密地落實於現實生命之中。


    比如通過人體的氣脈修煉來體悟宇宙的五行生克,一方麵能由相而悟理,另一方麵又實現了身體的強健。那麽它就相當於把樹根和枝葉花果通過樹的主杆聯接在了一起。


    但道家與儒家又並沒有很好地合成一體。雖然道家追求天道與人道的合一但在現實曆史中人道秩序違背了天道的自然秩序。所以道家與世俗的社會組織是有所隔離的。他們所實踐的生命範疇,主要落實在個人為中心的有限自然環境之中。


    正如佛家與儒家的天人分離一樣,佛、道的遁世並非其教義的終極目標與核心本質,人道與天道的分離是現實社會的曆史原因導致的。


    所以道釋儒並沒有內在的矛盾。如同一顆樹的千枝萬葉,諸子百家隻是各占一枝,沒有誰是完全整體的,但也沒有誰是毫無價值的。它們之間可以萬法歸於一宗,並且如同樹的根杆枝葉花果一樣,必須相互的救度。“善者,不善者之師。不善者,善者之資。”


    《道德經》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致虛極,守靜篤。”類似佛法的靜定智慧的心法。“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正如“一念不生而全體現。”“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由於心靈的靜定,才能達到靈感的全體直覺。然後對宇宙生命作整體的觀照,便能從中獲得自然真理、實相規律的覺悟。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萬物都按其規律秩序運作,命運和平安寧,定而有常,規律有序,知道這些規律,才能對宇宙生命明了於心。


    “不知常、妄作兇。”不懂得規律,胡亂非為就帶來災禍。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懂得了規律秩序,就能將萬物納入秩序規範之中,這樣才能做到公正而無偏頗,全體周到才能達至廣大深入,相互包容整體共生、統體合一就是道。


    “道乃久、沒身不殆。”隻有達成天道的,生命存在才能持久,命運才能沒有危難兇險。如果塵世間道德受到尊崇,那麽有道的人才能居於社會的權力中心。


    如今的局麵走向了兩個極端,一方麵賢哲人才還是受到尊重,另一方麵主流社會的道德已經淪失,普遍的情形是人被物役,爭權奪利。


    佛道在亂世之中也隻有離世修行了,這不是他們的理想,而是曆史的現實結果。曆史自有它道行的軌跡,個人的意誌是無法轉移的,隻能恆順眾生而導引之,絕無人心有為強求的可能。


    道德沉淪則隱,道德升華則顯。佛法也必然有末法時代的到來。佛在幾千年前就預言將來的末法時代,如今佛教的名存實亡亦可見證之。


    但這也僅僅是曆史的一個階段過渡。人心的終極向善是必然的曆史命運。未來佛道的再次複興也是必然的。


    一種思想體係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和精神的主流,取決於其是否能夠對一個民族的作為個體的每位成員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的境遇與心情發生影響。其信條能否被真誠地信奉和遵守。


    能否做到真正關懷永遠占社會成員絕大多數的普通民眾的平凡甚至瑣碎的世俗的、日常的生活,對其所關心的諸如生老病死、沉浮榮辱、喜怒哀樂等諸多無法迴避的問題做出解釋,並為其提供精神上的歸宿和依托,對其形成有效的關懷。


    惟其如此,方能得到最廣泛的接受與認同。


    另外,尚需具有適合於各階層大眾的理解能力、審美情趣、接受程度的傳播形式,以便使該思想體係最大程度地對社會施加影響,通過對民間社會及其生活的參與,對民眾精神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上述方麵考察古往今來的儒學卻一直未能完全到位,在某些方麵甚至先天不足,不得不借助道教和佛教予以補充,形成儒、釋、道並存並立的局麵。


    任何學說得以產生、發展、流傳,皆因該學說具有滿足社會在某些方麵需求之功能所致。換言之,必是某些社會成員能夠從該學說中找到他們所需求的精神食糧。


    而作為主流思想體係而言,其必然要對全體社會成員在其整個生的過程中提供精神上的依托與需求。


    此乃難乎其難之重任也。眾所周知。儒學以昂揚的處世態度、入世的精神特質和利他的價值取向,教育並鼓舞著一代又一代誌士仁人兼濟天下發奮進取,也成就了無數英雄豪傑的千秋偉業。


    但對於整個社會而言,能夠成就功業者畢竟僅占少數,芸芸眾生命中注定了要“虛度光陰”,“默默無聞”;即使是成功者,在其一生中絕大多數時間內,亦是得意事寡而失意事多。


    默默無聞者畢竟也要一天天完成生命之過程;失意者亦需要精神的關懷和撫慰。而儒家學說在上述問題上的說教是顯得那樣的冷漠和生硬。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一副居高臨下不屑一顧之驕矜。芸芸眾生在此間能感受到的隻有被歧視、輕蔑後的失落與悲涼。


    而對於遭受失敗、挫折者,儒學大師如何予以“安慰”?對於物質上的匱乏,“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


    換言之,“你如此留心於物質享受,難道是想做小人而非君子?”對於討教者而言,簡直就是徒招其辱。


    對於肉體上的打擊,“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換言之,“這是蒼天惠顧你,你應感到求之不得,好事必在將來。”對於尋求安慰者無異是開了一張空頭支票,迴報則遙遙無期。


    且隻有獲得成功。“夙誌得遂”,才可視為是對以往一切苦難的補償,不然則大虧;而對意誌薄弱者,無異於自討沒趣,雪上加霜。


    再者,生命與死亡的命題,是人必須麵對的殘酷現實。人能夠洞悉自己必死無疑,恐懼與痛楚對所有人而言,既乃揮之不去的夢魘,亦是永無答案的困惑。


    世世代代的人們皆希冀在此問題上得到真誠的關懷,但迴答竟如此冷漠:“未知生,焉知死?”,“舍生而取義!”


    趨利避害、好逸惡勞喜生惡死,皆人之天性,而與生俱來的人性特點在儒學中皆在被鞭撻之列而被提升、異化的動力皆來自對出人頭地、高居人上和青史留名的所謂“降大任”“成仁”“取義”之渴望與謀求,隻有實現上述目標即建功立業,方可補償追求者一生曆經的苦難和敉平或消解人們對死亡的懼怕與驚恐。


    因此,就全體社會成員而言,能夠得到儒學有效關懷和撫慰者應不在多數;而就即使是立誌高遠、意誌堅強者而論,其在儒學中得到的慰藉也隻有在成功之後方能實現。這就給其他學說的存在與發展提供了機會和空間,佛教與道教乘虛而入並大展其用,便在情理之中矣。


    前已述及,趨利避害、好逸惡勞、喜生惡死,人之天性也。對於絕大多數人類社會成員而言,平安地完成生命過程,盡量避免挫折與坎坷,盡量得到肉體精神等各方麵的享受,少付出而多獲得,至少是付出與收獲基本對等。


    減少疾病,延長生命,頤養天年,亦屬天經地義。而道家及其後來發展成的道教為上述人生觀提供了理論依據與精神依托。


    道家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尊重甚至鼓勵人生的肉體與精神的各種感受,並提供旨在延長生命過程(盡管大多或是收效甚微,甚至是適得其反)的養生之道。


    而對於芸芸眾生而言,無異於為寒者送衣,為饑者謀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表現出對普通民眾物質生活的關注與傾心。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並提倡“保身”“全生”“養親”“盡年”,折射出其對儒家所倡導旨在出人頭地、高居人上的所謂功名利祿的蔑視與不屑,無形中體現著對個人應擁有精神享受和天倫之樂的讚賞與支持。


    在此處,被儒學大師批評、教訓甚至鞭撻的“平庸”之輩得到了應有的正視和尊重;使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過程中遭遇挫折、失敗的背運者終於獲得了他們所企盼的撫慰與關懷。其疲憊的身心得以休整,緊張的神經得以鬆弛。


    不然,在因儒家學說大展其用而營造出的絞肉機般的名利場中拚命廝殺的“有誌者”們,隻要敗下陣來,或丟盔卸甲,或失魂落魄,或灰頭土臉,或遍體鱗傷,卻隻能是獨孤無助地自己舔噬著流血的傷口,要同時承受殘敗和被蔑視的雙重痛苦的重壓,則不知有多少意誌薄弱者會精神崩潰,抑鬱癲狂。


    因有道家學說的存在,使得人們有了退卻的理由和餘地。就整個社會群體而言,強可為儒,弱可為道;智可為儒,愚可為道(事實上可能往往相反,亦未可知)。


    而就某一具體個人而論,進可為儒,退可為道;攻可為儒,守可為道;成可為儒,敗可為道;表可為儒,裏可為道。


    因道家學說之存在,使人們比起從出生到亡故便一直無從選擇地被捆綁於儒學名利的戰車而拚殺致死的境遇,其幸運誠不可以道裏計也。


    由於人個體因生命的有限性和人想象力無限性、出生的偶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人類個體的卑微渺小和宇宙萬物的浩大無垠、欲望無邊而精力、體力有限等多種原因。


    致使一代代的人們經常陷入對生命、死亡的真實意義和人與萬物眾生之間相互關係等問題的深層思考,探索天地萬物之間內在的聯係和規律一直是人們不懈追求之標的。


    欲探索規律,徹悟人生終極意義,其先決條件便是超然物外,冥冥沉思。而儒家名利場之紛亂喧鬧,道家安樂窩之物欲橫流。


    使得人們或蠅營狗苟,或渾渾噩噩,既無閑暇、又無處所來思考深奧而令人遐想的諸多問題,使得欲參透萬物至理、徹悟人生奧秘之輩扼腕歎息而無所恃也。


    再者,儒、道兩家雖誌趣各異,但皆以人之欲望為引導,隻是道家更重視物質及感官欲望之直接滿足.


    而儒家更傾心於精神和長遠目標之最終實現而作為欲望載體的芸芸眾生,須永遠承受種種欲望不得全部滿足的折磨與困擾且即使些許欲望得到滿足之後,新的欲望立即會生成並繼續給人帶來痛苦。


    甚至是原有欲壑尚未填平,而新的欲壑已然呈現。事實上,為消除或減輕上述痛苦與困擾,節製欲望方為上策。佛教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精神依托。


    佛教首倡眾生皆苦,將痛苦視為生命之常態與前提;提倡六世輪迴、因果報應,將此生之一切苦難之補償移至來世,使得人之願望在一生結束時仍未能未能實現甚至受盡苦難,亦毋須感到悲哀,因為這是在為來世的幸福而進行必要的投入。


    “世俗之人,心動無常,雜念叢生,將自性遮蔽。人之心動,如同水流,前念方生,後念又來,綿綿不絕,利刀難斷。”其意是講,俗界之人,因欲望和利益,使得其終身被種種雜念困擾,從而遮蔽的自身應有的本性。


    且使得各色人等皆終日沉湎於世俗瑣事之中,而心靈無所守望,故而輕浮、淺薄、癲狂、焦慮。而隻有擯棄或降低欲望,才能使心靈歸於平靜。


    的確,人之痛苦源於現實與願望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反差,減少痛苦不外乎兩途,或是努力追求,或是降低欲望。人能力有限而欲望無窮,節製欲望比苦苦追求要更顯智慧,而且無私無欲,尋求解脫,是人難以達到的極高境界佛教為人們構建了這種境界。


    再者,人類是求知欲望最強的物種,而真知卓見必須經過冥思苦想方能獲得。佛教為人們提供了遠離世俗凡界的“世外梵宮”。


    僧眾用降低或屏除物欲而換得的似水心境和充裕時光苦思遐想,以求參透萬物之玄機妙理,在三界之外對眾生的一切煩惱苦痛洞若觀火,體現出佛法之精深與佛性之至大。就凡夫俗子而言,淨土宗可消除他們的困惑與煩惱;就士大夫而論,禪宗可滿足他們的哲思與神遊。


    因此,佛教對各個階層各色人等之精神關懷而言,正其所需要且有益者焉。


    通觀儒釋道三教,似可得出如下判斷:就個性而論,強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


    而一般情況下,對於人之一生而言,儒、釋、道又可代表三種境界血氣方剛時,欲建功立業,一般都會以儒家信條為圭臬,發奮進取,自強不息。


    而遭遇挫折之後,氣焰收斂,甚至心灰意懶,開始理解道家學說之可貴,逐漸重視修身養性,享受生命,以彌補失意的痛苦。


    而屢遭打擊、萬念俱灰之後,則往往避入空門,焚香吃齋,參禪打坐,體味萬事皆空的境界,借以安慰自己創傷累累的心靈。


    真正認真考察傳統社會中大多數成員在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內的信仰取向就會發現,道家和佛家的學說所起的作用絕不亞於儒家學說,隻是因為天下大勢的選擇,儒學才得以占領意識形態的中心,但若無道、佛兩家填補儒學留下的廣闊的精神空間,儒學必定獨木難支,接應不暇。


    儒釋道鼎足而三,相輔相成,又互訐互補,共同支撐著人的精神大廈。


    換言之,三大學說相融交匯,而形成了人的精神長河。到底孰主孰從,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夜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世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世庸人並收藏雪夜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