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
禦書房內,燭火搖曳。
皇帝李景炎剛用完午膳,他負手而立,身姿挺拔如鬆,龍袍上精致的金線繡紋在微光下隱隱閃爍,微微側身,冷峻的目光投向身旁侍奉的太監小福子,低聲吩咐道:“按照議程,傳刑部、大理寺,禮部還有相關的各級官員前來禦書房議政。”
那聲音低沉醇厚,卻仿若攜著雷霆之勢,不容置疑的威嚴在這靜謐空間裏層層迴蕩,令小福子瞬間繃緊了神經。
太監小福子趕忙領命,口中不迭地稱“是”,隨後弓著身子,疾步起身,匆匆退出禦書房。腳步急促,細碎的腳步聲在長廊中迴響,似密集的鼓點,很快便消失在長廊盡頭。
長廊兩側,宮燈高懸,燈穗在微風中輕輕擺動,仿佛也被這緊張的氛圍感染。
此刻,宮外驕陽高懸,熾熱的陽光傾灑而下,宮牆內,巡邏的禦林軍身姿挺拔如柏,目光警覺地掃視四周,手中長槍寒光凜冽,鎧甲碰撞間發出輕微而有節律的聲響,似在訴說著宮闈的森嚴。
而皇帝李景炎獨自在禦書房內踱步,龍袍下擺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擺動,仿若翻湧的雲浪。他心中暗自思量,再過一年,根據係統提示,大燕王朝便能正式擺脫“人間三百年王朝年定律”。
屆時,王朝之內,皇帝之身就會誕生氣運,這氣運關乎王朝興衰萬事萬物,其大小、多少、強弱取決於這個王朝的政治是否清明、經濟是否繁榮、文化是否昌盛、民生是否安樂、律法是否公允、軍事是否強盛等多個領域的綜合,都將對王朝氣運造成影響,正負影響,正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王朝氣運亦是如此,需一磚一瓦地累積,一步一個腳印地經營,積少成多,不積跬步何以至千裏,不精心經營何以匯聚覆蓋全國的氣運。
不多時,外麵傳來一陣輕微腳步聲,由遠及近。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步伐沉穩,神色嚴肅,每一步都似帶著刑部的剛正之氣;大理寺卿包拯一襲黑袍,麵沉如水,不怒自威,那深邃的眼眸仿佛能看穿世間罪惡,左右少卿亦緊隨其後,宛如護法;都察院左都禦史海瑞身著官服,卻難掩剛正之氣,昂首闊步,所經之處似有清風相隨。
他們率先入內,跪地行禮,齊聲高唿:“臣等,參見陛下。”聲音仿若洪鍾,震得空氣都微微顫動,禦書房內的燭火都跟著搖曳了幾下。
緊接著,一眾官員也魚貫而入,紛紛整理衣冠,行禮問安,禦書房內瞬時站滿了人。但因皇帝在場,一片寂靜,唯有眾人輕微的唿吸聲此起彼伏,仿若靜謐湖麵下的暗湧。
禦書房內,氣氛莊重而又嚴肅。皇帝李景炎端坐在龍椅之上,身姿端正,龍顏冷峻,目光銳利如鷹隼,緩緩掃過下方的百官,開口道:
“諸位愛卿,今日朕召集爾等,乃是為了商討我燕國律法的製定與修改,大燕曆經三百多年風雨,時宜事宜,律法為治國之基,綱紀之本,此事關乎社稷安穩,百姓福祉,牽一發而動全身,萬不可馬虎。”
李景炎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似重錘,敲在眾人的心間,透著一股讓眾人凜然的威嚴,官員們心下暗凜,不知為何。
自陛下登基以來,每次朝會議政,陛下隻要一臉嚴肅,言語間,眾臣便能切切實實的能感受到,透著一股讓眾人凜然的威嚴,直擊靈魂,提神又醒腦,很多官員私下裏,還議論過,猜測陛下是否得天啟,方能有這般神異氣勢。
“陛下聖明,臣等,謹記。”眾臣微微躬身迴應道,聲音整齊劃一,卻又帶著各自的忐忑與決心。
李景炎目光緩緩掃過眾人,開口道:“今日早朝所議諸事,想必諸位心中有數。賑災、治水皆關乎國本民生,然貪腐之風不除,一切皆是枉然,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在緝拿花州治河貪腐官員、徹查罪證一事上,需通力合作。”
刑部尚書上前一步,恭敬迴道:“迴陛下,臣已調配得力人手,皆是從刑部精銳中遴選而出,他們快馬加鞭前去重點盯防花州等地涉事官員及其親眷、幕僚,日夜不歇,一旦查實,便可雷霆出擊,絕不放走一個有罪之人。臣還製定了詳細的緝拿計劃,按罪責輕重、涉案深淺逐一羅列,確保不漏過任何關鍵線索。”說罷,呈上一本厚厚的折子,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部署詳情。
大理寺卿包拯見狀,也緊接著表態:“陛下,大理寺定當全力配合刑部,在審訊環節嚴格把關,臣已召集寺內最擅審訊、洞察人心的官員組成專班,務必讓那些貪腐之徒如實招供,將所貪墨財物的去向、背後利益鏈條一查到底,給百姓一個交代。臣等還準備了以往相似案例的卷宗,以作參考,絕不辜負陛下信任。”包拯言辭懇切,眼神堅定,讓人毫不懷疑他的決心。
都察院官員們亦紛紛點頭,左都禦史海瑞,出列奏道:“臣等都察院禦史眾人,已奔赴各地,不僅在花州城內各處暗訪,還深入周邊村落,探尋是否有隱匿不報的貪腐行徑。同時,對賑災、治水工程的每一處環節、每一筆款項都詳細記錄,監督推進,保我朝吏治清明。所到之處,若有百姓傾訴冤屈,臣等便一一記錄在案,待徹查之後,定給他們一個公道。”海瑞言辭激昂,雙目堅定。
隨即奉上三法司,派往花洲的官員名單,懇請陛下核準。
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兩人眉頭緊鎖,堂下燭火搖曳,映照著他們冷峻的蒼老麵容。他們一言不發,隻是靜靜聽著兩人的陳述,心中卻早已暗潮洶湧,暗自凜然。
海瑞與包拯,這兩位短短幾日便在朝堂之上赫赫有名的同僚,行事剛正不阿,斷案鐵麵無私,如今他們一同提勾過來的這份名單,著實透著古怪。刑部尚書的目光緩緩掃過那紙張,上麵列著的一個個名字,看似普通,卻隱藏著諸多疑點。
近些時日,朝廷各部仿佛被一股暗流悄然滲透。這些神秘出現的官員,無一例外,履曆都簡單得近乎可疑,檔案中不過寥寥數語,粗略記載著出身來曆,便被直接提歸各部,安置在那機要的案牘庫中。平日裏,他們低調行事,可一旦處理起相關事務,卻全然沒了新人的青澀,個個得心應手,手段老練得讓人心驚。
刑部尚書,禮部尚書,深知,官場如戰場,一步一個腳印方能站穩腳跟,這些人卻似憑空冒出,毫無根基卻能迅速融入,遊刃有餘。更令人心生寒意的是,陛下對他們的官位品階竟是直接核準,毫無轉圜餘地,也不容旁人置疑半分。
這般特殊待遇,兩人心中明白,亦或是直接受命於陛下,作為秘密心腹的心腹,行走於朝堂。隻是,這股新興勢力的崛起,究竟會給朝廷帶來怎樣的變數,是福是禍,他們,如今也隻能在這權謀漩渦之中,步步為營,陛下心思如淵,如傳說般的那般擁有天授,天眷。
唉,我們這一批,上了年紀的改革派官員,皆是陛下的馬前卒啊!
李景炎掃了一眼名單,微微頷首,洞若觀火的察覺到了兩人,或其他改革派官員心中所想,卻沒有解釋什麽。這些都是“九大學府。”征召來的,華夏曆朝曆代,經過係統篩選的中下層的能臣幹吏,和召喚來的華夏英傑,這些人每一個都是將來凝聚氣運王朝,結結實實的釘子和支柱,根本不是其他氣運王朝可比的。
皇帝李景炎目光掃視一周,緩緩開口:“朕今日核準名單,思緒萬千。我大燕於亂世中崛起,時至今日,已呈蓬勃興盛之象。然朕深知,欲求長治久安、持續繁榮,現行律法諸多條款已跟不上時代步伐,亟待修訂。”
“單論商業,過往律法對商人束縛重重,從經營類目、交易範圍到行商路線,皆有嚴苛規製。諸位愛卿想想,商人畏首畏尾,不敢放開手腳經營,市場怎會有活力?長此以往,商業發展舉步維艱,於國於民何利之有?”李景炎微微一頓,眼神愈發堅定。
“未來我大燕必將四海升平,百姓富足,城市街巷日漸繁華,自變法之始,正是商業騰飛良機。朕以為,當適度放寬對商人的種種約束,簡化繁瑣審批流程,讓他們能夠便捷地拓展生意。譬如,允許跨區域的大宗貿易,鼓勵新技術、新商品的流通與推廣。”
“如此一來,商業繁榮,則稅收自會源源不斷流入國庫。有了充足資金,我大燕可興修水利、賑濟災民、強軍固防,諸多利民強國之舉方可順利施行。朕心意已決,“所以朕要,製定一部關於商業的律法。”李景炎龍袍一揮,站起身來,身姿挺拔,盡顯帝王威嚴:
“這部律法,需全方位權衡利弊,精準施策。於市場準入,不論出身貴賤、籍貫何處,隻要身家清白、誠信經營,皆可申領商牒,踏入商海,為商業注入多元活力。”
“征稅之規,亦要革新。摒棄過往繁雜苛稅,依行業盈收、經營規模合理征取,杜絕竭澤而漁,護商人逐利之餘保國庫豐足。再者,契約糾紛處置當從速從公,設專司衙門,精挑斷案能吏,依循律法細則,保障交易公平公正,令商人無後顧之憂。”
“還有,為激勵商業創新,對首倡新業、開辟商路者,官府當酌情嘉獎,或賜匾額榮耀其門楣,或予銀錢助力其拓展,使我燕地商業蒸蒸日上,傲立諸國!朕責令各部即刻著手籌備,廣納賢才智士建言,務必使這部商業律法,其中新設的農法亦然,他們必將成我大燕昌盛之穩固基石,望諸卿齊心協力,共促律法革新,為大燕萬萬世,奠基。”
“然商業律法的調整,刑法與之關聯部分也得適配。商人逐利,若放開約束,難免有不法之徒,屆時需明確對應刑責,防其擾亂經濟、危害民生。”
李景炎的話語擲地有聲,禦書房為之一靜,朝臣們紛紛領命:“臣等,遵旨。”
一旁的刑部尚書,上前一步,神色嚴肅地說道:“陛下,臣有本要奏。如今京城大獄人滿為患,獄中重要人犯還須陛下勾決,然臣在梳理案件時,深感現行刑法條例或有不明、懲處失當之處。有些案子定罪量刑全憑舊例,缺乏精準標準,致使獄中人犯積壓,司法流程遲滯。懇請陛下恩準,重新審視、改善刑法細則,使律法更公正嚴明,獄政得以疏解。”
李景炎微微頷首:“愛卿所言甚是,朕亦有所察覺,律法乃國之重器,關乎社稷民生,自當嚴謹完備。既現有刑法條例弊病叢生,愛卿可有章程?不妨說來聽聽。”
刑部尚書聞此,眼中一亮,拱手道:“陛下聖明。臣以為,可先遴選朝堂內外熟知律法、剛正不阿之士,組成律法修訂專組,廣納各方意見,無論是地方刑案卷宗,還是諸司衙門辦案心得,皆可作為參考。再者,對舊有條例逐一甄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當下國情民風,細化各類罪行量刑之標準,譬如盜竊財物多寡對應不同懲處年限,傷人輕重亦有分明懲戒。如此,方能讓律法有章可循,杜絕模糊地帶,令辦案官員有法可依,獄中冤屈者亦可得昭雪。”
李景炎手指輕叩龍椅扶手,沉思片刻,開口道:“愛卿此策頗具可行性,然律法一動,牽一發而動全身,各級官員、各地百姓皆需知悉。專組修訂期間,需定期向朕匯報進程,待初稿擬成,還當公示天下,廣納賢言,力求盡善盡美。朕屆時會下旨,撥調所需人力、物力,全力支持此事,望諸位愛卿不負朕望,早日讓新律法落地,還我朝司法清明。”
一旁精瘦老頭禮部尚書李元洪,迎著少年皇帝的目光,也站了出來:“陛下,承陛下之意,臣認為在禮教方麵的律法也需重新審視。如今民風漸開,一些舊有的禮教約束或許過於嚴苛,應當與時俱進,讓百姓在遵循禮教的同時,也能享受一定的自由。”
李景炎微微頷首:“準——”
眾臣跪地叩首,高唿萬歲,除包拯和海瑞外,皆領命而去,一場關乎律法變革的風雲就此在朝堂之上悄然掀起。
改革派官員也深知,律法修訂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心中深知律法修訂工程之浩繁,絕非旦夕可就。
自太祖開國,律法初立,三百載過去,天下形勢變幻萬千,舊法多有不合時宜之處。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縱有萬般艱難,此事關乎國運民生,總得開個頭、一步步做下去。
禦書房內,燭火搖曳。
皇帝李景炎剛用完午膳,他負手而立,身姿挺拔如鬆,龍袍上精致的金線繡紋在微光下隱隱閃爍,微微側身,冷峻的目光投向身旁侍奉的太監小福子,低聲吩咐道:“按照議程,傳刑部、大理寺,禮部還有相關的各級官員前來禦書房議政。”
那聲音低沉醇厚,卻仿若攜著雷霆之勢,不容置疑的威嚴在這靜謐空間裏層層迴蕩,令小福子瞬間繃緊了神經。
太監小福子趕忙領命,口中不迭地稱“是”,隨後弓著身子,疾步起身,匆匆退出禦書房。腳步急促,細碎的腳步聲在長廊中迴響,似密集的鼓點,很快便消失在長廊盡頭。
長廊兩側,宮燈高懸,燈穗在微風中輕輕擺動,仿佛也被這緊張的氛圍感染。
此刻,宮外驕陽高懸,熾熱的陽光傾灑而下,宮牆內,巡邏的禦林軍身姿挺拔如柏,目光警覺地掃視四周,手中長槍寒光凜冽,鎧甲碰撞間發出輕微而有節律的聲響,似在訴說著宮闈的森嚴。
而皇帝李景炎獨自在禦書房內踱步,龍袍下擺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擺動,仿若翻湧的雲浪。他心中暗自思量,再過一年,根據係統提示,大燕王朝便能正式擺脫“人間三百年王朝年定律”。
屆時,王朝之內,皇帝之身就會誕生氣運,這氣運關乎王朝興衰萬事萬物,其大小、多少、強弱取決於這個王朝的政治是否清明、經濟是否繁榮、文化是否昌盛、民生是否安樂、律法是否公允、軍事是否強盛等多個領域的綜合,都將對王朝氣運造成影響,正負影響,正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王朝氣運亦是如此,需一磚一瓦地累積,一步一個腳印地經營,積少成多,不積跬步何以至千裏,不精心經營何以匯聚覆蓋全國的氣運。
不多時,外麵傳來一陣輕微腳步聲,由遠及近。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步伐沉穩,神色嚴肅,每一步都似帶著刑部的剛正之氣;大理寺卿包拯一襲黑袍,麵沉如水,不怒自威,那深邃的眼眸仿佛能看穿世間罪惡,左右少卿亦緊隨其後,宛如護法;都察院左都禦史海瑞身著官服,卻難掩剛正之氣,昂首闊步,所經之處似有清風相隨。
他們率先入內,跪地行禮,齊聲高唿:“臣等,參見陛下。”聲音仿若洪鍾,震得空氣都微微顫動,禦書房內的燭火都跟著搖曳了幾下。
緊接著,一眾官員也魚貫而入,紛紛整理衣冠,行禮問安,禦書房內瞬時站滿了人。但因皇帝在場,一片寂靜,唯有眾人輕微的唿吸聲此起彼伏,仿若靜謐湖麵下的暗湧。
禦書房內,氣氛莊重而又嚴肅。皇帝李景炎端坐在龍椅之上,身姿端正,龍顏冷峻,目光銳利如鷹隼,緩緩掃過下方的百官,開口道:
“諸位愛卿,今日朕召集爾等,乃是為了商討我燕國律法的製定與修改,大燕曆經三百多年風雨,時宜事宜,律法為治國之基,綱紀之本,此事關乎社稷安穩,百姓福祉,牽一發而動全身,萬不可馬虎。”
李景炎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似重錘,敲在眾人的心間,透著一股讓眾人凜然的威嚴,官員們心下暗凜,不知為何。
自陛下登基以來,每次朝會議政,陛下隻要一臉嚴肅,言語間,眾臣便能切切實實的能感受到,透著一股讓眾人凜然的威嚴,直擊靈魂,提神又醒腦,很多官員私下裏,還議論過,猜測陛下是否得天啟,方能有這般神異氣勢。
“陛下聖明,臣等,謹記。”眾臣微微躬身迴應道,聲音整齊劃一,卻又帶著各自的忐忑與決心。
李景炎目光緩緩掃過眾人,開口道:“今日早朝所議諸事,想必諸位心中有數。賑災、治水皆關乎國本民生,然貪腐之風不除,一切皆是枉然,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在緝拿花州治河貪腐官員、徹查罪證一事上,需通力合作。”
刑部尚書上前一步,恭敬迴道:“迴陛下,臣已調配得力人手,皆是從刑部精銳中遴選而出,他們快馬加鞭前去重點盯防花州等地涉事官員及其親眷、幕僚,日夜不歇,一旦查實,便可雷霆出擊,絕不放走一個有罪之人。臣還製定了詳細的緝拿計劃,按罪責輕重、涉案深淺逐一羅列,確保不漏過任何關鍵線索。”說罷,呈上一本厚厚的折子,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部署詳情。
大理寺卿包拯見狀,也緊接著表態:“陛下,大理寺定當全力配合刑部,在審訊環節嚴格把關,臣已召集寺內最擅審訊、洞察人心的官員組成專班,務必讓那些貪腐之徒如實招供,將所貪墨財物的去向、背後利益鏈條一查到底,給百姓一個交代。臣等還準備了以往相似案例的卷宗,以作參考,絕不辜負陛下信任。”包拯言辭懇切,眼神堅定,讓人毫不懷疑他的決心。
都察院官員們亦紛紛點頭,左都禦史海瑞,出列奏道:“臣等都察院禦史眾人,已奔赴各地,不僅在花州城內各處暗訪,還深入周邊村落,探尋是否有隱匿不報的貪腐行徑。同時,對賑災、治水工程的每一處環節、每一筆款項都詳細記錄,監督推進,保我朝吏治清明。所到之處,若有百姓傾訴冤屈,臣等便一一記錄在案,待徹查之後,定給他們一個公道。”海瑞言辭激昂,雙目堅定。
隨即奉上三法司,派往花洲的官員名單,懇請陛下核準。
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兩人眉頭緊鎖,堂下燭火搖曳,映照著他們冷峻的蒼老麵容。他們一言不發,隻是靜靜聽著兩人的陳述,心中卻早已暗潮洶湧,暗自凜然。
海瑞與包拯,這兩位短短幾日便在朝堂之上赫赫有名的同僚,行事剛正不阿,斷案鐵麵無私,如今他們一同提勾過來的這份名單,著實透著古怪。刑部尚書的目光緩緩掃過那紙張,上麵列著的一個個名字,看似普通,卻隱藏著諸多疑點。
近些時日,朝廷各部仿佛被一股暗流悄然滲透。這些神秘出現的官員,無一例外,履曆都簡單得近乎可疑,檔案中不過寥寥數語,粗略記載著出身來曆,便被直接提歸各部,安置在那機要的案牘庫中。平日裏,他們低調行事,可一旦處理起相關事務,卻全然沒了新人的青澀,個個得心應手,手段老練得讓人心驚。
刑部尚書,禮部尚書,深知,官場如戰場,一步一個腳印方能站穩腳跟,這些人卻似憑空冒出,毫無根基卻能迅速融入,遊刃有餘。更令人心生寒意的是,陛下對他們的官位品階竟是直接核準,毫無轉圜餘地,也不容旁人置疑半分。
這般特殊待遇,兩人心中明白,亦或是直接受命於陛下,作為秘密心腹的心腹,行走於朝堂。隻是,這股新興勢力的崛起,究竟會給朝廷帶來怎樣的變數,是福是禍,他們,如今也隻能在這權謀漩渦之中,步步為營,陛下心思如淵,如傳說般的那般擁有天授,天眷。
唉,我們這一批,上了年紀的改革派官員,皆是陛下的馬前卒啊!
李景炎掃了一眼名單,微微頷首,洞若觀火的察覺到了兩人,或其他改革派官員心中所想,卻沒有解釋什麽。這些都是“九大學府。”征召來的,華夏曆朝曆代,經過係統篩選的中下層的能臣幹吏,和召喚來的華夏英傑,這些人每一個都是將來凝聚氣運王朝,結結實實的釘子和支柱,根本不是其他氣運王朝可比的。
皇帝李景炎目光掃視一周,緩緩開口:“朕今日核準名單,思緒萬千。我大燕於亂世中崛起,時至今日,已呈蓬勃興盛之象。然朕深知,欲求長治久安、持續繁榮,現行律法諸多條款已跟不上時代步伐,亟待修訂。”
“單論商業,過往律法對商人束縛重重,從經營類目、交易範圍到行商路線,皆有嚴苛規製。諸位愛卿想想,商人畏首畏尾,不敢放開手腳經營,市場怎會有活力?長此以往,商業發展舉步維艱,於國於民何利之有?”李景炎微微一頓,眼神愈發堅定。
“未來我大燕必將四海升平,百姓富足,城市街巷日漸繁華,自變法之始,正是商業騰飛良機。朕以為,當適度放寬對商人的種種約束,簡化繁瑣審批流程,讓他們能夠便捷地拓展生意。譬如,允許跨區域的大宗貿易,鼓勵新技術、新商品的流通與推廣。”
“如此一來,商業繁榮,則稅收自會源源不斷流入國庫。有了充足資金,我大燕可興修水利、賑濟災民、強軍固防,諸多利民強國之舉方可順利施行。朕心意已決,“所以朕要,製定一部關於商業的律法。”李景炎龍袍一揮,站起身來,身姿挺拔,盡顯帝王威嚴:
“這部律法,需全方位權衡利弊,精準施策。於市場準入,不論出身貴賤、籍貫何處,隻要身家清白、誠信經營,皆可申領商牒,踏入商海,為商業注入多元活力。”
“征稅之規,亦要革新。摒棄過往繁雜苛稅,依行業盈收、經營規模合理征取,杜絕竭澤而漁,護商人逐利之餘保國庫豐足。再者,契約糾紛處置當從速從公,設專司衙門,精挑斷案能吏,依循律法細則,保障交易公平公正,令商人無後顧之憂。”
“還有,為激勵商業創新,對首倡新業、開辟商路者,官府當酌情嘉獎,或賜匾額榮耀其門楣,或予銀錢助力其拓展,使我燕地商業蒸蒸日上,傲立諸國!朕責令各部即刻著手籌備,廣納賢才智士建言,務必使這部商業律法,其中新設的農法亦然,他們必將成我大燕昌盛之穩固基石,望諸卿齊心協力,共促律法革新,為大燕萬萬世,奠基。”
“然商業律法的調整,刑法與之關聯部分也得適配。商人逐利,若放開約束,難免有不法之徒,屆時需明確對應刑責,防其擾亂經濟、危害民生。”
李景炎的話語擲地有聲,禦書房為之一靜,朝臣們紛紛領命:“臣等,遵旨。”
一旁的刑部尚書,上前一步,神色嚴肅地說道:“陛下,臣有本要奏。如今京城大獄人滿為患,獄中重要人犯還須陛下勾決,然臣在梳理案件時,深感現行刑法條例或有不明、懲處失當之處。有些案子定罪量刑全憑舊例,缺乏精準標準,致使獄中人犯積壓,司法流程遲滯。懇請陛下恩準,重新審視、改善刑法細則,使律法更公正嚴明,獄政得以疏解。”
李景炎微微頷首:“愛卿所言甚是,朕亦有所察覺,律法乃國之重器,關乎社稷民生,自當嚴謹完備。既現有刑法條例弊病叢生,愛卿可有章程?不妨說來聽聽。”
刑部尚書聞此,眼中一亮,拱手道:“陛下聖明。臣以為,可先遴選朝堂內外熟知律法、剛正不阿之士,組成律法修訂專組,廣納各方意見,無論是地方刑案卷宗,還是諸司衙門辦案心得,皆可作為參考。再者,對舊有條例逐一甄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當下國情民風,細化各類罪行量刑之標準,譬如盜竊財物多寡對應不同懲處年限,傷人輕重亦有分明懲戒。如此,方能讓律法有章可循,杜絕模糊地帶,令辦案官員有法可依,獄中冤屈者亦可得昭雪。”
李景炎手指輕叩龍椅扶手,沉思片刻,開口道:“愛卿此策頗具可行性,然律法一動,牽一發而動全身,各級官員、各地百姓皆需知悉。專組修訂期間,需定期向朕匯報進程,待初稿擬成,還當公示天下,廣納賢言,力求盡善盡美。朕屆時會下旨,撥調所需人力、物力,全力支持此事,望諸位愛卿不負朕望,早日讓新律法落地,還我朝司法清明。”
一旁精瘦老頭禮部尚書李元洪,迎著少年皇帝的目光,也站了出來:“陛下,承陛下之意,臣認為在禮教方麵的律法也需重新審視。如今民風漸開,一些舊有的禮教約束或許過於嚴苛,應當與時俱進,讓百姓在遵循禮教的同時,也能享受一定的自由。”
李景炎微微頷首:“準——”
眾臣跪地叩首,高唿萬歲,除包拯和海瑞外,皆領命而去,一場關乎律法變革的風雲就此在朝堂之上悄然掀起。
改革派官員也深知,律法修訂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心中深知律法修訂工程之浩繁,絕非旦夕可就。
自太祖開國,律法初立,三百載過去,天下形勢變幻萬千,舊法多有不合時宜之處。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縱有萬般艱難,此事關乎國運民生,總得開個頭、一步步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