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製墨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 作者:庚午199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西山工坊那邊終於傳來了王玨渴盼已久的佳訊。在董寧與工坊工人們的不懈努力與反複嚐試之下,眾人終於成功地通過蒽油的裂解製作出了炭黑。此消息如同春風拂過王玨的心田,令他滿心歡喜。
有了炭黑,製墨汁與油墨便有了關鍵原料,前者乃文人墨客揮灑才情之必備,後者則可應用於活字印刷,二者於大明文化之傳承與傳播,皆有著不可忽視之積極意義。最關鍵的,如果真的能通過朱高熾實現瀝青的大規模生產,那麽很有可能也會導致蒽油的產能過剩,而製作炭黑是眼下王玨唯一能想到的途徑。
王玨起初本欲將炭黑作為原材料售予製墨工坊,然而待深入了解當下實際情形後,方明白陳宇與陳妍當初為何執意自行開辦製墨工坊。
明朝初立時老朱定都南京,雖永樂元年朱棣已多次下詔向北京移民,著手籌備遷都之事,然距正式遷都尚有很長一段時日,此刻大明之政治文化中心仍在南京。各類手工業者,尤其是製墨工匠,多匯聚於南京及其周邊地區,北京之地的手工業發展相較而言頗為滯後。換言之,在北京附近尋覓製墨工坊合作,實非易事。
北京曆經戰火,如今經濟尚處於艱難的恢複階段,與更為穩定的南方相較,其人口基數少,商業與手工業根基較為薄弱。製墨工坊想要設立,需有穩固的經濟基礎為依托,涵蓋原材料的充足供應、廣闊的市場需求以及充裕的資金投入等諸多要素,而彼時北京於這些方麵皆未臻成熟。
再者,他人若於北京開設製墨工坊,還將麵臨原材料供應短缺之困境。製墨的主要原料,諸如鬆木、桐油等,在北京及周邊區域的供應相對匱乏,難以滿足工坊大規模生產之需,且運輸成本頗高,這對製墨工坊的開設極為不利。
至於將蒽油所製之炭黑供應給外地製墨工坊,恐亦難以順遂。蓋因各家工坊皆有其傳承已久的傳統製作工藝,對於這般新鮮事物,未必能欣然接納,接受過程想必頗為遲緩。如此一來,自行開辦工坊便成為當下唯一可行之徑。況且有了炭黑這一穩定原料,工坊亦無需擔憂原材料供應之憂慮。
王玨此前雖未深諳製墨汁之法,但經長時間的籌備與思索,於腦海中已然勾勒出以炭黑製作墨汁的大致方略,於是決定帶領二狗以及自己的兩位學生楊蒙和付恩卿先行一試。
王玨令二狗悉心準備好一應工具與其他材料,諸如用於研磨的潔淨石臼與木杵、清水、樹膠、細紗布等。
隨後,王玨又讓楊蒙與付恩卿將炭黑置入石臼之中,加入少許清水,而後以木杵徐徐研磨。王玨在一旁悉心觀察,並不時叮囑兩位學生,研磨之際需逐步添水,以使炭黑化為均勻的黑色液體,且水量務必控製得當,謹防墨汁過於稀薄。
待研磨完畢,王玨再將樹膠一點點倒入炭黑液體之內,繼續研磨攪拌,直至二者均勻混合。因屬初次嚐試,王玨隻能依據墨汁之狀態靈活調適樹膠的用量,爭取使炭黑能夠於液體之中穩定懸浮。
末了,眾人又以細紗布過濾液體,濾去尚未完全磨碎的炭黑顆粒及其他雜質,所得之液體傾入適宜容器之中,墨汁遂成。
二狗、楊猛和付恩卿見墨汁竟如此輕易製成,趕忙取來毛筆,蘸墨揮毫試書,觀其效果,沒想到竟頗為可觀,三人不禁歡唿雀躍。
二狗興奮不已,高聲道:“玨哥,這製墨可比咱們往昔那些實驗輕鬆許多,且安全無虞。依我之見,咱們是否可著手籌備開辦製墨工坊之事了?”
王玨瞥了二狗一眼,含笑道:“還早著呢,你何曾見過製墨工坊靠售賣墨汁營生?若要開辦工坊,需先將炭黑製成墨錠。如今既已成功以炭黑製出墨汁,墨錠之製作亦相去不遠,隻需持續調適水與膠之比例,膠亦需更換為更適宜的膠質,且如同製作香皂那般,亦需添加些許香料,方臻完美,而且還要考慮今後的售賣問題。”
二狗聞言,當即說道:“反正朝廷召你進京的旨意尚未下達,咱們不妨先做嚐試。無論最終成敗與否,皆將實驗的過程、各種材料的比例詳盡記錄,留給我嶽丈。即便咱們前往京城,他日後尋人繼續試驗,也可以少走諸多彎路。”
王玨思忖片刻,覺二狗所言甚是可行。如今西山工坊在董寧的精心打理下井然有序,肥皂工坊有劉叔與嬸子操持,酒樓與客棧亦有昔日收留的孤兒們悉心經營管理,他們這幾人於當下,除了靜候進京旨意,確乎暫無其他緊要事務可做。
說幹就幹,王玨思索一番後,認為製作墨錠以動物膠為佳,於是讓二狗前去購置一些諸如牛皮膠或魚鰾膠之類的動物膠,又令其去肥皂工坊找一些龍腦、麝香等香料,以增添墨錠之香氣。
待材料齊備,王玨將動物膠置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以小火緩緩加熱,同時不停攪拌,直至動物膠全然溶解,化為均勻的膠液。
另一邊,王玨吩咐二狗三人研磨炭黑與香料,隨後將炭黑與少量香料粉末置入石臼之中,徐徐加入膠液,同時以攪拌棒持續攪拌,使炭黑與膠液充分交融,形成均勻的膏狀物。
因暫無合適模具,王玨便取來一個肥皂模具,將混合好的墨膏傾入其中,再以工具將墨膏在模具內壓實,竭力排出空氣,以使墨錠質地更為緊實。
最後,王玨將裝有墨膏的模具置於通風良好且幹燥之處,任墨錠自然幹燥固化。待墨錠徹底幹燥後,自模具中取出,便可用於書寫與繪畫,以檢驗其成效。
數日後,墨錠已然幹燥成型。二狗、楊蒙和付恩卿迫不及待地開始研磨試寫,觀其書寫效果,雖未臻極致,但也差強人意。王玨心中明白,欲提升墨汁與墨錠之質量,仍需在動物膠與炭黑的比例上反複嚐試、精心調適。但能在初次嚐試便取得此成效,已然頗為不易。
二狗卻不甚在意,手持眾人記錄與製成的墨錠,拉著王玨徑直前去尋其嶽父陳宇。
“嶽父,我與玨哥以西山所製炭黑成功製出了墨錠,您且過目!此乃初次試製,效果雖未盡善盡美,但日後持續改進,必能達成預期。玨哥與我尚不知何時動身進京,近日且繼續試驗,將過程和材料比例詳盡記錄,等朝廷的旨意下來,便把這些交付於您。待我們離京之後,您亦可安排人手依此方法持續探索,彼時製墨工坊便可順利開設。”
陳宇見二人製出墨錠,心中並無太多波瀾,畢竟此前這二人於西山所創諸多事物已令人驚歎萬分,相較之下,一枚墨錠反倒略顯平常。
他接過墨錠,仔細端詳,又輕輕嗅聞其香氣,繼而向王玨問道:
“你們果真打算開設一家製墨工坊麽?”
王玨淺笑道:“陳叔,此事亦無需急於一時。蒽油日後恐將在造船業中大規模應用,以目前之產量,尚且未必能滿足木材防腐的需求。然若日後規模擴增,總得為蒽油另覓出路。此物質畢竟有毒性,且不適宜用作燃料使用,眼下我所能想到的,就唯有製作炭黑用於製墨一途,淡然後續我也會繼續嚐試,用炭黑製作更多的東西。”
陳宇微微點頭,繼而輕歎一聲:“果真如此,那墨錠銷路日後恐成難題。現今徽墨於製墨業占據主導地位,其製作工藝精湛成熟,產品質量上乘,備受廣大文人士大夫喜愛,咱們若開設製墨工坊,恐難以與之相較,很難在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
王玨從未有過挑戰徽墨權威之念,當下向陳宇耐心解釋道:
“陳叔無需憂慮,此製墨工坊主要旨在消耗多餘之蒽油。若蒽油需求旺盛,自當優先滿足其他更為緊要之處。再者,我亦無意與徽墨一爭高下,這墨錠除部分供咱們內部用以私塾教學,記錄賬目,其餘部分便如肥皂一般,走薄利多銷之路徑即可,無需擔憂銷路不暢。”
陳宇聞言,;側圍思索一番後便點頭稱是:
“如此安排,倒也妥當。對了,你們動身前往京城的時間還沒定下裏麽?”
王玨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說道:“據我師父所言,陛下大抵會於新年之後下詔。召世子入京,若果真如此,算上京城至北京的路程,想來時日已然無多,屆時我等便隨世子一同前往。”
且說王玨等人在製墨之事上初有小成,而京城之中,各方勢力亦在為即將到來的變局暗自綢繆。
朱棣在皇宮之中,雖已定下太子之位為朱高熾,但對於如何妥善安置高陽王高煦以及平衡各方勢力,仍需深思熟慮。他深知,太子的確立隻是開端,以自己那個次子的個性,即使長子被李偉太子,恐怕也不會安生。後續如何確保大明江山穩固傳承,還需在諸多政務與人事安排上煞費苦心。
朱高熾於世子府內,一邊整理進京麵聖所需的各類奏疏與資料,一邊思索著未來大明的發展藍圖。瀝青產業的推進自是重中之重,然文化教育、民生改善等諸多事務亦不可忽視。如果父皇立他為太子,他期望在自己的治理下,大明能夠呈現出文治武功皆盛的繁榮景象。
而如何與王玨合作,將他腦中的額那些奇思妙想盡快實現,無疑將成為他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助力。
道衍在寺廟中,依舊每日誦經修行,但他的心思亦不完全在這青燈古佛之間。他深知自己在太子朱棣的心中仍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自己雖然有功成身退,今後潛心修佛、長伴青燈古佛之想,但恐怕陛下也不會如了自己的願。而且,道衍也想看看,自己的這個命數混沌不清的弟子,今後能給大明帶來何種改變。
高陽王高煦此時心裏對儲君之位也是期盼已久,他想著自己的張雄身體不好,京南四年,還是自己常伴父皇身側,帶兵廝殺,多次救父皇於危難之中。父皇也一直偏愛自己,還曾說過長兄多病,讓自己努力的話,如今多的天下,那儲君之位不是自己,又能是何人?
而在民間,隨著新年的喜慶氛圍逐漸淡去,百姓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勞作與生活。各地的集市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熱鬧,商人們穿梭於大街小巷,販賣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他們或許尚未知曉京城中即將發生的重大政治變革,亦未曾預料到王玨等人在西山的嚐試將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何種深遠影響,他們隻是在這大明的廣袤土地上,辛勤耕耘,努力生活,期盼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王玨這邊,在等待進京旨意的閑暇時光裏,一方麵讓董寧酌情擴大炭黑的生產線留作後用,一方麵則繼續與二狗等人埋頭於製墨工藝的改進。他們不斷嚐試不同種類動物膠與炭黑的搭配比例,精心挑選更為優質的香料,力求在墨錠的品質上有所突破。同時也請自己的師父道衍來評價墨定的品質與使用效果。
每一次嚐試,皆詳細記錄下各種原料的用量、製作過程中的細微變化以及最終成品的效果呈現,為日後製墨工坊的大規模生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與此同時,王玨亦未放鬆對西山工坊其他事務的關注。他時常與董寧書信往來,了解工坊的生產進度、人員狀況、安全教育以及生活區和行政區的建設的最新進展。
隨著炭黑製取工藝的逐漸成熟,工坊內部分人員已可熟練掌握,且在蒽油裂解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亦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工坊的整體運作愈發順暢高效,同時也在招募更多的工人進入工坊工作。
陳宇與陳妍則在京城積極籌備著可能到來的商業變革。他們一方麵密切關注著朝廷的政策動態,尤其是與手工業、商業相關的政令頒布,以便及時調整自家產業的發展策略;另一方麵,著手在京城及周邊地區尋覓合適的場地與人才,為製墨工坊的開設預先布局。陳宇深知,雖王玨表示製墨工坊將以消耗蒽油為主,不欲與徽墨爭雄,但若想在市場中立足,仍需在產品質量、成本控製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麵下足功夫。
有了炭黑,製墨汁與油墨便有了關鍵原料,前者乃文人墨客揮灑才情之必備,後者則可應用於活字印刷,二者於大明文化之傳承與傳播,皆有著不可忽視之積極意義。最關鍵的,如果真的能通過朱高熾實現瀝青的大規模生產,那麽很有可能也會導致蒽油的產能過剩,而製作炭黑是眼下王玨唯一能想到的途徑。
王玨起初本欲將炭黑作為原材料售予製墨工坊,然而待深入了解當下實際情形後,方明白陳宇與陳妍當初為何執意自行開辦製墨工坊。
明朝初立時老朱定都南京,雖永樂元年朱棣已多次下詔向北京移民,著手籌備遷都之事,然距正式遷都尚有很長一段時日,此刻大明之政治文化中心仍在南京。各類手工業者,尤其是製墨工匠,多匯聚於南京及其周邊地區,北京之地的手工業發展相較而言頗為滯後。換言之,在北京附近尋覓製墨工坊合作,實非易事。
北京曆經戰火,如今經濟尚處於艱難的恢複階段,與更為穩定的南方相較,其人口基數少,商業與手工業根基較為薄弱。製墨工坊想要設立,需有穩固的經濟基礎為依托,涵蓋原材料的充足供應、廣闊的市場需求以及充裕的資金投入等諸多要素,而彼時北京於這些方麵皆未臻成熟。
再者,他人若於北京開設製墨工坊,還將麵臨原材料供應短缺之困境。製墨的主要原料,諸如鬆木、桐油等,在北京及周邊區域的供應相對匱乏,難以滿足工坊大規模生產之需,且運輸成本頗高,這對製墨工坊的開設極為不利。
至於將蒽油所製之炭黑供應給外地製墨工坊,恐亦難以順遂。蓋因各家工坊皆有其傳承已久的傳統製作工藝,對於這般新鮮事物,未必能欣然接納,接受過程想必頗為遲緩。如此一來,自行開辦工坊便成為當下唯一可行之徑。況且有了炭黑這一穩定原料,工坊亦無需擔憂原材料供應之憂慮。
王玨此前雖未深諳製墨汁之法,但經長時間的籌備與思索,於腦海中已然勾勒出以炭黑製作墨汁的大致方略,於是決定帶領二狗以及自己的兩位學生楊蒙和付恩卿先行一試。
王玨令二狗悉心準備好一應工具與其他材料,諸如用於研磨的潔淨石臼與木杵、清水、樹膠、細紗布等。
隨後,王玨又讓楊蒙與付恩卿將炭黑置入石臼之中,加入少許清水,而後以木杵徐徐研磨。王玨在一旁悉心觀察,並不時叮囑兩位學生,研磨之際需逐步添水,以使炭黑化為均勻的黑色液體,且水量務必控製得當,謹防墨汁過於稀薄。
待研磨完畢,王玨再將樹膠一點點倒入炭黑液體之內,繼續研磨攪拌,直至二者均勻混合。因屬初次嚐試,王玨隻能依據墨汁之狀態靈活調適樹膠的用量,爭取使炭黑能夠於液體之中穩定懸浮。
末了,眾人又以細紗布過濾液體,濾去尚未完全磨碎的炭黑顆粒及其他雜質,所得之液體傾入適宜容器之中,墨汁遂成。
二狗、楊猛和付恩卿見墨汁竟如此輕易製成,趕忙取來毛筆,蘸墨揮毫試書,觀其效果,沒想到竟頗為可觀,三人不禁歡唿雀躍。
二狗興奮不已,高聲道:“玨哥,這製墨可比咱們往昔那些實驗輕鬆許多,且安全無虞。依我之見,咱們是否可著手籌備開辦製墨工坊之事了?”
王玨瞥了二狗一眼,含笑道:“還早著呢,你何曾見過製墨工坊靠售賣墨汁營生?若要開辦工坊,需先將炭黑製成墨錠。如今既已成功以炭黑製出墨汁,墨錠之製作亦相去不遠,隻需持續調適水與膠之比例,膠亦需更換為更適宜的膠質,且如同製作香皂那般,亦需添加些許香料,方臻完美,而且還要考慮今後的售賣問題。”
二狗聞言,當即說道:“反正朝廷召你進京的旨意尚未下達,咱們不妨先做嚐試。無論最終成敗與否,皆將實驗的過程、各種材料的比例詳盡記錄,留給我嶽丈。即便咱們前往京城,他日後尋人繼續試驗,也可以少走諸多彎路。”
王玨思忖片刻,覺二狗所言甚是可行。如今西山工坊在董寧的精心打理下井然有序,肥皂工坊有劉叔與嬸子操持,酒樓與客棧亦有昔日收留的孤兒們悉心經營管理,他們這幾人於當下,除了靜候進京旨意,確乎暫無其他緊要事務可做。
說幹就幹,王玨思索一番後,認為製作墨錠以動物膠為佳,於是讓二狗前去購置一些諸如牛皮膠或魚鰾膠之類的動物膠,又令其去肥皂工坊找一些龍腦、麝香等香料,以增添墨錠之香氣。
待材料齊備,王玨將動物膠置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以小火緩緩加熱,同時不停攪拌,直至動物膠全然溶解,化為均勻的膠液。
另一邊,王玨吩咐二狗三人研磨炭黑與香料,隨後將炭黑與少量香料粉末置入石臼之中,徐徐加入膠液,同時以攪拌棒持續攪拌,使炭黑與膠液充分交融,形成均勻的膏狀物。
因暫無合適模具,王玨便取來一個肥皂模具,將混合好的墨膏傾入其中,再以工具將墨膏在模具內壓實,竭力排出空氣,以使墨錠質地更為緊實。
最後,王玨將裝有墨膏的模具置於通風良好且幹燥之處,任墨錠自然幹燥固化。待墨錠徹底幹燥後,自模具中取出,便可用於書寫與繪畫,以檢驗其成效。
數日後,墨錠已然幹燥成型。二狗、楊蒙和付恩卿迫不及待地開始研磨試寫,觀其書寫效果,雖未臻極致,但也差強人意。王玨心中明白,欲提升墨汁與墨錠之質量,仍需在動物膠與炭黑的比例上反複嚐試、精心調適。但能在初次嚐試便取得此成效,已然頗為不易。
二狗卻不甚在意,手持眾人記錄與製成的墨錠,拉著王玨徑直前去尋其嶽父陳宇。
“嶽父,我與玨哥以西山所製炭黑成功製出了墨錠,您且過目!此乃初次試製,效果雖未盡善盡美,但日後持續改進,必能達成預期。玨哥與我尚不知何時動身進京,近日且繼續試驗,將過程和材料比例詳盡記錄,等朝廷的旨意下來,便把這些交付於您。待我們離京之後,您亦可安排人手依此方法持續探索,彼時製墨工坊便可順利開設。”
陳宇見二人製出墨錠,心中並無太多波瀾,畢竟此前這二人於西山所創諸多事物已令人驚歎萬分,相較之下,一枚墨錠反倒略顯平常。
他接過墨錠,仔細端詳,又輕輕嗅聞其香氣,繼而向王玨問道:
“你們果真打算開設一家製墨工坊麽?”
王玨淺笑道:“陳叔,此事亦無需急於一時。蒽油日後恐將在造船業中大規模應用,以目前之產量,尚且未必能滿足木材防腐的需求。然若日後規模擴增,總得為蒽油另覓出路。此物質畢竟有毒性,且不適宜用作燃料使用,眼下我所能想到的,就唯有製作炭黑用於製墨一途,淡然後續我也會繼續嚐試,用炭黑製作更多的東西。”
陳宇微微點頭,繼而輕歎一聲:“果真如此,那墨錠銷路日後恐成難題。現今徽墨於製墨業占據主導地位,其製作工藝精湛成熟,產品質量上乘,備受廣大文人士大夫喜愛,咱們若開設製墨工坊,恐難以與之相較,很難在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
王玨從未有過挑戰徽墨權威之念,當下向陳宇耐心解釋道:
“陳叔無需憂慮,此製墨工坊主要旨在消耗多餘之蒽油。若蒽油需求旺盛,自當優先滿足其他更為緊要之處。再者,我亦無意與徽墨一爭高下,這墨錠除部分供咱們內部用以私塾教學,記錄賬目,其餘部分便如肥皂一般,走薄利多銷之路徑即可,無需擔憂銷路不暢。”
陳宇聞言,;側圍思索一番後便點頭稱是:
“如此安排,倒也妥當。對了,你們動身前往京城的時間還沒定下裏麽?”
王玨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說道:“據我師父所言,陛下大抵會於新年之後下詔。召世子入京,若果真如此,算上京城至北京的路程,想來時日已然無多,屆時我等便隨世子一同前往。”
且說王玨等人在製墨之事上初有小成,而京城之中,各方勢力亦在為即將到來的變局暗自綢繆。
朱棣在皇宮之中,雖已定下太子之位為朱高熾,但對於如何妥善安置高陽王高煦以及平衡各方勢力,仍需深思熟慮。他深知,太子的確立隻是開端,以自己那個次子的個性,即使長子被李偉太子,恐怕也不會安生。後續如何確保大明江山穩固傳承,還需在諸多政務與人事安排上煞費苦心。
朱高熾於世子府內,一邊整理進京麵聖所需的各類奏疏與資料,一邊思索著未來大明的發展藍圖。瀝青產業的推進自是重中之重,然文化教育、民生改善等諸多事務亦不可忽視。如果父皇立他為太子,他期望在自己的治理下,大明能夠呈現出文治武功皆盛的繁榮景象。
而如何與王玨合作,將他腦中的額那些奇思妙想盡快實現,無疑將成為他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助力。
道衍在寺廟中,依舊每日誦經修行,但他的心思亦不完全在這青燈古佛之間。他深知自己在太子朱棣的心中仍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自己雖然有功成身退,今後潛心修佛、長伴青燈古佛之想,但恐怕陛下也不會如了自己的願。而且,道衍也想看看,自己的這個命數混沌不清的弟子,今後能給大明帶來何種改變。
高陽王高煦此時心裏對儲君之位也是期盼已久,他想著自己的張雄身體不好,京南四年,還是自己常伴父皇身側,帶兵廝殺,多次救父皇於危難之中。父皇也一直偏愛自己,還曾說過長兄多病,讓自己努力的話,如今多的天下,那儲君之位不是自己,又能是何人?
而在民間,隨著新年的喜慶氛圍逐漸淡去,百姓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勞作與生活。各地的集市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熱鬧,商人們穿梭於大街小巷,販賣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他們或許尚未知曉京城中即將發生的重大政治變革,亦未曾預料到王玨等人在西山的嚐試將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何種深遠影響,他們隻是在這大明的廣袤土地上,辛勤耕耘,努力生活,期盼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王玨這邊,在等待進京旨意的閑暇時光裏,一方麵讓董寧酌情擴大炭黑的生產線留作後用,一方麵則繼續與二狗等人埋頭於製墨工藝的改進。他們不斷嚐試不同種類動物膠與炭黑的搭配比例,精心挑選更為優質的香料,力求在墨錠的品質上有所突破。同時也請自己的師父道衍來評價墨定的品質與使用效果。
每一次嚐試,皆詳細記錄下各種原料的用量、製作過程中的細微變化以及最終成品的效果呈現,為日後製墨工坊的大規模生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與此同時,王玨亦未放鬆對西山工坊其他事務的關注。他時常與董寧書信往來,了解工坊的生產進度、人員狀況、安全教育以及生活區和行政區的建設的最新進展。
隨著炭黑製取工藝的逐漸成熟,工坊內部分人員已可熟練掌握,且在蒽油裂解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亦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工坊的整體運作愈發順暢高效,同時也在招募更多的工人進入工坊工作。
陳宇與陳妍則在京城積極籌備著可能到來的商業變革。他們一方麵密切關注著朝廷的政策動態,尤其是與手工業、商業相關的政令頒布,以便及時調整自家產業的發展策略;另一方麵,著手在京城及周邊地區尋覓合適的場地與人才,為製墨工坊的開設預先布局。陳宇深知,雖王玨表示製墨工坊將以消耗蒽油為主,不欲與徽墨爭雄,但若想在市場中立足,仍需在產品質量、成本控製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麵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