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歸來,王玨滿心憂慮,腳步沉重地迴到西山工坊。一路上,他的思緒如亂麻般糾結,腦海中不斷翻湧著後世應對蝗災的種種方法,然而在這明朝的當下,卻僅憑捕捉或其他的單一方法似乎難以能夠即刻奏效。


    他深知,此次蝗災來勢洶洶,不僅要全力滅殺蝗蟲,更要護好農田裏的糧食,且絕不能破壞土壤與環境,這無疑是一道棘手至極的難題。


    二狗等人見王玨歸來,趕忙圍上前去。二狗眼中滿是期待,急切問道:


    “玨哥,此次去世子府所議何事?可是陛下對你的封賞下來了?”


    望著二狗與自己兩名學生那充滿期待的模樣,王玨苦笑著搖了搖頭,


    “前線那些有軍功的將士都還未封賞完,哪裏還輪得到我我。且我手中產業頗多,按朝中禮製,四品以上官員不得經商。即便有封賞,品階亦高不了,否則便要與這些產業斬斷瓜葛。”


    二狗微微一怔,“竟有這般規矩?如此說來,不封也罷,咱們辛苦創下這些產業,怎可輕易舍棄?既非朝廷封賞之事,各地饑荒也已基本平穩,世子喚你議事所為何事?”


    王玨長歎一聲,“唉,是山東與河南爆發了蝗災。地方官員隱匿不報,待消息傳至京城,蝗災已然頗具規模,且呈蔓延之勢。陛下已下旨命地方官府組織人力捕蝗,又令世子召集我等商議,力求商討出其他滅蝗救災之良策。隻是我於此,一時間實難想出妥善之法。”


    二狗聞言,亦不禁感歎,“這山東百姓著實苦命。陛下靖難之時,戰場就多在山東,那數年裏,山東百姓死傷無數。年初又逢饑荒,如今卻再遭此蝗災。若不能徹底滅蝗,待蝗蟲將糧食吞噬殆盡,今明兩年,山東百姓恐大多要靠賑災糧度日。如此連番災禍,真不知要折損多少性命。”


    王玨深以為然地點點頭,“所以瀝青製作之事怕是要暫且擱置了,我當務之急是想出治理蝗災之策。家中諸事,便全交予你與陳妍。這些時日,莫要讓外人打擾於我。”


    二狗自忖,隻要不涉及新物研製,他與陳妍料理家中產業並非難事,當下急忙應道:


    “成,你隻管安心在家思索救災之策,其他諸事有我等操持。我也會向爹娘和其他長輩詢問驅蝗滅蝗之法,若有消息,定第一時間告訴你。”


    隨後,王玨便將自己關在家中,苦苦探尋救災之策。他迅速意識到,僅憑捕殺、驅趕或噴灑藥物等單一手段,實難在短期內有效治理蝗災。


    一來,如今信息傳遞遲緩,即便自己想出良策,待消息傳至山東並擴散開來,耗費時日甚多。二來,當下交通運輸不便,難以迅速調配物資。


    故而,王玨認定,欲在這場人與蝗蟲的激戰中勝出,必須從多方麵籌謀一係列滅蝗驅蝗之法,依不同地區、不同時段,結合各地資源條件合理運用,方能成效卓著。


    隻是王玨前世三十餘載從未遇過蝗災,對防治之法自然知之甚少,僅能從防治其他病蟲害之法中尋覓靈感。


    他率先思及的,乃是生物防治之法。諸如保護與大量利用蝗蟲天敵,像那粉紅椋鳥、蛙類、鳥類等。可於蝗蟲滋生地周邊營造適宜其天敵生存之環境,擴增天敵數量,使其自然捕食蝗蟲。


    還可以於農田中養雞以禦蝗災,雞亦是蝗蟲克星。雞於田間刨土覓食,既能驅趕捕食蝗蟲,又可改善土壤質地,其糞便亦是天然佳肥。


    與此同時,王玨亦想到微生物防治之策,可以運用蝗蟲病原菌,借噴灑之法致蝗蟲染病而亡。然而以當下技術手段,實難達成。且王玨連青黴素這般抗生素都無法培育,更別說此等微生物製劑。


    另一方麵,若要盡快剿滅蝗蟲,除人工捕捉與天敵獵殺外,便是竭力遏製蝗蟲繁衍生長。蝗災雖然多在幹旱天氣爆發,但此類昆蟲多喜於溫暖潮濕、植被繁茂的環境下產卵繁殖,可通過墾荒深耕荒地之舉,破壞蝗蟲繁殖之所,令蝗蟲卵暴露,遭天敵啄食,從根源處限製蝗蟲數量遞增。


    再者,便是利用蝗蟲天性滅蝗。譬如,昆蟲多具趨光性,可於夜間設置火堆誘捕滅殺。亦可尋覓蝗蟲厭棄之植物,製成濃液噴灑田間,驅蝗保糧。隻是究竟何種植物對蝗蟲有驅滅之效,王玨尚不明晰,需親赴實地探尋,且需精於草藥與植物學者協助甄別毒性,以免殃及人畜。


    王玨最後想到的,便是藥劑滅蝗之法。雖複雜或具針對性之滅蟲藥劑難以製出,但酸性或堿性環境亦能致蝗蟲大量死亡。酸液製備不易,堿液卻較易獲取,石灰、草木灰之類觸手可及。


    此外,亦可嚐試硫磺此等天然礦物,硫磺劇毒,理應能在一定程度上滅殺蝗蟲。隻是運用之際需慎之又慎,謹防汙染農田水源、損害百姓。畢竟蝗災持續不過一時,若致土壤與農作物硫含量超標,禍及人畜,後患無窮。


    時不我待,王玨趕忙將所思之法梳理規整,心中亦暗自決意。他深知,自己這些設想雖有可行之處,但想要實現更好的成效,非得親赴災區不可,依當地環境條件相機調整,方能使諸般方法效用最大化。


    王玨喃喃低語:“此趟山東之行,怕是勢在必行。”


    隨後王玨便找來眾人,向大家說起了自己想到的這些賑災之法,同時也表明了自己想赴山東賑災的想法,二狗立即開口說道:


    “玨哥,你自己一個人去,不帶幫手的話勢單力薄,恐怕難以發揮,要不我跟著你去吧!”


    王玨卻搖了搖頭,“家裏的事情也不少,陳妍更多擅長的事經營之道,工坊那邊的生產也離不開管理,你還是看好家,我帶著楊蒙和付恩卿去就行。”


    陳妍此時卻開口說道,“你們三個去恐怕也不行,沒有官府的支持和推動,實在難有用武之地,依我看,反正你要把這些東西上呈世子,不如借此機會請世子出麵,有了世子的背景,山東的官吏們才能聽你的想法。”


    王玨點了點頭,讚許的看了一眼陳妍,“你說的沒錯,我也是這麽想的,最起碼,也得請世子幫忙給山東官員寫信,要不然等這些辦法上報朝廷,再經朝廷批示下發到山東河南,恐怕不知道要花多久時間,我也是出於這方麵的考慮,才決定去山東參與救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午199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午1990並收藏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