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看著眼前這些忠心耿耿、對自己不離不棄的臣子們,心中滿是感動與欣慰,眼眶微微泛紅,當下便神色莊重地下令道。


    “好!朕有諸位愛卿這般忠心的臣子,何愁大事不成。諸位愛卿即刻各司其職,前去組織宮中的將士們,準備迎敵,讓那燕王見識一下我等守護大明的決心!”


    待眾人領命離去後,朱允炆獨自一人緩緩走到宮殿的一側,那裏供奉著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他凝視著畫像上皇祖父那威嚴而又略帶滄桑的麵容,往昔的種種迴憶如潮水般湧現,一時間,萬般滋味湧上心頭。


    朱允炆緩緩跪下,眼中含淚,聲音顫抖地喃喃自語道:“皇祖父,孫兒無能,沒能守住您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孫兒當初繼位之時,滿心壯誌,想著絕對不辜負您的教誨,要將大明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讓百姓們都能過上富足安康的日子,可如今,卻落得這般四麵楚歌、朝不保夕的田地。孫兒心中有愧啊,愧對您的期許,愧對天下的百姓。但孫兒不會輕易放棄,哪怕拚上這條性命,也要與燕王抗爭到底,絕不辱沒咱朱家的尊嚴,更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大明的江山就這般易主,辜負了天下百姓對朕的信任!”


    說到此處,朱允炆想到朱棣那起兵謀反的行徑,心中更是委屈不已,向著朱元璋的畫像繼續哭訴道。


    “皇祖父,您當初分封藩王,本意是讓我住家子孫鎮守邊關,保我大明邊境安穩,免受外敵侵擾。可藩王們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然成了尾大不掉之勢,一旦他們懷有二心,其危害定遠甚於外敵。孫兒為了大明江山的永固,這才下定決心下旨削藩。孫兒想著先是秉持著以和為貴的原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試圖用德行去感化諸位藩王,讓他們能夠心甘情願地接受削藩之舉,對於那些確實犯下過錯的藩王,才直接貶為庶民。可燕王他……他的勢力在諸藩之中最強,對孫兒的削藩之策表麵上裝瘋賣傻拖延,背地裏陽奉陰違,甚至還起兵造反,公然與朝廷為敵。孫兒無奈之下,這才出兵鎮壓,即便如此,孫兒念及同宗之情,也下令將士不得傷了燕王性命。可如今,燕王已經兵臨城下,虎視眈眈地想要奪取孫兒的皇位了,皇祖父,求您在天之靈保佑孫兒,保佑孫兒能守住皇宮,等到援兵到來,讓孫兒還有機會重振大明的雄風……”


    言罷,朱允炆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額頭觸碰地麵發出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大殿內顯得格外清晰,仿佛每一下都敲在了他那破碎不堪的心上。


    磕完頭後,他像是從那虔誠的叩拜中汲取到了一絲力量,緩緩站起身來,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冠,目光重新變得堅定起來,然後大步流星地朝著宮門走去,那背影雖略顯單薄,卻透著一股視死如歸的決然。


    此時的宮門外,已然是一片慘烈至極的景象。廝殺聲震耳欲聾,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仿佛要將這世間的寧靜都徹底撕裂。燕軍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湧來,那密密麻麻的身影,那寒光閃閃的兵刃,讓人看一眼便心生絕望。宮中的侍衛們雖明知敵眾我寡,卻依舊憑借著對皇帝的忠誠,拚死抵抗著燕軍的進攻,雙方瞬間陷入了混戰之中。


    隻是,燕軍一路征戰而來,士氣高昂,且兵力占據絕對優勢,皇宮的防線在他們那猛烈的攻勢下,還是一點點地被突破,不斷有侍衛受傷倒下,鮮血染紅了宮牆與地麵,那觸目驚心的紅色,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場悲劇的慘烈。


    朱允炆聽著宮門外傳來的廝殺聲,仿佛已經親眼見到那宛如人間煉獄般的場景,心痛得幾乎無法唿吸,眼眶泛紅,大聲喊道,


    “將士們,朕與你們同在!今日,我們是為了大明而戰,為了天下的正統而戰,為了大明的萬千百姓而戰!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要誓死守住宮門,絕不能後退半步!”


    士兵們聽到皇帝那飽含深情與決心的唿喊,原本因為敵強我弱而有些低落的士氣頓時稍有振奮,他們像是重新燃起了鬥誌一般,齊聲高唿:“為大明而戰!為陛下而戰!”


    隨後,便一次次奮勇向前,與燕軍展開了殊死搏鬥,那揮舞的刀劍,那倒下的身軀,都在書寫著這場關乎大明命運的慘烈戰鬥。


    但畢竟燕軍勢大,且勝利在望,他們的攻勢越發兇猛,就如同那洶湧澎湃的巨浪,一波接著一波,不給宮中守軍絲毫喘息的機會,侍衛的抵抗就如同螳臂當車、蚍蜉撼樹一般。皇宮的防線在這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愈發搖搖欲墜,眼看就要徹底崩潰了。


    朱允炆心急如焚,在宮門後方來迴踱步,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卻渾然不覺。這時,方孝孺又滿臉焦急地匆匆趕來,神色慌亂地稟報道,


    “陛下,燕軍的攻勢猛烈,宮中防守兵力越來越少,傷亡慘重,照這樣下去,恐怕……恐怕大勢已去了啊……”


    朱允炆聽聞此言,眉頭緊緊皺成了一個“川”字,臉上滿是絕望之色,雙手不自覺地握緊,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地問道:


    “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難道朕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這皇宮淪陷,讓那燕賊得逞,大明正統就此斷送?”


    方孝孺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決絕,趕忙說道:“陛下,實在不行的話,咱們暫且退入內宮,憑借內宮的地勢更為險要、易守難攻的優勢,再做抵抗。同時,可立刻派人從宮中的密道出去,前往各地催促勤王軍隊加快行程,讓他們盡快趕來救援。”


    朱允炆聽了,思索片刻,深知此刻也別無他法了,當下便咬著牙下令道:“好,就依先生所言,有序向內宮撤退,務必不要慌亂,盡量減少傷亡。”


    於是,宮中眾人開始在侍衛的掩護下,有序地向內宮方向撤退。一路上,朱允炆看著那些平日裏熟悉的侍衛們不斷受傷倒下,看著那曾經莊嚴肅穆、如今卻鮮血淋漓的宮牆與地麵,心中滿是悲涼與憤恨。那每一滴鮮血,都像是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著他的心,讓他對燕王朱棣的恨意越發濃烈,同時也對這即將失去的江山感到無盡的惋惜。


    退入內宮後,朱允炆疲憊地坐在椅子上,稍作喘息,便又強打起精神,召集大臣們繼續商議對策。可此刻,眾人皆是愁眉不展,麵麵相覷,誰也說不出個能扭轉乾坤的好辦法來。畢竟,他們心裏都很清楚,如今的局勢已經萬分危急,那所謂的勤王軍隊,別說能否及時趕到了,就連到底有沒有人響應號召,起兵勤王都是個未知數。


    “陛下,臣聽聞宮中曾有太祖皇帝留下的密道,以備不時之需,或許陛下可借此暫避,先保住有用之身,待日後再尋機會重整旗鼓。”黃子澄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眼中閃過一絲光亮,趕忙開口說道。


    朱允炆心中一動,可隨即又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眉頭緊鎖,緩緩搖了搖頭道,


    “朕若走了,這皇宮裏的眾人該如何?這天下百姓又該如何看待朕?朕身為大明皇帝,肩負著守護江山社稷的重任,怎能在這關鍵時刻臨陣脫逃,做那貪生怕死之輩?朕若如此,還有何顏麵去麵對列祖列宗,還有何資格去要求天下臣民對朕忠心耿耿?”


    方孝孺見狀,動容地勸說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如今這局勢,您若是有個閃失,那大明的正統可就真的徹底無望了,天下就將落入那逆賊之手,到時候百姓們又要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請陛下暫且放下心中顧慮,留得有用之身,暫避鋒芒,這也是為了日後能再次匡扶大明,恢複我大明的盛世江山。”


    朱允炆聽了方孝孺的這一番話,陷入了長久的沉思之中,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一般,十分糾結。他緩緩站起身來,走到窗邊。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自己一路走來的治國之路,那些用心頒布的政令,那些為了改善民生所付出的諸多努力,那些日日夜夜為了大明的未來所做的規劃與設想,難道就這樣要全部付諸東流了嗎?難道自己真的要放棄這一切,選擇逃離嗎?


    就在朱允炆猶豫不定之時,外麵突然傳來一陣喧嘩,緊接著一個小太監跑來,哭喊著:“陛下,不好了,宮門就快守不住了,燕軍馬上要攻入皇宮了,請陛下早做準備!”


    方孝孺聞言急忙開口,“請陛下速速沿密道遁走,我等這就前去阻擋燕軍,為陛下爭取時間。”


    朱允炆的心裏一沉,他知道,最後的時刻還是來臨了,此刻無論做什麽也是無力迴天,看著宮裏的宮女和內侍們都在慌不擇路的奔逃,朱允炆滿臉悲憤的開口,“諸卿不要管朕,盡管自行離去,逃命去吧!”


    等眾人離去,朱允炆吩咐侍衛將皇宮內堆上柴火等易燃之物,把皇後馬氏和皇子叫到自己身邊,準備帶著妻子與孩子從密道逃出皇城。


    皇後馬氏身為光祿少卿馬全之女,此時卻一臉決然的開口表示讓朱允炆一人逃走,“妾身若是與皇兒隨陛下一同遁走,恐怕極易被燕軍發現,且妾身一介女流,皇兒更乃一幼童,身體孱弱,恐無力逃脫太遠,未免落入燕軍之手受辱,請陛下允妾身和皇兒留在宮中以死明誌,成全大義!”


    朱允炆見妻子已經有了死誌,有心隨著妻子一同赴死,但想到方孝孺等人的苦心勸說,隻能選擇拋妻棄子苟且偷生,朱允炆的臉上滿是悲戚與決然,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兒,似把她們的模樣刻在心底,隨後目光緩緩掃過這熟悉的一殿一梁,這裏承載了他曾經的壯誌與抱負,可如今,一切都要在這場叔侄相殘的戰火中化為泡影了。


    “傳朕旨意,點火!”


    朱允炆咬著牙,聲音雖帶著一絲顫抖,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身邊的侍從們先是一愣,隨後趕忙領命而去。不多時,火苗開始在各處躥起,貪婪地舔舐著那些華麗的帷幔、精美的雕花。火勢迅速蔓延,一時間,整個皇宮被映照得一片通紅,像是一隻浴火的巨獸,在痛苦中掙紮。


    而朱允炆在火勢漸大之時,在貼身侍衛的保護下轉身快步走向那早已準備好的密道入口。那密道隱藏在一處極為隱秘的角落,若不是知曉內情之人,根本無從發現。


    他順著密道中的階梯快速向下走去,身後是那熊熊燃燒的大火發出的劈裏啪啦聲,仿佛是皇宮在不舍地挽留,又像是在無奈地哭訴著這場悲劇。


    密道裏陰暗潮濕,朱允炆的腳步有些踉蹌,卻一刻也不敢停歇。他不知道這一走,前路究竟在何方,隻是知道此刻若不離開,等待他的便隻有死路一條,自己作為皇帝顧及骨肉親情不舍得殺叔父,可是朱棣為了奪取皇位,一定不會允許自己活著!


    也不知走了多久,終於,前方透出了一絲微弱的光亮,那便是密道的出口了。朱允炆深吸一口氣,踏出密道的那一刻,迴首望了望那被火光籠罩的皇宮,眼中淚光閃爍,隨後毅然轉身,隱入了茫茫夜色之中,隻留下那燃燒著的皇宮,還在訴說著這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等朱允炆在一眾護衛的保護下一路東躲西藏來開京師,他迴望著那被戰火籠罩的金陵城,望著那濃煙滾滾的皇宮方向,再也忍不住淚如雨下。


    “朕的江山啊,朕的臣子們啊……”朱允炆喃喃自語著,心中滿是愧疚與悔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午199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午1990並收藏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