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身披戰甲,眼神堅定而銳利,他騎在高頭大馬上,望著身後士氣高昂的燕軍,心中湧起一股豪情。此次出征,他誌在必得,為的就是直取京師,奪取皇位,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


    經過之前幾次的南下,朱棣深刻的認識到南下一路強攻城池並不可取,一來燕軍不擅攻城,更適合在開闊地帶作戰;二來以燕軍的兵力即使攻下城池也無力分兵駐守,這隻會導致他和朝廷雙方陷入無休止的拉鋸戰當中,長此以往下去,大明必將生靈塗炭。一路上,朱棣心中不斷盤算著與南軍決戰,撕開防線,直抵京師的可能。


    他暗暗思忖:“吾乃天潢貴胄,天命加身,這天下本就該有吾之一席之地。朱允炆那小兒,懦弱無能,假仁假義,何以堪當大任?吾定要取而代之,讓這江山重歸正統。”


    燕軍一路南下,大軍氣勢如虹,步伐整齊而有力。十二月十二日,燕軍到達蠡縣。蠡縣地處保定以南約百裏處,是一座寧靜的小城。朱棣下令燕軍在此短暫休整,同時派出探馬密切關注南軍動向。


    盛庸和平安剛剛經曆大敗,還沒有充足的時間用來恢複元氣就收到燕軍再次南下的消息,無奈之下,盛庸隻能從德州派出一支分隊襲擾燕軍,拖延其南下的腳步,平安亦率部出征,阻擊燕軍。朱棣收到南軍的動向後,直接率領大軍先後擊敗了這兩支南軍隊伍,燕軍獲勝的同時也讓朱棣意識到,盛庸、平安遭逢大敗之後,已經無力阻擋自己南下,朱棣盯著輿圖良久,目光鎖定到了山東的方向。自東昌大敗後,自己率燕軍南下都是避開山東取道河北。如今形勢逆轉,朱棣便決定率領燕軍渡河入山東南下。


    隨著朱棣的一聲令下,燕軍開始繼續南下。朱棣深知,隻有不斷快速前進,速戰速決,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燕軍一路長驅直入,來到了館陶準備渡河入山東。


    正月十二日,燕軍在館陶成功渡河。河水奔騰不息,燕軍的將士們奮勇向前,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威武。渡河之後,燕軍進入山東,如同一把利劍,直插敵人的心髒。朱棣望著滾滾河水,心中豪情萬丈:“此乃天助我也,此番南下征程,必將勢不可擋。”


    正月十四日,燕軍攻陷東阿。東阿城的百姓們在燕軍的攻擊下,四散逃難。城中的房屋被燒毀,街道上彌漫著硝煙的味道。燕軍的旗幟在城頭高高飄揚,宣告著他們的勝利。朱棣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又有一絲不忍:“這戰亂,苦了大明的百姓。但孤也是無奈之舉,為了天下蒼生,孤必須奪取皇位,結束這混亂局麵。”


    獲勝後的燕軍沒有過多停留,而是繼續南下,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之際燕軍攻陷東平。東平的守軍在燕軍的強大攻勢下,毫無還手之力。燕軍如入無人之境,迅速占領了城池。連戰連勝也使得燕軍上下士無比高昂,朱棣也打算趁勢加快南下的腳步。


    正月十七日,燕軍又攻陷汶上。兩軍交戰讓汶上的百姓們陷入了絕望之中,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燕軍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朱棣見到百姓的慘狀也隻能心中感慨:“孤亦不想傷害百姓,但這亂世之中,唯有強者才能生存。待吾登基,定要好好安撫百姓。”


    正月二十七日,燕軍攻陷沛縣。朱棣站在沛縣的城頭眺望南方,心中思緒萬千,沛縣乃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劉邦在此斬白蛇起義,走上了一統天下之路,功成後又榮歸故裏在此處寫下《大風歌》,朱棣想到自己此前與南軍交戰多次得大風相助,恍若冥冥中自幼天意一般,又想到燕軍此次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心中不禁湧起萬丈豪情,恨不能立馬與南軍決戰。


    三天後,燕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徐州附近,徐州守將麵即將對洶湧而來的燕軍下令南軍加固城牆嚴陣以待,據城堅守好等待朝廷的援兵。


    建文帝得知燕軍再次出動,長驅直入南下而來,心中充滿了焦慮與不安。他深知燕軍的強大,也明白自己如今的處境十分危險。與群臣商議之後,建文三年十二月,他任命駙馬都尉梅殷為總兵官,率兵鎮守淮安以拒燕軍。


    梅殷乃是建文帝的姑父,也是顧命大臣之一。梅殷天性純樸正直,處事老成謹慎,精於騎馬射箭,富於謀劃策略。除此之外,梅殷還精通經史,被當時人稱為“儒宗”。他帶領士兵們,日夜堅守在淮安城,時刻準備著迎接燕軍的挑戰。


    建文四年正月初一,建文帝又下旨將之前遷往蒙化的廢周王朱橚召迴南京。建文帝希望他的迴歸或許能為國家帶來一絲轉機,如果戰事不利,朱允炆希望朱橚這位五叔可以幫助自己與燕王講和。


    同時,建文帝見山東局麵不利,下旨命魏國公徐輝祖率兵援山東。徐輝祖乃中山王徐達長子,他身長八尺五寸,麵如冠玉,英姿非凡,頗有才氣。於洪武二十一年襲爵魏國公,並往山西、北平等地練兵,後迴朝掌中軍都督府事。建文帝即位後,又加封他為太子太傅。


    雖然徐輝祖是朱棣的大舅哥,但徐輝祖卻堅定地站在了朝廷和朱允炆一方,靖難之役爆發後,徐輝祖作為南軍主將,於白溝河之戰中掩護李景隆撤退,全師而還。之後便被調入南京,如今戰局不利,朱允炆也隻能再派他出馬。


    不久之後,其他幾路的南軍人馬也紛紛開始一係列動作,建文四年二月初一,南軍將領何福、平安、陳暉進兵濟寧,盛庸進兵淮上。企圖阻止燕軍南下的同時切斷南軍後路。


    朱棣了解了南軍動向後,卻並不想與盛庸和平安糾纏,他直接派兵襲擊了南軍的餉道。讓南軍陷入困境。南軍的士兵們沒有了糧草供應,士氣大受影響。


    二月二十一日,徐州守將率兵出城迎戰燕軍意圖改變局麵,但被燕軍大敗,於是退迴到了徐州城中死守不出。


    徐州自此閉城死守。城中的百姓們人心惶惶,他們不知道未來會走向何方。朱棣見徐州守將這般做派,便知道對方已經沒有信心和膽量正麵與燕軍決戰,根本不足為慮,而且燕軍也不能拖入到攻城戰的節奏當中,於是果斷下令放棄徐州,大軍繼續南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午199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午1990並收藏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