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苦思冥想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 作者:庚午199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酒樓開業的事兒告一段落,二狗和陳妍的事兒王玨也覺得讓兩人繼續相處,自己還是不要過多參與,畢竟算起來他們倆連後世結婚的合法年齡都不到,但王玨也明白,古代人平均壽命短,又不用花費十幾年在校園,自然結婚要早一些,前世王玨老家一些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就輟學的發小兒也都是十七八就早早結婚了,但是對於二狗和陳妍,王玨還是認為水到渠成,順其自然比較好,這個時代的感情就不要夾雜著太多利益因素了。
王玨轉頭開始思考起怎麽幫助朱棣和朱高熾早點兒應下靖難之役的事情上,本來王玨不想在這件事上花太多心思,因為王玨早已經知道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他隻要順勢而為就可以。
但自從王玨弄出了酒精、並且有了嚐試製作味精的打算,王玨迫切的認識到高產糧食的重要性。就眼下的情況來看,雖然讓鄭和提前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可能難如登天,但從可行性上麵來說,這卻是最有可能完成的一件事。指望算期內通過如今完全不完善成熟的雜交育種培養出高產種子,可能性應該和他竄越到大明差不多。
而迴到東北開荒則更是希望渺茫,一來把東北地區現在還不夠穩定,而且生活在那裏的人多是以遊牧打獵為主的少數民族。二來如今的=大明人口不足,就連忙北平地區都有無數等待開墾的皇帝,更別說現如今詩人眼中苦寒之地的東北。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東北的氣候決定了糧食隻能一年一熟,沒有高產的作物,就算開荒,效果也不會多麽明顯。
所以不管是從促進人口的增長,還是出海尋找高產作物,亦或是移民開荒,都需要一個和長期穩定太平的天下,網劇的一係列想法也需要龐大的國家機器的支持。所以在開業那天聽到朱高熾的擔憂後,也終於認真的思考起如何能盡早的幫助地結束這場戰爭。
雖然王玨不是軍事專業出身,但是沒試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走麽,前世了解過那麽多的戰爭史,王玨想著自己也應該能找到一些可行的辦法,但是沒有調查和時間就沒有發言權,了解到朱棣早年與鐵鉉竟是熟人,王玨不敢去打擾朱棣,這段時間便時不時的向朱高熾和道衍了解鐵鉉、盛庸和南軍的情報,也向張玉和馬三保等軍中將領了解了解燕軍的戰力構成和常用戰術戰法,企圖找到能盡快戰勝二人的辦法。
書到用時方恨少,要是現在讓王玨說出一件他最後悔的事兒,王玨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售出事沒有好好的了解一下這段時期的曆史,王玨苦思良久也沒有找到頭緒,即使住在慶壽寺這樣的清幽之處也心煩意亂,王玨索性去城牆上逛逛散散心。
寒風陣陣,吹得王玨的衣衫咧咧作響,王玨不僅打了個哆嗦,看著城外遼闊的土地和北平城高聳的城牆,想起自己穿越過來將近一年時間裏的過往和逝去的父兄,王玨陷入了長久地沉默,突然之間,王玨有了一絲明悟,幾日來毫無頭緒的思路也終於清晰了起來。
如今的燕軍雖然也有火炮、投石車這類的攻城器械,但是主要還是以騎兵為主,燕軍騎兵尤其是朵顏三衛雖然靈活機動,衝殺起來戰鬥力極強,但隻能在開闊的戰場上才能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而在攻城這種沒法辦衝殺的情況上卻很難有什麽發揮,尤其是在這個以冷兵器為主的的時代,按照兵法上來說,想要攻城至少要是防守方數倍的兵力,所以不管從哪方便考慮,對於眼下兵力一直處於劣勢的朱棣來說,攻城都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麵,隻能從調整燕軍的架構,增加燕軍中步兵的比例和戰鬥力、擴大兵力、升級軍械等幾個方麵著手。王玨倒是知道一些改良火藥合和火器的方法,比如嚐試著手榴彈,但是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就能做得到的。而且不管怎麽對現有的黑火藥進行升級,以目前的手段也做不出更安全穩定的黃色火藥。
王玨不禁想到,既然短時間內不能解決問題,那就隻能揚長避短,盡量利用燕軍騎兵的優勢來贏下這場戰爭。
王玨首先想到的一點就是,在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之時,燕軍絕對不可再冒然攻城,就算是南下攻城,最好也是采取圍而不打的戰術,同時利用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多大運動戰和遊擊戰,把南軍引誘到開闊地帶決戰。
王玨想到可讓騎兵深入南方切斷南軍的補給線,並且盡可能的拓寬戰線,多采用佯攻的戰術,比如選擇一處佯裝攻城,吸引南軍派兵增援之後立即轉移,同時在另一方向發動攻擊,以此來不斷調動拉扯南軍,再伺機將之殲滅。
王玨甚至覺得,作為交戰雙方的焦點,一向帶兵衝殺在前的朱棣最適合這種事兒,隻要有他在的地方,一定是南軍關注的重心,也必然會被認為是燕軍逐利所在,而且前世他在電視劇裏看過朱棣曾經率數千精兵深入漠北奇襲北元,他總重視應該也算輕車熟路。反正南軍將士也礙於皇命不敢傷了朱棣的性命,隻要朱棣足夠靈活機動不餒生擒就沒什麽人身安全問題。
等到南軍頻頻支援、疲於奔波之後,朱棣便可以尋找時機趁朝廷後方背空虛,趁虛而入,直取南京應天府,當然直接攻下應天府也有難度,還是要靠李景隆這樣的‘好兄弟’主動打開城門。
騎兵的靈活機動也可以用在保障補給線安全方麵,王玨明白這一次圍攻濟南失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補給線遭到了平安所部的頻頻襲擾導致糧草不濟,所以一旦朱棣率軍南征,補給線的安全同樣中重要,大軍可以在附近征糧的同時,派出騎兵沿途巡視運輸線,一旦發現南軍蹤跡,便第一時間做出防備。
當然,王玨也明白,想要做到這些事需要一個強大的情報機構和快速、安全、準確的情報傳遞通道,這件事朱棣和朱高熾雖然已經在做了,但是王玨覺得力度時還是不夠。尤其是在買通朝中官員和宮中侍衛內侍上,王玨可不覺得朝中人人都是意誌堅定的忠君愛國之人,隻要朱棣和朱高熾許出的有貨足夠大,肯定會有人放棄原則改變立場。
“唉!這個時代也沒有電報這東西,傳遞信息太慢了!關鍵是就算我能弄出發電機,但是電報和摩斯密碼我可是一竅不通啊!”
王玨望向北方,突然靈機一動,“既然朱棣能買通朵顏三衛為他效力,那能不能暗中聯合一些藩王或者北方的韃靼、瓦剌等部落,讓他們出兵幫助,這樣不僅自己的兵力得到了補充,能進進一步發揮起兵的優勢,同時也能消耗這些漠北部落的勢力,並且為以後的五征漠北奠定一些基礎?”
王玨仔細思索一番還是否定了自己跌這一想法,聯係一些藩王嚐試聯盟到時沒什麽大問題,畢竟都是老朱的子孫,而且大家也算立場一致,但是北方的幾個部落還是算了,自家叔侄爭皇位,朱棣要是引來外敵,那跟遺臭萬年的吳三桂也差不多了,王玨可沒忘了燕雲十六州是怎麽丟的。而且以雙方的關係,朱棣隻要能安撫住他們不讓自己腹背受敵就已經燒高香了。
剩下王玨能夠想到的,就剩下發動群眾和輿論宣傳了,雖然王玨嘴上說著燕王靖難事順天意得民心之舉,但在這個世人深受程朱理學忠君愛國思想影響的時代,幾場戰鬥下來,朱棣的所作所為在是人的眼中更多的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反賊。
王玨喃喃自語,“越是如此,就越是要發動輿論攻勢爭取民心,隻有發動起廣大人民群眾,才是贏得戰爭的關鍵。至少也不能讓朱棣成為世人口誅筆伐的反賊!”
反複完善自己方針的王玨隨後就找到朱高熾和師父道衍闡明自己的觀點,朱高熾和道衍聽聞後大為認同。朱高熾見王玨多次提及情報和輿論宣傳的重要,內心也十分認可。看著王玨因為多日苦思而神情有些憔悴卻眼神明亮的王玨,朱高熾內心有些感動,滿眼讚賞的看向王玨,“王玨你所說實乃良策,孤整理一番後便會向父王進言,道衍大師可還有什麽想說的?”
道衍撫須思索一番,“此前圍攻濟南失敗,幾番作戰,老師老僧猜想南軍大將已知曉我燕軍慣用戰法,兵相處餓了應對之策。燕軍的戰術是該有所轉變了,王玨思慮的頗為周全,老僧也沒什麽好補充的,隻能是看南軍的動向再做出具體的調整,若真能有機會直取應天,燕王也能早日功成。燕王許帶兵作戰在外,為燕王靖難造勢、安撫拉攏藩王和周邊部落的事情,就得靠世子操勞了。”
朱高熾點了點頭,“此時孤責無旁貸,如果此策能獲得父王首肯,那孤收買朝中官員、宮中侍衛內侍的力度也要加大了,但這種不中之人日後也不能委以重任,隻能許以重利......”
朱高熾想到王玨說他有辦法改良火藥配方和改進火器,便囑咐王玨,“如今戰局不明,說不到打到什麽時候,王玨你既然有改良火器火藥之法,便要試試!不管能不能早靖難重排上用場,日後總能有所用處!”
王玨立即行禮,“謹遵侄子之命!”
王玨轉頭開始思考起怎麽幫助朱棣和朱高熾早點兒應下靖難之役的事情上,本來王玨不想在這件事上花太多心思,因為王玨早已經知道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他隻要順勢而為就可以。
但自從王玨弄出了酒精、並且有了嚐試製作味精的打算,王玨迫切的認識到高產糧食的重要性。就眼下的情況來看,雖然讓鄭和提前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可能難如登天,但從可行性上麵來說,這卻是最有可能完成的一件事。指望算期內通過如今完全不完善成熟的雜交育種培養出高產種子,可能性應該和他竄越到大明差不多。
而迴到東北開荒則更是希望渺茫,一來把東北地區現在還不夠穩定,而且生活在那裏的人多是以遊牧打獵為主的少數民族。二來如今的=大明人口不足,就連忙北平地區都有無數等待開墾的皇帝,更別說現如今詩人眼中苦寒之地的東北。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東北的氣候決定了糧食隻能一年一熟,沒有高產的作物,就算開荒,效果也不會多麽明顯。
所以不管是從促進人口的增長,還是出海尋找高產作物,亦或是移民開荒,都需要一個和長期穩定太平的天下,網劇的一係列想法也需要龐大的國家機器的支持。所以在開業那天聽到朱高熾的擔憂後,也終於認真的思考起如何能盡早的幫助地結束這場戰爭。
雖然王玨不是軍事專業出身,但是沒試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走麽,前世了解過那麽多的戰爭史,王玨想著自己也應該能找到一些可行的辦法,但是沒有調查和時間就沒有發言權,了解到朱棣早年與鐵鉉竟是熟人,王玨不敢去打擾朱棣,這段時間便時不時的向朱高熾和道衍了解鐵鉉、盛庸和南軍的情報,也向張玉和馬三保等軍中將領了解了解燕軍的戰力構成和常用戰術戰法,企圖找到能盡快戰勝二人的辦法。
書到用時方恨少,要是現在讓王玨說出一件他最後悔的事兒,王玨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售出事沒有好好的了解一下這段時期的曆史,王玨苦思良久也沒有找到頭緒,即使住在慶壽寺這樣的清幽之處也心煩意亂,王玨索性去城牆上逛逛散散心。
寒風陣陣,吹得王玨的衣衫咧咧作響,王玨不僅打了個哆嗦,看著城外遼闊的土地和北平城高聳的城牆,想起自己穿越過來將近一年時間裏的過往和逝去的父兄,王玨陷入了長久地沉默,突然之間,王玨有了一絲明悟,幾日來毫無頭緒的思路也終於清晰了起來。
如今的燕軍雖然也有火炮、投石車這類的攻城器械,但是主要還是以騎兵為主,燕軍騎兵尤其是朵顏三衛雖然靈活機動,衝殺起來戰鬥力極強,但隻能在開闊的戰場上才能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而在攻城這種沒法辦衝殺的情況上卻很難有什麽發揮,尤其是在這個以冷兵器為主的的時代,按照兵法上來說,想要攻城至少要是防守方數倍的兵力,所以不管從哪方便考慮,對於眼下兵力一直處於劣勢的朱棣來說,攻城都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麵,隻能從調整燕軍的架構,增加燕軍中步兵的比例和戰鬥力、擴大兵力、升級軍械等幾個方麵著手。王玨倒是知道一些改良火藥合和火器的方法,比如嚐試著手榴彈,但是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就能做得到的。而且不管怎麽對現有的黑火藥進行升級,以目前的手段也做不出更安全穩定的黃色火藥。
王玨不禁想到,既然短時間內不能解決問題,那就隻能揚長避短,盡量利用燕軍騎兵的優勢來贏下這場戰爭。
王玨首先想到的一點就是,在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之時,燕軍絕對不可再冒然攻城,就算是南下攻城,最好也是采取圍而不打的戰術,同時利用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多大運動戰和遊擊戰,把南軍引誘到開闊地帶決戰。
王玨想到可讓騎兵深入南方切斷南軍的補給線,並且盡可能的拓寬戰線,多采用佯攻的戰術,比如選擇一處佯裝攻城,吸引南軍派兵增援之後立即轉移,同時在另一方向發動攻擊,以此來不斷調動拉扯南軍,再伺機將之殲滅。
王玨甚至覺得,作為交戰雙方的焦點,一向帶兵衝殺在前的朱棣最適合這種事兒,隻要有他在的地方,一定是南軍關注的重心,也必然會被認為是燕軍逐利所在,而且前世他在電視劇裏看過朱棣曾經率數千精兵深入漠北奇襲北元,他總重視應該也算輕車熟路。反正南軍將士也礙於皇命不敢傷了朱棣的性命,隻要朱棣足夠靈活機動不餒生擒就沒什麽人身安全問題。
等到南軍頻頻支援、疲於奔波之後,朱棣便可以尋找時機趁朝廷後方背空虛,趁虛而入,直取南京應天府,當然直接攻下應天府也有難度,還是要靠李景隆這樣的‘好兄弟’主動打開城門。
騎兵的靈活機動也可以用在保障補給線安全方麵,王玨明白這一次圍攻濟南失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補給線遭到了平安所部的頻頻襲擾導致糧草不濟,所以一旦朱棣率軍南征,補給線的安全同樣中重要,大軍可以在附近征糧的同時,派出騎兵沿途巡視運輸線,一旦發現南軍蹤跡,便第一時間做出防備。
當然,王玨也明白,想要做到這些事需要一個強大的情報機構和快速、安全、準確的情報傳遞通道,這件事朱棣和朱高熾雖然已經在做了,但是王玨覺得力度時還是不夠。尤其是在買通朝中官員和宮中侍衛內侍上,王玨可不覺得朝中人人都是意誌堅定的忠君愛國之人,隻要朱棣和朱高熾許出的有貨足夠大,肯定會有人放棄原則改變立場。
“唉!這個時代也沒有電報這東西,傳遞信息太慢了!關鍵是就算我能弄出發電機,但是電報和摩斯密碼我可是一竅不通啊!”
王玨望向北方,突然靈機一動,“既然朱棣能買通朵顏三衛為他效力,那能不能暗中聯合一些藩王或者北方的韃靼、瓦剌等部落,讓他們出兵幫助,這樣不僅自己的兵力得到了補充,能進進一步發揮起兵的優勢,同時也能消耗這些漠北部落的勢力,並且為以後的五征漠北奠定一些基礎?”
王玨仔細思索一番還是否定了自己跌這一想法,聯係一些藩王嚐試聯盟到時沒什麽大問題,畢竟都是老朱的子孫,而且大家也算立場一致,但是北方的幾個部落還是算了,自家叔侄爭皇位,朱棣要是引來外敵,那跟遺臭萬年的吳三桂也差不多了,王玨可沒忘了燕雲十六州是怎麽丟的。而且以雙方的關係,朱棣隻要能安撫住他們不讓自己腹背受敵就已經燒高香了。
剩下王玨能夠想到的,就剩下發動群眾和輿論宣傳了,雖然王玨嘴上說著燕王靖難事順天意得民心之舉,但在這個世人深受程朱理學忠君愛國思想影響的時代,幾場戰鬥下來,朱棣的所作所為在是人的眼中更多的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反賊。
王玨喃喃自語,“越是如此,就越是要發動輿論攻勢爭取民心,隻有發動起廣大人民群眾,才是贏得戰爭的關鍵。至少也不能讓朱棣成為世人口誅筆伐的反賊!”
反複完善自己方針的王玨隨後就找到朱高熾和師父道衍闡明自己的觀點,朱高熾和道衍聽聞後大為認同。朱高熾見王玨多次提及情報和輿論宣傳的重要,內心也十分認可。看著王玨因為多日苦思而神情有些憔悴卻眼神明亮的王玨,朱高熾內心有些感動,滿眼讚賞的看向王玨,“王玨你所說實乃良策,孤整理一番後便會向父王進言,道衍大師可還有什麽想說的?”
道衍撫須思索一番,“此前圍攻濟南失敗,幾番作戰,老師老僧猜想南軍大將已知曉我燕軍慣用戰法,兵相處餓了應對之策。燕軍的戰術是該有所轉變了,王玨思慮的頗為周全,老僧也沒什麽好補充的,隻能是看南軍的動向再做出具體的調整,若真能有機會直取應天,燕王也能早日功成。燕王許帶兵作戰在外,為燕王靖難造勢、安撫拉攏藩王和周邊部落的事情,就得靠世子操勞了。”
朱高熾點了點頭,“此時孤責無旁貸,如果此策能獲得父王首肯,那孤收買朝中官員、宮中侍衛內侍的力度也要加大了,但這種不中之人日後也不能委以重任,隻能許以重利......”
朱高熾想到王玨說他有辦法改良火藥配方和改進火器,便囑咐王玨,“如今戰局不明,說不到打到什麽時候,王玨你既然有改良火器火藥之法,便要試試!不管能不能早靖難重排上用場,日後總能有所用處!”
王玨立即行禮,“謹遵侄子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