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新帝登基後對先皇留下的顧命大臣總是心存芥蒂,這幾乎成了曆史上的“千古規律”。究其原因,大概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這些顧命大臣動不動就拿先帝時的慣例來壓新帝,讓新帝很是被動;二是這些大臣資曆深厚,倚老賣老,新帝就算心裏再不爽,也隻能忍氣吞聲,不敢多言。
先說第一點,這些顧命大臣一開口就是:“當年先帝如何如何……”“先帝要是知道你這麽做,會怎麽看你?”新帝聽了,心裏那個憋屈啊,簡直就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試想一下,如果你剛接手一家公司,前老板的舊部下天天掛在嘴邊的就是“以前老板怎麽怎麽做的”,你是不是也會覺得有點煩?
再說第二點,這些顧命大臣一個個都是“活化石”,資曆比新帝還要深。新帝就算心裏有一百個不願意,表麵上也得裝出一副恭敬的模樣。要知道,這些大臣可都是朝中的元老,一旦得罪了他們,恐怕新帝的日子也不會好過。這就像是你剛剛升任經理,手下卻有幾個老員工,他們雖然能力一般,但資曆深,你要是不小心觸怒了他們,他們一肚子怨氣撒出來,你也夠嗆。
舉個例子,假設新帝想推行一項新的政策,結果顧命大臣們紛紛站出來反對:“陛下,這事兒不妥啊,先帝在位時從沒這麽做過。”新帝心想:“你們這些老家夥,就知道守著陳規陋習,一點創新精神都沒有!”但礙於麵子,新帝隻能強顏歡笑:“嗯,你們說得有道理,我們再商量商量。”
再比如,有一次新帝發現某個大臣辦事不力,想要訓斥一番,結果還沒等話說出口,那位大臣就搶先一步:“陛下,微臣年邁體弱,恐怕難以勝任此職,還請陛下另覓賢能。”新帝一聽,心裏那個火呀,但又不能說什麽,隻能憋著一口氣:“好吧,那你就先休息一段時間吧。”
所以說,新帝麵對這些顧命大臣,簡直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但反過來想,這些顧命大臣也是有他們的價值的。畢竟,他們經驗豐富,對朝政了解深刻,有時候新帝還真離不開他們。這就像是你剛接手一個項目,雖然手下有幾個老員工不太聽話,但他們確實有真才實學,關鍵時刻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乾隆皇帝繼位之初,麵對的是一群老成持重的顧命大臣,尤其是他的父皇雍正帝最為寵愛的兩位重臣——張廷玉和鄂爾泰。這兩位大臣不僅資曆深厚,而且在朝中威望極高,可以說是“老資格”的代表。乾隆心裏很清楚,要想在這些“老油條”麵前樹立自己的威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咱們得了解一下背景。早在雍正年間,雍正帝就下了一道聖旨,要為這兩位功勳卓著的大臣配享太廟。這個榮譽可是非同小可,相當於給他們的官職和地位加了一層金光閃閃的保護罩。乾隆一登基,自然也明白這一點,要想籠絡住這兩位老臣,還得順著先皇的意願來。
於是,乾隆在登基之初,便做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他不僅沒有撤迴先皇的旨意,反而大張旗鼓地宣布,將繼續履行先皇的遺願,確保張廷玉和鄂爾泰能夠順利配享太廟。這一舉動,不僅讓兩位老臣感激涕零,也讓其他官員們心服口服,紛紛稱讚乾隆英明神武。
乾隆心裏暗自得意:“哼,你們這些老臣,不是喜歡拿先帝的慣例來說事嗎?好,我偏偏就順著你們的意思來,看你們還有什麽話說!”當然,這隻是他內心的獨白,表麵上他依然是那副溫文爾雅的樣子,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還特意在朝堂上公開表彰了張廷玉和鄂爾泰的功勞,甚至不惜自掏腰包,賞賜給他們豐厚的財物。這樣一來,兩位老臣更是感激不盡,對乾隆的忠誠度也大大提升。
不過,乾隆也不是一味地遷就。他深知,要想真正掌控朝局,還得有自己的班底。因此,在表麵上對兩位老臣示好的同時,他也悄悄地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為的新晉官員,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勢力。這樣一來,既安撫了老臣,又為自己鋪好了未來的路。
一天,宮裏的消息傳到了張廷玉和鄂爾泰耳中,說是新皇帝乾隆要繼續履行先皇的遺願,讓他們兩位配享太廟。這消息一出,兩位老臣心裏樂開了花,但表麵上卻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心裏暗自盤算:“這人情領了可不好,得矜持些。”
於是,張廷玉和鄂爾泰決定演一場戲。他們幾次三番地上書推辭,說什麽“我們不配享太廟,我們還是辭職吧,去陪先帝於九泉之下得了。”這話聽起來挺感人,其實心裏想的是:“皇帝啊,您要是真這麽重視我們,那就再多表示表示吧!”
乾隆一看,心裏暗笑:“嘿,這兩位老狐狸,明擺著是要我配合一下嘛!”為了表現誠意,乾隆特意派人查閱古典,翻出了明代洪武皇帝命令李善長等人配享太廟的先例。然後,他下令將這些典籍抄錄下來,親自送到張廷玉和鄂爾泰府上。
兩位老臣接過典籍,心中暗喜:“這下子,穩了,皇帝是真的重視我們了!”但嘴上還是不肯鬆口,繼續推辭一番。乾隆也不急,耐心地與他們來迴客氣了幾輪,最後終於說道:“兩位大人,你們的謙遜本是美德,但國家需要你們的貢獻,先帝也有遺願,恭敬不如從命,就請兩位大人接受這份尊榮吧!”
鄂爾泰和張廷玉見乾隆如此堅持,心中感動不已,終於不再推辭,接受了這份榮耀。鄂爾泰拍了拍張廷玉的肩膀,笑道:“老張啊,咱們這輩子算是值了,能配享太廟,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張廷玉點頭附和:“是啊,鄂兄,咱們可得好好輔佐新帝,不能辜負了這份殊榮啊!”
乾隆在一旁看著兩位老臣欣然接受,心中暗自得意:“哈哈,這兩位老臣雖然難纏,但終究還是被我拿捏住了!”從此,朝中上下對乾隆的敬佩之情更甚,乾隆的統治也更加穩固了。
這場看似簡單的禮儀之爭,實際上卻是乾隆精心策劃的一場政治秀。他不僅贏得了兩位權臣的支持,還向朝中其他官員展示了自己治國的智慧和手腕。乾隆的這一招,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啊!
先說第一點,這些顧命大臣一開口就是:“當年先帝如何如何……”“先帝要是知道你這麽做,會怎麽看你?”新帝聽了,心裏那個憋屈啊,簡直就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試想一下,如果你剛接手一家公司,前老板的舊部下天天掛在嘴邊的就是“以前老板怎麽怎麽做的”,你是不是也會覺得有點煩?
再說第二點,這些顧命大臣一個個都是“活化石”,資曆比新帝還要深。新帝就算心裏有一百個不願意,表麵上也得裝出一副恭敬的模樣。要知道,這些大臣可都是朝中的元老,一旦得罪了他們,恐怕新帝的日子也不會好過。這就像是你剛剛升任經理,手下卻有幾個老員工,他們雖然能力一般,但資曆深,你要是不小心觸怒了他們,他們一肚子怨氣撒出來,你也夠嗆。
舉個例子,假設新帝想推行一項新的政策,結果顧命大臣們紛紛站出來反對:“陛下,這事兒不妥啊,先帝在位時從沒這麽做過。”新帝心想:“你們這些老家夥,就知道守著陳規陋習,一點創新精神都沒有!”但礙於麵子,新帝隻能強顏歡笑:“嗯,你們說得有道理,我們再商量商量。”
再比如,有一次新帝發現某個大臣辦事不力,想要訓斥一番,結果還沒等話說出口,那位大臣就搶先一步:“陛下,微臣年邁體弱,恐怕難以勝任此職,還請陛下另覓賢能。”新帝一聽,心裏那個火呀,但又不能說什麽,隻能憋著一口氣:“好吧,那你就先休息一段時間吧。”
所以說,新帝麵對這些顧命大臣,簡直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但反過來想,這些顧命大臣也是有他們的價值的。畢竟,他們經驗豐富,對朝政了解深刻,有時候新帝還真離不開他們。這就像是你剛接手一個項目,雖然手下有幾個老員工不太聽話,但他們確實有真才實學,關鍵時刻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乾隆皇帝繼位之初,麵對的是一群老成持重的顧命大臣,尤其是他的父皇雍正帝最為寵愛的兩位重臣——張廷玉和鄂爾泰。這兩位大臣不僅資曆深厚,而且在朝中威望極高,可以說是“老資格”的代表。乾隆心裏很清楚,要想在這些“老油條”麵前樹立自己的威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咱們得了解一下背景。早在雍正年間,雍正帝就下了一道聖旨,要為這兩位功勳卓著的大臣配享太廟。這個榮譽可是非同小可,相當於給他們的官職和地位加了一層金光閃閃的保護罩。乾隆一登基,自然也明白這一點,要想籠絡住這兩位老臣,還得順著先皇的意願來。
於是,乾隆在登基之初,便做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他不僅沒有撤迴先皇的旨意,反而大張旗鼓地宣布,將繼續履行先皇的遺願,確保張廷玉和鄂爾泰能夠順利配享太廟。這一舉動,不僅讓兩位老臣感激涕零,也讓其他官員們心服口服,紛紛稱讚乾隆英明神武。
乾隆心裏暗自得意:“哼,你們這些老臣,不是喜歡拿先帝的慣例來說事嗎?好,我偏偏就順著你們的意思來,看你們還有什麽話說!”當然,這隻是他內心的獨白,表麵上他依然是那副溫文爾雅的樣子,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還特意在朝堂上公開表彰了張廷玉和鄂爾泰的功勞,甚至不惜自掏腰包,賞賜給他們豐厚的財物。這樣一來,兩位老臣更是感激不盡,對乾隆的忠誠度也大大提升。
不過,乾隆也不是一味地遷就。他深知,要想真正掌控朝局,還得有自己的班底。因此,在表麵上對兩位老臣示好的同時,他也悄悄地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為的新晉官員,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勢力。這樣一來,既安撫了老臣,又為自己鋪好了未來的路。
一天,宮裏的消息傳到了張廷玉和鄂爾泰耳中,說是新皇帝乾隆要繼續履行先皇的遺願,讓他們兩位配享太廟。這消息一出,兩位老臣心裏樂開了花,但表麵上卻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心裏暗自盤算:“這人情領了可不好,得矜持些。”
於是,張廷玉和鄂爾泰決定演一場戲。他們幾次三番地上書推辭,說什麽“我們不配享太廟,我們還是辭職吧,去陪先帝於九泉之下得了。”這話聽起來挺感人,其實心裏想的是:“皇帝啊,您要是真這麽重視我們,那就再多表示表示吧!”
乾隆一看,心裏暗笑:“嘿,這兩位老狐狸,明擺著是要我配合一下嘛!”為了表現誠意,乾隆特意派人查閱古典,翻出了明代洪武皇帝命令李善長等人配享太廟的先例。然後,他下令將這些典籍抄錄下來,親自送到張廷玉和鄂爾泰府上。
兩位老臣接過典籍,心中暗喜:“這下子,穩了,皇帝是真的重視我們了!”但嘴上還是不肯鬆口,繼續推辭一番。乾隆也不急,耐心地與他們來迴客氣了幾輪,最後終於說道:“兩位大人,你們的謙遜本是美德,但國家需要你們的貢獻,先帝也有遺願,恭敬不如從命,就請兩位大人接受這份尊榮吧!”
鄂爾泰和張廷玉見乾隆如此堅持,心中感動不已,終於不再推辭,接受了這份榮耀。鄂爾泰拍了拍張廷玉的肩膀,笑道:“老張啊,咱們這輩子算是值了,能配享太廟,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張廷玉點頭附和:“是啊,鄂兄,咱們可得好好輔佐新帝,不能辜負了這份殊榮啊!”
乾隆在一旁看著兩位老臣欣然接受,心中暗自得意:“哈哈,這兩位老臣雖然難纏,但終究還是被我拿捏住了!”從此,朝中上下對乾隆的敬佩之情更甚,乾隆的統治也更加穩固了。
這場看似簡單的禮儀之爭,實際上卻是乾隆精心策劃的一場政治秀。他不僅贏得了兩位權臣的支持,還向朝中其他官員展示了自己治國的智慧和手腕。乾隆的這一招,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