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軟釘子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扶蘇所言,既是一種承諾,也是某種要求,言外之意便是:我們互相維護,便能常保富貴。
王綰自然明白其中的意味,他並沒有立即迴應,而是推開窗戶,讓湖上的清風盡數吹了進來,室內的空氣為之一新。
“世上之事,新陳代謝、吐故納新乃是常有之事,老臣已經年邁,記性也差,也不願意再摻合進紛擾的朝局之中了。”
這是王綰的態度,也很明確,他不會主動支持誰,也不會主動反對誰,一切隨波逐流,等待上天的決定。
沒有獲得堅定的支持,這個迴答隻能說讓扶蘇勉強接受,不過他還有一道殺手鐧。
“關於與老丞相愛女王瑛的婚事,聽叔孫通迴報說您已然口頭應允,扶蘇此來也想與您共商此事。”
王綰明白,這才是扶蘇今天親自前來的最大目的,在他看來即便王綰不表態,隻要這樁婚事談定公開,王綰的那些老班底自然會投入到他的帳下。
“小女蒲柳之姿,得到公子的垂青自然是她的福氣,老臣也深感榮幸。”
王綰不慌不忙的說道,“但是婚姻大事並非兒戲,尤其公子身份地位更與常人不同,還是需要先得到陛下的恩準方可。”
聽到王綰還是一貫的拖字訣,扶蘇早有準備,拱手道:“這一點老丞相無需擔心,隻要您點頭,我自會向父皇啟奏。”
王綰微微一笑,說道:“也請公子代為啟奏,若是陛下有旨,老臣必然遵旨而行。”
王綰繞來繞去,就是不明說自己是否願意,讓扶蘇心中不免有些惱怒,但又不能翻臉,隻得笑了笑說道:“看來扶蘇才德尚有不足啊。”
“豈敢豈敢,老臣並無他意,隻是不願意以一己私念幹擾了陛下,影響了公子的姻緣。”
扶蘇碰了一個軟釘子,心情自然不佳,原先和煦的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他看了一眼以老朽昏聵自稱的王綰,發現他雙目炯炯有神,淡淡的說道:“前些時日廷尉府收到了不少關於老丞相家屬、奴仆的不法情事,已經轉呈給了我。”
“其中頗有不少占人田地、強行買賣之類,扶蘇此來也是告知老丞相,扶蘇自當安排廷尉府酌情處理,絕不會讓您為難。”
王綰聞聽此言,卻站起身來,拱手道:“王家上下若行不法之事,無論是誰,哪怕涉及到老臣,廷尉府盡可緝拿審訊,絕不讓陛下、公子因此事為難。”
扶蘇的臉色變得更難看了,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王綰對自己說的話比起讓叔孫通轉達的更加強硬,甚至隱隱流露出不敢高攀的意思。
這是他事先沒有預計到的,心裏也有些疑惑,沉吟了片刻後才緩緩說道:“老丞相的教誨我自會銘記在心,扶蘇還有一事相詢,還請您如實告知。”
“老丞相這些時日是否聽到了什麽流言蜚語,對扶蘇有所誤會?”
對於如此單刀直入的問題,就算是久經宦海的王綰也未曾料想到,他花白的胡須輕微抖動了兩下,緩緩說道:“公子春秋正盛,就如大秦一般如日初升,應當以國事為重,以天下軍民的福祉為重!”
扶蘇聞言,心中一震,因為王綰所言已經相當清楚,分明是對他的某些作為甚是不滿。
他一時不知道王綰究竟指的是哪件事,當下卻也不便追問,隻得又說了幾句閑話,便告辭離開,王綰也按照禮數,親自將其恭送出門。
等他步履沉重的迴到鬆鶴軒,似乎永遠不會感到疲倦的英布依然筆直的守衛著,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感。
而軒內等候他的,便是從屏風後出來,麵色同樣凝重的王瑛。
“當年父親為何要受其請托,插手幹預人員安置之事?”
在王瑛的印象裏,父親是個小事隨和,大事極為嚴謹的人,她不止一次藏在書房,看到那些官員被父親訓斥的大氣都不敢出。
像這種明顯違背律例的事情,她實在不敢相信出自父親之手。
“瑛兒,你過來,陪為父坐一會兒。”在這一刻,他不是老謀深算、執掌國柄多年的老丞相,而是一位慈愛的父親。
握著王瑛纖細的手,王綰有些無奈的說道:“若是你那幾個哥哥及得上你一半聰明,我又何必如此勞乏。”
“這份所謂的證據,根本不是出自為父之手!”王綰皺著花白的眉毛,像是飲下了一杯毒藥,“是王平模仿筆跡,還盜用了為父的私章!”
王瑛聞言極為震驚,變色道:“大哥怎可如此?難道他不知道這是大罪嗎?”
“嗬嗬,無非是利令智昏而已。”王綰長籲了一口氣,“官位提了一級,黃金千兩,還因此搭上了某位公子,區區造假之罪又有何懼呢。”
“目光何其短淺!”王綰的三子之中,唯有王平還算是有兩分聰明勁,將來還寄望於他維持王家,想不到竟然出了這樣的事。
“大哥大約一時心動答應了人家,但自知又沒辦法說服父親,也就隻能出此下策!大約他也以為這幾個退伍的秦軍士卒安置,並不算是什麽大事。”
王瑛了解自己的兄長,便如親眼所見,“而且以父親的聲望,即便出了什麽事想要遮掩也不太困難!”
誰能想到這群人竟然鬧出了這麽大的事,與博浪沙謀刺嬴政之事扯上了關係!
“既然如此,父親為何還要考慮將女兒嫁給扶蘇公子?”
王瑛疑惑的問道,“我在屏風之後聽的很清楚,扶蘇心機過於深沉,求娶女兒的目的昭然若揭,日後禍福難測!”
王綰頷首道:“原本我還在猶豫,但昨晚收到的消息讓我下定了決心,決計不可將你交托於扶蘇!”
麵對王瑛詢問的目光,王綰緩緩說道:“昨晚我收到了任囂的來信!”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任囂曾經在王翦將軍麾下,但沒有人知道,任囂曾經是王綰的家仆,就如同如今的英布!
若非王綰欣賞其才,安排其從軍,絕無今日的百越主將!
王綰自然明白其中的意味,他並沒有立即迴應,而是推開窗戶,讓湖上的清風盡數吹了進來,室內的空氣為之一新。
“世上之事,新陳代謝、吐故納新乃是常有之事,老臣已經年邁,記性也差,也不願意再摻合進紛擾的朝局之中了。”
這是王綰的態度,也很明確,他不會主動支持誰,也不會主動反對誰,一切隨波逐流,等待上天的決定。
沒有獲得堅定的支持,這個迴答隻能說讓扶蘇勉強接受,不過他還有一道殺手鐧。
“關於與老丞相愛女王瑛的婚事,聽叔孫通迴報說您已然口頭應允,扶蘇此來也想與您共商此事。”
王綰明白,這才是扶蘇今天親自前來的最大目的,在他看來即便王綰不表態,隻要這樁婚事談定公開,王綰的那些老班底自然會投入到他的帳下。
“小女蒲柳之姿,得到公子的垂青自然是她的福氣,老臣也深感榮幸。”
王綰不慌不忙的說道,“但是婚姻大事並非兒戲,尤其公子身份地位更與常人不同,還是需要先得到陛下的恩準方可。”
聽到王綰還是一貫的拖字訣,扶蘇早有準備,拱手道:“這一點老丞相無需擔心,隻要您點頭,我自會向父皇啟奏。”
王綰微微一笑,說道:“也請公子代為啟奏,若是陛下有旨,老臣必然遵旨而行。”
王綰繞來繞去,就是不明說自己是否願意,讓扶蘇心中不免有些惱怒,但又不能翻臉,隻得笑了笑說道:“看來扶蘇才德尚有不足啊。”
“豈敢豈敢,老臣並無他意,隻是不願意以一己私念幹擾了陛下,影響了公子的姻緣。”
扶蘇碰了一個軟釘子,心情自然不佳,原先和煦的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他看了一眼以老朽昏聵自稱的王綰,發現他雙目炯炯有神,淡淡的說道:“前些時日廷尉府收到了不少關於老丞相家屬、奴仆的不法情事,已經轉呈給了我。”
“其中頗有不少占人田地、強行買賣之類,扶蘇此來也是告知老丞相,扶蘇自當安排廷尉府酌情處理,絕不會讓您為難。”
王綰聞聽此言,卻站起身來,拱手道:“王家上下若行不法之事,無論是誰,哪怕涉及到老臣,廷尉府盡可緝拿審訊,絕不讓陛下、公子因此事為難。”
扶蘇的臉色變得更難看了,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王綰對自己說的話比起讓叔孫通轉達的更加強硬,甚至隱隱流露出不敢高攀的意思。
這是他事先沒有預計到的,心裏也有些疑惑,沉吟了片刻後才緩緩說道:“老丞相的教誨我自會銘記在心,扶蘇還有一事相詢,還請您如實告知。”
“老丞相這些時日是否聽到了什麽流言蜚語,對扶蘇有所誤會?”
對於如此單刀直入的問題,就算是久經宦海的王綰也未曾料想到,他花白的胡須輕微抖動了兩下,緩緩說道:“公子春秋正盛,就如大秦一般如日初升,應當以國事為重,以天下軍民的福祉為重!”
扶蘇聞言,心中一震,因為王綰所言已經相當清楚,分明是對他的某些作為甚是不滿。
他一時不知道王綰究竟指的是哪件事,當下卻也不便追問,隻得又說了幾句閑話,便告辭離開,王綰也按照禮數,親自將其恭送出門。
等他步履沉重的迴到鬆鶴軒,似乎永遠不會感到疲倦的英布依然筆直的守衛著,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感。
而軒內等候他的,便是從屏風後出來,麵色同樣凝重的王瑛。
“當年父親為何要受其請托,插手幹預人員安置之事?”
在王瑛的印象裏,父親是個小事隨和,大事極為嚴謹的人,她不止一次藏在書房,看到那些官員被父親訓斥的大氣都不敢出。
像這種明顯違背律例的事情,她實在不敢相信出自父親之手。
“瑛兒,你過來,陪為父坐一會兒。”在這一刻,他不是老謀深算、執掌國柄多年的老丞相,而是一位慈愛的父親。
握著王瑛纖細的手,王綰有些無奈的說道:“若是你那幾個哥哥及得上你一半聰明,我又何必如此勞乏。”
“這份所謂的證據,根本不是出自為父之手!”王綰皺著花白的眉毛,像是飲下了一杯毒藥,“是王平模仿筆跡,還盜用了為父的私章!”
王瑛聞言極為震驚,變色道:“大哥怎可如此?難道他不知道這是大罪嗎?”
“嗬嗬,無非是利令智昏而已。”王綰長籲了一口氣,“官位提了一級,黃金千兩,還因此搭上了某位公子,區區造假之罪又有何懼呢。”
“目光何其短淺!”王綰的三子之中,唯有王平還算是有兩分聰明勁,將來還寄望於他維持王家,想不到竟然出了這樣的事。
“大哥大約一時心動答應了人家,但自知又沒辦法說服父親,也就隻能出此下策!大約他也以為這幾個退伍的秦軍士卒安置,並不算是什麽大事。”
王瑛了解自己的兄長,便如親眼所見,“而且以父親的聲望,即便出了什麽事想要遮掩也不太困難!”
誰能想到這群人竟然鬧出了這麽大的事,與博浪沙謀刺嬴政之事扯上了關係!
“既然如此,父親為何還要考慮將女兒嫁給扶蘇公子?”
王瑛疑惑的問道,“我在屏風之後聽的很清楚,扶蘇心機過於深沉,求娶女兒的目的昭然若揭,日後禍福難測!”
王綰頷首道:“原本我還在猶豫,但昨晚收到的消息讓我下定了決心,決計不可將你交托於扶蘇!”
麵對王瑛詢問的目光,王綰緩緩說道:“昨晚我收到了任囂的來信!”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任囂曾經在王翦將軍麾下,但沒有人知道,任囂曾經是王綰的家仆,就如同如今的英布!
若非王綰欣賞其才,安排其從軍,絕無今日的百越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