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試探與反試探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扶蘇還是第一次來到王綰的府邸,數年之前他還是丞相,為了避免給嬴政留下私下結黨的印象,扶蘇不方便登門。
即便是為了盧敢之事請托,也隻是托人傳話,就連文字都沒有留下。
如今嬴政臥病在床,作為主持國政的長子,前來探望前任丞相、元老重臣,借以穩定朝局,便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大秦的長公子、如今的監國登門,王綰也表現出了足夠的敬意,不僅懸燈結彩,而且親自來到大門口迎接。
扶蘇遠遠看到王綰抬眼守望,連忙緊走幾步上前,拱手道:“王老丞相乃是元老重臣,立有殊勳,受到父皇的屢次嘉獎,更是群臣的楷模,扶蘇何德何能,敢勞您在此迎候。”
王綰卻是一絲不苟的行了禮,顫巍巍的說道:“公子客氣了!王綰如今並非丞相,不過區區一老翁,自當前來迎候,禮不可廢!”
王綰的三個兒子也都憑借著父親的餘蔭得了個官身,見到扶蘇前來也都一一上前見禮。
想不到扶蘇甚為謙衝,也都拱手示意,並且還準確的說出了三人的官職,嘉勉了幾句,倒是令王綰也有些意外。
“早就聽說王丞相的府邸不僅規模宏大,而且設計布局頗有巧思,亭台樓閣更是精致華美,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扶蘇在王綰及其子的引領之下,一邊走一邊閑談,對於王綰府邸的景致更是讚不絕口,甚至說不遜於章台宮。
王綰連連謙稱不敢,笑著說道:“公子謬讚了!此處頂多也就是個老翁頤養天年之所,怎能與天子氣象相提並論。”
扶蘇目光微微一動,笑著說道:“王丞相不過六旬而已,精力不弱於壯年之人,經驗又很豐富,還遠遠不到養老的時候。”
“扶蘇得到父皇的授權,處理國事,畢竟年輕識淺,有些考慮不周的地方還要請老丞相時時提點啊。”
“再說老丞相的三子,也都年富力強,扶蘇也當量才使用,讓他們一展所長啊。”
王綰的三個兒子聞聽此言,自然是心中歡喜,知道這是扶蘇在暗示不久後便會有所提拔升遷,臉上都浮現出笑容來。
王綰卻是心中一沉,扶蘇一進門便說需要自己提點朝局,還拿三個不成器的兒子前程作為條件,他所求的必然不小。
“老臣的三個兒子生性愚鈍,做事沒有章法,以往便已經鬧出不少亂子。”王綰嚴厲的眼神掃過三人,肅然道,“現在的官職已經過高了,不宜再行拔擢,以免誤國誤民,還請公子三思!”
扶蘇一愣,隨即便哈哈大笑道:“王老丞相過謙了,這些年他們都有長進,總要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才是啊。”
等眾人走到鬆鶴軒門口之時,王綰停下腳步,揚聲道:“大家各安其職,都散了吧!”
眾人向扶蘇行禮之後便紛紛離開,隻有一位身材中等、敦實有力之人站在原地不動,雖是家仆打扮,卻有種不怒自威的氣質。
“這是我的貼身家仆,名叫英布。他做事穩妥,還會兩手三腳貓的功夫,就讓他守在門口,必然萬無一失!”
“英布?”扶蘇也算是見過許多秦軍之中勇猛之士,但也很少有人能夠與眼前此人悍不畏死的氣質相比。
“果然是壯士!”
扶蘇誇讚了一句,便隨著王綰進入鬆鶴軒,此地裝飾精美,一桌一椅的擺設都極為講究,尤其是高大厚重、畫麵絢麗的屏風,引得他駐足觀看。
“這是來自楚地的屏風,繡工可算上乘,公子若是喜歡,老臣便可相贈。”
王綰知道自己的寶貝女兒就躲在屏風之後,不敢讓他多看,以免露了馬腳,這才故意這麽說。
“君子不奪人所愛!”
扶蘇終究年輕,心思還沒有放在這些賞玩之物上,搖手道:“屏風之上的圖案正好與鬆鶴軒相得益彰,正切合老丞相壽延百年的吉兆。”
王綰請扶蘇坐下,笑著說道:“百年是不敢想了,以老臣現在的身體,最多也就隻能支撐個三五年,也就要去陪伴夫人了。”
扶蘇見他一味自稱老邁,知道他已經對於朝局沒有再度介入的興趣,便不再繼續說下去,而是轉換了一個話題。
“父皇在博浪沙遇刺,雖有上天庇佑平安無事,行刺之人亦被擒獲,但其身後的主謀卻始終未曾落網。”
“尤其是以盧敢為首的亡命之徒假冒禁軍,試圖劫囚,更是令我等駭然,也令陛下震怒!”
“不知對於此事,老丞相有何指教?”
扶蘇這番話說的很巧妙,雖然說出了博浪沙遇刺之事,但卻沒有提張良,也沒有提其他相關人等,而是隻提了盧敢,表明了自己試探的態度。
“盧敢?此人如此十惡不赦,必然已經死於刀劍之下,隻是老臣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啊。”
王綰一本正經的迴答道,心裏卻有些不滿意。
扶蘇前來的意圖他很清楚,就是要與他建立攻守同盟,進而求娶女兒王瑛,但到了此刻還不肯直言,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氣了。
王綰裝糊塗,扶蘇可不會讓他裝下去,淡然一笑道:“李斯之子李由在父皇麵前取出了老丞相的手書,說是您曾經批準了將盧敢等人一並安置於三川郡,與律例不合。”
“哦,真有此事?老臣處理國政十年,大小事務極為繁重,實在不記得還有這等事!”
王綰泰然自若,並沒有什麽驚慌之色,若是陛下對自己有了疑心,早就派兵擒拿,絕不會拖延至今。
“請公子放心,若老臣真有此罔顧法紀之事,以至於陷天子於危難之中,無需陛下、公子追究,老臣自當引劍自裁。”
扶蘇敏銳的意識到,王綰其實是在向他表示,自己既然不記得此事,當然更不記得他間接的請托行為,暗示他無需為此憂心。
“老丞相無需如此,對於您的忠誠,無論父皇還是我,但並無任何懷疑。”
“此事雖然仍在追查之中,但絕不會有損老丞相的令譽。”
即便是為了盧敢之事請托,也隻是托人傳話,就連文字都沒有留下。
如今嬴政臥病在床,作為主持國政的長子,前來探望前任丞相、元老重臣,借以穩定朝局,便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大秦的長公子、如今的監國登門,王綰也表現出了足夠的敬意,不僅懸燈結彩,而且親自來到大門口迎接。
扶蘇遠遠看到王綰抬眼守望,連忙緊走幾步上前,拱手道:“王老丞相乃是元老重臣,立有殊勳,受到父皇的屢次嘉獎,更是群臣的楷模,扶蘇何德何能,敢勞您在此迎候。”
王綰卻是一絲不苟的行了禮,顫巍巍的說道:“公子客氣了!王綰如今並非丞相,不過區區一老翁,自當前來迎候,禮不可廢!”
王綰的三個兒子也都憑借著父親的餘蔭得了個官身,見到扶蘇前來也都一一上前見禮。
想不到扶蘇甚為謙衝,也都拱手示意,並且還準確的說出了三人的官職,嘉勉了幾句,倒是令王綰也有些意外。
“早就聽說王丞相的府邸不僅規模宏大,而且設計布局頗有巧思,亭台樓閣更是精致華美,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扶蘇在王綰及其子的引領之下,一邊走一邊閑談,對於王綰府邸的景致更是讚不絕口,甚至說不遜於章台宮。
王綰連連謙稱不敢,笑著說道:“公子謬讚了!此處頂多也就是個老翁頤養天年之所,怎能與天子氣象相提並論。”
扶蘇目光微微一動,笑著說道:“王丞相不過六旬而已,精力不弱於壯年之人,經驗又很豐富,還遠遠不到養老的時候。”
“扶蘇得到父皇的授權,處理國事,畢竟年輕識淺,有些考慮不周的地方還要請老丞相時時提點啊。”
“再說老丞相的三子,也都年富力強,扶蘇也當量才使用,讓他們一展所長啊。”
王綰的三個兒子聞聽此言,自然是心中歡喜,知道這是扶蘇在暗示不久後便會有所提拔升遷,臉上都浮現出笑容來。
王綰卻是心中一沉,扶蘇一進門便說需要自己提點朝局,還拿三個不成器的兒子前程作為條件,他所求的必然不小。
“老臣的三個兒子生性愚鈍,做事沒有章法,以往便已經鬧出不少亂子。”王綰嚴厲的眼神掃過三人,肅然道,“現在的官職已經過高了,不宜再行拔擢,以免誤國誤民,還請公子三思!”
扶蘇一愣,隨即便哈哈大笑道:“王老丞相過謙了,這些年他們都有長進,總要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才是啊。”
等眾人走到鬆鶴軒門口之時,王綰停下腳步,揚聲道:“大家各安其職,都散了吧!”
眾人向扶蘇行禮之後便紛紛離開,隻有一位身材中等、敦實有力之人站在原地不動,雖是家仆打扮,卻有種不怒自威的氣質。
“這是我的貼身家仆,名叫英布。他做事穩妥,還會兩手三腳貓的功夫,就讓他守在門口,必然萬無一失!”
“英布?”扶蘇也算是見過許多秦軍之中勇猛之士,但也很少有人能夠與眼前此人悍不畏死的氣質相比。
“果然是壯士!”
扶蘇誇讚了一句,便隨著王綰進入鬆鶴軒,此地裝飾精美,一桌一椅的擺設都極為講究,尤其是高大厚重、畫麵絢麗的屏風,引得他駐足觀看。
“這是來自楚地的屏風,繡工可算上乘,公子若是喜歡,老臣便可相贈。”
王綰知道自己的寶貝女兒就躲在屏風之後,不敢讓他多看,以免露了馬腳,這才故意這麽說。
“君子不奪人所愛!”
扶蘇終究年輕,心思還沒有放在這些賞玩之物上,搖手道:“屏風之上的圖案正好與鬆鶴軒相得益彰,正切合老丞相壽延百年的吉兆。”
王綰請扶蘇坐下,笑著說道:“百年是不敢想了,以老臣現在的身體,最多也就隻能支撐個三五年,也就要去陪伴夫人了。”
扶蘇見他一味自稱老邁,知道他已經對於朝局沒有再度介入的興趣,便不再繼續說下去,而是轉換了一個話題。
“父皇在博浪沙遇刺,雖有上天庇佑平安無事,行刺之人亦被擒獲,但其身後的主謀卻始終未曾落網。”
“尤其是以盧敢為首的亡命之徒假冒禁軍,試圖劫囚,更是令我等駭然,也令陛下震怒!”
“不知對於此事,老丞相有何指教?”
扶蘇這番話說的很巧妙,雖然說出了博浪沙遇刺之事,但卻沒有提張良,也沒有提其他相關人等,而是隻提了盧敢,表明了自己試探的態度。
“盧敢?此人如此十惡不赦,必然已經死於刀劍之下,隻是老臣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啊。”
王綰一本正經的迴答道,心裏卻有些不滿意。
扶蘇前來的意圖他很清楚,就是要與他建立攻守同盟,進而求娶女兒王瑛,但到了此刻還不肯直言,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氣了。
王綰裝糊塗,扶蘇可不會讓他裝下去,淡然一笑道:“李斯之子李由在父皇麵前取出了老丞相的手書,說是您曾經批準了將盧敢等人一並安置於三川郡,與律例不合。”
“哦,真有此事?老臣處理國政十年,大小事務極為繁重,實在不記得還有這等事!”
王綰泰然自若,並沒有什麽驚慌之色,若是陛下對自己有了疑心,早就派兵擒拿,絕不會拖延至今。
“請公子放心,若老臣真有此罔顧法紀之事,以至於陷天子於危難之中,無需陛下、公子追究,老臣自當引劍自裁。”
扶蘇敏銳的意識到,王綰其實是在向他表示,自己既然不記得此事,當然更不記得他間接的請托行為,暗示他無需為此憂心。
“老丞相無需如此,對於您的忠誠,無論父皇還是我,但並無任何懷疑。”
“此事雖然仍在追查之中,但絕不會有損老丞相的令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