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聞言,心中一喜,鼓勵道:“哦,你想到了什麽,說說看!”


    陳恢是他很看好的青年將領,他希望通過這次百越之戰讓其得到磨礪,成為足以獨當一麵的將才,將來承擔起看守南大門的重任。


    因此,這段時間利用行軍的間隙,以及與小股賊寇的交戰經驗,悉心傳授,效果也很明顯。


    陳恢說道:“既然貫通湘水與漓水,保證我軍後勤的暢通無阻是此戰取勝的關鍵所在,那麽監軍先到桂林,便可以了解工程的進度,從而為我大軍的反攻製定明確的時間。”


    “任囂、趙陀等人都是驍將,也未曾在將軍麾下作戰,若是沒有提出讓他們信服的方案,恐怕不易令行禁止。”


    李信點頭道:“不錯!你能看到這一層,便是極大的長進了!你要記住,取得戰爭勝利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內部的一致。”


    “若是內部有分裂、矛盾,在作戰之時便會無限放大,最終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麵!”


    見陳恢若有所思,李信也就不再多說了,鞭稍一指前方道:“大家加把勁,說不定今晚我們就能趕到桂林!”


    等一百餘人到達之時,已經快到戌亥之交,白天熱火朝天的工地如今已經悄然無聲,隻有巡邏的士兵手中的火把發出閃爍的光芒。


    “什麽人?竟敢夜闖大秦重地!”


    他們還未來得及下馬,便聽到一聲叱喝,一名青年軍官持劍而立,身後十餘名士卒手持弓弩,箭頭對準了這群不速之客。


    “休得無禮!這是陛下欽點的百越之戰監軍,大名鼎鼎的李信將軍!”陳恢當先站了出來,掏出了印信和文書,遞給了他。


    那人警惕的接了過來,就著火把查驗無誤,隨後又看了看李信、陳恢,以及身後一百餘人,確實是秦軍的裝束無疑。


    再加上百越之人的容貌與中原大相徑庭,他倒也並不是太擔心西甌人假扮,語氣便緩和下來:“既是監軍,便應前往蒼梧,與任囂將軍會合,來我桂林作甚?”


    李信看著眼前這一幕,便知史祿平日裏甚是精細,而且治軍甚嚴,就連手下負責看守的小小軍侯也很有責任感。


    他擔心陳恢不耐煩,於是主動下馬說道:“河渠開挖關係百越之戰的全局,因此本將軍先來看一看,與史祿大人一晤。”


    “你若不信,便先去稟告大人,就說湘水分流之疑難是否尚未解決,李信前來相助。”


    那名軍侯聞言一震,因為他這些天確實看到史祿在不停的測算,似乎便是分流之事,連忙吩咐手下的士卒保持戒備,自己一溜煙的向史祿的營帳跑去。


    “大人,大人,陛下派人來了!”


    此時雖然已經夜深,史祿還在輿圖之前思索著,手指在空中虛劃,嘴裏喃喃自語。


    “胡說!我這裏是開挖河渠,又不是領兵上陣,陛下怎麽會派人來?”史祿聞言立刻警醒的站了起來,問道,“呂軍侯,是不是有奸細?”


    “陛下派了李信將軍為監軍,前來百越,他還說是為大人解決湘水分流的疑難而來!”


    這句話一出,史祿頓時興奮起來,追問道:“他現在人在何處?”


    “還在營門外,等候大人定奪!”


    史祿急忙披上外袍,匆忙往外走,喝道:“李信將軍是陛下欽差,你居然讓他在外麵等?呂馬童,你好大的膽子啊,快隨我出迎。”


    呂軍侯暗忖:不是你老人家讓我保持警惕,什麽人都要稟明你才能放進來,如今卻成了我的不是了。


    但他不敢怠慢,立刻快走幾步,提前吩咐打開營門,點亮火把。


    李信看到一位滿臉風霜的中年人當先而來,神情頗為激動,便猜到這便是奉命開鑿靈渠、名傳千古的史祿。


    “史大人,我們雖未曾謀麵,但李某卻早就久仰大名了!”


    李信首先向他致意,倒是讓史祿有些手足無措,無論從爵位、官職還是聲名,自己區區一個監禦史,哪裏能夠與名震天下的李信相提並論。


    “李將軍在上,史祿參見監軍大人!”


    他規規矩矩的行了個禮,便被李信一把拉了起來,說道:“無須如此!我們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來,而史祿大人所做之事必將被後世所傳頌。”


    史祿連連擺手,說道:“哪裏,哪裏,若非李信將軍提點,工程進度豈會如此迅速,下官怎敢居功?”


    他們兩個就在營門前談了起來,呂馬童見此情景,連忙提醒道:“大人,還是先將監軍一行迎進去,再慢慢談吧。”


    “對,對!是我糊塗了,竟然讓李將軍在此等了這麽久,諸位請進!”


    陳恢與其麾下的將士由呂馬童安排休息,而李信則被史祿兩人引進了主帳之中。


    齊二卻是牢記公主的吩咐,跟在他的身後,按劍而立,凜然守在營帳之外。


    “監軍大人一路鞍馬勞頓,本來應該讓您好好休息,但下官心係工程,還是想要有些事情向您請教。”


    李信走進營帳,便看到桌上鋪了一張巨大的輿圖,比之前他所看到的精細了許多,尤其是河流的轉折之處都有明顯的標識,可見這段時間下了不少功夫。


    剛才在營門外看的不甚清楚,此刻仔細端詳,才發現史祿臉色黝黑、溝壑密布,不像官員,倒像是下地勞作之人。


    史祿也在打量李信,原先隻是耳聞飛將軍的威名,並未謀麵,此時方知看起來如此年輕,英武不凡。


    “史大人開鑿之河渠,功在當代,利於千秋,如此勤勉盡職,實乃官員的楷模啊。”


    李信對具有豐富經驗和實幹能力的人素來敬佩,拱手讚道,“隻看大人外形,我就對開鑿河渠之事信心十足!”


    聞聽李信的讚譽,史祿卻是麵有愧色,連連擺手道:“李將軍過譽了!若非李將軍點撥,加大人力投入,調整了重點,工程進度絕不會如此順利。”


    “下官隻是做了一些本分之事,實在說不上有何功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虜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虜將軍並收藏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