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關鍵所在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主,您說陛下派李信將軍去百越,究竟是何用意?”
安蘭將陳恢傳來的消息稟明公主,有些不解的問道,“而且也不是主將,隻是監軍而已。”
嬴萱望著窗外綿延起伏的丘陵和已然枯黃蘆葦,緩緩說道:“若是派李信擔任主將,恐怕很難過王賁這一關,扶蘇、李斯這些人也未必同意。”
“父皇既想要借助李信對戰場形勢的判斷和遠見,又不想因此而造成後方的掣肘,影響百越之戰的進展,這才任命其為監軍。”
“如果百越之戰大功告成,李信也不過有監督讚襄之功,不會直接掌握軍權,這便能讓有些人稍稍放心了。”
嬴萱雖然沒有直接點名有些人是誰,但安蘭跟著他耳濡目染了這麽些年,自然聽得出她話中所指,不由得心生寒意,頗為感慨。
“不過,父皇的籌謀可能會落空!”嬴萱說到此處,鳳目之中精芒乍現,“看他們給李信挑選的衛隊,便知道打的是什麽主意了。”
“三百前鋒營是王離的人,還有扶蘇的親衛一百名,而剩下的那一百郎官即便傾向李信,也會無力抗衡!”
“這次為首的裨將蘇崗,當年便是王翦的親兵,這就更加讓我不放心了!”
嬴萱眼中顯出了憂慮之色,唯一忠誠可靠的便是齊二所帶的幾個劍士,未免太過勢單力薄。
“公主,您也不需要過多憂慮。”安蘭察言觀色,勸說道,“不是還有陳恢嗎?有他在,必然會竭力保護李信將軍的!”
“陳恢是個出色的年輕人,若是在百越之戰中有所表現,未嚐不能一飛衝天!”
公主的話讓安蘭心中甚是甜蜜,信心滿滿說道:“隻要公主、李信將軍給他個機會,必然不會失望的。”
“對了,李信將軍到了百越之後,先要做什麽?”
嬴萱的目光似乎穿越千山萬水,來到了五嶺之側,湘水之畔。
“如果本宮所料不差,李信第一個要見的人是史祿!”
李信離開博浪沙之後,便沿著馳道一路向西南方向而去,每日疾行不下百裏。
雖然五百護衛隊來源各不相同,每個人心裏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但每個人都是以一當十的精銳,這是毫無疑問的。
對於李信如此高速的行軍速度,沒有人提出異議,步調一致,整支隊伍並無疲憊之色。
原本這次受命出征並不在李信的計劃之內,因為在他看來百越之戰的結果早就注定,無需他親臨戰場,由任囂統兵即可。
而一旦他遠離嬴政,各種風險便會冒頭,無論對於他,還是公主,以及相關之人並不是一件好事。
但讓他下定決心前往百越的重要原因在於,他已經不能確定曆史還會不會像預期一般發展,因為他的體現猶如蝴蝶效應,會讓許多人的思想、行為發生變化。
比如張良被擒、任囂遇刺,乃至靈渠的挖掘都可能與曆史不同,那麽百越之戰的結果也可能完全不同。
作為一個從未來穿越而來的人,他深知朝代更替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大秦也不可能永存於世,但有一點他很清楚:大秦現在不能倒!
如果百越戰敗,還折損了大秦近半的精銳能戰之士,多米諾效應之下必將帶來國力衰弱、民生凋敝。
與匈奴之戰若再曠日持久,那麽必然激起民怨,揭竿而起就在眼前,而他的準備工作卻還遠遠沒有完成,根本無力應付。
因此,無論如何他也要確保百越之戰的勝利,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威、影響力,在與扶蘇、李斯、王賁的政治角力中取得優勢,也許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監軍大人,我們已經接近五嶺了!”蘇崗拱手道,“前麵有兩條路,一條路往蒼梧,另一條路往桂林,我們應走哪條路?”
拋開蘇崗與王家的淵源,他算得上是一名經驗豐富的中層軍官,武藝雖然沒見他施展過,但看前鋒營眾人的敬仰態度,便知其必然不凡。
他原先也曾經參與伐楚之戰,對於地形道路甚為熟悉,這些日子來若非他開路,也無法開進的如此迅速。
李信看著眼前陡峭的山勢、崎嶇的道路以及蔽天遮日的原始森林,如同張嘴吞噬的巨獸,心中也不由得一驚。
蘇崗見他沉吟不語,便提醒道:“我軍新敗,困於蒼梧,若是被敵軍乘隙而入,恐怕大事不妙!還請監軍盡快啟程,與任囂、趙佗會合,共商大計。”
李信頷首道:“你說的不錯!確實遲延不得!你去將五百人中的校尉、軍侯都召集起來,我有話說!”
蘇崗麵現異色,但卻沒有追問,領命而去,不到片刻功夫,就將十餘名軍官叫到李信的馬前。
“諸位不遠千裏隨我李信前來百越,都是忠貞之士,勇猛自不必說,但諸位可知百越作戰其實最關鍵的並不是戰場之上!”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眾人,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名震天下的飛將軍,無論真實想法如何,至少在表麵上都很尊重。
“百越之戰能否勝利,取決於兩件事:第一,桂林附近的人工渠能否順利完成,解決我們糧草輜重的補給。”
“第二,我們如何應對山地叢林之中的瘴疫之氣!”
“這一路上,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今到了五嶺之前,我可以將決定告訴諸位!”
“我們在此兵分兩路,我帶著一小部分人往桂林方向而去,與史祿見一麵。”
李信頓了頓,補充道,“也許你們不清楚,開挖河渠的許多問題都是由我為史祿解決的!我先去一趟便能避免他們走彎路,加快進度。”
“另一支大部隊,則由蘇崗率領,直奔蒼梧,向統兵主將屠睢傳達陛下的旨意!”
他從懷中掏出聖旨,鄭重的交到蘇崗手中,叮囑道:“務必告訴他們,在我到達之前,絕不可擅自采取任何主動進攻,否則便以軍法論處!”
“本監軍預計半月之後,便能與你們在蒼梧會合!”
安蘭將陳恢傳來的消息稟明公主,有些不解的問道,“而且也不是主將,隻是監軍而已。”
嬴萱望著窗外綿延起伏的丘陵和已然枯黃蘆葦,緩緩說道:“若是派李信擔任主將,恐怕很難過王賁這一關,扶蘇、李斯這些人也未必同意。”
“父皇既想要借助李信對戰場形勢的判斷和遠見,又不想因此而造成後方的掣肘,影響百越之戰的進展,這才任命其為監軍。”
“如果百越之戰大功告成,李信也不過有監督讚襄之功,不會直接掌握軍權,這便能讓有些人稍稍放心了。”
嬴萱雖然沒有直接點名有些人是誰,但安蘭跟著他耳濡目染了這麽些年,自然聽得出她話中所指,不由得心生寒意,頗為感慨。
“不過,父皇的籌謀可能會落空!”嬴萱說到此處,鳳目之中精芒乍現,“看他們給李信挑選的衛隊,便知道打的是什麽主意了。”
“三百前鋒營是王離的人,還有扶蘇的親衛一百名,而剩下的那一百郎官即便傾向李信,也會無力抗衡!”
“這次為首的裨將蘇崗,當年便是王翦的親兵,這就更加讓我不放心了!”
嬴萱眼中顯出了憂慮之色,唯一忠誠可靠的便是齊二所帶的幾個劍士,未免太過勢單力薄。
“公主,您也不需要過多憂慮。”安蘭察言觀色,勸說道,“不是還有陳恢嗎?有他在,必然會竭力保護李信將軍的!”
“陳恢是個出色的年輕人,若是在百越之戰中有所表現,未嚐不能一飛衝天!”
公主的話讓安蘭心中甚是甜蜜,信心滿滿說道:“隻要公主、李信將軍給他個機會,必然不會失望的。”
“對了,李信將軍到了百越之後,先要做什麽?”
嬴萱的目光似乎穿越千山萬水,來到了五嶺之側,湘水之畔。
“如果本宮所料不差,李信第一個要見的人是史祿!”
李信離開博浪沙之後,便沿著馳道一路向西南方向而去,每日疾行不下百裏。
雖然五百護衛隊來源各不相同,每個人心裏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但每個人都是以一當十的精銳,這是毫無疑問的。
對於李信如此高速的行軍速度,沒有人提出異議,步調一致,整支隊伍並無疲憊之色。
原本這次受命出征並不在李信的計劃之內,因為在他看來百越之戰的結果早就注定,無需他親臨戰場,由任囂統兵即可。
而一旦他遠離嬴政,各種風險便會冒頭,無論對於他,還是公主,以及相關之人並不是一件好事。
但讓他下定決心前往百越的重要原因在於,他已經不能確定曆史還會不會像預期一般發展,因為他的體現猶如蝴蝶效應,會讓許多人的思想、行為發生變化。
比如張良被擒、任囂遇刺,乃至靈渠的挖掘都可能與曆史不同,那麽百越之戰的結果也可能完全不同。
作為一個從未來穿越而來的人,他深知朝代更替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大秦也不可能永存於世,但有一點他很清楚:大秦現在不能倒!
如果百越戰敗,還折損了大秦近半的精銳能戰之士,多米諾效應之下必將帶來國力衰弱、民生凋敝。
與匈奴之戰若再曠日持久,那麽必然激起民怨,揭竿而起就在眼前,而他的準備工作卻還遠遠沒有完成,根本無力應付。
因此,無論如何他也要確保百越之戰的勝利,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威、影響力,在與扶蘇、李斯、王賁的政治角力中取得優勢,也許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監軍大人,我們已經接近五嶺了!”蘇崗拱手道,“前麵有兩條路,一條路往蒼梧,另一條路往桂林,我們應走哪條路?”
拋開蘇崗與王家的淵源,他算得上是一名經驗豐富的中層軍官,武藝雖然沒見他施展過,但看前鋒營眾人的敬仰態度,便知其必然不凡。
他原先也曾經參與伐楚之戰,對於地形道路甚為熟悉,這些日子來若非他開路,也無法開進的如此迅速。
李信看著眼前陡峭的山勢、崎嶇的道路以及蔽天遮日的原始森林,如同張嘴吞噬的巨獸,心中也不由得一驚。
蘇崗見他沉吟不語,便提醒道:“我軍新敗,困於蒼梧,若是被敵軍乘隙而入,恐怕大事不妙!還請監軍盡快啟程,與任囂、趙佗會合,共商大計。”
李信頷首道:“你說的不錯!確實遲延不得!你去將五百人中的校尉、軍侯都召集起來,我有話說!”
蘇崗麵現異色,但卻沒有追問,領命而去,不到片刻功夫,就將十餘名軍官叫到李信的馬前。
“諸位不遠千裏隨我李信前來百越,都是忠貞之士,勇猛自不必說,但諸位可知百越作戰其實最關鍵的並不是戰場之上!”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眾人,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名震天下的飛將軍,無論真實想法如何,至少在表麵上都很尊重。
“百越之戰能否勝利,取決於兩件事:第一,桂林附近的人工渠能否順利完成,解決我們糧草輜重的補給。”
“第二,我們如何應對山地叢林之中的瘴疫之氣!”
“這一路上,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今到了五嶺之前,我可以將決定告訴諸位!”
“我們在此兵分兩路,我帶著一小部分人往桂林方向而去,與史祿見一麵。”
李信頓了頓,補充道,“也許你們不清楚,開挖河渠的許多問題都是由我為史祿解決的!我先去一趟便能避免他們走彎路,加快進度。”
“另一支大部隊,則由蘇崗率領,直奔蒼梧,向統兵主將屠睢傳達陛下的旨意!”
他從懷中掏出聖旨,鄭重的交到蘇崗手中,叮囑道:“務必告訴他們,在我到達之前,絕不可擅自采取任何主動進攻,否則便以軍法論處!”
“本監軍預計半月之後,便能與你們在蒼梧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