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三人行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政說完之後,殿中諸人都陷入了沉寂之中,他們都在思考這個新設的軍機署會對朝廷、對他們各自的權力有什麽影響。
李斯雖然不掌軍務,但終歸是百官之首,輕咳了一聲問道:“陛下,不知軍機署是否有主官?定員幾何?其品級如何?”
“軍機署並無主官,也無定員,軍機署中當值之人原有官職、爵位不變,隻是在處理重大軍務之前,臨時召集,供朕參讚而已。”
嬴政說的輕描淡寫,好像隻是抽幾個人幫忙處理軍務而已,但李斯何等聰明,立即意識到這是陛下在儲備人才,進一步加強君權。
這一定出自於李信的想法!
李信從容鎮定的站在殿下,雖然他的位置比其他人靠後,但眉宇之間神采飛揚,就如同一條蛟龍潛於深淵,以待時機。
自從他神魂穿越之後,便發現自己處處受製,扶蘇、王賁乃至李斯、馮劫,隻要這些人在位,自己的日子絕不會好過。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他們手中所掌握的資源實在是太過強大,隨意動個手指就能將他打落塵埃,他不可能永遠有這麽好的運氣。
既然獨木難支,那就抱團取暖!
這是千古顛撲不破的真理,若是自己身邊也能形成一個集團,那便具備了抗衡的能力。
所謂軍機署的想法,其實對於李信來說並不新鮮,從漢武帝的內外朝、明朝的內閣,及至清朝的軍機處,都是一個道理。
無論一位君主多麽雄才大略,始終都會擔心自己的權力旁落,即便是嬴政也不例外!
而這一次謀刺事件讓嬴政看到了統一後的大秦在朝廷之上、皇城內外,有著太多的隱患,不可掉以輕心。
百越戰爭的進展不順利,也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對於秦軍籌謀、指揮、後勤等各方麵的協調配合有所擔憂。
李信就是利用了這一點!
組建軍機署,抽調年輕有為、熟悉軍務,又能不被傳統作戰方式所束縛的臣子,直接聽命於嬴政,便於他更好控製軍隊。
進入軍機署的這些人若是不稱職、不合心意,可以隨時調整,也不會影響朝廷的正常運作。
若是其中有出色的人才,則給予其曆練的機會,為大秦軍隊多培養一些有用之才,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就是嬴政全盤的考慮,看起來一切盡在掌握。
但李信卻藏著另外的想法,因為一個如此重要機構設立起來之後,便有了自己的想法、利益和運作機製,終有一天會成為能夠與相權抗衡的強大力量。
“上將軍,你對這個軍機署有何看法?盡可以暢所欲言。”
聽到嬴政點名,王賁沉聲道:“陛下聖明!此舉多能裨益於軍務,微臣並無異議。隻是不知道微臣的軍令與軍機署孰輕孰重?”
“哈哈哈,上將軍說笑了!”嬴政像是聽到了最可笑的事情,搖頭道,“大秦的軍務,除了朕以外,便是上將軍一言而決!”
“重要軍令的下達,仍是由朕為主、上將軍為副簽署,並無絲毫變更。”
“再說,軍機署當值的這些人多半便是上將軍的下屬,平日依舊聽從上將軍的軍令。若是犯了過錯、行為失當,上將軍照樣可以依律懲處!”
王賁點了點頭,不再多說什麽,他的心裏自然是不滿意的,不管陛下怎麽解釋,軍機署設立這件事本身就代表了陛下的真實態度。
但經曆了多年的滅國之戰,再加上父親王翦在他接任之時的諄諄告誡,都讓他斂去了不少火氣鋒芒,性情變得深沉厚重。
至於馮劫,作為禦史大夫倒沒有太多異議,這些人說到底還是朝廷的臣子,隻要彈劾監察之權在手,也不怕他們翻了天。
不過他倒是關心另一件事,那就是誰會成為軍機署的成員,眼前的李信肯定是其中之一,還有誰會入選呢?
這也是扶蘇的疑問,因為這就像是個風向標,誰入選便意味著誰就有了更多麵君進諫的權力,代表了陛下對這個人的信任和重視,將來會被委以重任。
“朕就知道你們會關心這件事,因此昨晚便已經想好了!”他揮了揮手,衝著殿外喊了一聲,“你們兩個進來吧!”
“朕在東巡之中,人才本就不多,再加上軍機署初創,因此首批當值的便是這三人,先看看情況如何,再做打算。”
嬴政頓了頓,等殿外候旨的兩人叩首完畢,站到了李信的身邊,這才一一指點道,“你們應該都不陌生,內史蒙恬、中尉李信,還有一位,便是中郎將馮毋擇!”
這個名單很有深意,幾乎可以說麵麵俱到。
蒙恬是扶蘇的好友,兩人交情甚好,同時又代表了秦軍中另一世家蒙家的傳承。
馮毋擇則是馮劫的同族之人,按輩分算是他的侄子,另外他也是郎中令嬴無咎的侄孫婿,與宗室也能扯上關係。
因此即便孫弘涉案,也沒有波及到他,反而在捉拿孫弘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其忠勇,獲得了嬴政的青睞。
至於李信,那是秦軍中善於野戰、騎兵作戰的驍將,深受中下層將士的崇敬,與朝中派係全無相關,這也是嬴政所需要的。
隻是有一個人被刻意遺漏了!
那就是王翦之孫、王賁之子、前鋒營主將王離!
無論從其出身,還是以往功勳,在秦軍中的聲望來考量,他都是軍機署的當然人選,但是卻偏偏沒有他。
“父皇,兒臣以為軍機署既然承擔了如此重大的職責,人數未免太少了!不如再行增補一二人,比如王離將軍。”
嬴政似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王離擔任著前鋒營主將,保證東巡安全的重任,豈有精力他顧?”
“朕可不希望再來一次從天而降的大鐵錐!”
嬴政對於博浪沙遇襲之事始終心有餘悸,因此也想借著這個機會表達出他的不滿,給王賁、王離一個提醒。
王賁聞聽此語,自然要跪下請罪,卻被嬴政阻止了,笑著說道:“王離還年輕,再多多曆練,朕自然還是要重用的!”
李斯雖然不掌軍務,但終歸是百官之首,輕咳了一聲問道:“陛下,不知軍機署是否有主官?定員幾何?其品級如何?”
“軍機署並無主官,也無定員,軍機署中當值之人原有官職、爵位不變,隻是在處理重大軍務之前,臨時召集,供朕參讚而已。”
嬴政說的輕描淡寫,好像隻是抽幾個人幫忙處理軍務而已,但李斯何等聰明,立即意識到這是陛下在儲備人才,進一步加強君權。
這一定出自於李信的想法!
李信從容鎮定的站在殿下,雖然他的位置比其他人靠後,但眉宇之間神采飛揚,就如同一條蛟龍潛於深淵,以待時機。
自從他神魂穿越之後,便發現自己處處受製,扶蘇、王賁乃至李斯、馮劫,隻要這些人在位,自己的日子絕不會好過。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他們手中所掌握的資源實在是太過強大,隨意動個手指就能將他打落塵埃,他不可能永遠有這麽好的運氣。
既然獨木難支,那就抱團取暖!
這是千古顛撲不破的真理,若是自己身邊也能形成一個集團,那便具備了抗衡的能力。
所謂軍機署的想法,其實對於李信來說並不新鮮,從漢武帝的內外朝、明朝的內閣,及至清朝的軍機處,都是一個道理。
無論一位君主多麽雄才大略,始終都會擔心自己的權力旁落,即便是嬴政也不例外!
而這一次謀刺事件讓嬴政看到了統一後的大秦在朝廷之上、皇城內外,有著太多的隱患,不可掉以輕心。
百越戰爭的進展不順利,也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對於秦軍籌謀、指揮、後勤等各方麵的協調配合有所擔憂。
李信就是利用了這一點!
組建軍機署,抽調年輕有為、熟悉軍務,又能不被傳統作戰方式所束縛的臣子,直接聽命於嬴政,便於他更好控製軍隊。
進入軍機署的這些人若是不稱職、不合心意,可以隨時調整,也不會影響朝廷的正常運作。
若是其中有出色的人才,則給予其曆練的機會,為大秦軍隊多培養一些有用之才,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就是嬴政全盤的考慮,看起來一切盡在掌握。
但李信卻藏著另外的想法,因為一個如此重要機構設立起來之後,便有了自己的想法、利益和運作機製,終有一天會成為能夠與相權抗衡的強大力量。
“上將軍,你對這個軍機署有何看法?盡可以暢所欲言。”
聽到嬴政點名,王賁沉聲道:“陛下聖明!此舉多能裨益於軍務,微臣並無異議。隻是不知道微臣的軍令與軍機署孰輕孰重?”
“哈哈哈,上將軍說笑了!”嬴政像是聽到了最可笑的事情,搖頭道,“大秦的軍務,除了朕以外,便是上將軍一言而決!”
“重要軍令的下達,仍是由朕為主、上將軍為副簽署,並無絲毫變更。”
“再說,軍機署當值的這些人多半便是上將軍的下屬,平日依舊聽從上將軍的軍令。若是犯了過錯、行為失當,上將軍照樣可以依律懲處!”
王賁點了點頭,不再多說什麽,他的心裏自然是不滿意的,不管陛下怎麽解釋,軍機署設立這件事本身就代表了陛下的真實態度。
但經曆了多年的滅國之戰,再加上父親王翦在他接任之時的諄諄告誡,都讓他斂去了不少火氣鋒芒,性情變得深沉厚重。
至於馮劫,作為禦史大夫倒沒有太多異議,這些人說到底還是朝廷的臣子,隻要彈劾監察之權在手,也不怕他們翻了天。
不過他倒是關心另一件事,那就是誰會成為軍機署的成員,眼前的李信肯定是其中之一,還有誰會入選呢?
這也是扶蘇的疑問,因為這就像是個風向標,誰入選便意味著誰就有了更多麵君進諫的權力,代表了陛下對這個人的信任和重視,將來會被委以重任。
“朕就知道你們會關心這件事,因此昨晚便已經想好了!”他揮了揮手,衝著殿外喊了一聲,“你們兩個進來吧!”
“朕在東巡之中,人才本就不多,再加上軍機署初創,因此首批當值的便是這三人,先看看情況如何,再做打算。”
嬴政頓了頓,等殿外候旨的兩人叩首完畢,站到了李信的身邊,這才一一指點道,“你們應該都不陌生,內史蒙恬、中尉李信,還有一位,便是中郎將馮毋擇!”
這個名單很有深意,幾乎可以說麵麵俱到。
蒙恬是扶蘇的好友,兩人交情甚好,同時又代表了秦軍中另一世家蒙家的傳承。
馮毋擇則是馮劫的同族之人,按輩分算是他的侄子,另外他也是郎中令嬴無咎的侄孫婿,與宗室也能扯上關係。
因此即便孫弘涉案,也沒有波及到他,反而在捉拿孫弘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其忠勇,獲得了嬴政的青睞。
至於李信,那是秦軍中善於野戰、騎兵作戰的驍將,深受中下層將士的崇敬,與朝中派係全無相關,這也是嬴政所需要的。
隻是有一個人被刻意遺漏了!
那就是王翦之孫、王賁之子、前鋒營主將王離!
無論從其出身,還是以往功勳,在秦軍中的聲望來考量,他都是軍機署的當然人選,但是卻偏偏沒有他。
“父皇,兒臣以為軍機署既然承擔了如此重大的職責,人數未免太少了!不如再行增補一二人,比如王離將軍。”
嬴政似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王離擔任著前鋒營主將,保證東巡安全的重任,豈有精力他顧?”
“朕可不希望再來一次從天而降的大鐵錐!”
嬴政對於博浪沙遇襲之事始終心有餘悸,因此也想借著這個機會表達出他的不滿,給王賁、王離一個提醒。
王賁聞聽此語,自然要跪下請罪,卻被嬴政阻止了,笑著說道:“王離還年輕,再多多曆練,朕自然還是要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