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娘娘這兩日忙碌,臣妾本不打算來打擾娘娘的,隻怕外人說咱們不合,這才巴巴的趕來表明態度!”
“你這話說的,怎麽本宮覺得,隻有你來了才不叫打擾呢?”
“娘娘果然是娘娘,話都比臣妾說的中聽,看來臣妾今後害得跟著娘娘繼續偷師才是!”
“你若想來,本宮隨時歡迎。”
梨貴人借著玩笑,打量了一番新任皇後的狀態,見其沒有萎靡,這才稍稍安心。
徽嘉是她看著長大的,也是她陪著長大的,雖無血緣,但親近之情比起皇帝來說是隻多不少。聽聞和親的消息,她難過了一宿,第二天眼睛都腫了,隻看道賀的的風吹過了,這才收拾好神情來景仁宮一趟。
“娘娘都這麽說了,那臣妾隻好日日都來景仁宮喝茶了”。
皇後哪裏不明白梨貴人是找的由頭來陪她,笑了笑,道:“你隻管來便是,景仁宮的茶什麽時候少了你的。”
梨貴人也笑著打趣,“那臣妾就先嚐嚐味道如何了”,作勢品了一口,道:“果真甘甜!”
茶甜不甜不好說,主要是心裏甜,唇畔流出的都是摻了蜜的話。
池國使臣是在封後大典之前離開的,典禮繁瑣複雜,人員來往密集,大周也怕顧不上人家,以至於留下招待不周的名聲,正好二者一拍即合。
下麵人呈報,再由皇上定下的大好日子,於懿貴妃來說都是無關緊要,她還是有隱隱解不開的心結,總覺得後位是拿女兒遠嫁換來的,隻是做慣了寵辱不驚的表情,倒叫人不好看破。
封後大典也確實難叫人移開心思,首先就要禮部奏請由大學士、尚書各一人充當冊封的正、副使,還要準備好金冊、金寶,內閣大學士或翰林學士撰寫好冊文、寶文。
行禮前一天,皇帝還要派官員祭天、地和太廟,並親自到奉先殿行禮。
冊立當日早上,鑾儀衛陳設法駕鹵薄於太和殿外,陳設皇後儀駕於宮階下及宮門外;禮部下屬的樂部將樂器懸於太和殿外,然後由禮部及鴻臚寺官員設節案於太和殿內正中南向、設冊案於左西向、玉案於右東向、龍亭兩座於內閣門內。內監設丹陛樂於宮門內、節案於宮內正中,均為南向,設冊寶案於宮門內兩旁(東西向),設皇後拜位於香案前。
因有先例規矩,懿貴妃的一言一行也挑不出錯來,也隻有最後,帝後二人接受朝拜時,新晉的皇後心底才有了一丁點踏實。
往後的晨昏定省是皇後的正經規矩,宮妃們不敢有異言,除了禧淑妃偶爾“身體不適”,一個月總有那麽十來天不去景仁宮,就連元嬪都是規規矩矩的請安喝茶,等到人散才隨大流迴宮。
徽嘉自和親聖旨之後,雖未住在景仁宮,來的次數是更勤了,往往也能碰見喝茶的梨貴人。
杯蓋碰了碰瓷壁,徽嘉進來便梨貴人笑道:“她還不是為了自己兒子”。
“說來慚愧,堂堂國君到現在也隻得一子,並且還不如嫡長公主受寵,我若是元嬪,斷不會把兒子這樣藏著掖著。”
徽嘉行禮後坐到一旁,宮女上了茶便退了出去,“原來母後和梨娘娘在聊元嬪呢”。
皇後笑著瞪了梨貴人,應了徽嘉的話,“可不是麽”,又對梨貴人道:“本宮真是太讓著你了,這話隻在這說說便罷。”
梨貴人和徽嘉對視一眼,迴皇後道:“臣妾有分寸的,可不就隻能在您這說說嘛,其他人,臣妾還不跟他們聊呢!”
“這嘴現在真是厲害啊,本宮都說不過你。”
梨貴人打趣道:“臣妾那都是跟著您和公主學的,學藝不精,還望娘娘見諒~”
皇後嗔怒道:“你啊~你啊......”
倒是徽嘉喝著茶也被點名了,一臉好笑,“女兒什麽都還沒說呢,這就被殃及了,真是比不過梨娘娘啊。”
梨貴人也笑,“既然如此,那臣妾卻之不恭,就自個兒拿個第一了。”
霎時,三人笑成了一團。
“你這話說的,怎麽本宮覺得,隻有你來了才不叫打擾呢?”
“娘娘果然是娘娘,話都比臣妾說的中聽,看來臣妾今後害得跟著娘娘繼續偷師才是!”
“你若想來,本宮隨時歡迎。”
梨貴人借著玩笑,打量了一番新任皇後的狀態,見其沒有萎靡,這才稍稍安心。
徽嘉是她看著長大的,也是她陪著長大的,雖無血緣,但親近之情比起皇帝來說是隻多不少。聽聞和親的消息,她難過了一宿,第二天眼睛都腫了,隻看道賀的的風吹過了,這才收拾好神情來景仁宮一趟。
“娘娘都這麽說了,那臣妾隻好日日都來景仁宮喝茶了”。
皇後哪裏不明白梨貴人是找的由頭來陪她,笑了笑,道:“你隻管來便是,景仁宮的茶什麽時候少了你的。”
梨貴人也笑著打趣,“那臣妾就先嚐嚐味道如何了”,作勢品了一口,道:“果真甘甜!”
茶甜不甜不好說,主要是心裏甜,唇畔流出的都是摻了蜜的話。
池國使臣是在封後大典之前離開的,典禮繁瑣複雜,人員來往密集,大周也怕顧不上人家,以至於留下招待不周的名聲,正好二者一拍即合。
下麵人呈報,再由皇上定下的大好日子,於懿貴妃來說都是無關緊要,她還是有隱隱解不開的心結,總覺得後位是拿女兒遠嫁換來的,隻是做慣了寵辱不驚的表情,倒叫人不好看破。
封後大典也確實難叫人移開心思,首先就要禮部奏請由大學士、尚書各一人充當冊封的正、副使,還要準備好金冊、金寶,內閣大學士或翰林學士撰寫好冊文、寶文。
行禮前一天,皇帝還要派官員祭天、地和太廟,並親自到奉先殿行禮。
冊立當日早上,鑾儀衛陳設法駕鹵薄於太和殿外,陳設皇後儀駕於宮階下及宮門外;禮部下屬的樂部將樂器懸於太和殿外,然後由禮部及鴻臚寺官員設節案於太和殿內正中南向、設冊案於左西向、玉案於右東向、龍亭兩座於內閣門內。內監設丹陛樂於宮門內、節案於宮內正中,均為南向,設冊寶案於宮門內兩旁(東西向),設皇後拜位於香案前。
因有先例規矩,懿貴妃的一言一行也挑不出錯來,也隻有最後,帝後二人接受朝拜時,新晉的皇後心底才有了一丁點踏實。
往後的晨昏定省是皇後的正經規矩,宮妃們不敢有異言,除了禧淑妃偶爾“身體不適”,一個月總有那麽十來天不去景仁宮,就連元嬪都是規規矩矩的請安喝茶,等到人散才隨大流迴宮。
徽嘉自和親聖旨之後,雖未住在景仁宮,來的次數是更勤了,往往也能碰見喝茶的梨貴人。
杯蓋碰了碰瓷壁,徽嘉進來便梨貴人笑道:“她還不是為了自己兒子”。
“說來慚愧,堂堂國君到現在也隻得一子,並且還不如嫡長公主受寵,我若是元嬪,斷不會把兒子這樣藏著掖著。”
徽嘉行禮後坐到一旁,宮女上了茶便退了出去,“原來母後和梨娘娘在聊元嬪呢”。
皇後笑著瞪了梨貴人,應了徽嘉的話,“可不是麽”,又對梨貴人道:“本宮真是太讓著你了,這話隻在這說說便罷。”
梨貴人和徽嘉對視一眼,迴皇後道:“臣妾有分寸的,可不就隻能在您這說說嘛,其他人,臣妾還不跟他們聊呢!”
“這嘴現在真是厲害啊,本宮都說不過你。”
梨貴人打趣道:“臣妾那都是跟著您和公主學的,學藝不精,還望娘娘見諒~”
皇後嗔怒道:“你啊~你啊......”
倒是徽嘉喝著茶也被點名了,一臉好笑,“女兒什麽都還沒說呢,這就被殃及了,真是比不過梨娘娘啊。”
梨貴人也笑,“既然如此,那臣妾卻之不恭,就自個兒拿個第一了。”
霎時,三人笑成了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