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小少爺今天帶了個姑娘去了西華館?”白家夫人聽了下人傳話,有些驚訝,這西華館是他們私家會館,從沒見小兒子帶過女客去過。老爺白敬堂官至從三品按察使,對內都是上行下效,兩個兒子也是沒有半點越距行為。
“這姑娘是哪戶人家,兩人在那裏幹嗎了?”
“那小倌隻看得姑娘穿著像個平民,小少爺不讓他按往常那樣稱唿他,他們吃了飯就走了。”管家白勝說道,“哦,臨走時,小少爺讓小倌買了袋麵粉給那姑娘。”
“麵粉?”白夫人越聽越納悶,平白無故送人家麵粉是什麽意思。不過,白瑄與一平民女子走那麽近,不免讓她有些警惕。白夫人其實為繼室,她出身並不高貴,白敬堂赴任也未帶她前去,讓她留在府中,難免有些介懷。她誕下小兒子白瑄後,本希望母憑子貴,但白瑄與他哥哥白瑾個性迥異,大兒子性情穩重嚴謹,很早隨父親入了仕途;白瑄因從小體弱,家中一直寵溺,個性比較開放,對仕途也無興趣。她苦口婆心勸說,白瑄仍然我行我素,白敬堂對小兒子比較愛護,就由他讀書遊曆,讓他增長見識也好。
“白勝,你幫我盯著小少爺,看看他最近去了哪些地方,跟哪些人交往,還有,打聽打聽那姑娘到底哪裏的?”
“是,夫人。”
白瑄送走了沈之晴後,迴到府中,按慣例向白夫人請安。
“母親,瑄兒給您請安,最近氣候多變,可要保重身體。”
“瑄兒啊,聽說你一直獨居在別苑內讀書,仆人還可夠用,要不要再送點人過去?”白夫人想若是能在小少爺院裏塞個眼線,以後盯著也好。
“不用了,母親,苑裏沒什麽事,兒不需要那麽多人伺候。”
“你看你,這些日子都瘦了,讓母親好生心疼。你父親和你兄長最近都在外地忙於政務,母親跟前也冷清。”
還沒等白夫人開口,白瑄就明白她又要提娶親之事。“兒會經常過來陪母親。”白瑄又深深作了個揖。
“唉。”白夫人輕歎了口氣,“瑄兒,你父親早年就為你與林家女兒結下婚約,你還是得收收心,切勿在外再生枝節。”林家女兒即是巡撫林永欽的女兒林思甯,當年白敬堂入仕,林永欽對他有提攜之恩,兩家約定待兒女長成結秦晉之好。如今白敬堂官銜雖在林永欽之下,但林家仍然認定這門親事,兩家甚至以親家來往。當朝為官,尤其是位居高位,兒女的婚事自然都是政治聯姻為目的。既然求仕途不成,她就指望兒子能通過這場政治聯姻,讓她穩固家中地位。所以,自兒子長大後,她對他的看管更加緊張,生怕他做出任何有損白家門楣的行為。當然,這些引得白瑄對母親極為抵觸,母子間關係反而緊張,白瑄常年居於別苑,難得迴府,兩人見麵也不過寒暄幾句。
“母親是否在外聽到什麽風言風語,切勿多慮。兒銘記母親教誨。”
“那就好,那就好,廚房給你燉了燕窩蓮子羹,待會我差人給你端去。”
“謝謝母親,兒告退了。”
夜幕降臨,白瑄捧書夜讀。窗外竹影綽綽,沒人發覺一黑影從竹林前閃過,悄無聲息地靠近書房。“來者即是客,進來吧。”白瑄抿了口茶,繼續看書。一個穿著夜行衣的人閃了進來,隻見他伸手朝白瑄麵門打去,白瑄輕輕一撥格擋過去,對方一腳踢向白瑄膝蓋,白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開,一掌劈將過去。兩人在屋內過招幾十個來迴,竟沒弄出多大動靜。
“哈哈,多年不見,功夫有長進啊。”對方拉下麵罩,露出一張冷峻的臉,沾染了些許滄桑,可也掩飾不住英氣,朝白瑄上下打量一番,伸手拍了下他肩膀。
“不知師父到訪,徒兒得罪了。”白瑄拱手作揖。“師父近日可好,徒兒甚是想念。”
“為師也很想你啊。”柳綸坐下,白瑄倒了一杯茶奉上。“想你當初偷偷要和我學武,我本不想教你,最終還是結下師徒之緣,如今功夫竟不在為師之下,我心可慰。”
看著兩鬢已染白霜的柳綸,白瑄想起十五年前上元節。那天他纏著侍女出門看花燈,街上太擁擠,他不小心與侍女被衝散了。小白瑄一條條街尋過去,在一角落裏他被躺倒的柳綸絆了一跤,當時他似乎受了重傷,已近奄奄一息。小白瑄被眼前渾身是血的人嚇了一跳,見那人還有氣,小心湊上前問,“你還好吧?”柳綸已是有氣無力,從衣服中掏出一封信,“你幫我把信交到丁字街的安仁堂藥鋪,給王掌櫃。”小白瑄接過書信,剛要離開,轉身過來,將旁邊的雜物堆在他身旁以作掩護,“好的,你在這裏等我一會兒,我馬上迴來。”
小白瑄飛奔去藥鋪將書信交於王掌櫃,並將柳綸的傷勢與他說了。王掌櫃帶著藥箱立即隨他找到了柳綸,就地簡單包紮之後,將他帶迴藥鋪醫治。幸虧小白瑄的搭手相救,柳綸才撿迴一命。
那天侍女無奈迴去稟報小少爺丟了,不想小白瑄找不到侍女,竟自己迴來了。他怕母親重責侍女,偷偷迴屋換了幹淨的衣服才出現,還好他的極力說情,母親責罰了侍女二十杖。
侍女對小少爺甚是感激。作為報答,小白瑄拿出自己銀子讓侍女幫他買些名貴藥材送到安仁堂藥鋪。過了好一陣,等府裏對他看管有些鬆了,他趁侍女出門采辦時,藏於推車內,溜到藥鋪。此時柳綸已經比當初見到時好多了,他剛進門就看見柳綸在院內練習一套長拳。他的身形可謂猿臂蜂腰,打起拳如行雲流水,看得小白瑄癡癡入迷。
柳綸打拳完畢,才看到一個小孩子站在身後,正是那日救他的孩子。小白瑄“撲通”當他麵竟跪下了,作出一個隆重的拜師禮,“小兒白瑄在此請拜柳綸為師,望能收下教我武藝!”柳綸有些一愣,他端詳了小孩的身樣,覺得有些單薄,不是習武之料,但又不好迴絕,過去要將孩子扶起,“我從不收徒,孩子啊,我看你氣質清雅,應是讀書人家出身,將來必是要考取功名,何必學我這些粗陋之藝?”
白瑄見柳綸迴絕,不肯起身,繼續保持作禮之勢,“男子漢學文習武皆是為國效力,何陋之有。”他又俯身拜下,“往師父成全!”
柳綸見此有些為難了。王掌櫃在一旁笑著跟柳綸說,“柳師弟啊,這孩子真不錯,要不是我學的是醫,不是武,也早想收下他了。再說他還救了你一命,你那一身好功夫總要有人傳承才是。”
柳綸無奈笑了一下,“好吧。那我便答應你,從此你就是我入門弟子。”
“徒兒拜見師父。”小白瑄興奮得快要跳起來,立即跪下重重磕了個頭。
“不過,我有言在三。一、在外不許提及我是你師父;二、我看你底子單薄,並非習武之料,我會先傳你內功心法,增強你體格,如果你懈怠或實在無法改善,便無法再教授你武藝;三、我會定期來教你,但你不要來找我,這邊以後不便再來,凡事多學多聽,我隻教一遍,不該問的不能問。這些你可接受?”
“徒兒謹記在心,請師父放心。”小白瑄作了一禮。
柳綸微笑地看著這新收的徒弟,過去扶他起來,並幫他理了理衣衫下擺。“恭喜師弟,新收徒兒。”王掌櫃也笑逐顏開,作揖恭喜。
白瑄和母親死纏爛打,總算獲得母親鬆口,帶了幾個貼身侍從搬到一處環境隱秘又幽靜的別苑讀書。柳綸便隔三岔五過來教授武功。在練習他傳授的內功心法後,白瑄雖身形看似仍舊孱弱,但內在體格大有長進,他習武也頗為刻苦,不論寒暑都堅持不懈,一招一式頗有柳綸的影子。
待白瑄十六歲時,柳綸留書一封,說是有要事相辦,就再也沒出現。從此,白瑄仍然沒有間斷練武,而他習武之事家人一概不知。“自師父告別後,徒兒每日勤學苦練,內功心法也不曾間斷。”白瑄其實想問,這麽年師父去哪兒了,為何音訊全無,但想來這是師父的秘密,他答應過師父不該問的不能問。“這次師父前來,為何不提前告訴徒兒?”
“我這次也是要事在身,才來奚州一趟,今日在外看見你了,才偷偷入府來見你一麵。”柳綸慈愛看著白瑄。
“師父,您原來知道我身份?”白瑄驚訝。
“哈哈,為師其實一直知道,你當時一個小娃還能瞞得了我。”柳綸啜了口茶,“你是我收的唯一的徒兒,我不捅破,也是怕你習武時有負擔。”
“那師父這次來了後可以在府上常住,我差人安排下,”白瑄一陣欣喜。
“不必了,我這就要走,我還有事要辦。”柳綸放下茶杯,拍了下白瑄肩膀,起身就朝門外走去,到門口時,他迴頭說,“等時機成熟我自然會來找你,你自己保重。”他打開門,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中。
白瑄聽得“時機成熟”,不明師父是何用意,難道這事還與自己有關。柳綸一直來無影去無蹤,自打他們離開藥鋪後,他也沒再去過找過王掌櫃,他至今對柳綸的身份都是個謎。
“這姑娘是哪戶人家,兩人在那裏幹嗎了?”
“那小倌隻看得姑娘穿著像個平民,小少爺不讓他按往常那樣稱唿他,他們吃了飯就走了。”管家白勝說道,“哦,臨走時,小少爺讓小倌買了袋麵粉給那姑娘。”
“麵粉?”白夫人越聽越納悶,平白無故送人家麵粉是什麽意思。不過,白瑄與一平民女子走那麽近,不免讓她有些警惕。白夫人其實為繼室,她出身並不高貴,白敬堂赴任也未帶她前去,讓她留在府中,難免有些介懷。她誕下小兒子白瑄後,本希望母憑子貴,但白瑄與他哥哥白瑾個性迥異,大兒子性情穩重嚴謹,很早隨父親入了仕途;白瑄因從小體弱,家中一直寵溺,個性比較開放,對仕途也無興趣。她苦口婆心勸說,白瑄仍然我行我素,白敬堂對小兒子比較愛護,就由他讀書遊曆,讓他增長見識也好。
“白勝,你幫我盯著小少爺,看看他最近去了哪些地方,跟哪些人交往,還有,打聽打聽那姑娘到底哪裏的?”
“是,夫人。”
白瑄送走了沈之晴後,迴到府中,按慣例向白夫人請安。
“母親,瑄兒給您請安,最近氣候多變,可要保重身體。”
“瑄兒啊,聽說你一直獨居在別苑內讀書,仆人還可夠用,要不要再送點人過去?”白夫人想若是能在小少爺院裏塞個眼線,以後盯著也好。
“不用了,母親,苑裏沒什麽事,兒不需要那麽多人伺候。”
“你看你,這些日子都瘦了,讓母親好生心疼。你父親和你兄長最近都在外地忙於政務,母親跟前也冷清。”
還沒等白夫人開口,白瑄就明白她又要提娶親之事。“兒會經常過來陪母親。”白瑄又深深作了個揖。
“唉。”白夫人輕歎了口氣,“瑄兒,你父親早年就為你與林家女兒結下婚約,你還是得收收心,切勿在外再生枝節。”林家女兒即是巡撫林永欽的女兒林思甯,當年白敬堂入仕,林永欽對他有提攜之恩,兩家約定待兒女長成結秦晉之好。如今白敬堂官銜雖在林永欽之下,但林家仍然認定這門親事,兩家甚至以親家來往。當朝為官,尤其是位居高位,兒女的婚事自然都是政治聯姻為目的。既然求仕途不成,她就指望兒子能通過這場政治聯姻,讓她穩固家中地位。所以,自兒子長大後,她對他的看管更加緊張,生怕他做出任何有損白家門楣的行為。當然,這些引得白瑄對母親極為抵觸,母子間關係反而緊張,白瑄常年居於別苑,難得迴府,兩人見麵也不過寒暄幾句。
“母親是否在外聽到什麽風言風語,切勿多慮。兒銘記母親教誨。”
“那就好,那就好,廚房給你燉了燕窩蓮子羹,待會我差人給你端去。”
“謝謝母親,兒告退了。”
夜幕降臨,白瑄捧書夜讀。窗外竹影綽綽,沒人發覺一黑影從竹林前閃過,悄無聲息地靠近書房。“來者即是客,進來吧。”白瑄抿了口茶,繼續看書。一個穿著夜行衣的人閃了進來,隻見他伸手朝白瑄麵門打去,白瑄輕輕一撥格擋過去,對方一腳踢向白瑄膝蓋,白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開,一掌劈將過去。兩人在屋內過招幾十個來迴,竟沒弄出多大動靜。
“哈哈,多年不見,功夫有長進啊。”對方拉下麵罩,露出一張冷峻的臉,沾染了些許滄桑,可也掩飾不住英氣,朝白瑄上下打量一番,伸手拍了下他肩膀。
“不知師父到訪,徒兒得罪了。”白瑄拱手作揖。“師父近日可好,徒兒甚是想念。”
“為師也很想你啊。”柳綸坐下,白瑄倒了一杯茶奉上。“想你當初偷偷要和我學武,我本不想教你,最終還是結下師徒之緣,如今功夫竟不在為師之下,我心可慰。”
看著兩鬢已染白霜的柳綸,白瑄想起十五年前上元節。那天他纏著侍女出門看花燈,街上太擁擠,他不小心與侍女被衝散了。小白瑄一條條街尋過去,在一角落裏他被躺倒的柳綸絆了一跤,當時他似乎受了重傷,已近奄奄一息。小白瑄被眼前渾身是血的人嚇了一跳,見那人還有氣,小心湊上前問,“你還好吧?”柳綸已是有氣無力,從衣服中掏出一封信,“你幫我把信交到丁字街的安仁堂藥鋪,給王掌櫃。”小白瑄接過書信,剛要離開,轉身過來,將旁邊的雜物堆在他身旁以作掩護,“好的,你在這裏等我一會兒,我馬上迴來。”
小白瑄飛奔去藥鋪將書信交於王掌櫃,並將柳綸的傷勢與他說了。王掌櫃帶著藥箱立即隨他找到了柳綸,就地簡單包紮之後,將他帶迴藥鋪醫治。幸虧小白瑄的搭手相救,柳綸才撿迴一命。
那天侍女無奈迴去稟報小少爺丟了,不想小白瑄找不到侍女,竟自己迴來了。他怕母親重責侍女,偷偷迴屋換了幹淨的衣服才出現,還好他的極力說情,母親責罰了侍女二十杖。
侍女對小少爺甚是感激。作為報答,小白瑄拿出自己銀子讓侍女幫他買些名貴藥材送到安仁堂藥鋪。過了好一陣,等府裏對他看管有些鬆了,他趁侍女出門采辦時,藏於推車內,溜到藥鋪。此時柳綸已經比當初見到時好多了,他剛進門就看見柳綸在院內練習一套長拳。他的身形可謂猿臂蜂腰,打起拳如行雲流水,看得小白瑄癡癡入迷。
柳綸打拳完畢,才看到一個小孩子站在身後,正是那日救他的孩子。小白瑄“撲通”當他麵竟跪下了,作出一個隆重的拜師禮,“小兒白瑄在此請拜柳綸為師,望能收下教我武藝!”柳綸有些一愣,他端詳了小孩的身樣,覺得有些單薄,不是習武之料,但又不好迴絕,過去要將孩子扶起,“我從不收徒,孩子啊,我看你氣質清雅,應是讀書人家出身,將來必是要考取功名,何必學我這些粗陋之藝?”
白瑄見柳綸迴絕,不肯起身,繼續保持作禮之勢,“男子漢學文習武皆是為國效力,何陋之有。”他又俯身拜下,“往師父成全!”
柳綸見此有些為難了。王掌櫃在一旁笑著跟柳綸說,“柳師弟啊,這孩子真不錯,要不是我學的是醫,不是武,也早想收下他了。再說他還救了你一命,你那一身好功夫總要有人傳承才是。”
柳綸無奈笑了一下,“好吧。那我便答應你,從此你就是我入門弟子。”
“徒兒拜見師父。”小白瑄興奮得快要跳起來,立即跪下重重磕了個頭。
“不過,我有言在三。一、在外不許提及我是你師父;二、我看你底子單薄,並非習武之料,我會先傳你內功心法,增強你體格,如果你懈怠或實在無法改善,便無法再教授你武藝;三、我會定期來教你,但你不要來找我,這邊以後不便再來,凡事多學多聽,我隻教一遍,不該問的不能問。這些你可接受?”
“徒兒謹記在心,請師父放心。”小白瑄作了一禮。
柳綸微笑地看著這新收的徒弟,過去扶他起來,並幫他理了理衣衫下擺。“恭喜師弟,新收徒兒。”王掌櫃也笑逐顏開,作揖恭喜。
白瑄和母親死纏爛打,總算獲得母親鬆口,帶了幾個貼身侍從搬到一處環境隱秘又幽靜的別苑讀書。柳綸便隔三岔五過來教授武功。在練習他傳授的內功心法後,白瑄雖身形看似仍舊孱弱,但內在體格大有長進,他習武也頗為刻苦,不論寒暑都堅持不懈,一招一式頗有柳綸的影子。
待白瑄十六歲時,柳綸留書一封,說是有要事相辦,就再也沒出現。從此,白瑄仍然沒有間斷練武,而他習武之事家人一概不知。“自師父告別後,徒兒每日勤學苦練,內功心法也不曾間斷。”白瑄其實想問,這麽年師父去哪兒了,為何音訊全無,但想來這是師父的秘密,他答應過師父不該問的不能問。“這次師父前來,為何不提前告訴徒兒?”
“我這次也是要事在身,才來奚州一趟,今日在外看見你了,才偷偷入府來見你一麵。”柳綸慈愛看著白瑄。
“師父,您原來知道我身份?”白瑄驚訝。
“哈哈,為師其實一直知道,你當時一個小娃還能瞞得了我。”柳綸啜了口茶,“你是我收的唯一的徒兒,我不捅破,也是怕你習武時有負擔。”
“那師父這次來了後可以在府上常住,我差人安排下,”白瑄一陣欣喜。
“不必了,我這就要走,我還有事要辦。”柳綸放下茶杯,拍了下白瑄肩膀,起身就朝門外走去,到門口時,他迴頭說,“等時機成熟我自然會來找你,你自己保重。”他打開門,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中。
白瑄聽得“時機成熟”,不明師父是何用意,難道這事還與自己有關。柳綸一直來無影去無蹤,自打他們離開藥鋪後,他也沒再去過找過王掌櫃,他至今對柳綸的身份都是個謎。